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由以上可知,大势至菩萨从过去恒河沙数劫以来,便因超日月光佛教他念佛三昧之故,而一直以此法门修持至今,已是最后身菩萨,即将成佛了,仍以此法门自修及度众生,摄归净土。此念佛圆通章之不长,但自前至后皆用忆与念,而不说执持名号,可见不是持名念佛,此其一。佛说楞严经,目的在教人们修楞严大定而证五蕴空,得究竟解脱,是故先说究明心性的知见,七度徵心,了不 三摩地

2018-07-20

从最浅的凡夫菩萨--初信位开始到十信,及贤位菩萨--十住位、十行位、十迥向,上至圣位的初地至十地,乃至即将成佛的等觉妙觉位菩萨等,无量无数,皆同修此念佛圆通法门。可见此一念佛圆通法门之殊胜。本书所述之方法,能帮助行者从有相的散乱心念佛,到达事一心念佛的阶段--无相念佛。使行者能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亦能净念相继的无相念佛,这是一种动中的工夫;在日常生活中能 三摩地

2018-07-20

若形像是佛,则一切寺院及佛所供奉的佛像都应变成佛,乃至禅宗里有一则很有名的公案:“释迦、弥勒,犹是他奴,他是阿谁?”二千五百多年前出现的释迦牟尼佛和数千万年后将在此世界出现的弥勒佛(注十),还只是他的奴才,教你参一参,“他”究竟是谁?意思是说,在历史上真实出现在世间的释迦牟尼佛,只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所示现的应化身而已。当来下生弥 三摩地

2018-07-20

以此辈人或见第一义(见自性空法性空)、或解第一义而不惧、或发成佛之心,所得果位在初地以上,并皆分证法身故,名实报庄严,此是上辈生想。非可谓极乐世界之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各具九品往生也。注二、无生忍:分证解脱乃至究竟解脱皆是无生忍。注三、无学:有修有证谓之有学,或称学人。究竟解脱者于解脱道已经亲证并究竟了知,已无可学谓之无学。注四、念佛 三摩地

2018-07-20

因此,经上讲,“因地不真,果遭迂曲”,指的就是这个因地发心不真实,以生灭的、能知能觉的这个心,要想发心成佛。因为发心时的这个心不真实,所以要成就果地无上正等正觉,就很迂曲,要不停的轮回多生多世,不停的再去探索。我们必须以无生灭性的真如做为因地心,来圆成果地的修证。因为这个因地心,是外道、凡夫所不能知,所以叫做密因。密因的第二种解释:佛子开 admin

2018-07-20

我们都知道,菩萨从大悲中生,生生世世常住世间行菩萨道,自度度他直到成佛。因此,菩萨就不应该与众生结恶缘,互相杀害。我们如果杀心不除,多行杀业,未来世难免会有五阴被杀的果报现行,甚至于互相欺凌,互相食啖,互相遮障,导致无法顺利的学佛,何况是要求成佛之道明心与见性的菩萨呢!因此我们说,一个想要真修菩萨大道的人,都应该要慈心不杀,要护念有情众生,这样才能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释迦牟尼佛虽然在这个五浊恶世示现,可是祂一样传授我们成佛之道,其他的诸佛祂有广大的智慧跟愿力,所以祂们可以成就纯一清净的世界,所以说祂们的功德一样是广大的。所以说这个十方薄伽梵,功德难思议,就是讲佛陀的智慧跟祂的愿力乃至祂能够教导众生的这种功能德用是非常广大、难以思议的,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三宝里面的第一个佛宝。修多罗:修多罗就是经典, 三摩地

2018-07-20

弥陀世尊成佛以来,已经十劫了,将来还要住世无量无数劫,才会入灭,所以叫无量寿佛。4、信弥陀有四十八个大愿相信了弥陀四愿的话,才能够接受有九品往生。不相信四愿,就不会相信九品往生。如果相信九品往生,就知道弥陀世尊摄取一切众生,只要众生有信、有愿、有行、愿意去,祂一定会接引;就会相信:「念阿弥陀佛,必定可以生极乐世界。」在大宝积经里面,世尊这样开示:「 三摩地

2018-07-20

可是阿弥陀佛不一样,阿弥陀佛已经经过三大无量数劫的修行,已经究竟成佛啦。所以显然阿弥陀佛跟日天子是截然不同的,日天子只是在欲界天里面的一个神只,所以神跟佛是截然不同的。我们不应该迷信说,这个既然有太阳神,那阿弥陀佛在西方,那也是这个太阳神崇拜的转换,这样一样是不分。如果有人主张这个阿弥陀佛的信仰是从太阳神崇拜而转换来的,那你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是迷信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释迦牟尼佛虽然在这个五浊恶世示现,可是祂一样传授我们成佛之道,其他的诸佛祂有广大的智慧跟愿力,所以祂们可以成就纯一清净的世界,所以说祂们的功德一样是广大的。所以说这个十方薄伽梵,功德难思议,就是讲佛陀的智慧跟祂的愿力乃至祂能够教导众生的这种功能德用是非常广大、难以思议的,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三宝里面的第一个佛宝。修多罗:修多罗就是经典, 三摩地

