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父母念子,与子离别五十余年,而未曾向人说如此事,但自思惟心怀悔恨,自念老朽多有财物,金银珍宝仓库盈溢;无有子息,一旦终没,财物散失无所委付。是以殷勤每忆其子,复作是念:‘我若得子委付财物,坦然快乐无复忧虑。’世尊!尔时穷子佣赁展转遇到父舍,住立门侧;遥见其父踞师子床,宝几承足,诸婆罗门、刹利、居士皆恭敬围绕,以真珠璎珞,价值千万庄严其身; | admin 2020-06-14 |
|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随喜功德品>第十八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法华经随喜者,得几所福?而说偈言:世尊灭度后,其有闻是经,若能随喜者,为得几所福?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如来灭后,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余智者若长、若幼,闻是经随喜已,从法会出,至于余处,若在僧坊、若空闲地,若城邑、巷陌、聚落、田里, | admin 2020-06-14 |
|
到已,下七宝台,以价直百千璎珞,持至释迦牟尼佛所,头面礼足,奉上璎珞而白佛言:世尊!净华宿王智佛问讯‘世尊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安乐行否?四大调和否?世事可忍否?众生易度否?无多贪欲、嗔恚、愚痴、嫉妒、悭慢否?无不孝父母、不敬沙门、邪见、不善心、不摄五情否?世尊!众生能降伏诸魔怨否?久灭度多宝如来在七宝塔中,来听法否?’又问讯‘多宝 | admin 2020-06-14 |
|
尔时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觉,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佛即口放无量光明,是时百万亿大众,诸菩萨、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国王,合掌至心,听佛诵一切诸佛大乘戒。佛告诸菩萨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诵诸佛法戒。汝等一切发心菩萨亦诵,乃至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诸菩萨亦诵。是故戒光从口出,有缘非无 | admin 2020-06-14 |
|
若有众生,不孝父母,或至杀害,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敬尊经,亦当堕于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侵损常住,玷(diàn)污僧尼,或伽蓝内,恣行淫欲,或杀,或害,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伪作沙门,心非沙门,破用常住,欺诳(kuáng)白衣,违背戒律,种种造恶,如是 | admin 2020-06-14 |
|
或悲或啼,或愁或叹,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普广。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菩萨像前,志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七遍。如是恶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乃至梦寐之中,永不复见。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有诸下贱等人,或奴或 | admin 2020-06-14 |
|
何况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将是命终人,舍宅财物,宝贝衣服,塑画地藏形像。或使病人,未终之时,眼耳见闻,知道眷属,将舍宅宝贝等,为其自身,塑画地藏菩萨形像。是人若是业报,合受重病者。承斯功德,寻即除愈,寿命增益。是人若是业报命尽。应有一切罪障业障,合堕恶趣者。承斯功德,命终之后,即生人天,受胜妙乐。一切罪障,悉皆消灭。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男子女 | admin 2020-06-14 |
|
大目犍(jiān)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bō)盛饭,往饷(xiǎng)其母,母得钵饭,即以左手障钵,右手搏(bó)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涕(tì)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祇 | admin 2020-06-13 |
|
第三种贤圣可就不一样了,这些人都是菩萨摩诃萨;菩萨并不是像声闻圣人只是相信,也不像缘觉圣人只是推断确定,而是要亲证那个本识的实际存在;菩萨得要把本识找出来,必须现前观察:果然我的色与名,都是从我自己这个本识中出生的;原来我的色身不是父母制造出来的,而是我的本识制造出来的,而父母只是提供因缘、提供环境给我的本识来制造我的色身;制造出色身以后,本识就可 | admin 2020-06-08 |
