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这些佛法的正知见,函盖了两个主要修行道次第,那就是二乘的解脱道以及菩萨的佛菩提道。二乘的解脱道,就是让二乘人得以解脱生死而入无余涅槃的法道;它只能让人成为阿罗汉,不能成佛。所以,世尊般涅槃后,无有一位阿罗汉敢绍继佛位自称是佛。菩萨的佛菩提道,就是要让众生明心见性,未来穷尽三大无量数劫后可以成就佛道;它不仅可以让人成为阿罗汉,也可以成为究竟佛。所以说 三摩地

2018-07-23

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觉佛子,一切应受持。(7遍)无相拜佛10----20分钟(忆佛念佛)回向文愿以修学正法、护持正法、推广如来藏正法之殊胜功德,迴向弟子○○○之累世父母、师长、冤亲债主,得蒙诸佛菩萨加被,早生善处,归命佛法僧三宝,悉发无上菩提心,跟随善知识,修学佛法,早证菩提,早成佛道!兹以修学护持如来藏正法之殊胜功德,诚祈诸佛菩萨护佑弟子○○○法 三摩地

2018-07-23

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觉佛子,一切应受持。 禅意无限歌词1、无著三三前三三,后三三,佛法只恁般!酥酪香茶点心,忐忑心不安。前后三,是多少?诺处犹顸。更问寺号,更求佛偈,更待何欢?2、宝寿猕猴万境来侵,去道犹远,恍恍惚惚凄凄。忽闻莫管他时,如何将息?欲效野狐礼拜,怎料伊:不许作揖!发白也,最心急,只是我慢难敌。赵州远来寻迹,背向伊,如今有谁相 三摩地

2018-07-23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样才能放下嫉妒心呢?在佛法的解脱道当中,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要断除我见以及我所见而证得初果,那么就可以从根本断除嫉妒等种种烦恼而远离造作恶业了。在《长阿含经》、《中阿含经》以及《杂宝藏经》当中,都有记载天帝释提桓因去向世尊请教,要怎样去除嫉妒等烦恼而证得初果的故事:有一天,天帝释提桓因邀集了一群天众一起去见佛陀,帝释就请问世尊说: 三摩地

2018-07-23

佛法概分为三乘菩提,约略的说,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解脱道,另一部分是佛菩提道。什么是解脱道呢?所谓解脱道,就是如何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义理与行门。什么叫作佛菩提道呢?佛菩提就是每个众生在证知生命的实相——法界根源——当时及后续所出生的智慧,而法界实相就是各个有情都有的真如与佛性;证知法界实相而生起法界实相智慧的方法,就是佛菩 三摩地

2018-07-23

经中、论中又说:证得阿赖耶识而转依识上所显真实性、如如性,能安忍而不退失者即是证真如、即是大乘贤圣,在二乘法解脱道中至少为初果圣人。由此圣教,当知亲证阿赖耶识而确认不疑时即是开悟真见道也;除此以外,别无大乘宗门之真见道。若别以他法作为大乘见道者,或坚执离念灵知亦是实相心者(坚持意识觉知心离念时亦可作为明心见道者),则成为实相般若之见道内涵有多种,则 三摩地

2018-07-23

后学相信,不论您是在佛菩提道上,或者是在解脱道上,障碍一定很少,而且很容易与真善知识相应,说不一定您在佛道上已经有所实证了。如果你对这四个问题并不全持否定的话,不妨看看本文,因为下面的说法与您以前所听的大不相同。这些道理佛门中很少教导,就算有教导,也有很多错误的说法。如果您能接受下面的说法,后学可以肯定,未来您在修学佛法的过程当中,不仅可以减少许多 三摩地

2018-07-23

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有属于善业净业的因缘果报存在,譬如二乘菩提解脱道的修证,不管是初果、二果、三果乃至阿罗汉果的取证,都需要有修梵行之因,加上修梵行之缘,才能产生分证解脱的果报;而大乘佛菩道的修证更是因缘果报的具体实现。菩萨在修道的过程中,非但见道必须有福徳为助,乃至见道后修学相见道位观行所得之智慧,也必须具备福徳作为进修之资粮,如是次第进修,莫不如 三摩地

2018-07-23

其中所含摄性障,性障则是指五盖,也就是贪欲、瞋恚、睡眠、掉悔和疑等,这五个法会障碍学人证得四禅八定,或者障碍学人修证解脱道,所以称为五盖。二、所知障因为对法界实相正理的无知,导致无法证知法界的真实相,无法证知一切法的根源,因此而无法成就佛道,也可以说是对于法界实相的所知不足,所以成为佛道上的障碍。三、业障因为往世迷理迷事,而造作了恶业,业种会障碍菩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佛光山之星云法师,于本岛建筑大寺院,并于世界各国到处建立分支寺院与精舍,每逢年节即为信众办理种种,以种种名义聚集钱财,所说皆是肤浅世俗之表相佛法,绝口不言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之修证,成为世俗化之佛教;有时偶然宣说佛法,却又同于印顺所说外于如来藏而说一切法缘起性空,与印顺同堕外道无因论中。时日久之,信众辄以为外于如来藏而说一切法缘起性空即是真正之佛法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修习禅定不可以只靠打坐,也要精进降伏或断除五盖性障,这样禅定才能够成就;要证解脱道或佛菩提道之法,必须先让次法成就;或者要证悟实相,需要先断我见等等。从上面的举例我们可以了解,在法义上之关联与修学次第,也是具有关键的重要性。又譬如在《大般涅槃经》卷26中的开示:金师之子应教数息,浣衣之人应教骨观。即使方法本身是正确的,但是不同根器的人,却需要修学 三摩地

