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net/blog/post/168318657)五、有缘眷属变成鬼道众生,一直纠缠着你也容易卡到阴!譬如女朋友或老婆如果变成鬼,她很爱恋你,那你卡到阴的机会应该是百分之百!或者家里的长辈往生了但很挂念家人而变成鬼道众生,也会在家里!可能家里也会变得阴气比较重!所以在活的时候就要好好劝导家人学佛,劝他们要修行持戒,要往生当人或往生净土! 结论:俗话说:“出来跑!总 三摩地

2018-07-22

他拿回了好多结缘书、碟,可是没有我感兴趣的;好多讲善法、讲因果的书,我认为本来就是这样的;人本来就应该这样做,这还要学吗?二○○三年下半年,丈夫找到了一本《无相念佛》,开始每天按照此书专心拜佛。不久,有位学佛人到我家讲了好多佛法,还有无相念佛。当晚我按照他的讲法试著拜下去,感触甚深。从此我开始看《无相念佛》,后来又有《禅——悟前与悟后》感 三摩地

2018-07-22

只是,虽然诸佛菩萨没有一刻不想摄受众生,可是众生却心心念念不断攀缘着五欲境界,深陷于世间烦恼当中而不愿意出离;即使在祈求佛菩萨的时候,也常是信力不具足而心怀犹豫的,这怎么能够怪佛菩萨没有感应呢?由于众生念佛的诚心以及信心等程度各不相同,感应当然也就因此有所差别。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我们应该要了解,那就是佛菩萨救度众生有顺度的,也有逆度的,有显 三摩地

2018-07-22

现今的某些凡夫俗子可能会怀疑到底有没有三世轮回?不过我们从古今中外许多人的著作或是经验都可证明确实有过去世,死后不是完全断灭;在许多《念佛感应录》的书籍中记载,有的人念佛发愿往生净土,临终时蒙佛及诸菩萨众接引往生;有的人能感应到鬼道众生;在古今中外许多饭店、旅馆房间内,因为曾发生过死亡或命案,死者变成了鬼道众生仍留在房间内造成许多灵异事件。另外不仅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说,我们如果现在想学会无相念佛这一个法,除了我们要在法上的用功、用心之外,还需要许多的次法。无相念佛叫作法,是一个可实证的法,它需要舍去文字、符号、形像来锻链忆佛这一念;但是要成就无相念佛这一个法,我们同时还得满足无相念佛所需的次法,简单的来说就是福德因缘。比方说,今天我们有没有福德因缘遇到无相忆佛的法?遇到了,我们能不能够相信?相信了,能不能 三摩地

2018-07-22

《优婆塞戒经》卷2〈二庄严品〉第12云:【所谓六念:念佛法僧、名智庄严,念戒施天、名福庄严。】因此布施、持戒、生天之法乃学佛当菩萨者应该时常精进修行的。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三辑第98页中说:修菩萨行,当然要念念想到布施,要随时随地布施:起了妄想,就把妄想布施掉;起了贪,就把贪布施掉;起了瞋,就把瞋布施掉。这样子念施,对你不能得利吗?财施上也一 三摩地

2018-07-22

最近有一本佛教道场发行的月刊杂志中,师这么讲;有好几个月中都如此开示,说一念不生就是涅槃;那其实是在害你,在他身上种下去,就成为种毒田了!假使你听从师的胡乱开示,打坐到一念不生;或如学会无相念佛了,以后你要变成一念不生就很简单了,因为一念不生比无相念佛简单多了,只要把无相之忆佛净念舍掉就可以了,那真是太简单了!这时你只要打坐一念不生,觉知心不动,那 三摩地

2018-07-22

有好有坏才!我们目前的生活或许很不如意,或许身体又很不好,或许经济状况又很糟糕,或许配偶不学佛又有种种让你无法接受的习气,或许共修的团体让你不满意,或许因为不能直接随菩萨修学而遗憾,或许因为无相念佛功夫一直不能成就而气馁,或许因为自己妄念纷飞无法修行而困扰,或许因为不能及时得到最新的书籍而埋怨(已有的书有几本认真照做?)虽然有这种种的烦恼,但还是请 三摩地

2018-07-22

六念的前三法是念佛、念法、念僧。能忆念佛,忆念法、忆念僧,表示此人于三宝信心具足,已经生起正信,过了仰信、迷信的阶段了。真正的信受三宝之后,若能依止三宝修学,证得二乘菩提的解脱智,乃至证得大乘菩提的实相、般若智慧,就是有了智庄严。但是智庄严的获得,光是念佛、念法是不行的,往往还得念僧。乃至念凡夫僧都有益,除非所念的凡夫僧是破戒人、贪爱者。如果不是破 三摩地

