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像这样不愿接受,自外于之外,对自己到底有何益处呢?现在还有许多附佛法外道团体的,冒用佛陀的法王称号,否定如来藏阿赖耶识的真实存在,却说他们在教导人如何进入菩萨行。我们从上面地藏王菩萨摩诃萨以及马鸣菩萨摩诃萨的开示,就应该好好地思考:像他们这样子,真的能够进入菩萨正行吗?菩萨道能够正确而没有偏差地修学吗?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从以上简单的说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尤其像某个附佛法外道,以古代邪师所编纂的《入菩萨行论》、《菩提道次第广论》等作为教材,号称是引用佛经以及诸大菩萨的论典所编辑而成的;但是他们否定了佛菩提的核心第八识如来藏是真实法,那么他们所说的菩提以及菩提心,早就已经成为空无实义的戏论了。他们的作为都是要把学佛人转入欲界五欲法当中,让人永远在三界火宅之中流转的邪法。古德有说:「邪人说正法,正法亦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陀的传续与众生慧命的升进,关键在于大善知识的出兴于世、宣说妙法,令大众得以听闻而确立正知见,进而如理作意地思惟、修行;然而,五浊恶世的人间,佛门内充斥着外道与邪见:或断或常,或浅俗化、或学术化、或商业化,既不以实证为本,又落于名利之争、表相崇拜的宗教事业,看似热闹兴盛,却越来越偏离佛教,甚至于沦落世间法上用心、或在学术上虚拟、或自贬根器而只想求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教之危机》页213 正觉对释证严作的以上评论,已是二○○二年夏天的事,将近十三年后的今天,释证严的心态与行为已经有所转变,掺杂了日本【立正佼成会】思想的外道凡夫邪思,已是以外道心态而仍仿称是佛教了。 从如来三乘菩提的义学与实证来看,印顺与证严师徒表面上是外行,其实是外道,因为所承袭的藏密应成派中观思想,乃是「六识论」的常见与断见,全然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是有某个附佛法外道,否定如来藏是真实存在,或者是把只有一期生死的意识心当作是如来藏,而且竟然有一大堆的,都自称或被称为「法王」!可见这些外道对佛世尊完全没有真正的认识,对于佛宝也没有虔诚恭敬心。而且这些附佛法外道,说他们只要修双身法,就可以即身成佛,快速成就报身佛,不需要像佛法当中要经过三大无量数劫的辛勤苦修,来成就清净法身。从上面对佛世尊所开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即使凡夫与外道还有鬼神,有了禅定的正修,进一步再作神通法门的加行,也能够或多或少修得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这五种神通。至于漏尽通的证得,除了禅定的功夫之外,那必须要现观觉知心我、思量心我,也就是意识、意根的虚妄;现观之后,还必须要断除想让觉知心我、思量心我永存的这样的执著;确实断除之后,确实有能力、有自信于舍寿时灭除自我,就是能够不让来世的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我们更可以确定,如果有人否定了万法根本的如来藏是真实法,说祂只是方便说,因为这样的说法是违背佛陀的开示,那么我们就可以断定,这是谤佛、谤法、谤僧——毁谤三宝的作为;即使是他身上披着佛教的法衣,但是他就连佛都称不上了,我们更别还傻傻地恭敬、礼拜、供养,继续称这样的外道假冒僧人为法师或高僧了。(原标题:表相出家众被称为第三僧宝)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譬如在人世间想要离欲而修学四禅八定的外道人,只要他们能够远离淫欲,而且有未到地定的定力,再加上把五盖性障都降伏了,就可以出生到色界的初禅天去,远离欲界的一切苦恼。出生到色界天的天人,全都是中性身而没有男女根,所以表示他们已经完全离开了欲界男女欲的境界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瞭解,男女欲并不是所有的有情都一定要有的境界,而是可以超脱的。而在色界天,天寿虽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利益众生以后,那世间福很大,佛在《优婆塞戒经》讲过了:你买个包子布施给一条狗,来世还得百倍报;布施给破戒人,来世还得千倍之报;布施给一个外道的离欲者,那可就是百万报。如果是佛法中不破戒的人,你布施了一家持戒很清净的寺庙里的向道师父,来世可得千亿报。那你想想看,这福德真的很大嘛!如果你去布施给初果以上的圣者,那可是无量报。你把这一生实现的那一部分足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陀有告诉我们:我们如果能够善护两舌的这个戒行,这样子呢,因为善护的结果,我们又把这样的行为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成佛的时候,我们能够得到非常好的、正向的、和合的眷属,然后诸魔外道也都不能破坏我们,因为我们过去世没有去破坏人家。在守护口业的第四种,就是不要恶口。