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所以,正觉总持咒里面说“五阴十八界,涅槃如来藏”,所说的就是解脱道跟佛菩提道,而且里面也说到“百法”的这些内容;也就是说,把整个佛法用一个咒语就把它总持起来。当我们把这个总持咒持念在心中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根据总持的内容一一来思惟,然后把佛法的义理,根据总持咒的架构,能够一一来宣说,这样一一的宣说就等于把所有的佛法的架构都容纳在里 | admin 2024-09-20 |
|
而您在三宝处受戒,却可有数不尽的好处,即便受戒后什么也没做,可是却可于冥冥中,在无边众生处广结无量善缘,增长无尽福德,未来哪怕犯戒,也远胜过没受戒但默默遵守的人,因于清净三宝前,出口成愿,于世尊与诸大菩萨处深结善净法缘,未来必定可以成就解脱道与究竟佛道之功德! 有的同学不断努力闻思,终于了解受戒乃是无量大福,功德殊胜,最终自受大利,如同登险山要 | admin 2024-09-19 |
|
)”多年以来,对于三次法难之中那些见性的菩萨仍会选择退转离开的事无法明了;虽然佛法之中,世尊提到的不退转位,依解脱道是三果阿那含人于解脱道不退,在大乘道中则是初地以上才是不退转菩萨;但对于十住位眼见佛性的菩萨仍会选择回到世俗法,这件事我仍有所不解;等到此次自己见性后,方能前后贯穿来看。虽然菩萨的五十二阶位每一个位阶皆有其实证的内容,但一般所说见道的实证则 | admin 2024-07-01 |
|
”他说的这些话,就是在表达他认为大乘法不是佛说的、大乘非佛亲口所赞许的、释迦佛没有宣说“佛道──成佛之道”,释尊只有教授“声闻解脱道”,因此而主张成佛之道就是声闻解脱道。 又如他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一二八六页说:“开展出来的成佛之道,也就有了不同因素与倾向。”认为成佛之道是释迦佛示现“入大涅槃 | admin 2024-06-15 |
|
然而大乘佛法由于实证极为困难,非如二乘菩提所证解脱道智慧及解脱果较易实证,是故大乘佛法的弘扬每被相似像法的二乘菩提所遮盖,势力衰微,完全仰赖大菩萨出世成为大善知识方得弘扬,并同时复兴已经衰败的二乘菩提。如是佛教史实屡次显现于佛灭五百年后的二千五百年间(注2),来到末法时期的现代仍是如此。 然而为何会有如是部派佛教流传下来的相似像法继续流传不绝? | admin 2024-05-25 |
|
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觉佛子,一切应受持。 2.〈正觉发愿文〉 愿我修学大乘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受学大乘第一义。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关见佛性;随我导师入宗门,亲证三乘人无我。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普入大乘第一义,受学究竟微妙理。愿随导师学种智,通达初地法无我;修除性障起圣性,发十无尽大愿王。愿我依佛微妙慧,善 | admin 2022-06-23 |
|
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觉佛子,一切应受持。 3.恭诵《心经》(三遍)[法会时间若60-70分钟,诵《心经》] 主法:“佛经是释迦牟尼佛对我们的教诲,诵经有无量功德。请大众收摄心念,虔诚恭诵《心经》!” 或恭诵《金刚经》(一遍)[视场合需求或法会时间90-100分钟,诵《金刚经》] 主法:“佛经是释迦牟尼佛对我们的教诲,诵经有无量功 | admin 2022-06-23 |
|
密续所主张的施食仪轨,其意涵均违背佛教的清淨三归依,亦严重违背解脱道、佛菩提道,使得主法者、供养者、受供者都变成归依密教;然而佛教法师只要没有作密教的四归依,并且未受持密教的三昧耶戒,以及没有依宗喀巴所说的男女双修灌顶(时轮灌顶)法受密教的无上瑜伽灌顶,则不具密续所说的施食条件。然而密续中这些意涵与法式都是源于印度坦特罗密教,其以“男女双修&rd | admin 2022-06-23 |
|
一心善谛听光明大三昧无比功德人正尔当出世彼人说妙法悉皆得充足如渴饮甘露疾至解脱道时四部众平治道路。洒扫烧香皆悉来集。持诸供具供养如来及比丘僧。谛观如来。喻如孝子视于慈父。如渴思饮。爱念法父亦复如是。各各同心。欲请法王转正法錀。诸根不动心心相次流注向佛。是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鬼神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各从坐起右绕世尊。五 | admin 2021-05-12 |
|
