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另外在利乐有情上面,什么法可以施设为处?什么法不能施设为处?佛也是很清楚的,这叫作处非处智力。这个智力,菩萨证悟明心以后开始出现,要到佛地才能具足;而这个处与非处的分别,显然与五力的离分别执着不一样,所以是与五力相反的。譬如声闻人,二乘菩提的五力出现了以后,他就什么都不关心了;当他肚子饿了,去托钵回来,用过斋了,经行以后他又入定去了,什么事都不关心 | admin 2020-06-08 |
|
以上是对于法大略的说明,那什么又是法门呢?法门是佛法中的专用语,专指佛菩萨所开示的胜妙法道;因为这些法道,能够开启众生的解脱之门,能够普令有情众生超凡入圣,出离生死苦趣,而进入到解脱清净的境界之中,所以就把这些能让众生解脱的法道称之为法门。譬如佛陀在《法华经》中说:【今我亦如是,安隐众生故,以种种法门,宣示于佛道。】(《妙法连华经》卷一)又譬如说, | admin 2020-06-08 |
|
什么是解脱道?解脱道就是讲如何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方法与行门,这叫解脱道;那什么叫做菩提道?菩提道就是生命的实相…法界根源的证知;法界的实相讲的就是有情都有的真如与佛性。有些人也许想:「二乘人不是也有菩提吗?为什么他们不属于菩提道呢?」这就是说,菩提有三乘的差别: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声闻菩提以及缘觉菩提完全是讲解脱道,也就是说,它告诉我 | admin 2020-06-08 |
|
若诸有情带在家相,不剃须发,不着袈裟,虽不得受一切出家别解脱戒,一切羯磨、布萨、自恣,悉皆遮遣,而有圣法得圣果故,胜义僧摄,是名胜义僧。】(《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5)这意思是说:诸佛世尊以及诸菩萨摩诃萨,还有声闻四果及修因缘观证果的这七类有情,都摄属于胜义僧;纵使说现在家相不剃须发、不服袈裟、不受一切出家别解脱戒,但因为有解脱道,或是佛菩提道的圣 | admin 2020-06-08 |
|
--------《三乘菩提学佛之正见一》<第07集我见、烦恼、五阴>正纬老师那什么是(声闻菩提所说的)我见?什么又是我执呢?从字面上来看,我见就是认取三界的五阴或四阴,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色界的有情有五阴,就是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这五阴;无色界的有情没有色身,所以没有色阴,但是还有受阴、想阴、行阴、识阴这四阴。我见就是去认取这三界当中的五阴 | admin 2020-06-08 |
|
--------《佛法概论——菩提道真实次第》第二章第三节我见、我执三缚结所断之我见,又名身见,谓于欲界身及欲界心之虚幻,不能证解,由是坚执欲界中之色身为常不坏我,或执欲界中之见闻觉知心为常不坏我,以为此见闻觉知心可于死后重新受生,以为来世仍是与此世同一之见闻觉知心;此即欲界有情之身见我见,亦是常见外道所主张之常不坏我也。--------平实导师《甘露法 | admin 2020-06-08 |
|
可是要趣向第一义的话,你所修的福德,一定要与第一义正法(的护持)相关联!所以从布施开始,就要以财布施含摄法布施(把财物用在护持第一义正法上面);含摄法布施以后,因为法布施本身是在弘扬了义正法,能够于了义正法中利益有情的法身慧命,同时也利益自己的法身慧命,那么这样的福德就与了义正法相关联!这个福德与了义正法相关联,自然能够成就菩萨在七住位见道的福德。 | admin 2020-06-08 |
|
卢舍那佛则是佛之庄严报身,现今仍于色究竟天宫说法,不可谓佛已灭;卢舍那佛分身八十亿,于八十亿世界示现应身而度有情;此界菩萨若已修入初地而有轮宝者,悉能随时至色究竟天宫面见释迦牟尼佛之庄严报身——卢舍那佛;若有人自称能乘轮宝至极乐世界见佛,而不能随意于此娑婆世界面见卢舍那佛者,悉是以其神通面见他方世界应化身佛,此人尚非初地菩萨,何况三地四地 | admin 2020-06-08 |
|
当有情众生在贪瞋痴当中打滚的时候,祂和有情众生同在一起,可是祂从来不起贪瞋痴,所以说祂叫做自性清净心;并且现观祂的自性清净,从来不染污,从来不起念,却又含藏了众生七识心的染污种子,却又不断有众生的染污种子出现在七识心上面。又观察这个真实心,含藏了种种的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乃至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性空……等一切佛法,都是从如来藏这 | admin 2020-06-08 |
|
当有情众生在贪瞋痴当中打滚的时候,祂和有情众生同在一起,可是祂从来不起贪瞋痴,所以说祂叫做自性清净心;并且现观祂的自性清净,从来不染污,从来不起念,却又含藏了众生七识心的染污种子,却又不断有众生的染污种子出现在七识心上面。又观察这个真实心,含藏了种种的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乃至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性空……等一切佛法,都是从如来藏这 | admin 2020-06-08 |
