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步骤2事后观察,记录心行 事后在安静场所(不受干扰处)检讨观行:1、摄心清净,令定力现前,回溯今天需要检讨的事件(不论是否成功喊停):写下自己的所说所作,(对方部分只要略述;即对方是摄归为情境的一部分),须比步骤1的记录更详尽,若有出入也没关系(大致就好,是因为有时心行较乱,念心所又不敏锐)。2、回溯时,不怨恨,不迁怒,不悔恨:应知我们不是完 admin

2024-11-03

   悟了会生起念心所的功德,很容易胜解正义,法宝随意读皆可,无需我建议。未悟者,还是要扎扎实实阅读法宝,一字不差的安心阅读并如理思维。主要针对自己目前的修学程度,将有针对性的开示,反复读熟体验践行。 什么是读熟呢?当您在起心动念、临境遇缘时,有不如法事时,能马上想起法宝中相关开示,能马上纠正改过,是为学以致用。否则书是书,我是我,无以受用。需 admin

2024-09-20

  还真是与明心所见不同,虽是同一根源但完全不同;纠缠了这许多年呀!真是苦禅啊、苦缠!原来红尘早已结在莲庵啊~~所以从根本上来说,眼见佛性就是证悟明心的延伸,是证如来藏的进阶pro版,让自己更清楚看到了如来藏的另一种运作;祂附属于明心,但祂与明心又是完全不同的,祂是如此的现前而简简单单,我不禁又问:“那为什么见性要列在十住位?”“因为世界如幻观成就了。&rd admin

2024-07-01

  (编案:这是二〇一八年所说,但二〇二〇年退转的琅琊阁、张志成等人,同样落入这个不修定的状况中,所以连悟的内容都没有与定心所相应,念心所就跟着不存在了。)那么接下来,我要对证悟的人说话了。有些人证悟之后,不再好好修次法了。可是次法的修行,不单证悟之前要修,证悟之后一样要修;不但入地之前要修,入地之后一样要修。可是有些人进了增上班以后,老是瞧不起人,他觉 admin

2024-05-24

  正确圆融的知见既经建立,佛法修行之路便再非茫无头绪,善知识又依《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凝练出适合现代人修炼,能快速积累福德、定力资粮而超劫精进的无相念佛及参禅法门,依之精进修习,待福德、定力、正见具足,悟缘成熟(往世及当下已圆满十信位入于六住位),则可能随时随处随境随缘得于有意无意间觉明现前,一念慧相应而证入实相,触证刹那生灭意识心所依之不生不灭 admin

2023-11-28

  迦叶!汝今成就如是真实净心所恭敬者,不知言知,不见言见,实非罗汉而言罗汉,非等正觉言等正觉者,应当自然身碎七分。迦叶!我今知故言知,见故言见,真阿罗汉言阿罗汉,真等正觉言等正觉。”(这是《杂阿含经》卷41)佛陀在这个经典里面,很清楚地跟迦叶(就是大迦叶)说:“真阿罗汉就要说是阿罗汉,如果是真正的等正觉,你就说你是等正觉,不可以妄语,如果你妄 admin

2023-11-20

  尔时,世尊作是念:‘若此阿俱吒天子所说偈,此是天魔波旬加其力故,非彼阿俱吒天子自心所说,作是说言……。’……时,彼天子咸各念言:‘今日阿俱吒天子所说偈,沙门瞿昙言是魔所说;何故沙门瞿昙言是魔说?”尔时,世尊知诸天子心中所念,而告之言……。’时,诸天子复作是念:‘奇哉!沙门瞿昙!神力大 admin

2023-04-19

  [16] 如是,如来深切地开示我们:众生醉生梦死、乐著五欲,以三毒猛火彼此伤害,世世造业轮转无休;菩萨则亲证世间一切皆是根本识如来藏所生显、有情的觉知心所触知之六尘唯是如来藏所呈现的影像,任何人想要究竟脱离生死,唯有成佛一途。且修集成佛所需的福德,在五浊恶世护持正法是最快、最大的;尤其在此正法后末世,众生三毒炽盛无可名状,弘护如来藏妙法的菩萨不但遭 admin

2022-06-23

   首先赞歎十方诸佛: 十方无量大雄尊大悲拔苦度群生 横超竖出成正道心佛众生本一体 这道出了对十方一切诸佛的赞歎:“一切”诸佛就是“无量无数”诸佛,故此用“无量”;世尊即是“大雄尊”,以无垠的悲心来拔除众生的一切忧苦,令有情可以“横超、竖出”,都可以成就正道,彻悟这“心、佛、众生& admin

2022-06-23

   (二)佛法中的变食 佛法中,八地以上菩萨有于相于土自在的功德力,能随心所欲变现物质,食物自在其列。 文殊师利菩萨之变食 在佛经中,倒驾慈航的文殊师利菩萨以一钵饭变现布施僧众,由于檀波罗蜜无量功德的缘故,“香美众味取不可尽,充饱大众钵食不减”[14],甚至“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诸众生等,于百千岁食此钵食,犹不能尽”[1 admin