2018-07-23

例如:解脱道中说四圣谛,就以爱为集圣谛,因为爱会导致众生不断聚集种种苦。又如十二因缘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总共十二支。这其中爱、取、有三支是能生支,就是会出生未来世的后有,以及接着而来的老病死忧悲恼苦。而爱取有这三个能生支,也是以爱支为缘起。这就是说佛教认为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世间法本来就是虚妄无常,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在面对这些苦、空、无常、无我的世间法的变化当中,来参透这些道理,而逐步发起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的智慧。因为这才是学佛人最重要的目标啊!另外,身为佛应该都要知道,修学佛法最重要的一个基础,就是要能够深信因果,尤其是三世因果。经中说:欲知过去因,当看现在果;欲知未来果,但观现在因。(《法苑珠林》卷七十四)也就 三摩地

2018-07-23

主持人:其实人的本性也是贪婪、等等,但其实好像和这个佛法又有些相矛盾,它(佛法)又让我们去追求内心的平和,如影随形,但是我们人性当中又是无法避免的去贪婪,去怎样也好,那您看我们怎么样去消除这样的一个矛盾呢?陆正扬老师:佛法里面最主要有两大甘露法门,一个叫做解脱道,一个叫做佛菩提道,我们平实导师就是依止世尊的教导,以这两大的甘露法门来教导众生。所以他 三摩地

2018-07-23

当我们贪欲很重的时候,要降伏贪欲是不容易的,此时可以先从断我见下手,我见一旦断除,再来观察贪欲的过患,这样子修,符合解脱道的修证次第,会比较容易断除贪欲。长期来看,这也是对不邪淫戒的履践。我们了解戒律的原理,就可以很愉快的守戒,增长自己的德行。还没有受戒的人,也不必因为无法严格的遵守轻戒,而不敢受戒。-----正觉电子报《般若信箱21》问七(原标题:般若 三摩地

2018-07-23

因此,众生不知道佛法当中解脱道的正理,也不知道佛菩提道的正理,而产生了盲从的情形,被这些外道们吹嘘自己是某某菩萨转世,因此而被误导。而我们检视这些附佛法外道的行为,大部分都是在你迷信于他以后,男信徒就希望你捐输大笔的钱财;女信徒就希望你除了捐钱财之外,还说你业障深重,要帮你消灾解厄,要大师帮你亲自加持,诱拐这些女性徒来修双身法。这样骗财骗色都是无智 三摩地

2018-07-23

或者有人虽求佛菩提道,然其种性根器不定,虽然遇到修学佛菩提道的善知识;可是后来遇到二乘人,舍佛菩提道而跟随二乘人修学解脱道,因此在佛菩提道进进出出,非常不定。或者有人虽然得以遇到诸佛及菩萨供养、承事及修行,可是没有经过一万个大劫;而且中间遇到佛的形相,或者供养僧众,或者看见他人发菩提心,自己也跟着发菩提心;可是后来遇到不好的因缘,因而退失佛菩提,转 三摩地

2018-07-23

——摘自《心经宗通》《心经宗通》——借《心经》通达解脱道、佛菩提道、禅宗公案之宗旨MasteryofSchoolTenetsintheHeartSutra【作者】萧平实述著【出版日期】2012-10-01【书号】9787547504413书摘平实导师以其所证解脱道之无生智及佛菩提之般若种智,将《心经》与解脱道、佛菩提道、祖师公案之关系与密意,以演讲之方式,用浅显之语句和盘托出,发前人所 三摩地

2018-07-23

世尊说:有些众生具有出世间的智慧,跟随佛陀听闻解脱道法之后,能够真实信受;他厌腻了生死轮转的痛苦,急于想要解脱、出离三界,进入寂灭、清凉、清净、真实的涅槃之中;像这样的人就叫作「声闻乘」,就像是小小的「羊车」,只能载他自己一个人出离三界火宅。另外有一些众生,信受佛陀的教诲之后,很努力地精进;但是他想要求得自然慧,想要在无佛之世自己开悟因缘法,而成为 三摩地

2018-07-23

一般的众生大多是全心全意地忙碌世间的俗务,根本没有心思去想到解脱道,当他在有欠缺不足的情况下,没想到竟然有人会主动地提供资源以及关怀他,他感受到了这个施主是真的为他好,自然就会对施主很感恩,这时候就能够敞开心胸,听进平时听不进的善言。所以,这是一种摄受众生的方便,当他愿意欢喜接受的话,我们就可以为他说明三归依,当他理解之后,再帮他作三归依。等三归依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