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什么是菩萨?在台湾、中国等华人地区的佛教,绝大部分都是以大乘法为主,所以在佛教徒之间,彼此以“菩萨”来互相称呼可以说是很平常的,但是到底什么是菩萨呢?有的人会说:这很简单啊!菩萨就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翻译成中文就是“觉有情”。那么什么是“菩提”呢?又要觉悟什么东西呢?这当然就不是三言两语讲得清楚的。现在 | admin 2018-08-07 |
![]() |
譬如说,有一些众生在修行外道法的时候,因为他过去生有熏习过佛法,虽然有隔阴之迷,一时还没有办法相应;但因为已经具足了对大乘佛法信、进、念、定、慧等五根,所以当看到或者听到外道典籍当中的说法的时候,就知道这是和事实颠倒的邪说;因此,就会心中不乐,知道这些邪说会误导众生;有的人就因为这样,发起了菩提心,希望能够以正法来摄受众生,想要让大家都能够住在如理 | admin 2018-08-07 |
![]() |
经文是这样说的:【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众生欲向大乘者,应当先知最初所行根本之业。其最初所行根本业者,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因信解力增长故,速疾得入菩萨种性。所言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十方。究竟一相,无二无别,不变不异,无增无减。以一切众生心, | admin 2018-08-07 |
![]() |
而在大乘法中,则最初的十信位要以一劫乃至万劫,修集对大乘佛法的信心。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候,熏习般若中观以及断我见的加行;七住位要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性的如来藏;八住位要在一切法上现观般若中道,渐渐消除性障;十住位要眼见佛性,成就世界如幻观。初行位到十行位,要在内门广行六度万行,并且成就蕴处界犹如阳焰 | admin 2018-08-07 |
![]() |
但是佛法就只有这些吗?为什么我们学了一世就只知道这些?为什么我们参禅十几年还是读不懂公案、读不懂经典?二乘声闻、缘觉都已断了见、思惑烦恼,证得了二乘菩提,成为二乘圣人了,为什么还不是大乘法中的开悟圣者?虽不是凡夫了,为何还是被佛陀说是愚于实相的愚人?二乘无学因佛开示涅槃有本际,入涅槃以后非是断灭,虽知而不能现观无余涅槃中的实际,故名为愚。那些二乘圣 | admin 2018-08-07 |
![]() |
可是我们要知道,归依僧并不是归依于一个人,因为“僧”的意思本来就是“众”的意思,表示说它是僧团,是指十方三世的大乘菩萨僧团,这就是僧的意思。所以我们归依在任何一个道场,不管是正法道场或是表相的佛法道场,事实上我们所谓的归依都不是归依于任何一个人,而是归依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建立的佛法的这个道理,归依于一切诸佛的领导,这个才是我们 | admin 2018-08-06 |
![]() |
虽未见性,亦不解第一义,但能不谤大乘,深信因果,而发无上道心者,亦可得生实报庄严土,上品下生也。(注一)但上品下生人在极乐世界修行时间极长远,所得境界亦复远逊于上品上生及上品中生,行者当自审察。所以,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者,若无更殊胜之法门时,当“老实”持名念佛。若有胜于持名念佛之法而有幸得闻,当求殊胜之法,以求上品上生;莫以上品下生或中 | admin 2018-08-06 |
![]() |
尤其是,如果又有大乘见道的功德,在十住位的修行,从初住到十住,都能够依著诸法如幻的这样的一个心念来看眼前的事物,对于会再造下粗恶的身口意业,已经不是这样的学人所会行的业行了。佛陀有开示:“当我们在正念正知的时候,是要如同手上护著一个油钵,从众中走过;在这个大众前面有著许多漂亮的美女,而在后面却有著一个拿著刀要杀我们的人,但是不论前面的美丽的诱 | admin 2018-08-06 |
![]() |
又譬如有人主张:“大乘非佛说——坚持大乘法不是世尊亲口说的,而是佛涅槃后,佛弟子们对佛的永恒怀念。”像这样的人,乃是毁谤正法的人。又譬如有邪淫外道主张:“在性高潮中,可以体验明光的微细层次,并借着与明妃交合的经验,可以使人即身成佛。”像这样的人,就是佛所说的邪淫外道。由此可知,所谓的无惭愧僧,就是落于常见、断见以及邪淫 | admin 2018-08-05 |
![]() |
因为释迦如来在往昔无量劫中,因为不舍我们这个娑婆众生善根缺乏、烦恼深重,所以舍头目脑髓、支节手足、国城、妻子、象马、珍宝,就是为了安置娑婆五浊恶世众生于佛法中,来培植善根种,释迦如来为了我们而修种种苦行,此恩此德实在难以酬报;倘若要报答如来的恩泽,应当在这一世勇勐地精进、刻苦耐劳、不惜身命来护持如来的三乘菩提正法;同时要护持弘扬通达大乘法的善知识, | admin 2018-08-05 |
