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但是这个人我是一定要杀的,谁叫他杀害我父母。所以这个人,就抱持这样的作意去杀人。就算是他情有可悯,可是实际上在法界中,他业报却是他难以想象的;如是者他可能因为杀害对方而到地狱去。那你说他去地狱里面的话,就该死一次就好了吧?不是如此,地狱是自心境界所现起的,要在里面待多久呢?也是要看自己自心地狱里面的种种果报因缘,他有可能要在地狱里面经过长劫。那你说 admin

2020-02-21

根本正果有时相似或者有时不相似,这是说什么呢?什么是相似?又为什么叫作根本正果?根本正果的意思是说,所犯的罪是重罪,具足了根本罪、方便罪以及成已之罪,并且这个罪是重罪,如果杀人就成为重罪,一定要下地狱的话,所以同样具足根本、方便、成已之罪,杀人跟杀野生动物,获得的根本正果就不相似了;乃至同样是杀人,根本正果也不相似,譬如杀了一个凡夫而下地狱,可能是 admin

2020-02-21

《优婆塞戒经》说:【是十业道,有轻有重:若杀父母及辟支佛,偷三宝物,于所生母及罗汉尼作非梵行,妄说坏僧,是名为重。】(《优婆塞戒经》卷6)这十恶业道中,并不是所有的业犯了都得下地狱,其中有的轻、有的重;重的会下地狱,轻的生到饿鬼道或畜生道去,到这个地方去受报。既然有轻有重,当然我们得要先来谈论一下重的部分。如果是杀害父母,就是父亲、母亲,这个是世间 admin

2020-02-21

经常听到父母这样告诫自己的孩子:出门在外不能太老实,否则会被人欺负!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你这孩子,太单纯,到了社会上可怎么办!我自己也是被这么告诫着长大的。从上学、参加工作、找男朋友、嫁做人妇,直到近几年,四十出头的人了,这种声音才渐渐听得少了。也许父母的那颗殷殷护佑之心终于松了口气吧,我在他们一路小心注视下,也终于没改了那单纯而憨直的性情,如 admin

2020-02-21

反之,侵害众生、欺诈众生,不孝父母、公婆、忤逆师长,诽谤正法及诸贤圣乃至诸佛,舍寿之后就堕入三恶道中,受尽种种不如意境界,乃至地狱中种种惨不忍睹的刑罚;历经了多劫才受生于饿鬼、畜生道,辗转报尽之后才能重回人间受生,这都是业感缘起。众生今生所造作一切感生善恶业果报的有记业身口意行,业种都由阿赖耶识执藏,临命终时,业行就如播放幻灯片一般,在约半秒之间一 admin

2020-02-21

嫁过去以后,后来她夫家的父母都过世了,有一次她要待产,待产的时候,她想,我是不是……(因为待产,古时候生产是有危险的),所以她跟她先生要求,就带着她一个儿子,还有肚子里面这个小孩,就回娘家去;免得说到时候中间会遇到什么事情,然后至少也能够见父母一面。古时候印度,听说也是要回娘家来待产。然后不管怎么样,在这过程中,她到了树下就生产了;毒蛇 admin

2020-02-21

而他们的父母也不懂得因果的道理,他们养到这样的孩子,大多是共业;有的时候他们老是怨天尤人,认为老天对他们不公平为什么让我生了这样的儿子?其实这都是往世的共业所造成的,其实都是自作自受。所以都不该怨、不该怪,应该好好的去补救往世的恶业,才是正办;从今世起,去补足不够的善根就行了,好好的改往修来就是了。菩萨因为看见这些人诸根不具,却不懂得补救,还常常怨天尤人,还一直 admin

2020-02-21

或者同一对父母所生子女,甚至是双胞胎兄弟姊妹,却有男女性别、身体健康衰弱、容貌美丽丑陋、智力聪明愚钝以及性格、脾气、思想、喜好,乃至贫苦富裕的福报等等种种差异呢?这就是表示,一定是有各自过去生所造的业为因参与在其中,然后就有今生不同的父母缘,乃至同一对父母所生的子女,也由于过去生不同的业因,而有不同的基因组合及业缘,所以会产生了今生种种差别不同的果 admin

2020-02-21

譬如说,我们也经常看到报导,有一些非常有钱的人家,他们如果没有很多的金钱的话,他们也许家里面不会产生纷争;可是就是因为家中有很多的珍宝,有很多的财富,所以父母死亡之后,就为了争夺家产产生了纷争,产生了纷争岂不就是忧恼了吗?所以说,这些世间的宝物虽然是凡俗所认为尊贵的,可是它会招来忧虑,乃至会产生灾患。譬如说有些更激烈的,为了要获得世间的种种宝物跟金 admin

2020-02-21

这是说:我们应该要常常以柔和恭敬的眼神来观视父母、师长,以及出家、在家的修行人,而不是以轻慢鄙视的恶眼来观视他们,像这样的布施就叫作眼施。能这样作的话,舍寿后再次受身的时候,就会得到清净眼的果报;而未来成佛时,也会因此得到天眼以及佛眼,这就是第一种眼施的果报。第二种布施是和颜悦色施。这是说:对于父母、师长、在家与出家的修行人,我们不应该用皱眉嫌恶的 admin

