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摘自《心经宗通》《心经宗通》——借《心经》通达解脱道、佛菩提道、禅宗公案之宗旨MasteryofSchoolTenetsintheHeartSutra【作者】萧平实述著【出版日期】2012-10-01【书号】9787547504413书摘平实导师以其所证解脱道之无生智及佛菩提之般若种智,将《心经》与解脱道、佛菩提道、祖师公案之关系与密意,以演讲之方式,用浅显之语句和盘托出,发前人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世尊开示说:一切有情在还没有接触佛教三宝、听闻之前,可以说都称为具足各种缠缚的凡夫,对于什么是善恶完全不瞭解,对于因果也没有正确的知见;如果努力培植了足够的福德因缘,有机缘值遇佛教三宝,听闻了,生起了一念净信,乐于归依三宝,修学佛道,那么这就称为「初发意的新学菩萨」。如果十信位满足,愿意发起菩提心,修学六度万行直至成佛,那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只要有个机会和佛教三宝结了缘,那么在未来就会有机缘值遇三宝而成就解脱的。一般的众生大多是全心全意地忙碌世间的俗务,根本没有心思去想到解脱道,当他在有欠缺不足的情况下,没想到竟然有人会主动地提供资源以及关怀他,他感受到了这个施主是真的为他好,自然就会对施主很感恩,这时候就能够敞开心胸,听进平时听不进的善言。所以,这是一种摄受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按理说佛教称苦海慈航,应更关心弱小贫苦众生。过去穷人无钱进衙门讨公道时,还可以进佛寺向佛菩萨诉苦。但现在却以高额的门票,将贫苦的众生拒之寺门之外了。中国并不富裕,多数人尚没有办法经常性地买门票而进入寺院,去礼佛闻法亲近僧伽。即便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每番入寺,皆需买上门票方可入内,此中滋味,也未必好受,必将影响其对三宝的好感与信心。同样是寺庙,在佛可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摘录自《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2集佛教不同于宗教的特色为何?(原标题:上帝欠我们的问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摘录自《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3集佛教天堂与耶稣教天堂的差异 (原标题:天人的最终归宿是哪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么在这种状况,你当然就不能说佛教是厌世或出世的宗教。(原标题:佛教不是厌世的宗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世间邪命当远离佛教中是要以正当而如法的职业营生活命、安身立命,过正当的生活,不要邪命自活。邪命自活的这个邪命,在《大智度论》当中有提到,说有四种邪命:第一是下口食,就是种植田园、调合汤药以求衣食;第二是仰口食,它指的是要仰观星宿、天候变化,以术数之学而求得衣食;第三则是方口食,是说曲媚权贵、阿谀富豪,巧言而求食;第四则是维口食,就是要研习咒术、卜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样的人他也会坐在法座上,不过他却不是佛教道场的法座,而是神道教、鬼神教的这些道场的法座,然后爲衆生办事,干预因果。如果大家想要学好、学好佛法的话,其实是不应该祈求跟鬼神魔亲近的;有鬼神魔接近的时候,也应该要远离。也不要心里面老是想说:「我可能开悟了,那如果我开悟以后要有神通。」这样的想法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因爲我们菩萨的佛菩提道的次第,是要安排在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死亡之后还有来生,因此佛教都说死亡为往生。而从现今科学的角度来看,在Discovery频道中也有一个节目叫作前世今生—轮回的故事1,科学家找了一些拥有前世记忆的孩子们,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也证明了有前世。在故事中有一位已往生的爸爸投生成为自己女儿的孩子,那个孩子还记得自己的前世,跟他妈妈说很多上辈子细微的事情,让他的妈妈,也就是让他上辈子的女儿非常惊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教相信阎罗王吗?个人觉得说,不应当在相信与不相信上面来讨论。这就好像说,有一类的众生多半不信地狱的存在,因为不相信地狱的缘故,所以往往敢于恣意妄为,因此而就造作很多的恶业,舍报之后当堕地狱。乃至会有假名善知识暗示说:哎呀,地狱其实是圣人施教的方便,并没有地狱。不是不相信有没有地狱,而因此就没有地狱;这就好像说,在几十年前,大家也都不相信说人类可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经论当中佛陀及菩萨们的开示,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佛教中所说的正命——如法的职业,就是对于色身的生存没有了无理的欲求,不贪取过多的欲求而无厌足;也不以种种占卜、咒术等不合乎佛陀所制轨范的方法,来求得资养生命的物品,然后来存活色身;反之,必须仅以合乎佛陀所制轨范的方法,来求取生活所需的衣物、饮食、床座等等的这些的物品。