如来下生人间示现成佛,所演说必然是唯一佛乘(一佛乘,即一大乘),然因闻法者根机差异,如来为诸急求解脱生死者,便于此唯一佛菩提道之菩萨乘(即佛乘,以求佛果故)方便分出解脱道而说有声闻乘、缘觉乘;然“五时三教”实以不同层次、面向及广度来隐喻、明说、分别阐释法界唯一实相(阿含、般若、方广唯识、法华、涅槃,皆以实相心第八识为根本而宣演)。然而代代 | admin 2021-01-02 |
|
从菩萨所证的解脱道来看,二果薄地(淡薄贪瞋痴)、三果离地(离欲界爱、离欲界生)、四果毕地(分段生死已毕),都非最初证悟明心时之必然极致。平实导师不是不知哪些菩萨行事中尚有私心,然因大乘见道并非等于断尽大乘异生性烦恼[编案:指真见道及相见道。要至见道通达位,方断尽大乘所断异生性而入初地],部分贤位菩萨还存有私心在所难免;且纵然执事因私心烦恼而于己之德 | admin 2021-01-02 |
|
时有学人问老和尚:您走后,谁来带领我们?老和尚说有个头不高的……),平实导师以七巨册《公案拈提》阐释中国真实传统佛教璀璨光明、万年不易的禅宗文化,重现这遗失数百年之久的开悟之法,十巨册《楞伽经详解》阐释大乘唯识了义无上究竟之法,七巨册《阿含正义》详述阿含解脱道,十五巨册畅述独开生面的《楞严经讲记》,还有《灯影》、《真假开悟》、《识蕴真义 | admin 2021-01-02 |
|
那么这里面呢,有阿罗汉来述说的是:他到底是以什么样的方便来入三摩地,而圆满通达他所证的解脱道呢?因为佛有问:你们是以什么方便来入三摩地呢?所以就有阿罗汉说,他是用什么方便入三摩地、来圆满通达他所证的解脱道——依阿罗汉最终、最究竟的就是解脱道!然后呢,这里讲了入三摩地指的就是,你依什么方便让你能够进入止观。因为修学佛道里面所含摄的解脱道,或 | admin 2020-08-28 |
|
我们给大家提纲挈领的来看,佛陀所传授的不外乎就是解脱道跟佛菩提道这两大的真理。解脱道谈的是什么呢?解脱道谈的就是要降伏烦恼,乃至于究竟解脱烦恼。这里面就牵涉到说,什么是真正的烦恼。比方说我们刚才说,世间的一切因为贪欲而引起的、种种没有办法让你顺遂的这些境地,是不是烦恼呢?是,这些是烦恼。可是,就我们刚才看到一般人所能体会到所谓的洒脱、豁达的境界来讲 | admin 2020-08-28 |
|
也就是说,譬如从解脱道来说,到底有没有涅槃——有没有无余涅槃可以让人永离生死呢?这就是见解上面的一种烦恼。或者是说,到底有没有阿罗汉存在?到底有没有见道须陀洹存在?或者是说,到底现代人能不能实证初果呢?能不能实证二果、三果、四果呢?乃至是不是有菩萨可以实证声闻的解脱呢?是不是有菩萨可以实证第八识——永恒存在的如来藏呢?这个都是属 | admin 2020-08-28 |
|
二乘菩提所证只有解脱道,只能出离三界分段生死,但是不知不证法界实相,不能成佛;也就是说,二乘菩提是有上菩提,譬如证得初果是有上,为什么呢?因为还有二果;乃至四果阿罗汉还是有上,因为七住位菩萨所证的实相般若,阿罗汉就不知不证了;但是七住位菩萨也是有上,为什么呢?因为还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菩萨;乃至等觉、妙觉仍然是有上,必须到达佛地才是无上正等正 | admin 2020-08-28 |
|
愿我能为喜念诵者宣说禅定解脱道。愿我即使只为一众生亦能步行数十万由旬为之显示种种幻变而无有厌烦心。众生趋入涅槃前,愿我终生均能以等持力度过。愿我涅槃时,遗体能变成芥子许舍利子以利益众生。愿我涅槃后,佛法尚能住世一千年,中有五百年为形象佛法期。任何众生能对舍利塔欢喜供养珍宝、乐器,甚至仅持诵名号一次,顶礼、绕转、合掌一次,或供养一朵鲜花,愿此等众生皆 | admin 2020-07-30 |
|
注3慧广法师著,《修行的路可以这样走》,解脱道出版社(南投县),2013/4初版1刷,页33。注4《续传灯录》卷32,《大正藏》册51,页686,上29-中2。注5满义法师,《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2005/8/20初版1刷,页357。注6慧广法师著,《修行的路可以这样走》,解脱道出版社(南投县),2013/4初版1刷,页32。注7顶果钦哲法王著,赖声川译, | admin 2020-07-27 |
|
而欲证入初地之入地心者,须具足四个条件:一、无生法忍的智慧(八识心王之一一心皆确实亲证,八识心王之五法、三自性、七种性自性、七种第一义、二种无我……等亦已确实亲证者,即是已亲证人无我与法无我之初地无生法忍者),二、性障永伏如阿罗汉(消除私心、慢心、瞋心……等异生性障,至少发起圆满初禅的禅定功德,以及解脱道极品三果的解脱功德) | admin 2020-07-23 |
|
所以,正觉总持咒里面说五阴十八界,涅槃如来藏,所说的就是解脱道跟佛菩提道,而且里面也说到百法的这些内容;也就是说,把整个佛法用一个咒语就把它总持起来。当我们把这个总持咒持念在心中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根据总持的内容一一来思惟,然后把佛法的义理,根据总持咒的架构,能够一一来宣说,这样一一的宣说就等于把所有的佛法的架构都容纳在里面。所以,当我们在持总持咒的 | admin 2020-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