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那离开了这五种布施,假如说不受五戒的话,是不可能获得这个解脱道初果的须陀洹果。也就是说,想要修学解脱道的根本,第一个就是一定要先持五戒,一定要对众生持这五种无畏施的;乃至于说,如果没有这五种无畏施,也就是说不持这五戒的话,你想要证得佛菩提道的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果,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其实这五戒为什么说有无量无边的福德,因为它有功德,所以才会有无量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他就会这么想说:难道这就是佛法吗?可是他的知见说,佛法是要能够让人家了生脱死的,那假如像这样长此以往之后,还是免不了生死之苦;所以他就多方寻求思维真正能够解脱的内涵跟方法,当然在因缘成熟的时候,碰到了善知识,终于他可以亲证解脱道。所以这一类人叫作上根器的人,因为他终于能够分证三乘菩提了;可是,我不说这一类人叫做上上根器人,因为他虽然分证所谓的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二是对世间生起悲心,希望令众生得到解脱道的意旨。第三是心常欢喜,第四是能护念众生,一切都不侵损违犯,这就是有慈心的人。佛陀又告诉阿难说:长得高大的人,是由于前世对人恭敬之故。长得矮小的人,是由于前世轻视傲慢他人之故。长得丑陋的人,是由于前世喜欢生气怨恨之故。对事物一无所知的人,是由于前世不喜欢学习和请问别人之故。——摘录自张善思居士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从人天善法、解脱道法,乃至于佛菩提道法,所以才说以佛菩萨因缘故,这个世间才会有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佛皆现于世。(原标题:因佛菩萨缘故,世间才有善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这个部分跟平实导师所说的佛法二主要道——解脱道跟佛菩提道,其实是异曲同工的。也许有的人会说:那平实导师所说的佛法二主要道中的佛菩提道,跟龙树菩萨讲的佛道是一样的,这个我们可以接受;可是另外一个部分的解脱道,就跟龙树菩萨所说的声闻道不同啰!因为解脱道包含有声闻法跟缘觉法,可是龙树菩萨只说什么?只说声闻道。其实这两个部分还是一样的。因为佛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妙法莲华经》卷一)这样就可以知道说,前面方便把佛法区分为解脱道、佛菩提道。也就是说,依于行者所修证的内涵不同,方便建立了大乘、小乘的名称。(原标题: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主张佛法是一味,大乘小乘的差别只在于行者的发心大小不同,所以佛法只有解脱道,大乘行者所修证的也只有解脱道,只是悲心较小乘行者为悲切罢了;乃至于说,为人宣说大乘法其实是后来历史中演变而有的,进一步明白暗示大乘法跟二乘法所修证的内涵是一样的;那么因为这样的说法,会让真正的佛法就在世间消失,我必须要说:这样说法的人他其实是居心叵测,其实是不如实说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已经深入佛法的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两大甘露法门,再把佛教、佛法和其他宗教,乃至科学、哲学、艺术等世间法相比较的话,就会发现:只有佛法的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能够让人实证解脱,出离三界火宅,了脱生死;而其他世间所有一切法,却都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过去诸佛不但发现了宇宙以及生命一切诸法的根源——如来藏,也把祂的体性完全弄清楚了;并且依着祂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切的菩萨,如果要修集殊胜的佛菩提道及解脱道,得要这样修集圣道;能够成就的话,那就要遵循四种法要来如理实践——第一就是要亲近善友,而不是亲近恶友。我们前面提过,选择善友、善知识的时候,应当要以智慧爲先导来抉择,依于圣教的开示内容来选择,这样来亲近善友、亲近善知识而学佛修行。这是第一个要注意的广结善缘要点。第二个要注意的重点是什么呢?就是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三乘佛法中的小乘声闻解脱道,是以身念处(也就是观身不净),还有受念处(观受是苦)、心念处(观心无常)以及法念处(观法无我)的四念处法为行门,依苦集灭道的四圣谛而作观行,现观五阴、十八界、十二处我是虚妄不实,可以因而得以断我见、断三缚结;进一步又依八正道而行,修断我执思惑等三界惑及我所的贪爱,因而得以出离三界生死。其中,八正道是八项远离偏邪,质直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就像《维摩诘经》当中记载,维摩诘菩萨令他所化现的菩萨,前往上方四十二恒河沙佛世界,去到众香国,向香积如来求得如来斋食所剩的香饭,带回到娑婆世界来施作佛事;就能够令爱乐声闻解脱道小法的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弟子们回小向大,信受并且弘扬佛菩提的大道,也使香积如来的名声普闻于十方世界。