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可是今天我们再继续看看,佛菩萨——凡是任何的一尊佛,祂从久远劫的修行乃至于最后的成佛,其实在祂整个的修行过程里面,有很重要的一个力量在支撑,就是佛对于所有一切众生的悲愿。所以比方说像阿弥陀佛来讲,阿弥陀佛久远劫以前,打算要开始修行的时候就是有发大的悲愿,所以到最后祂的成佛,成佛所发的悲愿乃至于有四十八个大的悲愿;那每一个悲愿,其实每一个悲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有人听《无量寿经》很相应能够契入,我们来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在《无量寿经》里面所说的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成佛之前,祂为了要成就一个庄严佛土来摄受有情能够免除堕于三恶道的生死苦,而且利益有情能暂时免除生死轮回之苦,为了这样子的一个利益有情的地方,成就一个让有情能够纯粹修道的净土佛国,祂发了四愿,最后成佛;所以所成就的佛国就是没有三恶道,而且只是纯粹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而且修习念佛法门的时候,如果加上藉由知见的熏习,而建立对佛的仰信,以及对佛所说的法道的解信,那么念佛人就容易发起至诚心来念佛,能够与诸佛感应道交,那就必定能够早日证得见道,乃至证入初地以上,渐次修学道种智直到成佛。净土中人常常这样讲说:念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念佛能够让修学的人得到无量的功德,并且能够经由不断的思惟系念佛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例如,西方净土中“国无恶道”,在这个地方不会堕入恶道;而且都可以得到三十二大人相,每个人神通具足;可遍供诸佛,而且未来决定会成佛;此处寿命无量,皆可成一生补处菩萨;乐如漏尽,现证不退转位;十念即必定往生西方等等。在在处处都显示了西方净土较其他净土更为殊胜的地方。这一些都是因为弥陀世尊的悲愿特大的缘故!有兴趣的同修,可以拿经典来看一看就知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可以称为理上的广长舌相,因为将来成佛时可以依此而如诸佛一般成就广长舌相。-----《正觉电子报第37期》<般若信箱问十二>(原标题:《佛说阿弥陀经》里的「出广长舌相」是什么意思?)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再如回向发愿心,因为所悟不真的缘故,他不知道佛的境界,便误会认为一悟即至佛地,误认为见性成佛的方便说是究竟说,他就会自认为是佛。然后就无法以他证悟的功德来做上回向——不会回向发愿成佛,因为认为自己已经是佛了。悟不真的缘故,他不能体解世尊的大慈大悲,不能体解释迦世尊以人天导师之尊而屈降于五浊恶世,隐蔽他所有的无量威德势力,示现和凡夫一样的五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他发成佛之心而不造作各种恶业。此种人往生彼国七宝池的金莲花之中,一日一夜花开,花开了以后七天才能见佛,三七二十一天以后才能了了而见!才能看得清楚。过三小劫才得到初地,比上品中生人又差很远了。上辈三品生是摄受那些已经证悟的人、修善的人、发大心的人,不做恶事的菩萨根性的人。如果诽谤大乘菩萨藏——诽谤如来藏八识心王等唯识学经典论典为不究竟,就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而且到八地以上,能以定果色化现有形的食物普供一切有情,因此能够迅速的累积福德资粮,所以能够迅速的成佛。可不离极乐世界而作三种广大的布施;所以成佛很快,所以极乐世界净土法门是速行道也是易行道。第七、极乐世界劫短。咦!刚才不是说极乐世界劫长吗?怎么又变成劫短了?说来说去都是你的道理啊?但我们是有根据而说的。在六十华严,卷二十九里面这么说:如此娑婆世界释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为什么呢?因为在学佛的路程中,许多人没有办法断除在生活上的享受,这并不是最重的过失;因为在佛法里面,要谈的是对于圣教、对于成佛、对于发菩提心有没有信心。所以菩萨法中,乃至于在最后坐在菩提座上之前,都不应该舍离最微细的贪。什么叫作最微细的贪呢?就是还愿意在三界中,没有脱离生死,还是有变易生死可以来受胎,乃至于在人间成就佛果;而不是离开了这样的学佛的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所以,经典上还有记载,有的时候乃是妙觉菩萨在兜率天宫,将要下生来人间示现成佛的时候,会先示现八种瑞相;那也有的经典记载说,这个当来下生的妙觉菩萨,他在于处胎中满足十月将要出生的时候,会示现了三十二种瑞相。所以示现瑞相的情形是非常多种的。也就是说,佛陀八相成道的时候都有示现种种的瑞相,乃至说法的时候也有。八相成道的时候,从兜率陀天退下而下生人间,或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若是一个人他的所悟不真,他就不知道佛的境界多么的深广,他便误认为自己一悟即至佛地,也会误把见性成佛的方便说当然究竟说,他就会自认为自己已经成佛了。