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缘觉乘辟支佛是从十二因缘当中去如实观察我的五蕴、我的十二处、我的十八界,都是藉藏识因及父母、无明、四大、业种作为因缘,所以有蕴处界的缘起缘灭;蕴处界既然是缘起缘灭的体性,所以说蕴处界「性空」。这是二乘所证的人无我智。七住菩萨的人无我,是从真如本体的无我性与涅盘性,而现前观察阿罗汉所证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空相,所以他也知道阿罗汉所证解脱果的内容与境界 admin

2020-06-08

  而缘觉乘的辟支佛是从十二因缘当中,去如实地观察我的五蕴、我的十二处、我的十八界都是藉入胎识如来藏为因,以及父母、无明、四大、业种作为缘,所以才有三世蕴处界的缘起缘灭;既然蕴处界是缘起缘灭的体性,所以说蕴处界缘起性空。这是二乘所证的人无我智。所以,都是从五阴人无我的实证,从十八界来现观,及现观十二处,都是这样的生灭变异的法性,没有一个是恒常存在的,都 admin

2020-06-08

  如果意根是大脑的话,那么应该是每一对父母都会看到婴儿带着大脑来入母胎了。意根在大乘佛法里又叫第七识末那识。六识中眼识能见、耳识能闻、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能觉。六识能见闻觉知却不做主,处处做主的是意根。能见闻觉知的六识再加上处处做主的意根,就是凡夫众生所谓的我。在《阿含经》四大部中,佛说十八界的法都是无常败坏之法。十八界中只有意根可 admin

2020-06-08

  第一种布施是眼施:常常以柔和恭敬底好眼光来观视父母、师长,以及出家、在家的修行人,而不是以轻慢鄙视底恶眼来观视他们,这样的布施就名为眼施。舍寿后再受身时,会得清净眼;未来成佛即得天眼与佛眼,是名第一种布施的果报。第二种布施是和颜悦色施:对于父母、师长、出家修行人与在家修行人,不是皱眉嫌恶的表情面貌,而是常面带笑容。这样布施的人,当他舍寿后,未来世受 admin

2020-06-08

  世间八正道中,正见者,谓信布施、不犯戒、行十善、供养佛菩萨、礼沙门道人、孝顺父母等之一切善法者,后世自得具福。正思维(正志)者,谓念道、不贪、不瞋恚怒、忍辱、不相侵害。正语者,谓不犯妄语、绮语、恶口、两舌之过。正业者,谓不杀、不盗、不淫而行诚信。正命者,于饮食、床卧等生计,以正确方法而求。正精进者,谓正行精进而不厌。正念者,谓念念不作虚妄之想。正定 admin

2020-06-08

  见性是用父母所生肉眼亲眼看见身心及山河大地虚妄,祂不是见闻觉知,但不离见闻觉知;这样的见性所行的境界是在明心之上,所以不是明心菩萨所能了知的境界。然而,菩萨眼见佛性成就十住满心而转入初行位,仍然有可能退失菩提心;因为菩萨的异生性很广、很深,一直到十回向位满心而转入初地后,才没有异生性存在,也就是成为初地菩萨以后才没有异生性存在。那什么叫作异生性?就 admin

2020-06-08

  [5]以诸佛经为证: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因如来藏故,诸佛不食肉耶?」佛言:「如是,一切众生无始生死丶生生轮转,无非父母兄弟姊妹,犹如伎儿变易无常;自肉他肉则是一肉,是故诸佛悉不食肉。复次,文殊师利!一切众生界丶我界,即是一界;所宅之肉即是一肉,是故诸佛悉不食肉。」——阿含部《央掘魔罗经》卷第四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丶不善因,能遍兴造一 admin

2020-06-08

  比如说牛的这个中阴,在七天死了以后,坏了以后,父母缘一直还没有到,那么它下一个七天的这个中阴的类别,还一样是牛的中阴。可是如果有别的业可以转变的,譬如说,这位有情的眷属家人为他追福、资助他,譬如说为他供养三宝,为他广行布施,然后为他去造作这些护持正法的业回向给他;那因为在中阴中的这个有情领受到了眷属为他的追福,他领受到了之后,心念能够一念了知说,原 admin

2020-06-08

  请问:你所有的眼镜,你所有的钱财,你所有的眷属、父母、师长、子女,这些眷属是你所有的。但是你若没有自己所有的身体,你能有这些身外的所有吗?不行!你在人间,一定要先拥有你所有的身体,然后才会有你所有的师长、父母、子女、财产,这些外我所才能属于你。你所有的身体若坏了,这些资产等外我所也就不再属于你。所以这些我所,是从你的身体开始的,有了身体才能拥有外我 admin

2020-06-08

  (三)每月十五日,四天王亲自按行天下,有慈教父母、恭敬三宝及尊长者,并修六度、持八戒斋者,诸天相庆,则降善福,注禄增算。如不修善持斋,唯造恶业,诸天忧戚,降以不祥,减禄除算。(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八戒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坐高广大床、不着华鬘璎珞、不习歌舞戏乐也。斋者,过午不食也。)(四) admin