2018-07-20

从初果向到阿罗汉,乃至第五果的辟支佛,或菩萨道从六住满心位开始到成佛为止,都是有功德在身的人,因此这些人都是功德田。换句话说,只要在三乘菩提上有了证量,从初果向开始都算是功德田。(三)贫穷田什么是贫穷田呢?贫穷田是说他自身没什么功德,或是没有回报财物给你的能力,所以叫作贫穷田。比如你做无畏施,但被施者无法在世间法上回报你。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3〈1 三摩地

2018-07-20

当世尊成佛之后,终于有一天回到了家乡,祂的姨母波阇波提,求佛能够让她出家,当时还没有比丘尼出家的例子,姨妈求了三次,佛也拒绝了三次,代表这一件事情,是佛陀所不乐意去作的。波阇波提非常的难过,穿着破旧的衣服,在房子外面悲伤的哭泣,被阿难看到了,(因为阿难是佛的堂弟,从小就与波阇波提很接近)所以阿难就进去为她求情,佛回答阿难说:住!住!你不要再说了。这 三摩地

2018-07-20

也就是说,世尊在过去无量世当中孝顺父母、奉养父母,才能获得三界至尊——成佛的果报。各位菩萨,我们想想看,三界至尊的佛,对父母尚且都能这样的恭敬奉养,何况我们一介凡夫想要求明心见性,却不需孝顺父母、奉养父母呢?绝对没有这个道理吧!我们从社会新闻当中,常常可以看见,有些人不仅不孝养父母,甚至于苛求父母,或者父母的钱财,像这样的人,说是要来学佛 三摩地

2018-07-20

以此因缘自致成佛。今此宝塔从地踊出者。即是我为其父母舍此骨髓及其身命。即于此处起塔供养。我今成佛即踊现其前。--------------------------------------------------------大方便佛报恩经亲近品第九(节录)佛言。如来久于无量阿僧祇劫。至心修持净戒故。得足下平。供养父母和上师长有德之人。以是因缘。得足下轮相。于诸众生不生害心无劫盗想。若见父母和上师长有德之人。 admin

2018-07-20

从初果向到阿罗汉,乃至第五果的辟支佛,或菩萨道从六住满心位开始到成佛为止,都是有功德在身的人,因此这些人都是功德田。换句话说,只要在三乘菩提上有了证量,从初果向开始都算是功德田。(三)贫穷田什么是贫穷田呢?贫穷田是说他自身没什么功德,或是没有回报财物给你的能力,所以叫作贫穷田。比如你做无畏施,但被施者无法在世间法上回报你。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3〈1 三摩地

2018-07-20

成佛就是要到这个地步来。真如本身不可说、不可现、不可示、不可形容。但他能出现于众生的眼前,众生修学实相念佛而得开悟,即能眼见各种真如的性用,称之为自性开解。所以真如是自性三宝的佛宝。真如佛性显现之后,看见这个自性真正不虚,真实不误,并显现各种作用。佛性显现之后,自然不造各种恶业,在这里面能生各种法则,示现各种世出世间法,我们称之为自性法宝。接下来因 三摩地

2018-07-20

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斯福。’--------------------------------------------------------------《杂宝藏经》节录佛言:‘非但今日赞叹慈孝,于无量劫,常亦赞叹!’--------------------------------------------------------------《六度集经》节录佛告诸比丘:‘吾世世奉诸佛至孝之行,德高福盛,遂成天中之天,三界独 三摩地

2018-07-20

在《法华经》中,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为那些声闻们授记,会在未来某时某处,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会成佛,然后他们的佛号是什么,佛国如何的庄严,有若干等等;这其中们成佛时劫的速缓,还有他国土庄严的差别,以及的多寡,却各有不同。佛是实语者,是不诳语者,释迦牟尼佛对于们这样子授记、这样开示,当然是有祂的深意的。应该要知道,如果没有庄严自己的净土,将来没有 三摩地

2018-07-20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第016集出离观与安隐观(二)>正明老师为什么念阿弥陀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呢?依据《无量寿经》的记载,无量劫以前,阿弥陀佛还没有成佛时,曾经是一位国王,因为听闻世自在王如来说法,心怀畅悦,而发起了无上菩提之心;不但舍弃了王位,还出家作沙门,号法藏比丘。后来听闻世自在王如来为其广说诸佛剎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而发愿在五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经典上还有记载,有的时候乃是妙觉菩萨在兜率天宫,将要下生来人间示现成佛的时候,会先示现八种瑞相;那也有的经典记载说,这个当来下生的妙觉菩萨,他在于处胎中满足十月将要出生的时候,会示现了三十二种瑞相。所以示现瑞相的情形是非常多种的。也就是说,佛陀八相成道的时候都有示现种种的瑞相,乃至说法的时候也有。八相成道的时候,从兜率陀天退下而下生人间,或者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