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所以,我们要广结善缘之前,先要了解什么样的本质才是善净缘,得要有智慧去分辨:如何才是善净缘?如何是染恶缘?随顺我心所想的缘,一定就是善净缘吗?违逆于我心所想的缘,一定就是染恶缘吗?其实是不一定,因为善恶染净与顺心逆心未必等同,这是两件事情。有的时候顺心境乃是善净缘,有的时候却是染恶缘;同样的道理,逆心境界也未必是善净或者染恶。然而,这当中的差别在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我们过去无量劫以来,乃至此世造作了很多的过失,有的时候有许多微细的戒罪并未灭尽;但是,透过行者至诚心地忆佛、念佛、拜忏、拜佛乃至观想念佛等,用功精进的过程当中,辅以自己惭愧心所的善心发起,加以忏悔过往一切罪业的发露,立誓愿永不复作;这样感应了诸佛菩萨现前,或现光明,或见光明,或佛摩顶放光,闻到异香等等,来灭除这个众生的戒罪。这也是常见到念佛人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另外来说,我们在修行菩萨道的过程当中,在因地的菩萨所行的菩萨行当中,多有种种的杂染,因此对于自己一些不如理作意的身口意行,偶尔有犯一些过失;但是菩萨于犯了过失之后,能够改往修来的改正,因为他是有惭愧心所生起的原因,菩萨能够生起惭愧心所的善根,因此而发起了忏悔之心。这样透过如法、如理、如戒的忏悔行,来成就七种圣财当中的惭财与愧财的增广。因此,我们可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忏悔这两个法,必须与惭愧心所相应。如果能够知道自己有惭有愧,那就表示于善净法有善根,因为忏悔、惭愧这些都是善法,忏悔是离不开惭愧这两个善心所的。对于惭愧的部分,我们举一段佛在《大般涅槃经》中的来说明。中提到耆婆菩萨对于阿阇世王的劝告,当中有引用佛的开示,显示出惭愧、忏悔的功德是非常殊胜的。是这样说的:【耆婆答言:善哉!善哉!王虽作罪心生重悔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个本心本来具有的性质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个本心所具有的境界来讲,是任何我们现在在世间活动里面,任何的一种心识的状况,都没有办法达到这样子。所以我们跟大家讲说,菩提就是指的,直截了当的解释,就是指的我们每一个人的清净本心;并且,这个清净的本心绝对不是我们现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体会的任何一种的意识的状况;并且,也不是任何一种的禅定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辨法法性论》当中弥勒菩萨说:共显现之外所取,彼实同于能取识,外境离识即无义,以其具有共性故,不共了别所取境,应即他心所缘事。(《辨法法性论》)讲到这儿,可能有人会说:老师!我承认我们的大脑中所感知的内相分,的确那个不是外相分,我也认同每个众生心中的内相分是各自有所不同的,因为不是同一个大脑嘛!但是毕竟它们是同一个外境,所以显现在心中的内相分应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透过这样惭愧心所的一个生起,就可以调整未来自己不要犯下这样如是的过失。甚至如果有能力的话,就应当以各种方便来倡导,不要随意的堕胎以及流产;乃至于说自己可以将自己所得到的种种功德,不论是念佛的功德、或是拜佛的功德、或是忆佛的功德,都可以拿来回向。每天可以回向给这些堕胎的、流产的,这些没有因缘的子女,乃至于说的众生,也都可以回向,让自己的心量广大,而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首先,知见立知是,它不以佛陀所教示的五阴十八界的内容去作观行,所以它就把这个所谓的觉知心,六识的觉知心所知的还有所见的境界就当作是真心了,可是那个境界经常就是意识的种种变相之一。也就是说,他们对于五阴跟十八界的自性,他们没有作详细的分别,所以就会在五阴十八界的境界里面,去把其中的某一法当作是真心。可是所谓的观行是什么呢?观行是说,在五阴十八界的境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佛藏經》說:【「我」是真實相法,不可入、不可取,不可捨、不可貪,不可說、斷語言道,無歡、無喜、斷貪喜心,非眾緣合、離眾因緣,無道、斷道至於無道,斷諸語言論議音聲,無形、無色,無取、無著、無用,無實、無妄,無闇、無明,無壞、無諍,無合、無散,無動、無念,無有分別,不可得示,非垢、非淨,非名、非相,非心數法,非心所解。「我」此法中無男、無女,無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执着」的范围很广,包括对于我所(名声、利养、眷属……等)的执着、对于五取蕴的执着,以及对于因缘所生、自心所现法执为实有的执着(法执)。三藏十二部都是在说明去除妄想执着的道理,想要比较有全面及概要性的了解可以参考本会每本书后,由平实导师制作的「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概要表」以及「佛教正觉同修会修学佛道次第表」;另外平实导师著作的《禅&mdash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他们当时听我讲解时没有生起胜解,所以念心所没有成就,早就忘记了!