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菩萨透过参禅的功夫,于因缘成熟,得以一念相应的慧心所找到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然后依此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实际理地,现前观察祂真实存在;也知道祂从无始劫以来没有生死,所以才有你过去、现在、未来世五阴的生死,当你转依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本来无生的体性,根本没有生死可言;既然没有生死可言,还会有生死疲劳出现吗?根本没有嘛!这是因为你已经转依了祂,而说没有生死可言 | 三摩地 2018-07-19 |
![]() |
由于真善知识知道明心需要有种种条件来庄严,如果条件不具足而让他开悟,将会害了他,让他退转佛菩提道;因此,真善知识宁愿让他继续明心所应具备的种种条件,再来让他破参,一者不会害了他,二者未来悟了,也不容易退转。从明心七住满心阶位,来观待从十信位一直到破参前的七住位为止菩萨的种种行,包括了两种:一者,为了满足对佛开示应有的信心,不畏风寒、不畏寒暑去闻熏、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至于究竟佛地随顺佛性的功德,根据经中记载,十方如来眼见佛性成佛时,能够发起成所作智,因此诸佛的每一个识、每一个心所法,都能自行运作而随缘应物,与十方一切有缘众生感应;这种境界不但是我们所无法了知的,也非十地、等觉、妙觉菩萨之所能知,当然更不是末学所能叙述的了。所以本书所阐述的范围,除了详述十住满心位菩萨眼见佛性的境界之外,还包括一切想要亲眼看见佛性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语译:被我所悟证的宝珠如来藏,祂自己不必去追求真实,祂也不必去断除妄想;悟后就能了知真心如来藏空无形色而且没有妄心的行相,也能了知真心所生的妄心生灭无常而无常住的心相;但是在这个无相之实相境界中,却没有空与不空可说,这才是法身如来所住的真实相境界。对于心镜──如来藏──已经明白了,就能对诸法鉴照无碍──不再愚昧于三乘菩提了,才知心镜如来藏的功德廓然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八识规矩颂唐三藏法师玄奘撰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八七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后纯 | admin 2018-07-06 |
![]() |
意识也分析前五个心所接受的信息,由于意识功能多元,一般人都会把祂当成自己的心智。一般人大概不知道第七个心是什么,佛教经典将祂命名为末那识。在这八个心当中,负责做决定的就是末那识。譬如我们决定要睡觉、要吃饭等,都是末那识下达指令,我们很难察觉到祂的存在。第八个心叫阿赖耶识,也称为根本识或如来藏,祂是最神秘的心。因为祂像一台万能的录影机一样,巨细靡遗地 | admin 2018-0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