恶,就是我们不要讲粗暴、恶劣的语言来诋毁他人,不要用粗暴的语言去跟人家对话。所以《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是说,在前五心——也就是对于佛教三宝、对成佛之道的信、进、念、定、慧等五根具足了,不会再退回到外道法去。我们看到有极少数的佛,退心到一神教等外道中,那我们就可以确定,他的信等五根是还没有具足的。不退心,由于是放在十信位,也就是刚开始修行来讲,所以这个不退心其实非常简单,指的是说如果在有善知识的摄护教导下,我们不要退生邪见,不要把自己的修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是真心归依的话,在归依佛之后,他宁愿舍弃身命,也不会再依止自在天等等的外道天神;当他归依法之后,宁愿舍弃身命,也不会再依止外道的经典;当他归依僧之后,宁愿舍弃身命,也不会再依止外道邪师。当一位菩萨能够以至诚心发起这样的誓愿,并且如法受持三归依之后,那么就成了佛门四众之一的优婆塞、优婆夷,或者是比丘、比丘尼了。有许多人自称为是佛弟子,但是他们除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错误的佛法,或是披着佛教外衣的那一些邪法外道法充斥在坊间,只要我们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努力了一辈子但始终都没有进步,甚至是走入了邪法之门,反而种下了下一生的三恶道种子。还有一个部分就是要除我们的「性障」,这个部分其实它是属于福德的一部分,但是因为特别会影响到我们的修行,我们把它独立拿出来。性障简单的来说,就是对于欲界、对于三界的贪爱&m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借着一世又一世的三归依,并从外相上去了解佛法僧的意涵,终于有一世所修的信心具足了,让这一位菩萨心得决定,发起了成就佛菩提道的心念,然后就进入初住位;所以清净三归依的福,就使得菩萨可以进一步向亲证佛菩提道迈进,而不是退回外道法之中。第一世进入初住位,又称为初发心住,因为已经住于发菩提心,求一切智了;此后虽然每一世都有隔阴之迷,但一遇到佛法以后,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你于何种戒的施设是与解脱道有关的,已经能够知其一二,不会再迷于外道的非戒取戒,你才会初步的真正知道什么叫作净戒;也才能够明白说,为什么它可以让众生迈向解脱的原因。这个时候,你的持戒就会渐渐远离以前那种受束缚、被约束的状况,而更能够欢喜而轻松的持戒。从此之后,于净戒的受持也更加的留意。当然,这样一世一世的恶因缘就会越来越少。这难道不是说因为这样而使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借着一世又一世的三归依,并从外相上去了解佛法僧的意涵,终于有一世所修的信心具足了,让这一位菩萨心得决定,发起了成就佛菩提道的心念,然后就进入初住位;所以清净三归依的福,就使得菩萨可以进一步向亲证佛菩提道迈进,而不是退回外道法之中。第一世进入初住位,又称为初发心住,因为已经住于发菩提心,求一切智了;此后虽然每一世都有隔阴之迷,但一遇到佛法以后,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若想得到无上妙智慧,当然要在三宝种福田,但是不该在破坏的藏密毒田下种,因为他们不能增长你的无上妙智慧,还会变成破法的共业:成为帮助他们以外道法取代佛教原有的。所以种福田时千万不能随便乱种,种福田时还得要有智慧,所以佛特地教导我们要能分别福田与贫穷田。最重要的是要有智慧而能分别:布施给一般贫穷的众生是布施于贫穷田,来世也有收获:施于畜生可得百倍之回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举一个例,在《优婆塞戒经》里面佛有说:【外道断欲所得福德,胜于欲界一切众生所有福德。须陀洹人胜于一切外道异见,斯陀含人胜于一切须陀洹果,阿那含人胜于一切斯陀含果,阿罗汉人胜于一切阿那含果,辟支佛人胜于一切阿罗汉果,在家之人发菩提心,胜于一切辟支佛果。】(《优婆塞戒经》卷一)中所说的说,外道他断欲而且发起禅定,证得禅定以后,他所得的这种天福,胜于在欲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对于这个成佛法道的内容你越发了解,如实思惟,在这个次第上知道说它的这个决定性在哪里,那么你就知道说,一切有情最后必定会走上这一条成佛之道;不管他今天是不是被邪见所误导,不管他是不是今天走入外道法中,不管他今天是不是不信受,最终一定会走上如来藏的这个中,一定会走到佛菩提道中,这一点你会心得决定。最后,因为对如来藏这个熏习以后,心得决定以后,乃至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末法时代正法弘传非常困难,因为有许多的人把纯粹是解脱道的阿罗汉法,当作究竟佛法在解说、在弘传!有许多人把生灭的意识心当作常住法在弘传,有许多人以意识心在定境中的境界当作是常住法在弘传,所以了义正法的弘传经常遇到这些人的抵制,乃至被扭曲为邪魔外道。因此善知识需要藉由广作法义的申论,以及对经典作解释写作成书;通过书籍的流通,让有心想要修学佛法的人,或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