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首先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里面又有说到:【诸佛以法为大师,修心所证菩提道。法宝三世无变易,一切诸佛皆归学。】(《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所以这里我们已经看到了,有提到了“法宝三世无变易”。三世就是过去、现在、未来,这表示说诸佛的法宝不管是过去、现在乃至于未来,它都是不变易的。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部经文是《方广大庄严经》里面有记载:【获得胜甘 | admin 2018-07-22 |
![]() |
否则,这个宗派就只剩下了佛法表相的一个外面的壳子而已,因为它失去了佛法核心所证;这样的一个佛法的宗派失去了核心之后,实质上它就会变为外道的法门了。这一点也是我们在选择宗派的时候要很小心的事。世尊所传授的佛法分为三乘法—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各自有他们要证得的目标跟方法,可是后者可以包含前者,也就是缘觉乘它所证的果位,可以包含了声闻乘,而菩萨 | admin 2018-07-22 |
![]() |
列举八识心王、心所等五位百法的名目。4.《大乘成业论》,说明阿赖耶识的起源及名义。5.《大乘五蕴论》,解释五蕴。6.《释轨论》。7.《三自性论》,为近来发现之梵本,古代未汉译,或已失译。三、论书注释1.《摄大乘论释》,共有:陈真谛、隋代达磨笈多与行矩、唐玄奘等三个译本。2.《大乘庄严经论释》,注释《大乘庄严经论》(马鸣菩萨《大乘起信论》之外另一现存的重要著作之 | admin 2018-07-22 |
![]() |
透过这样第八识心,才有办法因于第八识心的了解,对于第八识心所含藏的种子,对于第八识心所显的各种法相,慢慢的少分乃至于多分、乃至于具足了知,然后完成三乘佛法尤其是佛菩提道的修学。所以说,法相唯识宗是具足如上所说的三乘佛法的本质与功德。而法相唯识宗也不应该外于三论宗还有般若的经典。法相唯识宗与三论宗所说的般若,其实它是相通的。三论宗的般若经典所说的这个 | admin 2018-07-22 |
![]() |
但是在进入一切种智的修学,也就是说道种智的修学这个修道位之前,其实就已经是跟随着善知识,乃至于依止着后得无分别智,也就是说依止着悟的时候所悟的第八识心所开展的智慧、所发起的智慧,来完成这一部分的慧观。所以,不管是禅宗的行者或是般若宗的行者,悟后都是不能离开法相唯识宗的宗门正义的修行。如果没有办法依止着这个宗门正义的修行的话,就不能通达三乘教法,也不 | admin 2018-07-22 |
![]() |
而“外至十方佛土世界”,这个如来藏本身含摄所有三界六尘万法,三界六尘万法全部都是从祂这边出生的;每一个众生所出生的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这样子的三界六尘万法,全部都是自心所出生的,所以祂外至十方世界,“森罗万象,无所不包”。而这个十方佛土世界是由谁来成就的呢?这个十方佛土世界,是因为佛的愿力再加上跟佛愿力相应的这些众生,这些 | admin 2018-07-22 |
![]() |
这个心也是万法所依,所以祂叫作法性,因为三界六尘万法全部都是从这个心所出、所生、所显。这个心能生出般若,因为悟了这个如来藏心,就入了般若中道观,所以能够生出菩萨的般若智慧,所以就叫作菩萨的智海,所以能生般若名智海。这个在《庐山莲宗宝监》里面也这么说:“其所谓禅宗者,佛祖之心也。佛说一大藏教,未尝不以心为宗也。”(《庐山莲宗宝监》卷三)其实 | admin 2018-07-22 |
![]() |
这个主宰世界的我,其实是我们这个意识心所妄想施设出来的;这个我其实是我们声闻初果所要断的我见的我,这个我其实是声闻初果所要断的三缚结——我见、戒禁取见、疑见,这个我见的我。这个我见的断除,是要让我们断除轮回;但是这个我,是让我们进入轮回的最主要的一个根源;所以这一个我其实是声闻初果所要断的我见的我,这个我就是声闻初果所否定的意识心。声闻初 | admin 2018-07-22 |
![]() |
对于初悟七住般若现观还不能知,更何况能够评论地上菩萨的道种智!而道种智并不是由研究经论可以证得,必须依于禅宗的证悟如来藏自心所发起的般若慧,然后按部就班熏习正念种智方能证得。试观有佛学学术研究者,以佛法研究佛法,穷究禅宗的这个证悟,他的过失是非常大的。我们今天时间已经到了,今天就先跟各位分享到这边。我们下一次再跟各位继续分享。阿弥陀佛!(原标题:禅 | admin 2018-07-22 |
![]() |
今者张先生于此二者俱皆未得,未入二乘菩提之见道,则不入大乘通教菩提;复又不肯承认禅宗所悟之心是如来藏,则亦未入别教见道;三乘菩提之见道俱无,而有见地能评诸方大德者,无有是处!于我会初悟同修之七住位般若现观尚不能知,而力能评论余之道种智者,无有是处!当知道种智非由研究经论可以证得,必须依于禅宗之证悟如来藏自心所起般若慧,按部就班熏习证验种智,方能证得 | admin 2018-07-22 |
![]() |
