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有人认为认为一切皆空,一法不立方是究竟,认为如来藏法就是不离我见,是一种我的变相,乃至认为佛说如来藏法不过是方便说。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我,如来藏与我之间有什么区别?一般来说,提到我,都是我要这样,我要那样,在在处处都不离能取之心和所取之境而存在,能取之心也被称为见分,也即是七转识――眼耳鼻舌身意识和末那识,能取六尘诸法,与六尘相上见闻觉知。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第一种、因为佛乘甚深难解,如果佛一开始出来就讲大乘法,那么很多人是无法信受的;单就一个二乘法的我见的内涵,就好多人都听不懂了,而不要说讲如来藏这样的一个如此甚深微妙的法。所以祂必须先把比较简单的二乘法拿出来说,因为二乘法只要一辈子努力去做就可以修成,但是大乘佛法,他必须走三大阿僧祇劫;所以佛为了要让大家信受祂所说的法的缘故,必须把二乘法先提出来说。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成唯识论》卷三说:“缘此识我见爱等不复执藏为自内我,由斯永舍阿赖耶名,故说不成阿赖耶识,此亦说彼名阿罗汉。”(《成唯识论》卷三)这里在讲的是第七识。我们刚刚讲阿赖耶性就是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但是,阿赖耶识为什么有能藏、所藏之性?其实来自于第七识的我爱执藏。第七识的我爱执藏只要把它灭掉以后,也就是说经文所说的“不复执藏为自内我&rd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为七转识不了知一切法皆由如来藏所生而产生了无明,进一步对依他起性的六识心及意识心相应的诸法,产生了遍计执性,误认依他而起的诸法为真实常住法,不了诸行无常,不会诸法无我,执着蕴我、处我、界我为真实法,如此错误的计着有实我及实法,所以导致我见、我执不断。因我见、我执不断的缘故,及无始劫来种种邪知邪见不断熏习,譬如执有念灵知常住不坏、谬执离念灵知心为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在断除了五根对五尘的贪爱,产生净颠倒的贪爱之后,又断除了三种受,然后终于依于这样子的定慧等持,而在离开语言文字、声音影像的状态之下,意识自己证知自己的生灭,所谓的真正地断我见,依这个断我见为基础,才能够说是修行的入门。佛是全知,可是佛不是全能。讲到说依于杨振宁博士他这样子一个科学家,从这一个科学的角度提出三种检验的方法。而从《起世经》乃至《瑜伽师地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为七转识不了知一切法皆由如来藏所生而产生了无明,进一步对依他起性的六识心及意识心相应的诸法,产生了遍计执性,误认依他而起的诸法为真实常住法,不了诸行无常,不会诸法无我,执着蕴我、处我、界我为真实法,如此错误的计着有实我及实法,所以导致我见、我执不断。因我见、我执不断的缘故,及无始劫来种种邪知邪见不断熏习,譬如执有念灵知常住不坏、谬执离念灵知心为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又说祂是清净的,因为祂本来无我;祂对于祂所出生的五阴十八界,不生起我见、我执之念,所以祂本来无我,所以说祂清净。那么说祂出过于世,说阿赖耶识出过于世,意思就是说这个阿赖耶识祂没有系缚在三界,祂不是三界生死中的法。虽然祂出生了有情的五阴十八界,五阴十八界有生死,但阿赖耶识却没有生死,所以说祂出过于世。而且阿赖耶识祂没有杂染生死之苦,因为这样所以说祂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成唯识论》卷三:「然第八识……或名阿赖耶,摄藏一切杂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见爱等执藏以为自内我故;此名唯在异生有学,非无学位不退菩萨,有杂染法执藏义故。或名异熟识,能引生死善不善业异熟果故,此名唯在异生、二乘、诸菩萨位,非如来地犹有异熟无记法故。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来地有;菩萨、二乘及异生位持有漏种可受熏习,未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不应作我见计着。譬如陶家于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轮绳方便作种种器。如来亦复如是。于法无我离一切妄想相。以种种智能善巧方便。或说如来藏。或说无我。以是因缘故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是名说如来藏。开引计我诸外道故说如来藏。令离不实我见妄想。入三解脱门境界。悕望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作如是说。如来之藏若不如是则同外道所说之我。是故大慧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大方等如来藏经》:我见众生种种烦恼。长夜流转生死无量。如来妙藏在其身内。俨然清净如我无异。《大方等如来藏经》:如是善男子。如来观察一切众生。轮转生死受诸苦毒。其身皆有如来宝藏。如彼女人而不觉知。是故如来普为说法。言善男子莫自轻鄙。汝等自身皆有佛性。 (原标题:如来藏在身中(或身中有如来藏)的经典依据)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有关这个真心的体性,笔者在先前文章中已引用过唯摩诘经里面的作过说明,这里不再详述,有兴趣者可参阅今人萧平实居士之《心经密意》,里头对此真心如来藏之体性有极清楚之说明,我在这里要说的只是,此一真心如来藏绝非不可知,不可证之物;如果不可知,不可证,那就真的是玄学了,就会像那些新儒家或宋明理学的人,例如王阳明,熊十力等,把一颗真心解释到愈看愈不懂,因为儒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不应作我见计着。譬如陶家于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轮绳方便作种种器。如来亦复如是。于法无我离一切妄想相。以种种智能善巧方便。或说如来藏。或说无我。以是因缘故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是名说如来藏。开引计我诸外道故说如来藏。令离不实我见妄想。入三解脱门境界。悕望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作如是说。如来之藏若不如是则同外道所说之我。是故大慧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谓不如法的意思是说,修学者多半落入定境之中,追求定境之有境界法,将定境之修证误认为即是内观禅之修行;因此教人时时保持警觉清醒,不能昏沉睡眠,要让这种觉醒性不能中断,以为这觉醒性就是不坏的涅槃本际;而事实上,都是堕入了我见之中而不自知。因为这觉醒性正是意识之作用,并非不坏的第八识心体,而他们对此却一无所知,所以说这不是声闻内观禅的正确修法。真正如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然而,针对众生的有我性、我见、我所等等,所以要说这如来藏是怎样呢?是无我性的,所以叫作无我如来藏;然后讲完无我以后,众生可能还会作种种执取,所以就叫作空性如来藏、空如来藏。因为衪在三界之中,原则上你是找不到衪的;证悟之后你就看得见,你就知道:喔!原来是这样。可是对一般众生是难以理解,所以要了解这如来藏体性,就要从二转法轮,然后这样来作一步的演说,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然而,坦特罗佛教行者却专注在色身上,观想将身中的中脉打通,并观想将身中的五蕴种种障碍断除了,就成为“报身佛”;不仅烦恼俱在,没有断除任何烦恼,而且堕在意识境界,我见根本没有断;既然我见未断,连声闻初果也无,怎么有可能成为报身佛呢?所以说,坦特罗佛教行者宣称修炼拙火可以成就报身佛,那是误导众生的说法!又宗喀巴在其著作《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开引计我诸外道故说如来藏,令离不实我见妄想,入三解脱门境界,悕望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作如是说。如来之藏若不如是,则同外道所说之我。是故大慧!为离外道见故,当依无我如来之藏。】(CBETA,T16,no.670,p.489,b12-20)好像很多人都忽略了这段的前提与结论。结论就是「当依无我如来之藏」,因为佛所说得如来藏是不同于常见外道之我,而如来藏确实存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不应作我见计着。譬如陶家于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轮绳方便作种种器。如来亦复如是。于法无我离一切妄想相。以种种智能善巧方便。或说如来藏。或说无我。以是因缘故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是名说如来藏。开引计我诸外道故说如来藏。令离不实我见妄想。入三解脱门境界。悕望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作如是说。如来之藏若不如是则同外道所说之我。是故大慧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不应作我见计着。譬如陶家于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轮绳方便作种种器。如来亦复如是。于法无我离一切妄想相。以种种智能善巧方便。或说如来藏。或说无我。以是因缘故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是名说如来藏。开引计我诸外道故说如来藏。令离不实我见妄想。入三解脱门境界。悕望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作如是说。如来之藏若不如是则同外道所说之我。是故大慧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生死错谬邪僻不正,无常见常、无我见我、无乐见乐、不净见净,无上悉能断除。以是因缘应归依法。智者应观外道徒众无惭无愧,非如法住;虽为道行,不知正路;虽求解脱,不得正要;虽得世俗微善之法,悭吝护惜不能转说;非善行性,作善行想。佛、僧寂静,心多怜愍;少欲知足,如法而住,修于正道得正解脱,得已复能转为人说,是故应当次归依僧。若能礼拜如是三宝,来迎去送、尊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以是因缘,一切众生生我见想。善男子!阴界入等众生世界、国土世界,皆是十业因缘而有。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能观如是十业道者,是不为难;在家观者,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羼提波罗蜜品>第二十五善生言:世尊!佛先已说檀波罗蜜、尸波罗蜜,菩萨云何修集忍波罗蜜?佛言:善男子!忍有二种:一者世忍、二者出世忍。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