难怪阿难尊者亲见如此胜妙之事以后,他要惊讶地赞叹,说这是他从未曾见、从未曾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正觉同修会悟后起修增上班课程-开演瑜伽师地论平实导师不仅完全承继玄奘大师所弘传三转法轮「真唯识量」,定期开讲详述「成唯识论」、「瑜伽师地论」,并以释迦牟尼佛所传授之三乘佛法為依归,教授大乘佛菩提道与二乘解脱道之实证,夜以继日為法忘躯,不為名利、不受供养,出资出力护持正法,不搞个人崇拜,没有架子,并以身作则,实践佛经所示的菩萨六度万行及中国古圣贤的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若论佛法的真实义,则当今全球唯一弘扬八识论如来藏的,只有1997年成立于臺湾的佛教正觉同修会,是由平实导师所领导的大乘菩萨僧团及共修团体,全体在家、出家菩萨众,在平实导师带引下,致力于弘扬世尊第一义谛的真实义,彰显三乘菩提的殊胜与尊贵,尤其传承了玄奘大师及六祖慧能,融摄中国文化所开展的佛法,以实证如来藏为核心,而次第修行解脱道及佛菩提道。平实导师本着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二乘解脱道当中,则要修学如何断除三缚结证初果,薄贪嗔痴证二果,断五下分结证三果,断五上分结成四果阿罗汉。而在大乘法中,则最初的十信位要以一劫乃至万劫,修集对大乘佛法的信心。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候,熏习般若中观以及断我见的加行;七住位要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性的如来藏;八住位要在一切法上现观般若中道,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三世一切佛都不是因为神通而成佛,也都不是因为种种禅定上的三昧而成佛,那也不是单单因为解脱道的证量而成佛;三世一切佛之所以能成就究竟佛果,都是因为一切种智而成佛。佛的一切种智却是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完全没有的,因为大阿罗汉们还是要归依佛,要依止佛。就如同《中阿含经》里面记载,有一次佛陀与诸大阿罗汉等这些们游历各地,到了一个叫作摩竭陀国的地方,然后在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教之危机》页49证严法师常谓徒众:行种种世间善事即是修行六度万行、即是菩萨行,推行环境保护工作即是佛法修行;初不曾言菩萨法行根本所在之解脱道与佛菩提道应如何修证,不以佛法二主要道而利众生。时日既久,辄令众生误以为教善即是佛教,误认为「行诸世间善事即是佛法之正修、即是行菩萨道」,是故慈济功德会已经成为世俗化以后「行世间善之表相佛教」,与佛教修行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闻法的人对佛陀演说的这些次法若能听受,信而不疑,才会继续为他传授解脱道的断我见、断我所执、断我执而出三界的法。但真实的佛法并非只有那么简单而已,真正的佛法除了上述解脱道的法,还包含了宇宙中所有的智慧,是让人可以亲证生命实相的智慧,乃至得以成就佛道具足一切种智,才能成佛。成佛的功德是福德与智慧两者具足修集,是亲证法界实相的般若智慧以及通达入地后所要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已经深入佛法的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两大甘露法门,再把佛教、佛法和其他宗教,乃至科学、哲学、艺术等世间法相比较的话,就会发现:只有佛法的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能够让人实证解脱,出离三界火宅,了脱生死;而其他世间所有一切法,却都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过去诸佛不但发现了宇宙以及生命一切诸法的根源——如来藏,也把祂的体性完全弄清楚了;并且依着祂的体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一个净念相继又开悟的菩萨,他有断我见的知见和亲证,也有亲证如来藏,不是只是一个答案而已!那他的烦恼一定会越来越少,在解脱道上至少初果,甚至可能可以到二果薄贪嗔!这样的菩萨他的生活一定很快乐,因为没什么烦恼!很快乐的意思不是说他很躁动,应该是说他很安详很清净!别人对他不好他很快就遗忘,因为意识心是虚妄的啊!而他应该也不会太贪五欲,最差也一定是吃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一段佛陀说,假如那一位有病痛的在家众,不能偿还三宝物的话,这一位出家的实义菩萨就要这样来教导他说:你现在已经亏负了三宝之物了,也不能偿还,现在要怎么办呢?应当要来精勤修学-在佛道上精勤修学,如果说能够断我见得须陀洹果,在解脱道上能有真正的功德,乃至说能够精勤的修学,得四果阿罗汉果;或者说能够以至诚心,来发大乘的无上菩提心,要能够发心愿意尽未来际,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