世尊!我等志愿如来知见,深心所念,佛自证知。”自此,佛法深妙之理,得独立于老庄玄学之外,不致混滥,大法渊源始淳。菩萨正六家之偏,般若真义得明东晋时期,般若学说有六家七宗派别,所谓七宗是“本无宗、本无异宗、即色宗、心无宗、识含宗、幻化宗、缘会宗”(本无异宗由本无宗分出,若不计,则为六家),莫衷一是,各有所偏,并未见般若全貌,所以鸠摩罗 | admin 2018-07-22 |
![]() |
因为在《大日经》的这个部分,心所指的实际上是真心,所以就明白的表示它认为真心是能够分别白黄赤的,也就是说它把觉知心、意识的分别觉知心,把祂当成了真心了。接下来再来看看《大日经》卷六,里面有一个说护摩偈,里面说到:“烧除妄分别,成净菩提心,此名内护摩,为诸菩萨说。”(《大日经》卷六)这个讲的道理其实也很明显,就是要把所有的一切妄分别都烧除了 | admin 2018-07-22 |
![]() |
比方说,我们就拿菩萨要开悟明心所需要的准备工作来讲,要开悟明心的时候,除了福德要具足,并且智慧要熏习正知正见之外,除了这两个之外,你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定力;你如果没有定力的话,你就没有办法实际去参究。这个所需要的定力,其实就可以对应到我们说的止观的“止”这个字上面。那观呢,我们可以说,菩萨在破参明心的时候,在止的这个基础上面,去用思惟观去寻 | admin 2018-07-22 |
![]() |
其实从法界的真实相以及佛陀的至教开示来说,有情的生命和宇宙,都是由众生的第八识如来藏心所出生的,因为一切万法都是由第八识如来藏所生所显。当然,各个有情的生命,以及整个宇宙器世间,都是由法界实相心如来藏而出生;只是各个有情的五阴生命,由各个有情自己的第八识如来藏含藏业种,各人的如来藏又依据各人的自业,而出生不同的果报来受生,这样出生成长,乃至最后死亡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杂阿含经》卷12)名色,简单来说就是五蕴;色就是色蕴等色法,名就是识蕴等心法以及受、想、行蕴等心所有法。上面这段就是在谈论:五蕴身的因缘是什么?佛陀不断地往前追寻五蕴的根本,最后发现到生命的本源是根本识——阿赖耶识,衪是一切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根本,一切法都是由衪所生,所以从根本识再往前追的话,就无法再找到更根源的东西了。我们再来看佛陀所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虽然从哲学的角度来划分,可以将佛教所说的三界唯心划归唯心一元论(一元论是指主张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的哲学学说),但是佛教的三界唯心所说的心,并非唯心主义所说的理念世界、灵魂、意识、精神等,而是唯心主义所不知的本心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此心若经参禅开悟即可实证、体验,而非学术上的假想与推理。故佛法所说之三界唯心迥异于唯心主义的观点。还有学人不明白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藏识可以脱离内部的业种而随心所欲地造物,那么所造之物要么十全十美,要么杂乱无章,毫无规律可言。关于地球生命的起源(佛教并不认为生命是有起源的,),当今科学界占主导地位的是进化论的观点。进化论认为:原始地球上的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气等在闪电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再经聚合形成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其实从法界的真实相以及佛陀的至教开示来说,有情的生命和宇宙,都是由众生的第八识如来藏心所出生的,因为一切万法都是由第八识如来藏所生所显。当然,各个有情的生命,以及整个宇宙器世间,都是由法界实相心如来藏而出生;只是各个有情的五阴生命,由各个有情自己的第八识如来藏含藏业种,各人的如来藏又依据各人的自业,而出生不同的果报来受生,这样出生成长,乃至最后死亡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他们的恶心所比较弱,他们不知道杀人是对众生不好的,没有人来警醒他们,因为那是他们的文化传统,是由他们这种邪执,这种执取的文化造成。可是如果有一个地方,在文明的社会,你同样杀人,可是你是瞋恨对方,因此你的果报,是不是应当就比刚才那一个文化不昌明的地方,所去杀人来得重呢?那当然是!古时候的人生存,他就自命为别的种族都是跟他敌对的,所以他们为了生存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也就是说,四圣六凡十法界世间,其实都是唯心所成;即使是我们所住地球的粗硬世间,也是由有缘众生如来藏中所含藏的共业种子互相感应,才能在虚空中形成,使众生得以在这世间受报,乃至继续造业;所以说三界唯心,因此心就是世间。世尊在经中常为弟子们宣说三界二十八天的境界相,以及往生三界的种种因由果报,希望们能够了知,三界所有境界都是幻有幻灭,不可贪爱,因而能够发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