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于多劫中常作国王,发愿求于无上菩提,心不退转。为欲满足六波罗蜜,勤行布施,心无吝惜,象、马、七珍、国、城、妻、子,奴婢、仆从,头、目、髓、脑,身、肉、手、足,不惜躯命。时世人民寿命无量,为于法故捐舍国位,委政太子,击鼓宣令四方求法:‘谁能为我说大乘者,吾当终身供给走使。’时有仙人来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莲华经。若不违我,当为宣说 | admin 2020-06-14 |
|
(十八)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十九)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二十)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二一)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 | admin 2020-06-14 |
|
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以是于彼佛前,立斯大愿。于今百千万亿那(nuó)由他不可说劫,尚为菩萨。又于过去不可思议阿僧衹劫,时世有佛,号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彼佛寿命,四百千万亿阿僧衹劫。像法之中。有一婆罗门女。宿福深厚,众所钦敬。行住坐卧,诸天卫护。其母信邪,常轻三宝。是时 | admin 2020-06-14 |
|
第三种人适合修学人乘善法,他们愿意受五戒,但是心中对众生并无悲心,不肯发愿为众生的救度而努力,只想保住后世的人身而已。第四种人如同基督教中专门行善而求生天堂的教徒们,他们如果一开始就接触到佛教而信受了,就会修学天乘的善法,在持五戒以外,更进一步修行十善业道,心中回向来世生于欲界天中,但是却不可能修学解脱道与佛菩提道。能修学佛法的人有三种:第一种是声 | admin 2020-06-08 |
|
「事密」虽然不是真正的佛法,只是古时印度晚期佛教中的「初期密宗」的事行法门,本来就不是真正的佛法,只是一些护法神所传的对治世俗烦恼的事行法;但是,我们借着「事密」法召请鬼神来到法会中,然后转入三时系念的法会过程中,由证悟实相的菩萨,对召请来的一切鬼神,以及与会的大众们,开示解脱道的正理,使他们断三缚结;或者详细开示般若实相,也有可能使其中少数的护法 | admin 2020-06-08 |
|
--------平实导师《心经密意》证得般若的人,其实是意识心证得般若,而意识心却是缘起缘灭的虚妄法;如果转依真心自住的无境界境界来看,其实没有般若可证,因为真心从来离见闻觉知,从来自住涅槃绝对寂灭境界,有什么般若可以证知的呢?所以,菩萨由于这样的亲证、这样的现观,因此觉知心与意根便灭除了我见、我执,因此而得解脱生死轮回;然后发愿留惑润生、自度度他,修证无 | admin 2020-06-08 |
|
同时,佛教也彻底的实践忏悔这些善法,因为忏悔乃是众生改往修来远离恶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加行方式,经典上也说忏悔乃是七种最上供养之一;七种最上供养就是所谓的礼拜、供养、忏悔、随喜、劝请、发愿、回向。因此,忏悔这个法乃是修集福德一个很重要的行门,因此,菩萨在广行菩萨道而修集一切善根的同时,也是必须要实践成就忏悔这个善法。而且,忏悔之法是与回向等其他的善净行 | admin 2020-06-08 |
|
但是除了菩萨多分了知恒内执我的内容,阿罗汉们极少分了知恒内执我的内容,以外的凡夫众生,包含诸天天主尚未学佛、未证四果者,都一样不可能了知的,除非是地上菩萨发愿去任职。我慢中的内执我所,被大师们误解了,总是如同佛光大辞典一般,解释作自己所有的都比别人高上。但是内执我所的真正意义是:永远都不间断的内执自我拥有的心所法,也就是恒内执见闻知觉性。见闻知觉性 | admin 2020-06-08 |
|
故在正觉发愿文中「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此乃是真修佛道者一个很重要的志愿,因此退堕二乘地也是业障的一种。所以业障的种类有很多,除了前面所说的专修善法是业障、退修二乘解脱道是业障(对于想要修学成佛之道却被人以解脱道取代而说为成佛之道者来说),还有更多乃是恶业缠身连善法、二乘法都无法增上修行,这些都是业障的一种。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 | admin 2020-06-08 |
|
假使在坏劫到来时,因为信受净土经典的开示,念佛七天后自己提前断命,也可以往生去极乐世界,那不就超越劫浊了吗?是超越了!不然的话,发愿往生去琉璃光如来的世界,那也是超越劫浊啊!再不然,往生去色究竟天也可以啊!这不就超越劫浊了吗?所以,众生不能超越劫浊、被劫所限制的原因,都是因为坚固妄想;对于色身存有坚固的虚妄想,认为色身是我,所以存想固形的结果,就被 | admin 2020-06-08 |
