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世尊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有开示说,僧宝也有三个层次:第一种是第一义僧,指的还是一切有情的如来藏,如来藏祂无形无色,不可覩见,不可捉持,不可破坏,也无能烧害,不可思议,唯证乃知;祂才是一切众生最好的福田,祂从来无受无取,具有无量诸功德法,常不变易,所以名为第一义僧。第二种僧宝,指的是已经实际证果的圣僧,包括所谓初果须陀洹,乃至四果阿罗汉、辟支 | 三摩地 2018-07-23 |
|
例如佛陀在成佛之前,最后一位教他外道法的老师叫做郁头蓝弗,佛陀成佛的时候第一个想要度的人就是他,因为这位老师曾经教导世尊证得三界中层次最高的境界——非想非非想定;可是佛陀用神通来观察,发现这个人已经往生到非非想天去了。佛陀又观察他未来天福享尽之后会去到哪里,结果发觉他将会下堕到地狱去。这是因为他在修深定的过程当中,有一些旁生众生在他身边活 | 三摩地 2018-07-23 |
|
在《瑜伽师地论》当中,它对于绮语有作了十种的分类,它是这样的分类:第一种的绮语情形就是非时语;所谓的非时语,就是这个话不应该是在这个时间说的,但是我们不会看时机,然后我们去说它;例如说:大家正在很伤心的时候,你却在那边讲笑话,那就是时机不对了。第二种也是非实语;这个实是老实、是真实的;也就是说,讲这个话是不如实的话,这个话与事实不相符的话,这也是绮 | 三摩地 2018-07-23 |
|
如果离开妄语,会有什么样的好处呢?佛陀说:如果我们不作妄语,嘴巴所说的都是非常如实的语言,那会产生:第一个、我们的口业会非常的清净;第二个、我们所作的事情、所说出来的话,能够让世间人能够信服,然后我们所说的话,也能够得到人天的爱敬。也因为我们的不妄语,所以当我们用我们的爱语安慰众生的时候,众生都能够很受用;也因为我们的不妄语,所以我们能够三业清净, | 三摩地 2018-07-23 |
|
就拿第一项——钱财经济上的福德来说,修行人虽然不看重钱,所谓视金钱如粪土,但是也需要有这些粪土来滋养莲花。贫穷的人为三餐奔忙辛苦,每天烦恼的事情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管理费的钱付不付得出来。贫穷的人就是因为过去生没有作布施,因此此生得财不易,要受饥寒之苦或奔波劳累之苦。贫穷的人因为比较辛苦劳累,所以容易生病,但生了病也没钱看医生,因此俗话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这四个预流支里面,除了第一个亲近善友之外,其他的三个全部都是要靠我们发起慧心来仔细的思择道理,仔细为自己做最佳的判断,这是我们强调必须要有慧心。第五信位是要成就定心。但是这里所讲的定心,并不是专门指禅定的定,而是于事、于理、于义能够心得决定——确定不疑的意思。也就是要对佛道的正理以及正修行,能够心得决定;因此,可以摄心在正道之上,一心寂定 | 三摩地 2018-07-23 |
|
前面说过,十信位所要学习具备的,第一个就是所谓的信心。这个初信位要具有的信心,就是前面所谈的,我们必须要相信,因为有如来藏,所以有三世轮回,有善恶因果;除此之外,还要相信有佛地究竟无上胜妙的功德;而且,佛菩萨都会无时无刻地护念着我们,指引我们依循着正理,一步一步的往上修进。这就是所谓的信佛。并且我们还要相信,确实有能出离三界的法,确实有能够探究一切 | 三摩地 2018-07-23 |
|
然而目前佛教界有很多人追求世俗第一,譬如追求徒众第一、寺庙盖得最多、学术界第一、寺庙盖得最高等等。因为追求世俗第一的结果,导致很多名闻利养也跟著来了,像这样贪著世俗第一,导致名闻利养跟著而来,不正是世尊在经中所预记的坏鼓,毁正,消海,坏山,破城,拔树,毁禅定智慧,断戒璎珞,污染正道。像这样贪著利养的结果,就是在消灭佛法,就是在消灭,成为破佛的罪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于报恩田做所必须做的布施,就是不放逸,所以佛陀才说,对于出家实义菩萨要教导在家,第一个就说到要供养父母、诸师、和上、耆旧有德,施于安乐。第二项佛陀又说:至心受戒,不妄毁犯,受寄不抵。这里就是对于在戒行上的学习,出家实义菩萨怎么来教导在家呢?教导在家受学菩萨戒,能够知道戒的意义以及戒的精神,而至心受戒不轻易毁犯,因为菩萨戒本身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恶他不能摄受远离世间贪欲,又不能胜解十二部经的句义,因为仅是以世间的言论的因缘譬喻,他是不能胜解十二部经的句义的,因为世间的言论它是言不及义,就是所说的都不能及于第一义谛出世间法的法要,不能入于解脱法;因为世间的百千种言论所说,都不离生死有为之身觉境界,都与生死烦恼法的恶觉观相应。所以这个恶修集了世间的因缘譬喻语句以为庄严,认为自己的口才很好、世智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为人端正,颜色妙好,辉容第一,身体柔软,口气香洁,人见姿容,无不欢喜,视之无厌,从忍辱中来。为人修习,无有懈怠,乐为福德,从精进中来。为人安详,言行审谛,从禅定中来。为人才明,达解深法,赞叹妙义开悟愚蒙,人闻其言莫不咨受,宣用为珍宝,从智慧中来。为人音声清彻,从歌咏三宝中来。为人洁净,无有疾病,从慈心中来。」】白话解释:佛陀跟阿难说:人如果培福的话 | 三摩地 2018-07-23 |
