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烦恼无尽誓愿断,主要指的就是成佛所必须要断的烦恼障与所知障当中的相应于分段生死的烦恼障,也就是一念无明,也就是人我执或简称我执,无边无量的这些储存在我们第八识如来藏当中的这一些烦恼心性的一些种子。我们说过,特别是正觉讲堂当中,每一次我们上课结束都会唱诵: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愿消三障诸烦恼,三障在这里指的就是烦恼障,三障就是烦恼障、业障、 admin

2020-02-21

如果一个菩萨真实断我见,那他要给自己创伤疗愈就很容易了!创伤疗愈的关键就是在断我见与断我执!我们是因为有这个我见、我执或我所执,才会有创伤!譬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这个创伤,就是因为担心我被伤害!那什么是断我见呢?这个平实导师的书上都说的很清楚!大意就是说确实观行五阴十八界是虚妄无常,因缘和合的,五阴十八界并不是真实的我!只是一个组合体!而我们的 admin

2020-02-21

因此谈到修止,就是要能找到第八识如来藏,找到祂以后,由真如心的体大,亲证到一切法真如在染、在净,性恒平等、无增无减、无别异;而由真如心的相大,亲证到如来藏本来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性;而由真如心的用大,亲证到祂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善因果。祂是一切诸佛成佛的根本因,也是一切菩萨都依于这个真如心而能渐次修证,地地转进而入于佛地。所以修止的目的,也就是要成 admin

2020-02-21

所以说护持正法藏非常的重要,因为有经典等圣言量的继续存在,众生们才会信受;法藏是正法弘传最主要的依据,就像正觉同修会的平实导师所证悟的目标及内涵,跟经典是完全相符合的:开悟是要证悟第八识如来藏,《般若经》中的非心心、空性心。因为有正法藏,所以正觉同修会才能够大力地破邪显正,所以说护持正法藏的功德非常非常的大!而现在的《大正藏》之中,却还收录有很多的 admin

2020-02-21

此外《瑜伽师地论》又说:什么是众生的法光明呢?就是说有情众生的所触、所受、所思,是属于心所法之遍行,能与八识心王相应;有情众生能够以这样的方式来观察诸法,便是每一位众生的法光明。《瑜伽师地论》又说:众生能够修习随念佛等也是法光明,随念佛等就是随念三宝及施、戒、天等的功德,也就是六念法,或称为六念处。心随于念佛等功德,数数思惟忆念也能对治昏沉、睡眠之 admin

2020-02-21

所以阿含许多地方说六识是有间等法,却又同时说有不会灭坏的识,有出生五阴的入胎识;又在十因缘法中说有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说涅槃的本际、生死的本际,真如、如来藏、我;乃至南传佛法经中所讲的,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当然都是指第八识如来藏,不是指识阴中的任何一识。而阿含中由于寿、暖与识三法的存在,使得众生性命得以存在,这个识当然是指第 admin

2020-02-21

所以,世尊就举出金跟指环的外相的差别,这个外相其实是有差别,但是其本体并没有差别,来比喻一切众生的第八识心体相同无异。但是七识心等等、七识心的法种的种子流注法相,它是不断变异的,直到佛地唯带旧种,才是不变异的。那这样子,犹如黄金打造成庄严的金饰器皿,所以众生从因地乃至到佛地,因第八识如来藏所含藏的七识心等法的种子不同,而有不同名称。也就我们前面所说 admin

2020-02-21

这就好比说,我们来修学佛法,很多人都知道第八识如来藏确实是佛陀所说的正法,可是很多人是没有办法来归命于这样的正法。为什么呢?因为很多这些弘法者他在平实导师出来弘法之前,他就已经说了很多的常见、断灭见或是外道见。他因为说了这一些常见,譬如说,说意识常恒不变、意识永恒不变;或是断见,他说没有如来藏,法界里面没有常恒不变异的法,这是断见;乃至说了很多的外 admin

2020-02-21

所以佛陀对央掘魔罗说,祂住在纯善际,那到底什么叫作纯善呢?纯善就是指我们身中的这个第八识如来藏,因为祂在六尘万法,从来都不会起分别、爱染、厌憎、觉观,所以祂是可以称之为纯善。所以在佛法当中,你所要值遇的善知识,就是能不能对您述说纯善之法的善知识。如果有因缘遇到可以对您说纯善之法的善知识,那是相当有福报的。如果有这样的一个福报,就应该要用功的加行,当 admin

2020-02-21

而菩萨明心见道亲证如来藏,也证人无我,发起大乘无生忍,并对于世尊所宣说的微妙甚深无上的成佛之道有了法忍;但依所证第八识如来藏体性,于八识心王所生一切法中,详审观察领受第八识的本来无生,对此所生所见一切法,心能安忍,不取证无余涅槃。等到入了菩萨初地,发起道种智,渐次修学唯识一切种智,分证诸地无生法,继续向法无我的究竟佛地迈进修习,乃至满证解脱果及佛菩 admin

