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于二乘法而言,必须实际观行,确定离念灵知心为虚妄法,为依他起性心,如是而断我见、断三缚结,即是初步之实义归依出世三宝,已对声闻教之释迦佛生起证信故,已对声闻教之解脱法义生起证信故,已对声闻教中之出家圣僧生起证信故,是名声闻教中之实义归依也,名为出世三宝之实义归依。乃至不论在家、出家而证得二果、三果、四果者,皆是出世三宝之实义归依者;唯彼等在家而证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对于学术界喜欢着墨批评大乘佛法,实在是不知如何置评;以众生心性贪染五欲,不受诸圣教诲,于五蕴中起诸我见,更生我所见解,如是生诸我执,我慢不离;即使善知识在前,亦是无法生受。所以世间有情毁辱圣教,事常等闲,无可更道;然诸出家众剃染求道,舍诸家亲,孑然行止,孜孜勤苦,誓志宏扬圣教,宁可万年孤灯,要受如来圣典,亲蒙旨意,不敢大言以为世间法;若不得旨趣,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诸位比丘们!因为『色』有的缘故,『色』的事便生起,『色』便系着,『色』便见缚而产生『我见、我所见』,令众生为这无明所覆盖,贪爱染着加以系缚,如此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不休。受、想、行、识,也是如此系缚众生而令不得解脱。」「诸位比丘们!『色』是『常』呢?还是『非常』呢?」答说:「『无常』,世尊!」释尊又问:「如果是『无常』的话,那是『苦』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5)可是这样子的不剃须发、不着袈裟的带在家相的这样子的有情,如果他“有圣法”,有“得圣果”(这里的圣果,当然最基本的,依于前面的经文所说的七种补特伽罗,他至少证得小乘四沙门果当中“断我见、断三缚结”这样子的须陀洹果、预流果),只要是符合这样的条件,都是“胜义僧摄”。我们就以这样的经文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要把我见、我执断除了,这二个烦恼断了以后才能得到无上寂灭之乐啊!众生不知道无上寂灭之乐,初学佛的人也不知道,縂以为证得湼槃时一定是心情很快乐,色身也很快乐,常常会这么想,那叫作常见外道的见解。邪见不灭,所以他们想要保持觉知心在离念状态中,享受离念的寂静之乐,但那个境界并不寂,也不灭,而是喧闹。因为觉知心仍在,一定六尘也全在;设使已经入了二禅等至位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见是已。心甚伤切。故来告白尔时帝释天主。心悲愍故。往嗟袜曩法所。而告之言。天子云何。而汝贤者。宛转于地。悲哀啼泣。说诸苦事。伤动见者。时嗟袜曩法。忽闻是语。从地而起。整服肃容。合掌而立。白帝释言。天主。我今寿命唯余七日。命终之后。堕阎浮提王舍大城。以宿业故而受猪身。天主。既受彼身。于多年中。食啖粪秽。我观此苦。是故愁忧尔时帝释天主。闻是语已。心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第二种是胜义菩萨僧,这有两种情况:其一、这些人是已经证悟大乘菩提的人,意思是说,他们已经断了我见而又证得如来藏,已经发起实相般若智慧了;而他们只受菩萨戒,但是不受声闻戒,如此纯依菩萨戒而出家修童子行、童女行,这是第一种胜义菩萨僧。其二、不但受了菩萨戒,同时也领受了声闻戒,身现声闻出家相而不是菩萨出家相,但是也都证悟了,这也是胜义菩萨僧──身现声闻相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换句话说,所有烦恼的根源,其实正是我见,也就是说:我们要断除烦恼的话,就是要断我见!再深入说,断我见只是一个基础!如果要解除所有烦恼,不仅要断我见,更要断我执。我见跟我执的差别,从字面上看,我见是一种把我当作一个恒常真实存在的错误见解,当我们如理作意的把这些事情想清楚后,就能够当下把我见断除。我执,这个执字,指的是执受,就是习惯的意思!就是说在不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这些福地,所谓的风水学所说的福地,不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因为众生不明的缘故,纵然修福也跟我见、见取见还有戒禁取见相应,这个也难离生死啊!所以命相跟风水这个道理,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的话,一样是不离三世因果,一样不离众生所应该要修集福业的真正的道理。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078集佛教对命相、风水的看法如何?>余正文老师 (原标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三乘佛法中的小乘声闻解脱道,是以身念处(也就是观身不净),还有受念处(观受是苦)、心念处(观心无常)以及法念处(观法无我)的四念处法为行门,依苦集灭道的四圣谛而作观行,现观五阴、十八界、十二处我是虚妄不实,可以因而得以断我见、断三缚结;进一步又依八正道而行,修断我执思惑等三界惑及我所的贪爱,因而得以出离三界生死。