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闻法的人对佛陀演说的这些次法若能听受,信而不疑,才会继续为他传授解脱道的断我见、断我所执、断我执而出三界的法,因为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然而,真实的佛法并非只有那么简单而已,真正的佛法除了上述解脱道的法,还包含了宇宙中所有的智慧,是让人可以亲证生命实相的智慧,乃至得以成就佛道具足一切种智,最终成佛。学人若欲实证如是胜妙的佛法智慧,必须先有此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一方面又要发财又要修持解脱道,谁能脚踩两只船?两手抓苍蝇,还不如一手抓靠得住。若按比例来说,富翁中也不乏佛的。再说有很多东西是钱买不到的。比如我学佛后,一家人不生病,否则医药费光女儿一个人每年都是一千五百到三千多。现在不花这笔钱了,这不等于是赚了这笔钱了么?我的一位同修,学佛后,开汽车很顺利,没有灾祸,也没有无故罚款等等。这不是赚了钱么?有钱又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如来藏祂在凡夫位以及在解脱道的有学位当中呢,称祂为阿赖耶识;如果说修学到无学位了,也就是说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了,那就改称为异熟识;乃至于菩萨修学证到了极果,也就是到达了佛地的时候,又改名为无垢识,也称为真如。那么不管这些名称怎么样的改变,可是都是只有改变名称而已,祂的本体仍然是同一个。这第八识祂是前七识的所依,祂是万法的根源,祂不会在六尘上面起分 admin

2018-07-21

二乘菩提只是佛菩提局部的一个修证内涵而已,声闻菩提和缘觉菩提的和果证,其实都只是在解脱的智慧上面,都是属于世俗谛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上面去做无我的观行!然后呢,实证了蕴处界都是缘起性空,都是无常变异,都是虚妄不实,因此我们就可以断除了对蕴处界的一个贪爱和执着;在今生舍寿之后,就不再去执取中阴身,从此就消失在三界当中,当然就不用再受到无明和业力的一 三摩地

2018-07-21

二乘菩提指的就是声闻、缘觉所证解脱道,他们的最后果证,也就是我们在前面单元中为大家解说的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然而,二乘解脱道修证的过程,以及最后果证的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却是依不为二乘人所知、不在二乘解脱道修证范围内的第八识如来藏而建立的。我们不妨就以声闻解脱道的修证来加以说明。声闻解脱道的修证就是四向四果,其中初果须陀洹所要修证的是断三缚结&mdash 三摩地

2018-07-21

在《大藏经》中记载,佛陀初转法轮宣说解脱道阿含诸经时,常开示无常、苦、空、无我;到了第二转法轮演述般若系经典时,也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都是说无我;可是到了第三转法轮开演唯识经典时,却说常、乐、我、净,变成有我。如果不能证解佛陀说法中的真实义,不能了解解脱道中所说的无我,是依什么来说无我,般若诸经所说的无我,又是从什么角度而说无我, 三摩地

2018-07-21

世尊所说的佛法,从解脱道到佛菩提道,由头至尾就是以真如如来藏来贯穿整个三乘佛法。二乘解脱道所入的涅槃就是灭尽五阴、十八界,灭尽妄心七转识,而只剩下如来藏独存的境界;说是境界,实在是无所境界,这就是入涅槃。但是阿罗汉只是断尽了一念无明的见惑与思惑,至于无始无明上烦恼的部分,则是不证也不知;所以解脱道在整个佛菩提道当中,只是一个很小的部分,一个方便道。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佛就得用种种方便善巧来引导、开导众生,或者引导众生修学解脱道,以解脱道为方便,如《法华经》所说的化城,让他能够安住下来;接着再为菩萨解说般若中道,乃至再解说方广唯识、增上慧学的种种成佛之法(让阿罗汉们同时听闻,诱引阿罗汉们转入菩萨道)。所以诸佛菩萨来到人间所说的法都是以无上正等正觉成佛的法为目标!而不是只说成为阿罗汉的阿罗汉法!这一部分让我们知 三摩地

2018-07-21

要成佛,一定要将所有烦恼习气种子与随眠完全清净,并断除所知障,成就一切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之功德。成了佛以后,佛与佛之法身理体还是同,但是所成就的福德与所庄严成就的国土与众生有同有异,所引述的也已经说明了这样的道理。佛法甚深极甚深,未有慧眼(亲证自心如来)及法眼者(证得道种智),对佛经中各种不同的论述,无法融会贯通、理解其真实义理。因此,应亲近真实善知 三摩地

2018-07-21

这个如来藏同时也是修证二乘解脱道正知见的基础,如果离开了如来藏,也就没有二乘菩提之可修与可证。今天我们要进一步来说明涅槃的意涵,以及因为有如来藏的存在,才能令二乘涅槃不堕断灭空的道理所在。前面我们谈到,解脱道的修证必须以本识如来藏之实有、常住不坏为大前提,那是因为解脱道的修证,如果想要避免落入常见外道境界之中,就必须确实灭尽蕴处界一切法;假使想要避 三摩地

