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定力太少。被日用应缘处牵挽将去。故于脚跟下不能得啐地折曝地断耳。若时时正念现前。怕生死之心不变。则日月浸久。生处自熟。熟处自生矣。且那个是熟处。聪明灵利思量计较底是。那个是生处。菩提涅槃真如佛性。绝思惟分别。抟量卜度不到。无尔用心安排底是。蓦然时节到来。或于古人入道因缘上。或因看经教时。或于日用应缘。若善若不善。若身心散乱。若逆顺境界现前。若暂得心 三摩地

2018-07-19

以禅定力服智慧药。得其力已遂化众生。复置世界于一毛。疑海水为五味。故曰缘法察境。唯寂乃照。始验佛门龙象间代一生出而摄诸不惭愧也矣。  三摩地

2018-07-19

识者以为得神通因定力。故日月灵迹幽明潜感。兆于集事应乎遣言。左右怪之。纲曰。夫真实无相尘色本空。正觉圆常大悲湛定。不可取也。是以一时法主四朝帝师。同迦叶之入城。遇匿王之说戒。竹园门外别有沙弥。毕树枝间广闻鵽鸟。所以受润者博。入见者深。万病已痊获欢喜之药。一心不染解烦恼之绳。又恭承丝纶京都翻译。追论惠用远契如因。翘诚满朝檀施敌国。但依布萨尽用庄严。累 三摩地

2018-07-19

力名定力。觉名定觉。正名正定。八大人觉名为定觉。首楞严定亦复如是。善男子。一切众生具足三定。谓上中下。上者谓佛性也。以是故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中者一切众生具足初禅。有因缘时则能修习。若无因缘则不能修。因缘二种。一谓火灾。二谓破欲界结。以是故言一切众生悉具中定。下定者十大地中心数定也。以是故言一切众生悉具下定。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烦恼覆故不能得见。十住 admin

2018-07-19

宿命通为什么又叫作宿命智?因为这也是一种智慧,以禅定为支持而发起能知宿命的智慧;是藉禅定力而经由智慧的了知发起神通,所以叫作宿命智通。这五千比丘以宿命通,各个看见自己在往昔多劫之中或者是杀父、或者是害母、或者有犯重罪;由于每一个人各自都有过去世所犯的重罪,所以自心之中就对自己无法起信,觉得自己是不可能开悟般若的愚人。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对于大乘法就无 三摩地

2018-07-19

为了能够让根器日差的众生能够领受妙旨,禅师们便在公案故事之外,想出更多逼拶锻炼学人心性以及定力的方法,如是心性纯厚、定力完备,方能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找出这法界实相到底何在,也因此参禅的前方便,如:看话头,就是为了许多没有参究能力的菩萨施设的,若看话头还是不行,就是要培养动中的定力──摄念而能运作来入手,但如果还是不行,便要以摄忆佛念而拜佛来锻炼等 三摩地

2018-07-19

真善知识也会观察这位七住菩萨是否具足菩萨种性,观察他的定力、福德、智慧是否具足。如果这位七住菩萨种种的因缘渐渐具足了,就会教导他去参禅,去寻找禅宗的本来面目;如果真善知识观察他的因缘不具足,便会放下,继续让他去七住位的条件。为什么?就怕菩萨没有定力、慧力、福德来庄严,一旦明心了就会退转,再度转回六住位,乃至退回六住位以前。由于真善知识知道明心需要有 三摩地

2018-07-19

菩萨不跟众生分享公案,这就像大人不应该随便分享限制级的影片给小朋友们看,假设大人随便把限制级影片给小朋友们看,那小朋友们就会学坏而做坏事被抓去关,一辈子就完蛋了!那分享公案也是如此!因为众生假设福德、定力或正知见等条件不足,那他们先看了公案可能会有几种情形:2.自以为看懂,其实没真的懂,然后自以为是证悟者,到处大妄语或成为野狐到处误导别人,那也要下堕 三摩地

2018-07-19

在台湾福德善根具足的佛弟子,来到了佛教正觉同修会,他在来同修会当中,学习一位菩萨所应该具有四方面的修行:定力、慧力、福德、除性障,也就是正觉同修会教导佛弟子,以无相念佛为功夫法门,为最初的行门,渐次地修习人天乘的福德、功德,藉由对于五蕴、对于十八界的观行,也就是对于色、识、受、想、行蕴,以及十八界自己亲身的观察,在身、口、意当中,然后在六住位的时候 admin

2018-03-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