![]() |
一般佛弟子唯有信佛语,是因为这些具信的弟子,依据自己的程度,来检查佛陀开示的法要,验证确实无误,不论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的开示都符合一再的检验,这个具信的弟子本身又不谤大乘,不谤佛法僧三宝,福德因缘具足并依教奉行,乃能往生。就如经上所说阿弥陀佛在因地时所发的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 | admin 2018-08-05 |
![]() |
这个修行的目标约略来讲,我们就可以分成两大目标:从事相上来看的话,我们说在佛教里面有所谓的三乘佛教,前面的两个就是所谓的声闻跟缘觉,就是一般人所熟知的二乘的佛法,那么第三个就是所谓的大乘佛法。在二乘佛法里面讲的,主要是如何能解脱于烦恼;也就是说,佛在二乘佛法里面告诉我们说:烦恼它的根本是什么?它的来源是什么?它的表现是什么?它的样貌是什么?以及我们 | admin 2018-08-05 |
![]() |
然而如果遇到相同的情况,大乘人是看对方是否有因缘,如果有因缘说法,就为他说法,看他的根器说法,他不高兴听这个法,你就讲别的法,他任何法都不想听的时候,你就合掌恭敬,然后呢,面貌欣怡,不要露出颦蹙相,这样至少彼此离去的,也互相结个善缘。颦蹙相就是皱眉头,菩萨常常这样的话,人家心里面就会讲,这个叫大乘法,哼……,心里面会产生不满。菩萨呢,要 | admin 2018-08-04 |
![]() |
在大乘法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在末那识上面做文章的,因为众生的解脱与轮回都是以祂的“执著与否”作为主要原因,而且一切种智的亲证与内涵,也都离不开祂的自性,所以说祂是佛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这个末那识也就是无始劫来不曾间断过背后的你!祂才是真正的你自己;虽然这个“你”也是可以灭除的,就好比定性声闻舍寿的时候,可以灭除意根而入无余涅槃一 | admin 2018-08-04 |
![]() |
经由如是真如缘起的转易,众生就能成就三乘解脱果及大乘别教佛菩提果,而其转易的过程,可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转阿赖耶识成异熟识成就解脱道。而解脱道并非只有二乘人修习大乘通教,别教初地至六地满心菩萨也是这样修、这样子断,这样子来证是修学佛菩提必经的过程。第二阶段是进一步转易异熟识成无垢识真如,法无我智圆满究竟,成就四智圆明,具足四种涅槃,究竟成佛。因 | admin 2018-08-04 |
![]() |
而能够如理的持咒圆满,乃是九地菩萨修学的无生法忍、四无碍辩功德,也就是九地菩萨能证、能解、能知、能修大乘诸法的总持,因此证得四无碍辩的广大功德,以此于法、于义、于辞、于乐说普皆无碍的总持门功德,而能够无私无我的广利众生普雨、法雨,成就力波罗蜜多,这样才是真实圆满的持咒者,否则与这理持完全相反,只求消灾解厄,甚至发财、治病,都在世间法上用心,想要实证 | admin 2018-08-04 |
![]() |
又为什么说这八识心王含摄一切世间与出世间法而依此显示大乘的真正义理?这就要大略地来说明唯识的五位百法了。五位百法它的总纲说到:【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大乘百法明门论》) 换句话说,它是有次第性。如果您能够把这个颂记住,并且如实地了解,对于大乘佛法,你就能够大概知道一个架构了。这个颂中的第一 | admin 2018-08-04 |
![]() |
三乘菩提的实证是为了要断轮回,或是广而说之,大乘除了分段生死,还要断变易生死。那不管是断哪一种生死,您一定先要从欲界的层次能够远离、能够超越,才可能说有佛法的初分的实证。以我们来讲,我们这是欲界的人身,我们表现出来的人、我、众生、寿者相,表现出来的贪、瞋、痴,都是属欲界的层次。换句话说,您、我不可能避离、跳跃过这个一楼(欲界),而马上说能够依于色界 | admin 2018-08-04 |
![]() |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是中国佛教一支,主要流传于藏、蒙古、土、裕固等民族居住地区,它是在公元7世纪时,由印度传入的密教与汉地传入的大乘佛教,以及藏族地区的原始宗教——苯教相互影响、相互结合形成的;二是密教的内容。莲花生用类似苯教的那套奥秘的巫术传教,以迎合人们相信驱魔摄鬼的心理,从而消除人们对佛教的陌生感。他还把苯教的某些神祇吸收到佛教中作为护法 | 三摩地 2018-08-03 |
![]() |
以上是佛门大乘菩萨入胎的过程,属于投胎到人道的菩萨乘愿再来的“正知入胎”。以上,在有情众生生死轮转的六道轮回之中,关于中阴身现起以及当中的境界,我们已经说明了天道、地狱道、畜生道以及人道四种状态。接著,我们来说明饿鬼道有情众生的状态。有一类有情生性悭贪、一毛不拔,行事风格苛刻小气,从来都没有想到要布施财物给其他的有情众生,这样的有情在往生之后,由于 | 三摩地 2018-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