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于是在蕴处界入生灭无常的智慧中,被苦圣谛现观的智慧中产生的厌离心所驱使,开始想要灭除苦集,不再收集一切会导致后世受生轮回的种子,这时便开始八正道的实行了。八正道即是道圣谛,这八个真正无偏的道,即是使人到达灭尽一切后有的方法,灭尽后有即是灭尽三界苦,也就是实行灭谛、到达灭谛的方法,所以八正道就是苦灭道谛。如是详细思惟而了知四圣谛之间的关联以后,即能确 三摩地

2018-07-22

经文说“具足受持五戒”,当然五戒之前一定还有三归,有三归、有五戒这样慢慢地少分具足了以后,小乘声闻见道——断我见,乃至大乘菩萨明心所需要具足的四证净,也就是四不坏净。对于佛法僧三宝、对于佛所立下的戒,佛法僧戒都有清净的信心,乃至终究依于证得沙门果,乃至更上的大乘菩提的果证量,而能够真正地、如实地对于三宝一切有清净的、具足不坏的金 三摩地

2018-07-22

第二个“为世”,我们可以应用“惭”与“愧”的善心所力量,来帮助我们持戒清净。一方面因为知道自己所行不如法,而内心产生羞耻心;另一方面是因为知道自己的行为错误,无法面对他人、对不起他人而产生愧疚。因此有了惭愧,就会产生止息恶行的作用,以及让自己的善法力量逐渐展现出来。譬如在《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卷8中的开示:& 三摩地

2018-07-22

(六)、此宝王经中说“阿弥陀佛”之证境,高于“莲华上如来”,乃不懂佛法者妄心所生的高下之见,佛佛证量平等,皆是“无上”正等正觉,岂有某佛证境高于他佛的道理?亦如密教徒之自称其传承乃“本初佛/普贤王如来”法身说法,高胜于显教之本师释迦牟尼佛化身示现,妄分显密,扬密抑显,暗中以外道邪法取代佛门正统。(七)、《佛说 三摩地

2018-07-22

是以从上诸贤,无有怨怼于诸病苦者,乃至圣玄奘菩萨受剧大病苦时,唯一所想者,在于担心所翻译者是否无有合乎佛意;众圣贤者之用心,皆如是也!皆非于个人有所得法上用心,以今日已经用功于佛道,既受熏习,虽有诸般种子现起流注,然善根不泯者,自知如何应对,不至于惶惶终日;能于善知识处,知有如来藏随诸烦恼从来不舍行人,何不受教,契然斯语,何学世间人之堕于断常二见所 三摩地

2018-07-22

地狱众生的生存环境及其身心所遭受的痛苦,令人闻之尚且胆战心惊、毛骨悚然,更不要说身受其罪了。地狱众生欲早日脱离地狱,就要赶快念佛忏悔,或者亲友为其作功德回向,借助佛菩萨的加持力以及亲友的回向,可以尽早地脱离地狱,投生到更好的地方;然地狱众生时刻都处在痛苦的煎熬中,很难提起念佛忏悔之心。地狱众生都是化生。众生堕入地狱的原因,主要是生前造了极大的恶业( 三摩地

2018-07-22

你告诉他正确的法义,他也不很信受;人家说觉知心是虚妄心,因为衪与五别境相应,与恶心所烦恼……等等相应,所以是虚妄心;又告诉他:如来藏才是真实心。他始终不信。你要帮他破掉这个无始无明,他也不接受,偏执离念灵知才是真心,这类人就是乐于处在无明之中。你又告诉他:修学大乘佛法与声闻法不同,声闻不必有福德资粮来助道,只要努力去观行,把我见与我执断 三摩地

2018-07-22

错了!因为这是菩萨的戒经,不是二乘人的戒经,所以这里的涅盘果有四种:除了二乘的二种涅盘以外,还要再加上明心所证的本来自性清净涅盘,一直修到佛地才完成了无住处涅盘,具足四种涅盘才是成佛之道所证的涅盘果。为了这四种涅盘的果实,要努力好好的把戒法守持好,要精进修学般若中观的见道、别相智、一切种智……才能成就四种涅盘,具足大乘法的四种涅盘。如此 三摩地

2018-07-22

住地,是说觉知心所住的境界,觉知心住于一个境界中,不能了知该境界是虚妄而执着不舍,所以称为住地。见一处住地,就是住在我见的境界中,误认为五阴的全部或部分为恒常不坏的真实法。欲界爱住地,就是住在欲界五欲的境界中,对于五欲境界执着不舍。色界爱住地,就是指修学禅定的人对于从初禅到四禅的禅定境界,或修道的人对于色界天的境界产生了贪着。无色界爱住地又称为有爱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可以看到一切众生,正在贪着而显示出贪的法性时,其实却同时有一个清净性的平等心存在,而贪性只是这个清净性平等心含藏的法性之一;又当众生受到不公平待遇,而暴跳如雷的时候,他也同时有一个平等性的清净心存在,而瞋性同样只是清净平等心所附带的种种法性之一。并且也看见了,那些众生的贪与瞋,都是由各自本来平等性的清净心所出生。都不能一时或一刹那,脱离那个平等 三摩地

