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若如是众生中,法身熏习而有力者,烦恼渐薄,能厌世间,求涅盘道,信归一实,修六波罗蜜等一切菩提分法,名为菩萨。若如是菩萨中,修行一切善法满足,究竟得离无明睡者,转名为佛。当知如是众生、菩萨、佛等,但依世间假名言说故,而有差别;而法身之体,毕竟平等,无有异相。「善男子!是名略说一实境界义。若欲依一实境界修信解者,应当学习二种观道,何等为二:(一)唯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另外,经中也有提到:修学六波罗蜜里面的忍波罗蜜,也能够消除先世的恶业;譬如佛陀在《金刚经》中,也有为须菩提开示说:如果能够受持此经如来藏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的话,那么这个人过去所造作的罪业,因为被人轻贱而能够安忍于如来藏境界的缘故,那些恶业就会消灭,不须再去受报,未来也一定会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经由上面的说明,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由于每一位有情都是由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再者,从阿罗汉与菩萨累积的福德与智慧资粮的差异来说,诸地菩萨早在六住位将满心而明心见道前,从初住位就已开始外门广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菩萨六度;明心不退入第七住位后,进入内门广修六度万行,持续经过了十住、十行及十回向位,前后整整一大阿僧祇劫都在这上面修,乃至入地后还是继续修这六波罗蜜多,甚至加修方便、愿、力、智四波罗蜜多,再经两大阿 | 三摩地 2018-07-22 |
|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4)虽然菩萨布施的时候,要有抉择的智慧,不要护持破坏正法的团体去弘扬邪法;但是在布施行中,不应当去简择对方的种姓贵贱而起分别心,或者不愿意布施饮食给非佛弟子的外道,而使他们因为缺乏食物而丧失生命。而应该广为布施,而且要平等心;如果能常常透过布施,累积福德及修除性障,便能有机会值遇大善知识修学正法,实证解脱与证悟菩提 | 三摩地 2018-07-22 |
|
六波罗蜜。当得满足增长福德。外道。从畜生终来生人间者。畜生已前作人身时。修行积习愚痴之法。以习痴故便行恶业。由作彼业生畜生中。彼人本受畜生身时。与诸畜生久居住故。行畜生仪式。彼从畜生终已。由有习气畜生行法。是人得人身已。闻如是法。见己身行。应当自知。我本必从畜生中终来生人间。是人为舍畜生行故。应求知识。彼善知识。为除是人愚痴业故。说十二因缘。以是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另外,像《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八里面也有这样子的记载:【菩萨住不动地得真寂静,除去忧苦、寻、伺、喜、乐、出入息等,不生不灭住真法界,能现种种神通变化——或身如火聚放大光明,遍满三千大千世界;或身上出水如注大雨;扪摸日月威光自在;或现大身上至梵天;或现小身犹如芥子;或震动大地如水涛波;或以一身而现多身,或以多身还复一身;或隐或显说种种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虽行六波罗蜜,而遍知众生心、心数法,是菩萨行。虽行六通,而不尽漏,是菩萨行。虽行四无量心,而不贪着生于梵世,是菩萨行。虽行禅定、解脱三昧,而不随禅生,是菩萨行。虽行四念处,而不永离身受心法,是菩萨行。虽行四正勤,而不舍身心精进,是菩萨行。虽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萨行。虽行五根,而分别众生诸根利钝,是菩萨行。虽行五力,而乐求佛十力,是菩萨行。 | 三摩地 2018-07-22 |
|
以下均节选自《优婆塞戒经》(六波罗蜜品)第十八〖善生言:世尊!如佛先说供养六方,六方即是六波罗蜜;是人则能增长财命。如是之人,有何等相?佛言:善男子!若能不惜一切财物,常于他人作利益事;念于布施,乐行布施;随有随施,不问多少;当行施时,于身财物不生轻想;净施不择持戒、毁戒;赞叹布施,见行布施欢喜不妒;见有求者,心则悦乐,起迎礼拜施床命坐;前人谘问, | 三摩地 2018-07-22 |
|
——《优婆塞戒经》(六波罗蜜品)第十八善男子!什么叫做到彼岸呢?这就是说,布施到彼岸的意思,应当让佛弟子们了解如何是布施而到彼岸,因为大乘法的到彼岸和二乘法的到彼岸大不相同。二乘人说他们到了解脱生死的彼岸,其实是方便说,他们哪有到彼岸?因为真正的到彼岸是你十八界还没有灭,就已经亲证涅槃的实际,那才叫作到彼岸。换句话说,在五阴的你、十八界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善男子啊!出家之人只能具足五波罗蜜,不能具足六波罗蜜。为什么不能具足六波罗蜜呢?因为布施波罗蜜有三种:财施、无畏施、法施。出家的菩萨只能做无畏布施及佉布施,财物布施就没有办法做到;因为出家菩萨所有的钱财都是由大众供养而来,当然不可能要求信众不断拿钱来让自己去布施,只能要求信众供给生活及修道所需的钱财,不能做过多的要求,所以就没有余钱来做财施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具足六波罗蜜三十七品。