|
佛固尝云:「由本有性,遇业因缘,父母和合则便有生。」故佛性非断非常;非断者,具本有性故;非常者,遇业因缘,父母和合则便有生,生即性现。未入地菩萨见佛性总相,有生灭相,正死位不现,名为暂断;无学位三乘圣者入灭定时,佛性总相不现,故非常;出于灭定及正死位后佛性总相复现,故非断,然犹未是真常。二、六地菩萨,能离分段死,而不取灭度,以无漏定愿续于人天现有生 | admin 2020-06-08 |
|
一切的内外相应五欲六尘都是属于邪缘,只要让自己没有办法安止,或者思念自己的父母、配偶、子孙等世俗上所爱恋的人,或者心里对于过去曾经有过的优渥的环境、自己的财富起了不舍的心,或者心放逸于追求自己所想要追求的世俗上的事物,或者受到不正见不正知的影响,对于三乘菩提修学的正理、对于涅槃的正理,没有正确的知见,这都是属于邪缘散乱。例如难陀刚出家的时候,每天都 | admin 2020-06-08 |
|
有的人更荒唐,以为意根是大脑;如果意根是大脑的话,那么应该每一对父母都会看到婴儿带着大脑来入母胎,可是明明每一对父母都不曾看到有什么大脑来入胎啊!意根是心,不是有色根;佛说人死之后,意根带着前世名色所缘的识,来入母胎;这个意根,就是处处作主思量的你;意识只是被你所运用的心而已。但是众生不了解,往往将见闻觉知的意识误认为自己,反而将真正的自己给忽略了 | admin 2020-06-08 |
|
有惭愧故,则能恭敬父母师长,有惭愧故,说有父母兄弟姊妹。善哉!大王具有惭愧。大王且听,臣闻佛说: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诸恶,二者作已忏悔。愚者亦二:一者作罪,二者覆藏。虽先作恶,后能发露,悔已惭愧,更不敢作,犹如浊水,置之明珠,以珠威力,水即为清。如烟云除,月则清明,作恶能悔,亦复如是。王若忏悔怀惭愧者,罪即除灭清净如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七)所以 | admin 2020-06-08 |
|
以其世间有此二法拥护世间,则别有父母、兄弟、妻子、尊长、大小,亦不与六畜共同。是故,诸比丘!当习有惭、有愧。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增一阿含经》卷九因此,很多的外道假借佛法名义修双身法啊,例如说应成派或自续派,他们乃是于比丘尼、母亲、女儿、姊姊、妹妹,甚至连畜生女的身上,他们来修这些双身法,这就表示他们无惭、无愧。我们看到刚刚的《阿含经》的 | admin 2020-06-08 |
|
如果菩萨具足三资粮——定力、慧力、福德,于因缘成熟时,一念相应慧,可以用父母所生肉眼看见身心及山河大地虚妄。也就是说菩萨七住明心不退了,成为七住满心菩萨,进入八住、九住,于九住圆满后转入十住修行,锻炼看话头的功夫,熏习眼见佛性正知见,于定力、慧力、福德圆满时,可以眼见佛性成就如幻观不退,成为十住满心的菩萨,进而转入初行位修行。眼见佛性的真 | admin 2020-06-08 |
|
如果菩萨具足三资粮——定力、慧力、福德,于因缘成熟时,一念相应慧,可以用父母所生肉眼看见身心及山河大地虚妄。也就是说菩萨七住明心不退了,成为七住满心菩萨,进入八住、九住,于九住圆满后转入十住修行,锻炼看话头的功夫,熏习眼见佛性正知见,于定力、慧力、福德圆满时,可以眼见佛性成就如幻观不退,成为十住满心的菩萨,进而转入初行位修行。眼见佛性的真 | admin 2020-06-08 |
|
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当中这样说:“如于今时,有情多分不识父母,不识沙门、若婆罗门,不识家长、可尊敬者、作义利者、作所作者;于今世罪,及后世罪,不见怖畏;不修惠施,不作福业,不受斋法,不受净戒。昔时不尔。是名有情浊。”(《瑜伽师地论》卷44)也就是说,这时的众生有着种种欺诈弊害的恶行,不孝敬父母尊长,不敬重修行有德的人,不畏惧恶业的果报, | admin 2020-06-08 |
|
这时自己所做每一件或是善业或是恶业意识心都能清楚知道,开始进入真正死亡,此时第八识如来藏渐渐离开身体移至中阴身,然后去寻找有缘父母而重新投胎。中阴身有小五通,你看不见他,他(她)却能看到你,看见痛哭流涕的送别亲友,确认自己真的死了,顿时心如刀割,却也无可奈何,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心中充满说不出的痛苦;《地藏菩萨本愿经》做了详尽的描述;无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 | admin 2020-06-08 |
|
纵有识得此病者,将谓佛法禅道不在文字语言上,即一切拨置,噇却现成粥饭了,堆堆地坐在黑山下鬼窟里,唤作默而常照,又唤作如大死底人,又唤作父母未生时事,又唤作空劫已前事,又唤作威音那畔消息。坐来坐去,坐得骨臀生胝,都不敢转动,唤作工夫相次纯熟;却将许多闲言长语,从头作道理商量、传授一遍,谓之宗旨,方寸中依旧黑漫漫地。本要除人我,人我愈高;本要灭无明,无 | admin 2020-06-08 |
|
我执可谓是与生俱来的,譬如幼儿因为我执的缘故,执著我、我的(我所),不容许别的小孩子玩他的玩具,父母如果亲近别人家的孩子,幼儿也会流露出嫉妒心理和行为,没有人教他,他生下来就会执著我与我所。众生由于不明我执的原理,故一直对我执习以为常,甚至以执著为荣,以为千辛万苦,百折不挠地实现了某一个目标就是成功,不知道自己所付出的可能远大于自己所得到的。人类之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