上个月还在抱怨我:萧老师以前都不为我们讲解‘真如是识之实性’。我说:他们不该怪我啊!我早就讲过了,只是他们当时没听懂而记不住!而且有录音带为证。不信!你看他们自己书里面都引述《成唯识论》文句而写出了‘真如是识之实性’一句,还说我没有讲。但我们不怪他们,只是说他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杂阿含经》卷12)名色,简单来说就是五蕴;色就是色蕴等色法,名就是识蕴等心法以及受、想、行蕴等心所有法。上面这段就是在谈论:五蕴身的因缘是什么?佛陀不断地往前追寻五蕴的根本,最后发现到生命的本源是根本识——阿赖耶识,衪是一切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根本,一切法都是由衪所生,所以从根本识再往前追的话,就无法再找到更根源的东西了。我们再来看佛陀所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的人一切言行随心所欲,处处随便,以为夫妇间不需要客气了,对自己的缺点不仅不改正,反而大大例例,随时表现,还自以为夫妻之间,不需要掩饰弱点,而不知夫妇间最需要的是客气和尊重。有的夫妻,一方总想控制对方,以迁就自己。逐渐的把所有的劣处,毫无顾忌的暴露出来了,结果日久生厌,只觉得对方的可憎了。诚如佛在《无量寿经》里说:自妻厌憎,和《玉耶女经》里说:见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菩萨透过参禅的方式,找到这个自心如来,发现祂有很多的功德,菩萨不仅可以藉自心如来的种种功德,来修集佛菩提道的福德智慧资粮,而且未来穷尽三大无量数劫后,这个自心如来改名为佛地的无垢识,与二十一心所有法相应,其每一个识、每一个心所有法,都可以独立运作利乐有情无有穷尽。然而出家菩萨专心办道,供养三宝并不是很困难,在家菩萨因为有不好的因缘缠绕着,要供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这个譬喻来看待有情众生,众生的心性调御到最后,最尊贵的境界就是完全除掉我见、我执、我所执,所有的愚痴与障碍能够被佛菩提道六度或者十度波罗蜜的方便善巧所调伏,准确地快速成就不可思议的解脱功德,让八识心王各个心王都能够发起真如用自在的运用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等心所法,去利乐有情永无止尽,那就是成佛的境界。因此佛陀不舍娑婆五浊恶世的众生,以刚强之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4、以转依阿赖耶识之真如性回熏七转识——由于转依之七转识经常地和阿赖耶识自心之真实性、如如不动性、涅盘性、清净性、性等相应,所以阿赖耶识之真实性、如如不动性、涅盘性、清净性、性等,也就可以回熏七转识,使得七转识原来的染污性渐渐的转异;善十一心所(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因而不断出生与增长,遂得诸多受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实现福报的方法:继承、婚姻或自己努力赚钱本篇将提到菩萨实现福报的三种方法!有的菩萨是因为继承父母的财产所以福报很好!有的菩萨是因为婚姻,也就是老公或老婆很会赚钱所以福报很好!那也有些菩萨是靠自己努力赚钱,不论是自己本业或做生意或开公司或投资而赚大钱的!这篇葛格我将举经典的例子与我认识的一些菩萨们的真实例子,来说明这三种情形!以及最后提到该怎么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这就是在布施之后,生起了后悔之心所造成的。由这里我们也可以了解,心念的影响力确实是很惊人的。另外我们也要了解业报并不是只有一世就能够报尽。譬如造作了很重的恶业,那他可能要先受地狱身,再受饿鬼身;饿鬼身受完了,才算性罪正报结束;之后还要再受偿还业债之畜生身之余报,接着才是出生在人间,也就是有可能要经历不同的五趣报身,才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善男子,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四肢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则知有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善男子,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我们想,其实这当中的主要差别,就是因为在道场举办蒙山施食之前,每一个参与这个的菩萨们,大家都依法如法地去忏悔而生起了惭愧的心所,然后如法的忏悔并且也至心发愿、回向;参与的这些菩萨们都至心的对往昔所造的种种恶业如法地忏悔,并且也至心的发愿、回向,而且大家都是如法修行。因此,整个蒙山施食结束以后,因为如法、清净而且至诚的举办,大家都是如法至诚的忏悔、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