2018-07-22

断欲的人,离欲而不起贪的人,只要无相念佛的功夫很好,就可以发起初禅;因为无相念佛的功夫很好时,可以入未到地定。有了未到地定,又离欲界贪,初禅就自然发起了,真实超离恶觉观,也叫作离生喜乐地。但这个离生不是离三界生,是离欲界生,这就是修禅定。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初禅修证的原理,每天在未到地定中耗时间,有时入定三天三夜才出定,但是初禅始终证不得,就是因为他没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诸位来学无相念佛,可以常常净念相继,让忆佛的无相之念常住在心中;虽然六根照样接触六尘,但是觉知心多分不在六尘上,而是在忆佛的净念上,这叫作修正念心。当诸位无相念佛的净念常常挂在心中时,你就有了摄根戒:六根收摄回来住在无相念佛的净念上。所以无相念佛学会以后,虽然还没有去受戒,你还是有戒的:摄根戒。〖“何因缘故得名为戒?戒者名制,能制一切不善 三摩地

2018-07-22

」平实导师亦于《念佛三昧修学次第》第一篇〈念佛法门之殊胜与前方便〉当中有如下开示:六度诠旨是菩萨法门。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智慧。布施有财布施、无畏布施与法布施;财施是赈济贫穷以及助成一切的善业。无畏布施是施予众生安稳、没有恐怖。……而法施为佛法之布施;把我们所学的佛法告知有缘者,使其同蒙法利。布施为菩萨修行之第一度,亦为最重 三摩地

2018-07-22

现在的出家人,如果出家前曾经营事业,有一些积畜,后来出家了,往往也没有遵照古时的出家声闻戒来施行了,所以仍有许多出家人继续持有土地房舍等财物,也有人受了太多供养而有能力买房子自己住,有自己私有的财产;乃至现在日本出家的和尚住在寺院中照样娶妻生子,这是从日本的本愿念佛宗——一向宗——成立以来就可以这样的;但这是完全不如法的行为,很 三摩地

2018-07-22

有一天这四位神王同时起了一个念,想要受持八关斋戒,于是他们遍寻观察,哪里有清净的处所可以受持八关斋戒呢?他们同时发现唯独有摩竭王的后园是没有种种喧闹的寂静处所,于是这四个神王都到摩竭王的后园中,各自坐于树下,慈心奉斋,行于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的六思念。经过一天一夜后到隔天的清晨,受持八关斋戒之后,这四个神王才开始互相交谈,并前往面见摩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能够持戒就不会有后悔的心,不会有后悔的心就会产生欢喜心,能够肯定自己,能够肯定自己当然能够心安理得;所以因为心安理得,当自己修学无相念佛,或者是修定的时候,就很容易和轻安相应。我们知道在初禅、二禅当中都有喜和乐,这也一定要我们身心轻安,才能够得到这种殊胜的快乐。无相拜佛忆佛更是可以在行住坐卧四威仪当中,都安住在轻安的情境当中。所以只要能够安住定 三摩地

2018-07-22

在六斋日修六念法门一、念佛:佛为慈悲导师;二、念法:法为诸佛之母。(念三十七道品诸法、四弘誓愿等)三、念僧:僧为人天福田;四、念天:天上长寿安乐;五、念戒:持戒三业清净;六、念施:普施一切贫穷;受八戒斋的目的受八关斋戒时要如法受持,坏八戒斋者也不许受戒(指优婆塞戒)。其实八关斋戒真正的称呼应该叫做八戒斋,主要特点是持斋,也就是七戒之外再加上不非时食 三摩地

2018-07-22

常有人本来乐于学佛,但是一知道有许多戒律要守,就打退堂鼓了;也有人能安下来念佛,但是不敢受戒,认为受了戒就会被绑着,没有戒就不会得戒罪。这样想不能说有错,每个人都希望活得轻松,不要动辄得咎,也就是每个人都希望活得自在,追求无系缚解脱的生活,这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向着解脱、常乐我净行进的动力;只是都会产生颠倒的认知,我们因过去世不能了解法界的真相,无明造 三摩地

2018-07-22

有一天这四位神王同时起了一个念,想要受持八关斋戒,于是他们遍寻观察,哪里有清净的处所可以受持八关斋戒呢?他们同时发现唯独有摩竭王的后园是没有种种喧闹的寂静处所,于是这四个神王都到摩竭王的后园中,各自坐于树下,慈心奉斋,行于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的六思念。经过一天一夜后到隔天的清晨,受持八关斋戒之后,这四个神王才开始互相交谈,并前往面见摩 三摩地

2018-07-22

念佛法众僧思惟。非念死相。非于生死离欲思惟。非见少罪如微尘许怖畏思惟。不应多取。敷具医药。看病饮食。资具因缘。彼如是人而便多取敷具医药随病饮食资具因缘。彼人如是多取卧具病药饮食资具因缘。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合大地狱生火盆处。受大苦恼。所谓苦者。彼火盆处。热炎遍满。无毛头处无炎无热而不遍者。彼地狱处。地狱人身。状如灯树。彼灯热炎。合 三摩地

2018-07-22

对于念佛人尤其重要,必须保住人身做为修行的工具才好修行。在五道很难念佛,人间好念佛。人的基本条件具足了,才有可能修行佛法,才能够顺利往生极乐;乃至于在此世间证得圣位之前,更须先要具足做人的条件,所谓人成而后成圣。-------《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正礼老师主讲 (原标题:五戒简介)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