简单地说,就是要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已经深入佛法的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两大甘露法门,再把佛教、佛法和其他宗教,乃至科学、哲学、艺术等世间法相比较的话,就会发现:只有佛法的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能够让人实证解脱,出离三界火宅,了脱生死;而其他世间所有一切法,却都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过去诸佛不但发现了宇宙以及生命一切诸法的根源——如来藏,也把祂的体性完全弄清楚了;并且依着祂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接着佛陀会再为他作三归依和受持五戒,让他成为修学佛教的佛。从上面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二乘菩提小法尚且要先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等人天善法;那么大乘的菩萨,当然更是需要广大的福德资粮作为基础,才能继续往更高层次的深法来修进。从上面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的修学是不可能一蹴可几的,是要一步步从基本的做人之道开始;了做人的条件之后,才有可能进一步修学生天法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先来看看八正道各个的内容,再从中了解佛教对于职业的看法。八正道第一正见,就是能明见、能够明白的能够了知苦集灭道四圣谛的真实理。第二正思惟,就是既然有了四圣谛真实义理的正见,就要进一步思惟而使智慧能够增长,心无邪念。第三是正语,就是时时摄心,言无虚妄,不去造作两舌、恶口、绮语、妄语等这四种恶业。八正道的第四个是正精进,就是要不断不间夹地修种种的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说佛事二字,从字面上说是关于佛教的事,或者是关于佛陀的事,而佛教就是佛陀的法教,所以,佛教的事可以说就是佛陀的事。我们在前面几集讨论到佛为什么要度众生这个题目的时候,也曾经说到说,度化无边众生,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这是诸佛于因地行菩萨行的时候所发,乃至于成佛之后也不舍弃的殊胜大愿。所以,佛陀所施作的佛事,可以说都是为了教化众生,为了利乐有情。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中國網「全國兩會中國訪談特別報導」之網路直播節目,即將於2015年3月11日(週三)下午2:00開始,播出採訪本會親教師之現場報導,闡述有關弘揚中國傳統佛教文化的議題,訪談時間約1至2小時,敬請各位同修準時收看,並廣為介紹親朋好友一同收視。阿彌陀佛!附註:訪談報導之網址:(原标题:通告全国中国特别访谈特别报道采访本会亲教师之现场报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教正觉同修会(TrueEnlightenmentPractitionersAssociation)是由萧平实导师所领导的大乘菩萨僧团及共修团体,自1997年正式弘传玄奘大师所确立,融摄中国文化的佛法--以如来藏为核心,实证三乘菩提。二十年来坚守佛的立场,以清净平实的门风,低调稳实的行事,从事弘法利生的工作;教学上以「无相念佛」为入手,转成看话头功夫,导入中国大乘禅宗,实证佛法第一义谛,进而于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新年伊始,阳春三月,举世瞩目的中国在北京隆重召开,希望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正能量的祖国,于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学中,如何下手汲取佛教文化的营养,振兴民族自信心,实现中国梦?各位菩萨,各位大德:中国网「全国中国访谈特别报导」之网路直播节目,即将于2015年3月11日(週三)下午2:30开始,播出採访本会亲教师之现场报导,阐述有关弘扬中国传统佛教文化的议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也就是説在印度的佛教灭亡了之后,这样的一个佛法的精髓,它只存在于我们的中华文化当中了,而且与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即使到了今天,达摩祖师説现在是潜符密证,千万有余。也就是説虽然是工业社会的现在,能够证悟真实如来藏的这样的一个佛,千万有余,这可以説是我们中华文化精髓中的精髓。这个精髓有趣的是,它不只出现在我们中国的汉文化里面,在真的藏传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