2022-06-23

「自心现量」的意思是说「一切诸法都是自己的真实心所现的事实」;「量」就是事实,「现」就是所现;就是说自心如来藏所显现的事实。那如果能够了知一切诸法其性非性,就是所生之法都是生灭法,而这一切所生之法都是我们如来藏自心所显现的事实,这就是「证得自心现量」。 证得自心现量呢,在《楞伽经》里面说叫作「菩萨摩诃萨」;但成为菩萨摩诃萨一定有条件,不是随便拉 admin

2021-03-26

  ];人之无智,何以至此?真如无为法性—第八识真如心所显的法性琅琊阁虽以《成唯识论》立论,事实上他并不了解(也不理会)论主玄奘菩萨所说之意,皆自行依文解义(琅琊阁眼中只能看得到他喜欢的句子、字眼,再加以依文解义、断句取义),这便导致了他大胆创造佛法:“琅琊阁真如”(或“2020年琅琊阁真如”,以别于佛法之真如。下说同)。他认为大乘 admin

2021-02-02

  然如来在世时已预知后世会有此等断尽善根者,于是在《楞伽经》等经中明说“真如、如来藏、阿赖耶识(阿梨耶识)、第八识”是同一个心体的不同异名[例如《大乘入楞伽经》卷6:“众生心所起,能取及所取,所见皆无相,愚夫妄分别;显示阿赖耶,殊胜之藏识,离于能所取,我说为真如。蕴中无有人,无我无众生;生唯是识生,灭亦唯识灭。”《大正藏》册16,页62 admin

2021-01-02

  这是大乘止观的内容,而不同于二乘的止观:二乘的止观呢,他只是停留在这些有为法的缘起性空上面而已;那大乘止观是以这个般若实相为基础来观察,以不生不灭的心所出生的一切有为法的这些法的内容,以祂的般若实相智慧来观察,这样来圆满通达十地的修证。其中弥勒菩萨说,祂是以修习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为方便入三摩地,圆满通达了等觉地的修证。那弥勒菩萨祂是以修习三界唯心、 admin

2020-08-28

  首先,知见立知是,它不以佛陀所教示的五阴十八界的内容去作观行,所以它就把这个所谓的觉知心,六识的觉知心所知的还有所见的境界就当作是真心了,可是那个境界经常就是意识的种种变相之一。也就是说,他们对于五阴跟十八界的自性,他们没有作详细的分别,所以就会在五阴十八界的境界里面,去把其中的某一法当作是真心。可是所谓的观行是什么呢?观行是说,在五阴十八界的境界 admin

2020-08-28

  这个本心本来具有的性质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个本心所具有的境界来讲,是任何我们现在在世间活动里面,任何的一种心识的状况,都没有办法达到这样子。所以我们跟大家讲说,菩提就是指的,直截了当的解释,就是指的我们每一个人的清净本心;并且,这个清净的本心绝对不是我们现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体会的任何一种的意识的状况;并且,也不是任何一种的禅定的 admin

2020-08-28

  佛陀的佛法界的解脱,祂是能够在十个法界里面,随意的悠游自在!也就是说,没有任何法界可以限制祂,祂要到任何一个法界,都是由祂自己随心所欲而去;可是祂又不离开佛的法界。这样子,能够在十个法界里面悠游自在,这个才是佛陀的大解脱,这个才是佛陀真正的不共一切声闻、缘觉、菩萨的大解脱。所以,佛陀虽然示现种种的身相来度化一切有情,可是他没有留下任何的烦恼,而是断 admin

2020-08-28

  惭与愧都是善法,为什么说是善法呢?因为作错事先发露出来,承认有作这件事,不会狡辩说没有作,肯承认才可能产生愧心所,才可能以后不再犯。什么是无惭?是说作错事却不肯承认,明明作了却不肯承认,即使证人指证了还是不肯承认,叫作无惭。什么是无愧?是说作错事却不肯改正,一个人若是无惭也一定是无愧,表示以后还会继续作。无惭与无愧是百法明门五十一心所法中的随烦恼, admin

2020-08-28

  )喜上界之心与心所,并能忆念前世善根。愿此欲界天人能从天界降临人间,教化众人行持十善法;愿众多花能于天上变成金、银、海贝、珍珠、蓝宝石等各种珍宝;愿如是珍宝能降于娑婆刹土;待降于娑婆世界后,愿此珍宝能熄灭战争、饥荒、疾病、恶语中伤、毒药等祸患;愿此世界变为安乐、无病、无战争、无束缚等富庶之地;任何触、见闻、享用此等珍宝众生,愿他们能于三乘法中获不退 admin

2020-07-30

  一切众生的六根以及自心所显现的五阴世间、器世间等法相,众生不知这些法相都是自心如来所显现,因而产生种种的虚妄执著,犹如河流不断地流动变迁、犹如种子不断地生长变易、犹如风不断地吹动、犹如云不断地飘移变化,一切现象都是刹那变异生灭不已;躁动不安就象是猿猴、喜爱不清净的世间就象是苍蝇、对于五阴的贪爱永无餍足如同风与火交互增长一样,这些都是无始劫以来虚妄熏 admin

2020-07-27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