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有退而奉父母以丰供养为行者。其余憧憧而来欣欣而去。扬袂而至实腹而归。所在甚众不可以纪。真如来付嘱之菩萨。众生不请之良友。其四依之人乎。其十地之人乎。吾不识其境界庭宇之广狭深浅矣。议者又焉知大道之所趣哉。其为识达大人之所知心为若此也。密知心者多矣。无如升平相国之深者。盖同气相求耳。宣宗再阐真乘。万善咸秩。追谥曰定慧禅师。塔号青莲。持服执弟子礼四众数千 | 三摩地 2018-07-19 |
![]() |
父母云何。对曰。不令堂亲知。知则遭棰挞矣。师但先去某乃影随。律师行五里间。邻已至矣。及洛寺受教之易。若甘之受和焉。染削已或名志邻。至十一年忽思二亲。辞归宁觐。其父丧明母终已三载矣。因诣岳庙求知母之幽趣。即敷坐具诵法华经。誓见天齐王为期。其夜岳神果召邻。问何故恳苦如是。邻曰。母王氏亡来已经除服。敢问大王。母今何在。王顾簿吏。对曰。王氏见系狱受苦。邻曰 | 三摩地 2018-07-19 |
![]() |
然彼沙门委弃父母东西驰骋。所至之处能令土地谷米不登。人民饥馑死亡者众。病瘦相寻无可救解。瞿昙无赖。纯将诸恶罗刹鬼神以为侍从。无父无母孤穷之人而来咨启为作门徒。所可教诏纯说虚空。随其至处初无安乐。彼人闻已即怀怖畏。头面敬礼尼犍子足白言。大师。我等今者当设何计。尼犍答言。沙门瞿昙性好丛林流泉清水。外设有者宜应破坏。汝等便可相与出城。诸有之处斫伐令尽莫使 | admin 2018-07-19 |
![]() |
其土人民不能恭敬沙门婆罗门父母师长。贪着非法欲于非法修行邪法不信正法寿命短促。有行奸诈王者治之。王虽有国不知满足。于他所有生贪利心。兴师相伐枉死者众。王者修行如是非法。四天善神心无欢喜。故降灾旱谷米不登人民多病苦恼无量。彼中有佛号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大悲纯厚愍众生故。于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为诸大众敷演如 | admin 2018-07-19 |
![]() |
譬如父母惟有一子爱之甚重。以好衣裳上妙甘饍。随时将养令无所乏。其子若于是父母所。生轻慢心恶口骂辱。父母爱故不生嗔恨。亦不念言我与是儿衣服饮食。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视诸众生犹如一子。若子遇病父母亦病。为求医药勤而疗之。病既差已终不生念我为是儿疗治病苦。菩萨亦尔。见诸众生遇烦恼病。生爱念心而为说法。以闻法故诸烦恼断。烦恼断已终不念言。我为众生断诸烦恼 | admin 2018-07-19 |
![]() |
二者父母。三者如来。世尊。经中复说。佛告阿难。一切众生如其无有欲界业者。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色无色业亦复如是。世尊。如法句偈。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业。又阿尼楼驮言。世尊。我忆往昔以一食施。八万劫中不堕三恶。世尊。一食之施尚得是报。何况纯陀信心施佛。具足成就檀波罗蜜。世尊。若善果报不可尽者。谤方等经犯五逆罪毁四重禁一阐提罪 | admin 2018-07-19 |
![]() |
如世间人供养父母。父母咸言我今已得恩养之果。子能报恩名之为果。如是果者因亦二种。一者近因。二者远因。近因者。即是父母过去纯善之业。远因者。即是所生孝子。是名报恩果。亲近果者。譬如有人亲近善友或得须陀洹果至阿罗汉果。是人唱言我今已得亲近果报。如是果者因有二种。一者近因。二者远因。近者信心。远者善友。是名亲近果。余残果者。如因不杀得第三身延年益寿。是名 | admin 2018-07-19 |
![]() |
我们尊称佛陀为「无上正等正觉」,就是要能觉悟这种种的智慧,即是要将这法界的源头找到,也就是父母未生时的本来面目,而愿意去追求这个实相究竟是在何处,这是学佛人应该去作的,应该用功之处。接下来最重要是能够简择当代的善知识,哪一位可以将真正「禅」的密意作宣说,而不是轻慢禅法、以为禅就是乱说、随便说颠倒话,或是无病、风花雪月、将什麽都说是禅、美丽也是禅,或 | 三摩地 2018-07-19 |
![]() |
真奇怪!我们从小被父母亲不晓得打了几回,就没有一个悟的。以上所说的这些现象总共六种根门,从六根对六尘而悟入。参禅的悟入就不外这六根六尘,离了这六根六尘就没有办法悟入啦。可是诸位可别被这六种现象所欺骗啰。因为这六种现象都只是表象而已,真正悟的人就知道其实和这六种表象是不相干的,可是又不能离这六种表象来参。因为这六根六尘是一种表象,所以我们不在这里面多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这本书中所说的见性,是以父母所生眼,亲眼在山河大地上,也在虚空中看见自己的佛性;这种证量,自古以来就很少有人可以证得,到了末法时代的今天,要实证眼见佛性则更加困难;虽然如是,但在正觉同修会中却仍然有人可以实证,实在是难以使人相信,所以必须先举述世尊圣教作为证明,譬如《大般涅槃经》卷八〈如来性品〉中的记载:【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佛性如是微细 | 三摩地 2018-07-19 |
![]() |
〔音首座仍然不停的指说大慧这个过失〕”万庵曰:“先师窜衡阳,贤侍者录贬词,揭示僧堂前,衲子如失父母、涕泗愁叹,居不遑处。音首座诣众寮白之,曰:‘人生祸患不可苟免,使妙喜平生如妇人女子,陆沉下板缄默不言,故无今日之事。况先圣所应为者不止于是,尔等何苦自伤?昔慈明、琅琊、谷泉、大愚,结伴参汾阳;适当西北用兵,遂易衣,混火队中往。今径山衡 | 三摩地 2018-07-19 |
![]() |
” 八个奇妙的心----后记《八个奇妙的心》一书是依据玄奘菩萨的著作向所有读者介绍佛法所说的八识法义,第八识名为如来藏,又名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庵摩罗识),禅宗名之为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本地风光、无心(无见闻觉知)、真心、金刚心、佛、法、莫邪剑等。佛教基础与核心的教义,以及佛弟子证悟的常住真心,都是指这个第八识。如来藏证悟祖师十几岁就 | admin 2018-0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