|
然而成就无上正等菩提所须断尽之无始无明上烦恼,并非在三界外;而是三界中一切有情之八识心王、五遍行、五别境、......乃至七种性自性、七种第一义、五法三自性、四无碍辩......等法之究竟修证与了知,具足证得人法无我,名为所知障断尽而成佛。然断此所知障者,皆在三界万有诸法之中,不在三界之外,所以者何﹖佛道不在三界外修,所修「诸法无我」等无生法忍,悉皆函盖于三界 | admin 2020-06-08 |
|
所谓杀生,主要是指杀人,但也包括故意杀害一切有情众生,都属杀害生命。偷盗是窃取他人财物,虽一针一线之微,不告而取即谓之偷。邪淫,是指不正当的性行为,非人、非时、非处行淫皆称之。在家佛弟子若能远离以上三种恶业,进一步爱护生物,布施资财,宣扬正法,已婚在家人保持正常的夫妇关系,出家人则为终身不淫,这就是正业。正命:是指正当的生计,也即是远离邪命。世尊住 | admin 2020-06-08 |
|
有情贪求五尘境及其所生诸法者,实因贪爱内六根;贪爱内六根者起于执自内我,执自内我者恒执能知能觉之心及作主之心。执知觉作主心故不甘寂寞,时时处于五尘境及其所生诸法中,欲觉知自身所受,欲觉知自心受想。若于自内我之执受能断之理了知,则知此执受断者不贪觉受,则知不贪觉受者必不着五尘境及定境,则知有情若有灭世贪爱者,想受阴灭,便出三界。知此理者,名为知苦集灭 | admin 2020-06-08 |
|
因此说,声闻、缘觉、菩萨、佛都一样住於九众生居的境界中,但是却不属於九众生居所摄,所以在六凡众生之外,别立四圣法界;而四圣有情却都同样安住於九类众生的居处中,藉著同事、利行而以法施、爱语来摄受众生。但是三乘贤圣们在人间证得四禅、四空定的境界,却都可以现观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的虚妄,所以异於六凡众生,所住的三界九地境界就不是众生居。由此而知,已断 | admin 2020-06-08 |
|
声闻乘与缘觉乘这两种修法都是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上面去修无我观,这无我是人的无我,人无我叫做有情的无我,因此说二乘人所证的解脱果是人我空。--------平实导师《邪见与佛法》大乘的解脱有四种涅盘:本来自性清净涅盘、共二乘的有余涅盘和无余涅盘、加上只有佛地才有的无住处涅盘。这是大乘所修证的四种涅盘解脱。从初地开始能够证得慧解脱的有余涅盘而不证,因为菩萨七 | admin 2020-06-08 |
|
当有情众生听到这个道理之后,就开始寻找善知识,熏习正确的知见,然后开始寻觅,开始观行,开始观察:到底我身中的真如在哪里呢?我的佛性要怎样才看得见呢?在还没有证得真如之前,就叫作观行即佛。观行即佛就是在别教的六品弟子位中,也就是说,别教的六住位满心以下,全部都是观行即佛,还没有证得真如的人,就是在这个阶段。所以,智顗大师说五品弟子位,就相当于别教的五 | admin 2020-06-08 |
|
那什么是(声闻菩提所说的)我见?什么又是我执呢?从字面上来看,我见就是认取三界的五阴或四阴,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色界的有情有五阴,就是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这五阴;无色界的有情没有色身,所以没有色阴,但是还有受阴、想阴、行阴、识阴这四阴。我见就是去认取这三界当中的五阴或四阴之中,有一个常恒不坏的我这样的见解。我执如果加以细分的话, | admin 2020-06-08 |
|
有想,欲界人间以及三恶道有情的生活状态都是有想的。有想的这个「想」,在《阿含经》里面讲的就是指「知觉」;有想或无想,是指有知觉或者无知觉,不是在讲语言文字妄想那个「想」。这个地方,几十年来很多的大法师、大居士都误会了,错把没有语言文字妄想当作是「无想」。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诸位知道(如果你修行够久,应该会记得),以前美国有一个卡普勒禅师来到寻觅禅的 | admin 2020-06-08 |
|
一切有情众生由于无量劫来所熏所习之不同,导致根性千差万别,当然对于六尘的领受和执着也就各不相同;因此在应对万缘的时候,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也就迥然不同了。假使有人之前造作恶业,能生起后悔、忏悔之心,并能发愿永不复作,就称之为善;或者在应当要行善的时候,没有及时去行善,后来产生追悔的心,这也是称为善。相反的,如果先前造作善业,后来却产生后悔,懊悔自 | admin 2020-06-08 |
|
高慢在诸地菩萨中是不会存在的,只存在于三贤位中,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诸地菩萨总是拿佛和菩萨来比,就会觉得自己的修行差得远呢!要到何时才能成佛呢?因此,总是心心念念想着应该如何才能往上提升,才能利乐更多的有情,所以诸地菩萨不会有高慢产生。但是在三贤位中有时会生起,那就会随着每个人修证的高下而有所不同。然而高慢通常都是在凡夫位中出现的多,如果在亲证实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