|
学佛要进步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福德」,而且是必须要在正确的佛法、在之中所培植的福德。佛法当中每一个阶位的修行,它都必须要具有相对应的福德,差一点点都不行。学佛久了以后就会发现,福德其实是最难在短时间里面培植具足的,因为要培植福德,它是需要因缘、需要时间。假如我们因缘很好,遇到了能够帮助解脱证悟的大福田,就要赶快去种、多多的去种。这一些福德,它会大大 | 三摩地 2018-07-23 |
|
关于布施的因果相,《优婆塞戒经》中有很详细的说明,这部经的详解可能会在年底出版第一辑,请您自行阅读,应该会有更深入的了知。另,政府依法课遗产税,是世间法律所定;政府依法保护人民,人民依法纳税;这是相对的义务,应算是交易的一种,并不是布施,与来世福报无关。-----《正觉电子报(第27期)》般若信箱问八(原标题:财产交税或分给子孙,算不算布施种福田) | 三摩地 2018-07-23 |
|
修学忍辱的过程中,慢慢使自己离开贪瞋之毒,所以未来世就得到身体容貌的端正、威德第一,使见到的人都能够心生欢喜而信服,这样子福德又与前面所说的又是不一样了。而修学精进度的结果,不妨使得前面各度所修的福德更加增上,而这种增上福德的相貌又与前面所说的还是有所不同。接着来说禅定度,修学的过程中可以破除散乱心,未来世感得一分身心清净,当然也是福德啊!乃至说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此,想要证入圣果的第一个最起码的条件,就是要能够断我见、身见。能够断我见就能够证得声闻的初果,这也是所有佛法的基础,是二乘菩提以及大乘菩提的共同法。断了我见之后,才有能力去取证二三四果,也才有能力去求证大乘的证悟;如果没有以断三缚结为前提的话,那么修学佛法始终都只能停留在凡夫的外门修行。也就是说,佛法的实证以断我见为起点。-----《三乘菩提之学佛释 | 三摩地 2018-07-23 |
|
在中佛陀的意思是说,开悟明心的菩萨摩诃萨,从第一次发菩萨心开始到未得到不退转地(初地或八地)时,因为一直都行布施波罗蜜多与持戒波罗蜜多,所以这样的菩萨永远都不堕入三恶道中。另外开悟明心的菩萨摩诃萨也常不舍离十善业道,并时常布施众生以及教化众生修行十善。《维摩诘所说经》卷上〈1佛国品〉也说: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持戒是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3 |
|
修学忍辱的过程中,慢慢使自己离开贪瞋之毒,所以未来世就得到身体容貌的端正、威德第一,使见到的人都能够心生欢喜而信服,这样子福德又与前面所说的又是不一样了。而修学精进度的结果,不妨使得前面各度所修的福德更加增上,而这种增上福德的相貌又与前面所说的还是有所不同。接着来说禅定度,修学的过程中可以破除散乱心,未来世感得一分身心清净,当然也是福德啊!乃至说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我们每个众生都活在自己的业力与业种当中,因为我们每个众生都有第八识如来藏,其实都是生活在自己的第八识如来藏里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第八识如来藏出生了我们的五阴十八界,也就是身心的总和,那我们的色身会长什么样子?也是依照自己往世所累积的业种,或者自己的发愿,来成为是男生还是女生?长得高还是矮,高矮胖瘦、相貌是如何?这都是每个人的基因不同,也就是业种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卷一)这段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在世间,如果能够慈心不杀的话,可以获得五种的福报:第一、可以增长寿命;第二、色身安隐少病痛;第三、不会为刀兵、虎狼或毒虫所伤害;第四、今生寿尽之后,可以往生天界,在天界寿命无量;第五、如果天福享完了下生人间,仍然可以得到长寿的果报。我们在世间常常可以看到百岁以上的人瑞,这都是由于他们宿世以来,慈 | 三摩地 2018-07-23 |
|
始从获得四加行的暖法到顶、忍、世第一法,其中的暖、顶、忍是属于初果向,世第一法就已经是初果人了。初果向也是有功德的,因为已能了知所取六尘缘起性空,证得所取空了,从此不会再因为求取财物、享受五欲而造作恶业了!虽然还没有断我见,仍不入初果,但是初果向者不会造作恶业,因此有功德在身。从初果向到阿罗汉,乃至第五果的辟支佛,或菩萨道从六住满心位开始到成佛为止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