2018-07-22

)意识心体者,举凡现起时,必定会与五尘及法尘相触,亦必定会与五种了别境界相之心所有法相应;又必定会有人间境界中五位(眠熟位、闷绝位、正死位、灭尽定位、无想定位)暂时断灭之现象,当知符合如是体性之觉知心,必定即是意识心也。一切大师与学人,皆可将此二法,据以勘验自己及诸方大师之所悟是否为意识心,即可了知诸方大师之已断我见、或未断我见,即可了知诸方大师之是 三摩地

2018-07-22

”“诸贤!如何是正念呢?是说圣弟子们想到苦即是苦时,熏习就是熏习、息灭就是息灭;想到灭苦的方法就是灭苦的方法时,或者观察原本所作的种种三行,或是学着回想以前所作的种种身口意行,或者看见诸行引生未来世的轮回灾患,或者看见了涅槃境界中止息了一切苦,或者没有执着想念所观察到的一切、善净心得到解脱之时,于这中间观察:或者看见‘心有随顺所忆念 三摩地

2018-07-22

佛菩提果之修证,全部都属于有情自身的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有法、以及十一个色法、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六个无为法。在这些法里面,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因为它含藏着让我们将来成就究竟佛道的功能,所以它又叫做如来藏。藏就是含藏的意思,因此有的祖师说:如来藏中藏如来。佛菩提具一切智及一切种智,至高无上,故名为大。一切智有十智:世俗智 三摩地

2018-07-22

佛菩提果所修证的,全部都是属于有情自身的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法以及十一个色法、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六个无为法等。在这些法当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就是第八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又称为“如来藏”,由于祂含藏著未来可以使我们成就究竟佛道的功能,所以就叫作“如来藏”。所谓“功能”又名为“界”,也称为“种子& 三摩地

2018-07-22

五、作意缘:若眼识无第八识、末那、意识五遍行的作意心所有法为俱有依,如何使眼识五遍行作意等心所有法出现,乃至成就眼识了别色尘青黄赤白之功能出现?因此眼识现行必须有第八识、末那、意识五遍行作意心所有法出现才能现行。六、分别依缘:眼识只能分别青黄赤白等显色功能,若没有意识的功能差别──归纳、分析、整理,如何能够了知色尘之显色、形色、表色、无表色之种种差 三摩地

2018-07-22

也就是说,透过这样子的慧力,让我们的念心所在这个慧所观境能够铭记不忘,就是透过我们念心所在慧所观的境界能够忆持住而不忘掉,这个就是由慧令念住境。透过这样子的一个观行,透过这样子的一个思惟,所以,因为在慧立念住,也就是说以慧心所、以慧为体来立这个念住,所以又叫作念住。那什么叫作四正勤呢?我们讲完四念处以后,再来探讨什么叫作四正勤。那四正勤又叫作四正断 三摩地

2018-07-22

接下来是十方如来随顺佛性,是指十方如来见性成佛时,成所作智现前,八识心王与二十一心所有法相应,所以每一识、每一个心所法都能够独立运作,利益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因此随缘赴感靡不周。接下来说说通。以宗门的法教导学人成佛之道,也就是帮助学人建立佛法的正知见,未来能够明心见性乃至成佛。但是说通必须观察众生的根性而说,因为众生的种性有五种:人乘、天乘、声闻乘、 三摩地

2018-07-22

引子,从地藏经所附的觉林菩萨偈开始引出三界六道的根源一切唯心造,而此心所指为何呢?当知此心即是如来藏涅槃妙心。 引子------觉林菩萨偈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 三摩地

2018-07-22

佛菩提果之修证,全部都属于有情自身的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有法、以及十一个色法、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六个无为法。在这些法里面,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因为它含藏着让我们将来成就究竟佛道的功能,所以它又叫做“如来藏”。藏就是含藏的意思,因此有的祖师说:“如来藏中藏如来。”佛菩提具一切智及一切种智,至高无上,故 三摩地

2018-07-22

      小乘因果轮回之说以「因果互生」而流转,如果此说成理,则「因」与「果」到底其中是谁可以接续承接其中业因实际而到未来世?此业种今生或可存之,然未来生之业种何处可以存之?有些业种尚且必须过百千万劫而后实现,于此中间,业种都不为流转轮回众生之五蕴所知,乃至和合生起;离此五蕴而存在又实际不灭,又可储存业种的,必有其体,真不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