|
其中有一个誓愿是“法门无量誓愿学”,这是因为一切的法道无穷无尽,但是同样都能直接或是间接地通往佛地的究竟涅槃,只是为了广度根器、种种差别不同的无边众生,也为了去除众生的无尽烦恼,以及一切所知障尘沙惑,而让无边的有情众生都能够成就无上的佛道,所以菩萨愿意发愿修学无量的法门,来摄受无量的有情众生。--------《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 <第84集 | admin 2020-06-08 |
|
其中有一个誓愿是法门无量誓愿学,这是因为一切的法道无穷无尽,但是同样都能直接或是间接地通往佛地的究竟涅槃,只是为了广度根器、种种差别不同的无边众生,也为了去除众生的无尽烦恼,以及一切所知障尘沙惑,而让无边的有情众生都能够成就无上的佛道,所以菩萨愿意发愿修学无量的法门,来摄受无量的有情众生。--------《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84集不二法门及八万四千法门》 | admin 2020-06-08 |
|
有一部分人由于福德因缘不足,或善知识难遇,没有好机缘,只好遇到什么法就学什么法,结果遇到的是二乘法,所以就学解脱道;可是他有菩萨种性,看到众生轮回生死好可怜,起了悲心,所以发愿:我不入涅槃,要生生世世用这样的法门度众生,就发起大悲心度众生而不入涅槃,是菩萨的种性。他所证的菩提果是声闻菩提、或者叫作缘觉菩提,跟解脱道相应的,可以出三界;但是他证得解脱 | admin 2020-06-08 |
|
有一部分人由于福德因缘不足,或善知识难遇,没有好机缘,只好遇到什么法就学什么法,结果遇到的是二乘法,所以就学解脱道;可是他有菩萨种性,看到众生轮回生死好可怜,起了悲心,所以发愿:我不入涅槃,要生生世世用这样的法门度众生,就发起大悲心度众生而不入涅槃,是菩萨的种性。他所证的菩提果是声闻菩提、或者叫作缘觉菩提,跟解脱道相应的,可以出三界;但是他证得解脱 | admin 2020-06-08 |
|
有一部分人由于福德因缘不足,或善知识难遇,没有好机缘,只好遇到什么法就学什么法,结果遇到的是二乘法,所以就学解脱道;可是他有菩萨种性,看到众生轮回生死好可怜,起了悲心,所以发愿:我不入涅槃,要生生世世用这样的法门度众生,就发起大悲心度众生而不入涅槃,是菩萨的种性。他所证的菩提果是声闻菩提、或者叫作缘觉菩提,跟解脱道相应的,可以出三界;但是他证得解脱 | admin 2020-06-08 |
|
有一部分人由于福德因缘不足,或善知识难遇,没有好机缘,只好遇到什么法就学什么法,结果遇到的是二乘法,所以就学解脱道;可是他有菩萨种性,看到众生轮回生死好可怜,起了悲心,所以发愿:我不入涅槃,要生生世世用这样的法门度众生,就发起大悲心度众生而不入涅槃,是菩萨的种性。他所证的菩提果是声闻菩提、或者叫作缘觉菩提,跟解脱道相应的,可以出三界;但是他证得解脱 | admin 2020-06-08 |
|
就因为祂有这个异熟性,所以使得解脱果的修证,到了阿罗汉位的菩萨们,都可以发愿再来受生,不会在舍报时进入无余依涅槃,因为他的第八识仍有异熟性存在的缘故。到了这个阶段,第八识就改名叫做第九识,可是,其实还是原来那个第八识的体啊!并没有多出了一个识啊!只是内容种子有所改变了,为了方便区别祂跟阿赖耶识的阶段有所不同,藉以显示修证阶段的差别,所以叫祂做第九识 | admin 2020-06-08 |
|
至于初地以上的菩萨,如果他愿意取证无余涅槃的话,他在舍寿时,其实是可以取证无余涅槃的;但是他们舍寿的时候,都故意不断除最后一分的我执,故意不取涅槃,都发愿再来这个人间、或依照佛的安排再去别的人间受生,再去上求下化,所以初地至三地未满心以前的菩萨色身,也是解脱色——是广释的解脱色。佛地的解脱色,其实并不是在大乘法中才说的,其实是在原始佛法阿 | admin 2020-06-08 |
|
假使有人之前造作恶业,能生起后悔、忏悔之心,并能发愿永不复作,就称之为善;或者在应当要行善的时候,没有及时去行善,后来产生追悔的心,这也是称为善。相反的,如果先前造作善业,后来却产生后悔,懊悔自己先前所作的善业,就叫作不善;乃至先前不造恶业,后来反而生起后悔之心,后悔当时没去造作恶业,这也都叫作不善。由此可见,悔或恶作心所,于善染等诸法皆不决定;也 | admin 2020-06-08 |
|
若无人发愿受生人间,或不肯应命而来,则人间了义正法便告失传。了义正法若失传者,则佛教之外道化丶世俗化丶法义浅化丶道次第失传等弊,悉将一一出现;则佛教必将提早步入实质灭亡之境,不待外道之以武力消灭佛教也。[18]菩萨之心,率性耿直,每多慈悯众生而欲救之;是故若见大师误导众生,令诸众生同入邪道丶久修不证丶虚耗资财光阴者,辄生恻隐之心,不忍独善其身,乃行方便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