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的善知识,比丘、比丘尼以外,有语言学者、艺术工作者、建筑的数学家、医师、国王、鬻香师、航海者、法官;总之,出家菩萨以外,在家菩萨是普入各阶层的;也有深入外道,以外道身份而教化外道入佛法的。善知识们的诱化方便,都是以自己所知所行来教人,所以形成了同愿同行的一群;也就是从不同事业,摄化有关的人,同向于成佛的大道。以自己所作而教人的,《阿含经》已这样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此八种是:一、执邪倒见:不相信有前后世,不相信有因果,更不相信有因果的所依、万法的根源——第八识如来藏——本来就在,不相信有三宝,不相信末法时期仍有住世,对于有就有证悟之机缘这回事不肯信受,或者具断常二外道见者,具四倒者……等,皆是执着四倒邪见者。二、生于旁生道:旁生普皆愚痴,故无法修行,除非生于龙族中,又值遇善知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就是说你要有智慧去观察:什么人是习种性人?什么人离开习种性而进入性种性了?但是一般人不了解,就说:「开悟了,当然就是圣人嘛!」这是从外道的境界上来讲:明心的人就是圣人。从一般佛门中的凡夫来讲,明心的人也当然是圣人;但是在大乘别教里面来说,明心以后仍然还是凡夫,叫做「内凡位中的贤人」,还不是圣人,因为仍只是三贤位的贤人,还没有进到初地圣位。如果这样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二是要不惜生命,如果害怕丧身舍命,就成不了大功德、大福德;外道都能不惜身命的护教,我们会中有些修行大乘菩提而号称为菩萨的人,竟然怕死怕得要命,不让我摧邪显正,那她(他)们就没有资格修大乘菩提。你们想想:德雷莎修女,几十年前大家都以为麻疯病会传染,她一个小女子却敢去,这是何等大的慈悲心!真是不借身命。菩萨们则要在护持正法上面不惜身命,人家打仗时你去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又如外道来了,佛决定不帮助他开悟的,声闻种性的人也一样,佛也不帮助他们开悟般若实相智慧的,可见佛还是有分别心嘛!不是没有分别心嘛!所以,佛法所说的证得无分别智慧的境界,是说你证得另一个本来就没有分别的第八识心,转依第八识心的体性而住,而无妨原来就有分别的意识觉知心继续存在,不相妨碍而有了无分别智。但是你悟后在弘法利生的过程当中,仍然要用原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身现大师之相,徒众钜万,可是讲的法都是常见外道法,这也是不净福田。如何才是真正的净福田?佛是最清净福田,了义究竟是最清净福田,然后是已得的胜义僧宝是人间最清净福田。可是要在末法年代寻找这样的清净福田,还真的不容易;诸位现在正在努力种的正觉福田,正好是目前世间最清净、也最胜妙的福田,所以诸位未来世都将大有福报。可是这一方福田我也一样要种,不能开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像是破坏佛教的那些天魔外道所传的邪法,在那些道场当中来布施,不但不会增长广大的福德智慧,甚至还造下了破佛的恶业,会下堕三途恶道去受苦。所以我们在布施的时候,一定要先观察分辨布施的标的,是不是属于这三种福田,而来作出正确的简择,以免明明想要造善业,结果所种的却是毒田、鄙恶田,将来会得到长劫的恶业果报,那么就太悲哀了。三种的世间福田当中,最首要的是报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错误的佛法,或是披着佛教外衣的那一些邪法外道法充斥在坊间,只要我们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努力了一辈子但始终都没有进步,甚至是走入了邪法之门,反而种下了下一生的三恶道种子。第四个是性障,这个部分其实它是属于福德的一部分,但是因为特别会影响到我们的修行,我们把它独立拿出来。性障简单的来说,就是对于欲界、对于三界的贪爱——又叫作五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像是破坏佛教的那些天魔外道所传的邪法,在那些道场当中来布施,不但不会增长广大的福德智慧,甚至还造下了破佛的恶业,会下堕三途恶道去受苦。所以我们在布施的时候,一定要先观察分辨布施的标的,是不是属于这三种福田,而来作出正确的简择,以免明明想要造善业,结果所种的却是毒田、鄙恶田,将来会得到长劫的恶业果报,那么就太悲哀了。(原标题:三种福田)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三乘菩提之常见外道法(二)》<第049集引发身心轻安乐的次第>正珍老师(原标题:如何发起欲界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禅定是通于外道,与真正禅宗开悟的内容不一样;而真正禅宗开悟要以般若智慧为前导,这样才能了生死,才能成就佛道。所以,如果以禅定之法来当作禅宗证悟内容就是误会。