2020-02-20

而这个十方诸佛共同的知见,正是众生各个具有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永不生灭的第八识如来藏真如心。因为如来藏才是菩萨历经三大阿僧祇劫成就佛道的所依,所以如来藏法就是诸佛正法。如果有人破坏如来藏这个释迦世尊的正法,例如:否定第八识如来藏真实存在,说如来藏是外道梵我、神我思想的复辟,就是告诉大家,如来藏是不可知、不可证的虚妄法;那么学佛人听了之后,对于学佛首 admin

2020-02-20

这里我们再稍微提醒一下,就是说虽然在二乘的三三昧中,没有特别强调如来藏的观察,但是修学者必须要信受八识论,才能够成就二乘的三三昧而趣向涅槃,否则将落入于内于外有恐怖的困境中,而无法解脱。接下来我们来看大乘法中的三三昧,大乘中的三三昧,最主要是从真如心的角度来作观察,不同于二乘是从蕴处界的角度。这其中的主要差异,我们先来看在《起信论讲记》第三辑中平实 admin

2020-02-20

我们来看如来的大龙常在定,它是依什么来为它定力的安止处呢?就是以我们的第八识如来藏为安止处,而不是把意识心降伏了,把意识心置于定境法尘中来为安住,所以这不是声闻缘觉他们所能够相提并论的。我们说一般世间凡夫他们也能够有四禅八定,但是他们的这种四禅八定是有漏的;声闻缘觉他们也有修四禅八定的三三昧,但是他们的这种三三昧,和菩萨依止于第八识如来藏所修的三三 admin

2020-02-20

】(《大般涅槃经》卷24)大乘的金刚三昧不是禅定之三昧,是实证第八识如来藏后,现观第八识如来藏的真如境界离一切六尘觉观,不生不灭本来如是,而且永远不可被毁坏,乃至将十方诸佛威神之力合为一无穷大之威神力,也无法将一低贱蚂蚁的第八识毁灭,是每一众生本有的真如佛性;因此,般若智慧发起无有怀疑而心得决定,是证得如来藏金刚心而得定,因此称为金刚三昧,在所有三昧 admin

2020-02-20

那从这样来看,他解脱道的善业,不也等于消失了吗?所以说修习二乘解脱道的善业,也不是真正的善业,只有大乘法才是真实的善业,因为二乘法不能了知实相,而且不能利益广大的众生,还不够真实;大乘法则亲证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如来藏,却永远不灭五蕴十八界七转识心,乃至成佛以后,仍然八识心王具足,转为纯净的八识心王,而利乐有情永无穷尽,所造一切的善业都不会失坏,这 admin

2020-02-20

 我们知道,法界的事实是众生有八个识,就是前六识以及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只有第八识如来藏又名阿赖耶识才是法界的实相心。但是,有情众生的五阴乃是八识心王和合运作而产生出来的,并不是所谓的三魂七魄等等,乃至死了以后三魂会分散到三个地方这一类的说法,其实都是错误的说法,都不符合法界的事实。一般来说,一般的普通人如果在他舍报死了以后,在这个时候他 admin

2020-02-20

所以,如果说主张“未得事一心而悟的都是解悟,不是真正的证悟”,那不就等于说六祖大师是解悟,不是真正的证悟了吗?其实,理一心乃是真如心第八识阿赖耶识祂一向所住的境界,那事一心呢,则是意识修定所得的境界;两种境界不同,境界所依的心识根本不是同一个;如果想要将事一心的意识,修行转变成理一心的真如,那必定是缘木求鱼,永不可得。或许有的观众还是有疑 admin

2020-02-20

不过有些许事,建议大德您: (1)大德摧邪显正之辨正,引起法师、居士及其信徒之反感,对大德瞋恨、轻视、排斥、辱骂…之种子,全种在此等众生八识田中。未来世,大德又遇到这些众生,因缘和合,八识田中种子起现行,对大德弘扬正法之举,势必造成障碍,若今世小怨,来世难说不成大怨,则大德仇人满天下矣…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喔! (2)建议大德,放下万缘 admin

2020-02-20

----佛学研究不是佛法实证----佛学教育不是佛法实修佛法修学要实证八识心,所谓实证这个心,就是说明佛教整个的内涵,所采用的方法就是实证的方法。那什么叫实证的方法呢?也就是要把八个心全部找出来。我们说实证的方法,事实上,在我们生活中也是常常会有的。譬如有一种水果莲雾名为黑珍珠,它甜度很高,大家都很喜欢;如果有人说,莲雾这个水果怎么可能很甜呢?那很简单,他 admin

2020-02-20

那从这样来看,他解脱道的善业,不也等于消失了吗?所以说修习二乘解脱道的善业,也不是真正的善业,只有大乘法才是真实的善业,因为二乘法不能了知实相,而且不能利益广大的众生,还不够真实;大乘法则亲证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如来藏,却永远不灭五蕴十八界七转识心,乃至成佛以后,仍然八识心王具足,转为纯净的八识心王,而利乐有情永无穷尽,所造一切的善业都不 admin

2020-02-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