2020-06-08

  中品下生,他虽然不持戒闻法,但是因为在世的时候,孝养父母,行世仁义,临命终的时候遇见善知识为他说明极乐庄严国土和弥陀世尊的四十八种大愿,因此命终往生,无莲花可坐。七日后见观世音、大势至两位大士,听闻声闻法,获得声闻初果,过一小劫以后才成为阿罗汉。以上中品三生是摄受持戒修善,而不诽镑大乘法的声闻种性的菩萨。下品上生,是摄受造作各种恶业而不犯五逆罪的人 admin

2020-06-08

  我们自身尚且是虚妄的,何况是父母、兄弟、妻子、姊妹、爱恋亲情,全部都是虚妄。那么因为他亲证的关系,到了这个境界自然而有一种威仪,使得众生听闻以后很快就会信受。就跟着离开了世间的贪爱执着污染而开始修行,渐渐的也可以一样的出离世间,而又常驻世间。菩萨四果就是这样子亲证涅槃而不取证涅槃。因为他不是声闻种性的缘故,所以菩萨四果有时示现出家,有时示现在家。乃 admin

2020-06-08

  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罗林中,为众说法。善财与五百童子,诣文殊所,顶礼其足,白言:惟愿圣者广为我说,菩萨应云何学菩萨道,乃至应云何令普贤行,速得圆满。文殊告言:善男子,汝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若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决定求真善知识,勿生疲懈。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诲,皆应随 admin

2020-06-08

  真正的天魔外道他是怎么样呢?他是慈眉善目,而且他会叫你去做慈善事业,为什么?因为当一个人想要解脱的时候,他一定会开始行善----他会行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乃至他会做一些善业,可是他就说:你这样做就好了,你这样做就已经是解脱了,你这样做就一定可以成佛了。他就这样说,这样子就叫做天魔外道。所以天魔外道他可能是长得慈眉善目的喔,可能对人家讲话也是温言 admin

2020-06-08

  所谓八相:从兜率天宫下来,这是第一相;示现入母胎,选择一对身世清净的父母入胎,这是第二相;入胎之后,示现如同凡夫在母胎中安住(但是究竟位的后身菩萨,可以在母胎中示现广大宫殿相,藉以度化众生。换句话说,在母腹里面祂也在度众生啊!祂现广大宫殿相,让众生了知:在母腹里面也能以祂母亲的肚子作道场),这是住胎,是第三相;然后示现出胎,意生身从右胁下出生,而如 admin

2020-06-08

  依于佛性常住,我们就必须要了解一切众生都有无量无边的轮回;无量无边的轮回当中,皆曾互为父母、兄弟、姊妹,都有无量无边的不同的互动的关系,因为有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轮回生死大戏当中;对于这些轮回大戏当中的我们的尊长,我们要起孝顺心,譬如对父母、祖父母、对于师长、对我们尊敬的一些人,你要起孝顺心;所以你自己要求解脱,也要有这样的孝顺心,不只是孝顺这 admin

2020-06-08

  依于佛性常住,我们就必须要了解一切众生都有无量无边的轮回;无量无边的轮回当中,皆曾互为父母、兄弟、姊妹,都有无量无边的不同的互动的关系,因为有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轮回生死大戏当中;对于这些轮回大戏当中的我们的尊长,我们要起孝顺心,譬如对父母、祖父母、对于师长、对我们尊敬的一些人,你要起孝顺心;所以你自己要求解脱,也要有这样的孝顺心,不只是孝顺这 admin

2020-06-08

  这五根由阿赖耶识藉意根、无明及父母四大为缘而变生,是阿赖耶之所缘境;阿赖耶识依这五根缘外五尘,变现出内相分五尘,为意根所触。这意根所触的乃是五尘上的法尘,有情众生为了想要觉知的缘故,乃令意识及眼等五识现行;这六识现行之后,便有六尘相出现于有情心中,乃至法处所摄色亦得现起。在十一种色法之中,除了五色根和内外五尘之外,还有法处所摄色。所谓法处属于十二处 admin

2020-06-08

  《菩萨优婆塞戒经讲记》有讲:【得是相已,次第获得身臃满相;何以故?为菩萨时,善受师长、父母、善友所教敕故,是故次得身臃满相。】菩萨因为善于接受父母们的敕命,也同样善受师长与善友的教敕,无量世如法奉行之后,就能得到身臃满相;因为你能够接受他们的教敕去做正确的事情,身体就健康,一世一世的改变成好的种子,成佛之后当然就获得身臃满相。接下来又说:〖得是相已 admin

2020-06-08

等到恒伽达长大以后,他的决定就是要出家、就是要学法!那时候佛陀还在世,所以他非常地欣慕;可是却发生了阻碍----他的父母不肯答应。他的父母想:我只有你这一个孩子,是好不容易才求到的,怎么可以说出家就出家呢?如果你出家了,那我们以后怎么办呢?这么庞大的家产,要谁来照顾呢?因此就百般地阻挠。恒伽达非常难过,他就想:不如这样,我就想办法再去投胎,投胎到一般的 admin

2020-02-21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9   …   60   61   下一页»   共1212条/61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