2018-07-21

各位看看,成这种“佛”快是不快?好是不好?如果您的同修、您的女儿、您的先生、您的母亲,或者是您自己,想不想修这个这么快速、这么方便就可以“成佛”的法门呢?悲哀啊!不要说是有智慧的各位,就算是坦特罗佛教里面,一位非常重要无人不知其名的大祖师爷说:“以为可以利用他人的身体,帮助自己成佛,这个法门欺骗了太多的人,所以依止解脱道 三摩地

2018-07-21

解脱道观四谛方。焚诸见草破身见石。摧灭戒取大阿修罗。明见于魔五欲之摾度于旷野险恶之路。入涅槃城绝贪欲网。破于嫉妒毗舍遮鬼。洗除悭贪吐出我慢。下我我所拔三毒根。灭诸结使止生死轮。断爱身索坏因缘锁。能摧三有茂盛大树。永离胞胎度老病死忧悲苦恼大苦之海欲知因缘体性幽微若以少智说其实相如人以头欲坏石山是最大网弥纶三界此是邪林迷惑行者此是恶罥罥凡夫鹿入此罥者 三摩地

2018-07-21

所谓信行道法行道信解脱道见到道身证道。复说六种。所谓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辟支佛道佛道。复说七种。所谓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除觉分定觉分舍觉分。复说八种。所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复说九种。所谓八圣道及信。复说十种所谓十力。复说十一种。所谓十力大慈。复说十二种。所谓十力大慈大悲。复说十三种。所谓十力大慈大悲念佛三昧。 三摩地

2018-07-21

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觉佛子,一切应受持。第一个谈的就是五阴,先解释什么是五阴?为什么五阴能遮盖众生的真如实相?五阴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它们是虚妄的?三乘菩提所说的五阴有什么差别等等。待五阴的种种内涵一一解说完毕,接着再谈十八界,什么是十八界?十八界的内涵是什么?它们生起的次第是什么?它们究竟是从哪里出生?为什么它们是虚妄的?谈完十八界后,于 三摩地

2018-07-21

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觉佛子,一切应受持。这个〈总持咒〉很特别的地方,是在于它里面谈到的,有实相的法在里面,所以如果您能够至心持诵这个咒语的话,那您就会有趣向于菩萨的忍陀罗尼,因为在这里面包含了实相的义理。至于说法陀罗尼的部分,这个部分确实也包含了所有一切菩萨所该学的法在里面,用最精要的字表示出来。比方说,五阴十八界就已经函盖了一个有情众生他 三摩地

2018-07-21

(网名悲智者所著《悲智破斥邪师萧平实邪见魔说专集》页20-21)这段文字虽然很短,可是错误非常多,因为他对于无想跟所谓的无想定,乃至所谓的净无想道,其实他产生非常多迷惑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所谓的净无想道,这是《中阿含经》在佛陀的施设里面,祂施设解脱道要能够速出三界,也就要从欲界生到色界,然后生到无色界,然后脱离三界入无余涅槃去,所以这一条是一个清净的无 三摩地

2018-07-21

必须是菩萨见道所起之妙观察智,方能与大乘之法空观相应;二乘所得妙观察智,不能与大乘之法空观相应,唯与大乘生空观相应,依人我空而观十八界俱皆无常空故,非由法界万法实相根源之阿赖耶识常恒而现观万法皆空故;由是缘故,二乘人不得大乘平等性智,唯得小乘平等性智,唯能现观一切有情皆是虚幻无我故,不能证知法界实相悉皆平等故;由是缘故,二乘人于解脱道之见道位中,不 三摩地

2018-07-21

《心经》是佛法之中般若诸经的精华,所有言说语句皆以围绕法界实相心第八识而说,依般若智慧讲佛菩提道的次第修行,依据实相心而说解脱道的涅磐境界和佛菩提道的般若智慧境界。同时也是在说禅宗学人由证悟如来藏心、眼见佛性直至过牢关而证得有余涅磐的种种境界。《心经》所论述的解脱道并非是以二乘菩提由现观十八界和五蕴的虚妄而断我见我执,取证声闻缘觉的解脱果,证得无余 三摩地

2018-07-21

无苦集灭道:远离了十八界一切的法,唯有第八识空性心存在的时候,苦、集、灭、道、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等诸佛法还会有吗?无智亦无得:智即一切解脱的智慧,包括解脱道的智慧,佛菩提道的智慧。空性如来藏心原本就不念一切法,不与一切法相应,从来都是自住涅磐寂灭境界,而本身又是具足一切真如性,若以如来藏而说所谓证得解脱而实无解脱可证,自然是无智亦无得;而以 三摩地

2018-07-21

这就表示,佛法的二个主要道——佛菩提道与解脱道,全部都含摄在这五位百法之中。然而这五位百法之次第,必须归结于八识心王,如果没有八识心王,万法就不能出生;譬如当七转识灭尽以后,入于无余涅槃之中万法俱泯,阿赖耶识也将从此不再出现于三界中了;因此说,世出世间万法皆为八识心王所生,所以说万法唯识。也就是说,所有的法都是从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中出生,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