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佛光《石头路滑》页147、148)平实云:这位现代“美丽的小姐”也是霉运当头,遇到了个野狐禅师,教伊一句随他去,心中完全信受的缘故,此后便如是凡事皆“随他去”:悟与不悟且随他去,悟得真假亦不管他,亦是随他去;如是凡事皆随他去,乃至被野狐禅师印证错了也是随他去;犯了大妄语业也不管他,也是随他去;师徒二人俱堕大妄语地狱业时,也准备随他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复次,藏密之法本是得自印度教中另一支派之法,其法义有如中国道家所说之阴阳两仪之说;然而却与中国儒家之三纲五常礼仪完全违背,亦是令人严重毁犯佛戒者;其修行之法传至藏密之后,已经进一步发展至贪淫之行,直是破坏佛教之邪魔外道法,乃是混入佛门内之外道毒素中之最毒者,非唯不与二乘菩提相应,更与二乘菩提所修之解脱道完全抵触;非唯悖于大乘菩提,实是严重破坏大乘菩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一解脱道。不出阴界。可以遍历浮幢王。不立纤尘。可以具足金刚智。何况园里菜青田中禾熟。岂非岁稔时和心融境寂。且不离向背一句作么生道。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住东京天宁寺宣和六年四月十九日。于当寺为国开堂。师拈疏云。现成公案未言时。文彩已彰。洞彻根源才举处。重重漏泄。傥或尚留观听。却请对众敷场。指法座云。柔和忍辱衣。诸法空为座。既披此衣。必据此座。况佛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证大解脱道。辟大解脱门。示大解脱事。现古人攒簇不得底病。直教千圣觅起处不见。诸佛众生皆有是病。诸佛若病即非众生。众生若病即非诸佛。是故以众生病故示有此疾。由兹王舍城人。各各禀顶上光悉来问病。而是大士随求显示。令其万仞壁立。以至众生病尽。大解脱士亦安。既安之后。有大檀越。作大法施建大法幢。演大法义雨大法雨。一一交罗重重无尽。正当恁么时。应时应节一句作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安居解脱道。水乳自和同。万缘无所挠。栗棘蓬快吞。金刚圈猛跳。共透衲僧家。顶寧上一窍五月旦日上堂云。铁树龍松石牛哮吼。火云亘天长万丈。金乌普照大光明。直得东海鲤鱼振鬣扬鳞。南国波斯呈桡舞桌。文殊普贤不敢说理说事。德山临济不敢行棒行喝。正恁么时会么。拄杖拟吞三世佛。灯笼百解泻明珠。复云。释迦老子道。若有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悉皆消殒。五祖和尚又云。一人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欲识解脱道。诸法不相到。眼耳绝见闻。声色闹浩浩。师拈云。声不到耳色不到眼。声色交参万法成现。且道。还踏著解脱道也无。不省这个意。修行徒苦幸举。僧问石巩。生死到来如何回避。巩云。这的无生死。师拈云。还识这的么。俊鹘捎空去。懵鸟泊篱头举。古者道。生死中有佛则不迷生死。又有道。生死中无佛则无生死。师拈云。是则是。两口金刚宝剑。要且拂掠虚空。金山则不然。生 | 三摩地 2018-07-19 |
![]() |
示现无上解脱道。如上所说教有明文。佛岂欺人耶。若半明半暗。半信半不信。则触境遇缘。心生疑惑。乃是于境界心有所著。不能于此道决定无疑。灭烦恼本远离诸难。诸难者为无决定信。被自己阴魔所挠。若能一念缘起无生则不越此念。即时超出魔路。所谓魔路亦非他物。乃是昧却此心。于此心外妄生差别诸见。而此心即随差别妄念流转。故成就魔境。若能直下信。此心决定本来成佛顿亡诸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觉佛子,一切应受持。 五位百法︵一切法︶ 心王[8](一切最胜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心所[51](与此相应故)遍行[5]触、作意、受、想、思。别境[5]欲、胜解、念、定、慧。善[11]信、精进、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根本烦恼[6]贪、瞋、痴(无明)、慢、疑、恶见(不正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若方便道若解脱道若次第道。若因若果悉是佛性。是名如来随自意语。迦叶菩萨言。世尊。若有因则有果。若无因则无果。涅槃名果。常故无因。若无因者云何名果。而是涅槃亦名沙门名沙门果。云何沙门。云何沙门果。善男子。一切世间有七种果。一者方便果。二者报恩果。三者亲近果。四者余残果。五者平等果。六者果报果。七者远离果。方便果者。如世间人秋多收谷。咸相谓言得方便果。 | admin 2018-07-19 |
![]() |
真正的「禅」和「禅思」、「禅定」都没有关系,当佛陀最初开演佛法的时候,当时的小乘人(解脱道修行者–声闻、缘觉众)所注重的是「禅思」,他们信受如来所说的智慧之语,将所听闻熏习得来的教诲,思惟瞭解以后,在日常生活上一项一项作仔细的比对观察,明白世间法的虚妄不实,然而这与外道的冥思并不相同。这种「禅思」的思惟方式是根据佛陀所开晓的道理:四圣谛及缘起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这个“一乘因法非近行可得”,一乘因法指的是什么呢?也就是声闻缘觉所证的这个解脱道,以及这个菩萨所修的十地的菩萨道,其实都是以如来藏为根本因,那么如来藏呢,祂所含藏的无漏无为的功德,要等到成佛时候,修满了这个大菩提、大涅槃能够具足圆满;所以说一乘因法,他不是一下子就可以修到的,要广行大心,也就是要经历三阿僧祇劫,作什么呢?要行伏道忍才能满足 | admin 2018-06-01 |
![]() |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示现让世人看到,我们走解脱道或者走佛菩提道,最后的成就必然是有别于世间法(而弃舍一切世间法),必然是有别于世间人追逐五欲的成就,所以必然是要以(弃舍五欲的)出家相来示现,所以必然会有出家的过程。世尊在成道之前历经六年的苦行,日食一麻一麦,非常辛苦。世尊做这样的示现,是为了要告诉当时在古印度许多的修行人,苦行不能解脱、不能成佛。因为 | admin 2018-0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