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问题三,为什么念阿弥陀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呢?我们的回答是:依据《无量寿经》的记载,无量劫以前,阿弥陀佛还没有成佛时,曾经是一位国王,因为听闻世自在王如来说法,心怀畅悦,而发起了无上菩提之心;不但舍弃了王位,还出家作沙门,号法藏比丘。后来听闻世自在王如来为其广说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而发愿在五劫中,摄取诸佛妙土清净之行,于是广发了四愿,成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例如,西方净土中“国无恶道”,在这个地方不会堕入恶道;而且都可以得到三十二大人相,每个人神通具足;可遍供诸佛,而且未来决定会成佛;此处寿命无量,皆可成一生补处菩萨;乐如漏尽,现证不退转位;十念即必定往生西方等等。在在处处都显示了西方净土较其他净土更为殊胜的地方。这一些都是因为弥陀世尊的悲愿特大的缘故!有兴趣的同修,可以拿经典来看一看就知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亦复如是。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劫说。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亦复如是。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劫说。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居士愿生西方安乐国金刚莲华为父母见佛闻法证法忍圆成佛道度群萌佛教正觉同修会奠礼(公祭完后烧化于往生者)(原标题:正觉公奠文)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但他们却茫然不知,像这种不需要透过修学菩萨道,也不需要长劫六度万行累积福德智慧,只要在自己心中观想成就就可以成佛的说法,根本没有修清净因,却可以得到清净果,这是完全违背法界因果正理的邪说。像是假藏传佛教的教主莲花生所造的《度亡经》或称为《中阴救度密法》,还有索甲仁波切依照《度亡经》所写的《生死书》当中,所说关于救度亡魂的观念,大多是依着地区传统的苯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第三十七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第三十八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缝捣染浣濯者。不取正觉。第三十九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邱者。不取正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先后成佛。功德亦等。首楞严经所陈念佛法门。尤为切要。大势至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历生。不相违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照欢喜作礼。辞而退。二童子送出寺门。举头忽失所在。乃立石标记其处。至四月十三日。照与五十余僧。同往金刚窟。䖍心礼三十五佛名。照礼才十遍。忽见其处广大严净琉璃宫殿。文殊普贤俱在一处。复独诣金刚窟所。愿见大圣。以身扑地。见梵僧佛陀波利。引入一院。额曰金刚般若寺。异宝庄严。光明闪烁。照虽历睹灵异。而未语人也。是年十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不久当成佛。诸佛善护持。其人自不知。我当生净土。却要来后世。再得生人中。譬如贫人家。地内有伏藏。藏神常守护。不令其有失。贫人自不知。家内有宝藏。逐日趁客作。求衣食自济。今此念佛人。其意亦如是。不知念佛人。具足如来藏。自说我无分。反要生人中。譬如病人家。自有真妙药。不知妙药性。不能自治病。每日床枕边。痛苦受无量。今此念佛人。其意亦如是。不知念佛心。能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其成佛也易。易故一生可致。难故累劫未成。是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末世修行。无越于此。然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言多福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莫若发广大心。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下菩提种。耕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普与众生悉得成佛。乃予施经之愿也。后知邛州。二十三年秋。乞休。顶报亲知。期以十月三日告终。至期。令后厅置高座。见客如平时。日将午。具衣冠。望阙肃拜。请漕使摄州事。着僧衣。据高座。属诸官吏道俗。各宜向道。建立法幢。遂拈拄杖按膝。泊然坐化。漕使曰。安抚去住。如此自由。何不留一偈以表异迹。楫复张目。索笔书曰。初三十一。中九下七。老人言尽。龟哥眼赤。有语录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结成佛像。须臾之间。作真金色。眉目若画。一手下垂。若接引状。篆烟甫消。而夫人寂矣(净土节要)。薛氏。武塘世家女也。母梦长庚入怀而薛氏生。后归周。生子五人而寡。专心净业。好施不倦。室中供观音大士。香烟吐蕊。结成莲华。人皆见之。万历十五年五月。得疾。医进乳糜。却之。遂断食。至九月六日。延僧礼忏。曰。四日足。吾事毕矣。设西方佛像。昼夜系念。令诸子同唱佛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当时以为明心见性是最高次第,就变成佛了,因而志在此,而有七必打;只要寒暑假一到,行李一扛就走了。后来真的坐到了身体都不见,可是解脱在哪里?成佛了吗?接下来怎么办?而且没打坐时仍是妄想、烦恼一大堆,平常除了上班、作家事外,剩下来打坐的时间又少,苦恼无比;请教精舍师父,他们也“没法度”。后来到正觉同修会学到忆佛、拜佛的方法后,心清净不少,随时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并感恩一切曾经帮助、护持、指导我学佛的同修、老师及善知识,愿他们能生生世世生于如来家,相应了义,得不退转地,共成佛道。受业学僧释正勤合十二○○○年十月二十八日(原标题:07释正勤禅三明心报告)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二千年一月底,有一善知识对末学言:“你有大愿,你是乘愿再来的……你和阿弥陀佛有很深的缘……”“怎么说呢?”“你曾在阿弥陀佛面前发了大愿,要宏扬阿弥陀佛的法门度众生呀!”“是的,我和阿弥陀佛的缘很深,也曾发了大愿要度有缘众生成佛,……”“我送你六个字(便拿起一本准备送给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禅三结束了,从整个禅三的过程来看,要不是佛菩萨的加持及导师的引导,想要破参,门儿都没有!导师慈悲施设了这个无相念佛的忆佛、拜佛、看话头的法门,让这么多的佛子能亲证生命的实相│如来藏,而且又把成佛之道有次第地铺陈出来,不久的将来,又要开讲唯识种智的课程,一步一步地引领我们进入初地。导师的智能,除了释迦牟尼佛外,当今的佛教界无人能做到,所以导师定是乘愿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此次能够眼见佛性,完全感恩萧导师的慈悲引导,愿以此眼见佛性的功德,回向给导师,希望导师能健康长寿、长久住世,带领有缘众生来学习、弘扬,摧邪显正,以助有缘众生一样悟明心性,共成佛道。阿弥陀佛!菩萨戒学子邱正凤合十顶礼公元二○○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后记:禅三后,无意中看到出自《楞严经》的两句,对于此次见性的体悟说得更贴切:灯能显色,如是“见”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开悟只是刚进入内门修学,离成佛还很遥远,只是看到还有更多的人没有开悟,活在人生的苦海里,不得解脱。尤其看到一些出家人虽然很精进,却走错门,实感万分的不忍,因此发愿要来帮助他们。但是,回过头来想想:自己算老几?因此下定决心要更加精进。以往认为第二关见性可以慢慢来,现在迫切的觉得:看到导师这样的辛苦,想帮导师一点儿忙,也得是块能用的料子。尤其经过这次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导师不但给了行人十分完备、迅速开悟的知见,也把破参之后该如何向上修行之知见与次第,一一铺设;尤其那本《三乘唯识──如来藏系经律汇编》,厚厚一本捧在手上,为行人的成佛之道都准备好了;仰瞻师恩、昊天罔极啊!佛以无上妙慧,敷演三乘;一期法教,无缺。然末法众生从法宝大藏经中,欲了佛旨,实有层层难关。因为佛教分化派别,党同伐异;且时代久远、传承不同,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