得深禅定。起六神通。放大光明。得一切种智。五眼具足。成就佛道故。 -----微信公众号《真如与佛性》2016-04-27(原标题:菩萨戒之八种殊胜)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世尊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有开示说,僧宝也有三个层次:第一种是第一义僧,指的还是一切有情的如来藏,如来藏祂无形无色,不可睹见,不可捉持,不可破坏,也无能烧害,不可思议,唯证乃知;祂才是一切众生最好的福田,祂从来无受无取,具有无量诸功德法,常不变易,所以名为第一义僧。第二种僧宝,指的是已经实际证果的圣僧,包括所谓初果须陀洹,乃至四果阿罗汉、辟支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谓的法宝,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当中世尊开示说,法宝有三个层次:第一法宝,指的仍是一切众生都有、与佛无差无别、自性本来清净、无生无灭的如来藏,又称为是摩诃般若解脱法身。第二法宝,则是所谓三十七菩提分法等,戒定慧诸妙功德。因为修学这些法,就可以证得第一法宝清净法身,所以才被称为第二法宝。第三法宝才是指诸佛菩萨所开示的经律论等。世尊又说,一切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而所谓的法宝,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当中世尊开示说,法宝有三个层次:第一法宝,指的仍是一切众生都有、与佛无差无别、自性本来清净、无生无灭的如来藏,又称为是摩诃般若解脱法身。第二法宝,则是所谓三十七菩提分法等,戒定慧诸妙功德。因为修学这些法,就可以证得第一法宝清净法身,所以才被称为第二法宝。第三法宝才是指诸佛菩萨所开示的经律论等。世尊又说,一切众 | 三摩地 2018-07-22 |
|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皈依三宝品》也说:“皈依法身者,即是皈依过去未来现在诸法”。说到所皈依的法宝,“是殑伽沙等诸佛菩萨三无数劫六度万行所证之果”。说到皈依的僧宝是“第一义僧,所谓诸佛圣僧,如法而住”。由上经论所说,故知皈依三宝是皈依一切三宝。但是应该知道,若约依止和出家来说,则唯以一佛一僧为师了。(原标题:真实皈依) | 三摩地 2018-07-22 |
|
心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五智三味、三种法门、十一种空观、十二缘智、无量禅定,具足七智,已能度到六波罗蜜岸。若人能以如是等法赞叹佛者,是人则名真供养佛。”〗——《优婆塞戒经》(供养三宝品)第十七讲记:接下来解说诸佛的伟大功德,所以大家应当供养,也说真正的供佛应该如何供养。佛开示说:佛教中所说的如来是身心具足的。也就是说,如来是具 | 三摩地 2018-07-22 |
|
心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五智三味、三种法门、十一种空观、十二缘智、无量禅定,具足七智,已能度到六波罗蜜岸。若人能以如是等法赞叹佛者,是人则名真供养佛。”〗——《优婆塞戒经》(供养三宝品)第十七讲记 接下来解说诸佛的伟大功德,所以大家应当供养,也说真正的供佛应该如何供养。佛开示说:佛教中所说的如来是身心具足的。也就是说,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这里说的波罗蜜,不用六、也不用十,因为如果你讲六波罗蜜呢!那十地所修的十波罗蜜就不算在内了!如果你讲十地的十波罗蜜呢!那初地之前的六波罗蜜,又不在里头了!所以用“诸波罗蜜”四字,因为波罗蜜有时是六法,有时是十法。至于诸波罗蜜的内涵,后面会说,这里暂时先不说它。“第四要信正行僧。”想要信到正行僧,在现代也是不容易的事,一般而言,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第一归依三宝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迦兰多迦竹林精舍。时与众多菩萨摩诃萨。住不退转位阶十地。十波罗蜜多悉已圆满。复有众多诸大苾刍。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已利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复有阿僧企耶诸有情等。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于此会中而作是念。此会众中诸有情类。贫穷孤露无所依怙。流转生死沉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世尊在当时为了众生,为了求《法华经》,为了满足六波罗蜜,所以勤行布施,无所吝惜;可以舍身、舍王位,甚至愿意身为奴仆,只是为了利益众生、成熟众生,而不是为了当国王可以来享受五欲之乐。那么佛弟子当了国王之后,和一般世间人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看一下弥勒菩萨是如何说的。在《瑜伽师地论》〈摄受品〉当中,弥勒菩萨曾经谈到,大菩萨在修一切行的时候,有六种善于摄受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