禅定的法全部是有境界、有所依、有所住、有出有入的法,是有境界分段的生死的缘故;可是我们知道,凡是有境界可入、可出、可依、可住的,一定会随着这些境界,会随着心外之身根的缘境种种的变化而坏灭无常;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也因此当你能够有正知见的引导,你在这条路上就不会耗费时间,所以在修学佛法的过程当中,如何觅得真善知识来教导,那就变成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呢!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常见外道法(二)》<第050集略谈色地所摄定> 正珍老师(原标题:无法证得初禅正定的原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两位尊者回到王舍城,在路上就遇到了一群的外道,他们手拿着手杖、木棒等等的武器,拦下了路过的出家人加以欺侮殴打。当时舍利弗走在前面,就用温和的态度劝告他们,外道就用凶狠的眼光瞪着舍利弗让他离开。可是当目犍连走过来的时候,他们又拿着武器迎上来,目犍连举起手说:等一下!我们两个刚才才从地狱回来,你们的师父晡剌拏正在那边受着极大的苦报,舌头上面被铁犁在耕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一般禅定的实证内容是属于三界境界,例如四禅八定的世间有为的境界,这样的境界内容只是通于世间法而已;因为禅定的实证内涵乃是意识境界,是与世间共,也与外道共。但是,禅宗所证悟的标的却不是这些三界境界,禅宗所证悟的内容也不是意识境界,禅宗证悟的内容是与禅定所证的内涵大大不同;禅宗所证悟的标的乃是亲证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如来藏,也就是生命的本源、因果的所依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除此之外,虽然我们从经典中还可以看到,释迦牟尼佛对于前来问法的外道们,会先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但这些都是佛道修学的次法,目的在先探询来问法者心里能不能真的信入。如果真的能够信入了,才表示他对三界及修行的因果有信受,这样才算有了基本的次法;接着教导他解脱道乃至佛菩提道的法,他才能心不畏惧,修学才可能会有成就。所以说,在佛教除了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是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经中曾记载,有四个外道都有神通,当他们知道自己的寿命仅剩下七天的时候,想逃避业力的果报,所以都示现神通躲起来,分别躲入海中、须弥山中、虚空中及城市中;但是业报来了,这四个外道还是躲不掉,死了。由此可以告诉我们,神通是敌不过业力的,该受报的时候,任你有广大的神通,任你有种种神变,还是逃不过,仍然要受报。此外,在无想定、灭尽定亦复如此,意识还是会灭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初入无色定时即名空无边处,此处但觉微细之了知心无边广大;外道不知,便谓此心遍十方界;实乃心觉十方,非遍十方;若据此心为真,便堕轮回,不证涅槃。佛子住空无边处定中,心缘十方故,遂渐散乱,渐失空无边处之定力;已觉有过,乃不缘于十方空,向内心收敛返观,自以为所观之了知心即是阿赖耶识。内住于了知之意识及作主之意根,渐渐增长定力,心转微细,忽觉自心识种无量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说的无想定,是得第四禅以后的事;不懂涅盘的外道以为说,四禅过后把自己的觉知心灭掉就是住于涅盘了,所以他们在四禅中把觉知心的自己灭掉;但又恐怕落入断灭空中,所以不想把色身灭掉,就留着色身而灭掉觉知心,误以为是进入无余涅盘中;可是结果呢,那只是无想定,所以无想定就称为外道定。菩萨证得四禅之后,一生难得几回进入无想定;除非是遭遇横祸很痛苦,才会入无想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意思是说:要对意识所住七种境界相的虚妄如实了知,也要对被外道误认为无余涅槃的二入(以涅槃想而错误的进入了无想定、非非想定)的虚妄本质加以了知,才能证得俱解脱的境界。但是俱解脱的证得,其实仍是依靠慧观来完成的;所以慧解脱阿罗汉入无余涅槃后,是与俱解脱阿罗汉所入的无余涅槃完全相同的。身证及俱解脱者有禅定及灭尽定为依凭,不必等待舍寿时至而可随时入无余涅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所谓的净无想道,只是为外道方便开设说,你们能够修得禅定,能够修到四空定,已经算清净,可是呢?还不够清净,所以特别建立了所谓的净无想道给这些外道们——修禅的外道们,可以有一条解脱的道路。可是我们知道真正的解脱,有所谓的慧解脱;慧解脱的声闻人并不需要到达非想非非想定的禅定力,他就可以获得解脱。所以解脱其实是因为智慧而解脱,而不是因为禅定力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