2020-02-21

这就是说,我们见到父母、师长乃至修行人等,都要起身迎接、礼拜问讯;这是世间法上的礼节,也是佛法中很重要的善业。譬如佛陀在《优婆塞戒经》中开示说:【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供养师长、诸佛、菩萨,头顶礼拜,破憍慢故,是故先得无见顶相。】(《优婆塞戒经》卷1)可见得三十二相中的无见顶相,就是经常礼拜父母师长、诸佛、菩萨而得来的。第五个心施。是说布施的时候,应该 admin

2020-02-21

所以,假如今天亡灵他有可能会生到三恶道,那么亡灵的父母眷属因为生起了这种慈悲心,为了亲人,想要度他救度他,就要想我怎么样能够帮他离开这个不好的果报,所以帮助这个亡灵离开不好的果报,就叫作超度,叫救度他。那我们有人会说,那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就举《地藏菩萨本愿经》的经文,来当作解说的根本。那《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的经文我们先引一段,是这么说的:世尊!习 admin

2020-02-21

所以,假如今天亡灵他有可能会生到三恶道,那么亡灵的父母眷属因为生起了这种慈悲心,为了亲人,想要度他救度他,就要想「我怎么样能够帮他离开这个不好的果报」,所以帮助这个亡灵离开不好的果报,就叫作超度,叫救度他。那我们有人会说,那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就举这个《地藏菩萨本愿经》的经文,来当作解说的根本。那《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的经文我们先引一段,是这么说的: admin

2020-02-21

生从何来呢?从自己的如来藏中出生,父母只是提供藉缘,其实是自己的如来藏生了这个五阴;如来藏具有大种性自性的造色功能,随着个人的无明种以及业种而受生入胎,也就是藉(jiè)着父母和合之缘而受生入胎,然后藉着母体所提供的地、水、火、风四大,来造就胎儿的色身。亲证如来藏之后,就可以现前观察自己是从如来藏中出生,这个生从何来的问题就解决了。接着再观察, admin

2020-02-21

有些人在某些时候,对某些苦的体会特别深,就像故事中的这一对父母,就是因为对自己的子女特别爱恋,导致一旦子女往生便无法从痛苦中自拔。其实儿孙自有儿孙福,每个人有他自己的因缘果报,这一世的相聚,也只是因缘的聚合,因缘坏散时还是得分离;因此,对于眷属,该付出的,就付出我们该尽的义务;责任都尽了,其余的就不须过度担心、执著。众生为什么会有这些苦呢?主要的原 admin

2020-02-21

考试结果刚刚公布,这次他的成绩是班级第3名,在他的世界里,这无异于全面的崩塌,因为他的父母一直在警告他,只有每次成绩得第一,他才有未来,他不能承受父母的咆哮和羞辱,于是选择了。每一个人来的这个世界上,除了生理的生命以外,我们还不自觉的彼此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角色生命,学术生命、婚姻生命、生命、宗教生命……在一个个自创或被创的生命中生、老、病 admin

2020-02-21

对质的时候,这位微妙比丘尼的前身(前世)就发了毒誓,她的毒誓怎么发呢?如果我有作这档事,让我每一辈子,或是我先生会被毒蛇咬死,让我小孩被水冲走,让我小孩被狼群叼走,而且我会被活埋,而且自己吃自己的小孩,乃至我父母一家大小都因火灾死光光。就这样来诅咒自己。你怎么可以来谤我呢!而且她还自己振振有辞:你怎么可以这样诽谤我呢!不要说每一辈子了,就算是只一辈 admin

2020-02-21

这事情是什么呢?当她嫁人时,她丈夫是一个梵志,也就是一个修行的人;嫁过去(生了长子)以后,后来她夫家的父母都过世了。有一次,她正要待产的时候,她想:我是不是该……(因为在古时候生产是很有危险的)。所以她跟先生要求,带着她跟一个儿子,还有肚子里面这个小孩,回娘家去待产,免得说到时候这中间会遇到什么事情,然后至少也能够见父母一面。古时候的印 admin

2020-02-21

所以,我们来看看世间的这些种种的痛苦,由于贪欲而让我们泯灭了许许多多人们正常的人性,所以应当要想:即使说父母能够疼惜我们,家长爱怜我们,乃至于说有自己的好眷属,然后有自己好的子女,可是这世间的种种贪爱是没办法久远的,它们都是在生死别离中所产生的。没有哪一对眷属,他们会无量世一直作为夫妻的,这些事情从来在法界中不会存在。那你真正爱的人到底在哪里呢?那 admin

2020-02-21

那如果是他之前跟我的因缘实在是太深了,我也难以处理的话,那怎么办呢?我还是因为可以把他作一分观察,观察说他将来也会因为彼此因缘而继续相会;既然会相会那也没有关系,我可以作他的小孩,他因为是我的父母,他就疼爱子女的缘故,他就不会来起怨仇,我不用远离这个怨家,而能够当这怨家的眷属,能够彼此就因为家眷的关系,而不再缘起种种寇雠等等的伤害了。所以怨亲平等, admin

2020-02-21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60   61   下一页»   共1212条/61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