当然就会无法以他证悟的功德来做上回向,他不会回向发愿成佛,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是佛了;又因为所悟不真的缘故,他也不能够体解世尊的大慈大悲;也不能体解释迦如来以人天导师之尊而屈降于五浊恶世利益众生的悲愿;他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哪四个呢?对于佛、对于法、对于僧、以及对于圣所念戒,他是能够深深的信受而依持的!所以,因为这个原因,他是深信因果!有些外道说我证悟实相,甚至我入了初地,我明心见性甚至有的说成佛,可是他根本不归依三宝。可是我们看到经典里面,就算是外道来到佛面前跟佛挑战论法,可是到最后他如果真的是有所实证,他深信了因果以后,他当下马上在佛前说:佛啊!我自誓在佛前为我作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可是这时候还要一个很重要的准备资粮,叫什么?就是说虽然他不必胜解第一义谛,可是他要发无上道心,也就是说他要发成佛的愿。因为唯有成佛才是无上道心,成阿罗汉不是无上道心,因为阿罗汉之上还有三明六通、俱解脱的三明六通,所以这个还是有上,只有成佛,无上正等正觉才是无上。所以说这一个上品下生菩萨,他不仅要信受因果、不谤大乘之外,他还要发起无上道心,而不是发起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这时候他听了以后,闻已乃至信解,这时候他发起了无上道心----在极乐世界发起了无上道心----也就是发起了菩提心、发起了成佛之心,这时候他开始学佛。但是他虽然造了恶业,可是因为是在极乐世界莲花当中长期的听闻,在莲花莲苞当中没有出来、长期的听闻佛法,所以因这样长期听闻佛法,所以他的性障已经除的非常干净了。这时候他因为出来了,听到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他说法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可是他因为去了极乐世界听闻佛法以后,虽然时劫很长,发起了,听闻佛法以后发起了无上道心----成佛之心,这时候他还没有证果,那将来的证果那个时劫是非常非常的久远,所以经典没有作详细的说明。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第30集下品三生》正伟法师主讲(原标题:下品中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这时候他听完了以后他发起了菩提心,发起了成佛之心,他还没有证得果位,而且也不知道未来如何证果。在极乐世界这样修行、努力的修行,他才能够未来的进修得佛道。所以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知道,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的,是具足了事行还有理行的,具足资粮与实证,两个都要注意。所以我们看到每一品的菩萨所需要的条件,都有所谓资粮的部分,也有所谓实证的部分,也有事行的部分。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除了见过去诸佛及现在诸佛之外,同时也见到了未来诸佛,所见的当然必定是尚未成佛的自己,以及眼前一切众生的自性法身——自性弥陀。这时候就知道,恒河沙数诸佛及与一切众生法界,皆同一相,无有差别。但是必须强调的是,这里亲见自性弥陀他所依凭的一行三昧,是要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才能够进入法界一相、系缘法界的一行三昧的理一心里面,也才能够在随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有一次无意中发觉进出讲堂的菩萨、师兄、师姊个个气定神闲、敦厚和善,不禁又让我想起之前网络上,有人批评只有善良和想开悟的人才会上当进入正觉同修会,大家果真都上当了吗?这样荒谬的说词确实需要澄清呀!事实上应该说只有善良的人才有福报听闻、相信了义,修学六度万行;又能在福德因缘具足下,迅速找到不生不灭的真心,证悟如来藏成就位不退,成为真正的菩萨,也才能利乐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果时时能无相忆佛拜佛,则是精进而不放逸,即是一份清净意根令清净之善业种子(无漏有为法)在如来藏心中流注,决定趋向上品往生乃至究竟成佛也!知道这个道理,就很容易理解在无相拜佛忆佛时,都不免会有妄想生起,倏忽而过,有的同修就不免要攀援执着,不能安忍无相忆佛拜佛境界,关键是无相忆佛拜佛之功力尚欠缺火候。火候若足,则妄想生起,悠忽而过,只是察觉而已,心无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果这些功德不具足,就不能称为成佛。我们念佛是念什么?其实念佛应当是念法身佛,可是法身无形无相如何念?那我们就透过佛的名号,佛的形相,然后进一步到无相念佛、实相念佛。所以念佛有很多的层次差别不同。对一般佛而言,所谓念佛,系指称念佛菩萨圣号。因虔诚地不断唱念或默念,至心信赖归向,而获得佛菩萨之冥感或显相之感应。其普遍而主要的目的在求将来舍此报身时,得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