其中,八正道是八项远离偏邪,质直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于三归之后,遵行世尊所定下这样子的五戒,而来对治欲界最浊重的、最明显的烦恼——财色名食睡;乃至进一步,在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一直往上修行上去之后,才能够一步一步的经由声闻菩提、缘觉菩提而来断身见、断我见;乃至依于大乘法而来成就佛道。能够成就佛道,这样子又能够广度过去的无量无边的父母兄弟姊妹;乃至这一世已经过世的父母兄弟姊妹,这才是真正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二乘解脱道主要是要克期取证无余涅槃,出离三界生死,所以除了维持色身的基本需求之外,其余的时间就须大多用在经行、禅坐、专精观行、思惟法义上面,以看穿世间五蕴十八界等法的虚妄无常,努力证得初果,断除我见等三缚结,乃至于证得四果阿罗汉,出离三界,安处于涅槃之中,不受后有。只要够精进,当生就可以取证初果乃至四果阿罗汉,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在佛世时,证得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自己内心真的很忏悔与抱歉,在过去无知岁月中因个人贪、瞋、痴、慢、疑,我执我见,犯下的种种错误。不仅造成别人的困扰,更是自己困扰与伤害自己最深。感谢老师课堂不断开示佛菩萨慈悲的胸怀,让自己勇于面对过去所犯的错误,忏悔、包容与原谅自己。日常或职场偶发的人际矛盾与冲突时,很烦躁之际,不断提醒自己带着忆佛念,不断提醒自己一触即止、烦恼不生,让自己心先平静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五停心观就是:心容易散乱的就修数息观,贪欲心多的就要修不净观,瞋恚心多的那就修慈悲观,如果愚痴无明多的就修因缘观,乃至于我见、我执障碍多的就要修界分别观,去现观五阴十八界十二处我的虚幻不实。八正道的第八项就是正定,就是要离诸散乱,一心安住于真空之理,决定不移。从上面所说八正道当中的正命可以知道,佛教中是要以正当而如法的职业营生活命、安身立命,过正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闻法的人对佛陀演说的这些次法若能听受,信而不疑,才会继续为他传授解脱道的断我见、断我所执、断我执而出三界的法,因为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然而,真实的佛法并非只有那么简单而已,真正的佛法除了上述解脱道的法,还包含了宇宙中所有的智慧,是让人可以亲证生命实相的智慧,乃至得以成就佛道具足一切种智,最终成佛。学人若欲实证如是胜妙的佛法智慧,必须先有此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这些福地,所谓的风水学所说的福地,不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因为众生不明真相的缘故,纵然修福也跟我见、见取见还有戒禁取见相应,这个也难离生死啊!所以命相跟风水这个道理,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的话,一样是不离三世因果,一样不离众生所应该要修集福业的真正的道理。阿弥陀佛!--------余正文老师(原标题:佛教对命相、风水的看法如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第四、“其他宗教的神是有烦恼和有我见的;佛却是断尽烦恼的大自在解脱者”一般宗教都说:如果人不信从教主,或是触犯了教主,教主就会发怒,会处罚人,甚至于会将他永远打入地狱受苦。在各种宗教的记载中,很容易见到教主震怒,降灾惩罚世人这一类的故事和训诫。佛不会发怒,不审判众生;佛不会发脾气,送人入地狱。如果人会入地狱,那是他自己的业力,送他去的,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别说是教导人什么是如来藏波罗蜜?如果说就连佛法的初步断我见都不教导,那么其实这就和佛法一点关系都沾不上了,那其实就不能说它是佛教,而只能算是挂着佛教的招牌,但是从来不教人真正佛法的佛门外道了。俗话说救人要救到底,像这样表面上好像很慈悲的在救济众生,但是却不帮助众生出离到不生灭的安乐彼岸,以佛法的标准来看,这样其实是不能称作是真正的慈悲的。所以佛陀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前面我们跟大家说明过,如果修学解脱道,他亲证了解脱果,最后舍报的时候,就会入无余涅槃,那意根就灭了,因为无余涅槃,它是解脱道的修行人断我见之后,再断尽了我执与我所执,然后尽除了意根末那识的染污执著性,愿意自己不再出生,就是这个意根祂自己愿意不再出生,才能够证入的境界,所以说无余涅槃当中,意根是不可能存在的。这个舍报后入无余涅槃,这是不回心修学大 | admin 2018-07-21 |
![]() |
声闻解脱道的修证就是四向四果,其中初果须陀洹所要修证的是断三缚结——我见、疑见、戒禁取见,而断我见就是要不认见闻觉知六识心以及处处作主的第七识意根为真实不坏我。四大部阿含中处处记载了,佛陀开示眼耳鼻舌身意六识都是根与尘为缘所生。例如在《杂阿含经》卷九中:【佛告比丘:眼因缘色,眼识生。所以者何?若眼识生,一切眼色因缘故。耳声因缘、鼻香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