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六识论的起源是因为部派(佛教时)的声闻人,误会佛所说的真实理啊!因为佛就是以第八识来说一切的蕴处界虚妄,也是以第八识来讲第八识的种种中道性,也是依第八识讲八个识种子的智慧。可是六识论的人却误会了,就只采取六识(否定七、八识)而成为六识论,最后分成为两个(密宗的)中观派:第一个中观派主张世俗谛无、胜义谛有,它知道有如来藏第八识的存在,可是在哪里?无法 三摩地

2018-07-23

 如是住如来家,著如来衣,食如来食,藉其弘扬如来法之表相,极力推广相似像法而取代声闻解脱道正法,最后终究不免推翻如来正法;如斯之辈至今依然寄身佛门破坏佛法,而佛教界诸方大师仍多心存乡愿,不愿面对如是破坏佛教正法之严重事实,仍多托词高唱和谐,而欲继续与诸多破坏佛教正法者和平共存,以互相标榜而维护名闻利养。吾人若继续坐令如是现象存在,则中国佛教复兴 admin

2018-07-23

因为当他否定佛教三乘菩提的所依——第八识如来藏的时候,他所说的小乘解脱道就不是能真实实证的解脱道,都只是戏论而已。 摘录自《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26集什么是法师、禅师、律师?(原标题:谁堪任大乘佛法中的法师?) admin

2018-07-23

但菩萨也不是真的笨,而是大智若愚,这是因为已经懂了三世因果以及菩萨道修行的正理,知道就是要这样不顾一切的为佛教、为众生努力去做,成佛之道才会越来越宽广、越来越光明。所以,即使是困难重重,我们还是应该要坚持下去,众生也才能够因此而得到大利益。而且,除了要做这些财施、无畏施等等事之外,同时也还要作法布施,才能够叫作大施主。所以大施主真的是不好干!但是,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第一种有布施而没有波罗蜜,指的就是一般世间的布施;像是号称为佛教的某个功德会,虽然在寺院当中有佛像,但是却从来不曾谈到不生灭的如来藏第一义谛。所有的一切世间法都是生灭无常的,包括一切有情的五蕴身也同样都是生灭无常的,唯有世间万法的根本——一切有情的如来藏心,才是永不生灭的波罗蜜彼岸。如果我们不教导众生依止自身永不生灭而安隐的如来藏,表 三摩地

2018-07-23

只要有佛教的实证,能够为别人解说,让有缘的佛子也能够得到实证,那么就是真善知识,是说法之师,简称为法师。像一般人所熟悉的大菩萨当中,只有地藏王菩萨是示现出家相的,而像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则都是示现有长发、天衣、臂钏以及璎珞庄严的在家相。但是有一些出家二众,却执着:说法是有出家表相的比丘、比丘尼的专利;也有不少的在家众,也被这 三摩地

2018-07-23

只要有佛教的实证,能够为别人解说,让有缘的佛子也能够得到实证,那么就是真善知识,是说法之师,简称为法师。像一般人所熟悉的大菩萨当中,只有地藏王菩萨是示现出家相的,而像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则都是示现有长发、天衣、臂钏以及璎珞庄严的在家相。但是有一些出家二众,却执着:说法是有出家表相的比丘、比丘尼的专利;也有不少的在家众,也被这 三摩地

2018-07-23

(摘录自平宝导师著,《甘露法雨》,自序,页1,佛教正觉同修会。)声闻人是怎么修解脱道的呢?他就是从行、住、坐、卧当中去如实的观察我们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是无常、空;他如实了知色身非我、非我所,色身是无常、空;如实的了知我们这个见闻觉知的心——也就是识蕴——是无常、空,是变异法,所以他断了我见,断了我见之后再把这个自我的执著修除掉 三摩地

2018-07-23

是的,有时候家里面的人,他们并不清楚,有时候对于宗教,他们有一些特别的看法;虽然我们想要跟他说,佛教并不是你想象中的宗教,它并不是一般的宗教,而它出格于宗教之上,它是真正要修学智慧,乃至于成为无上正等正觉的如来;不是我们要当谁的奴隶、奴婢等等。可是家里面的人,可能完全听不下去,然后甚至禁止我们来供佛;那这样也没有关系。我们只要自己准备一张照片,或是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第一种有布施而没有波罗蜜,指的就是一般世间的布施;像是号称为佛教的某个功德会,虽然在寺院当中有佛像,但是却从来不曾谈到不生灭的如来藏第一义谛。所有的一切世间法都是生灭无常的,包括一切有情的五蕴身也同样都是生灭无常的,唯有世间万法的根本——一切有情的如来藏心,才是永不生灭的波罗蜜彼岸。如果我们不教导众生依止自身永不生灭而安隐的如来藏,表 三摩地

2018-07-23

可能有些人也和末学一样,有过类似的学佛经历,那就是学佛以后,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佛教,心心念念挂记着自己的师父,挂记着寺院里的各种事务,而却完全忽略不顾家人的感受。从末学自身的经历来看,之所以会采取那样的做法,是因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自己也愿意效仿古代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护持佛教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第一种有布施而没有波罗蜜,指的就是一般世间的布施;像是号称为佛教的某个功德会,虽然在寺院当中有佛像,但是却从来不曾谈到不生灭的如来藏第一义谛。所有的一切世间法都是生灭无常的,包括一切有情的五蕴身也同样都是生灭无常的,唯有世间万法的根本——一切有情的如来藏心,才是永不生灭的波罗蜜彼岸。如果我们不教导众生依止自身永不生灭而安隐的如来藏,表 三摩地

2018-07-23

总合来说,佛教对器官捐赠的善行是肯定的,而且也随喜赞叹的。所以我们既然要学习布施,当然要有智慧处理,也要详加了解不当布施的后果。所以不可以不知道这个布施内涵,和布施次第的道理啊。-----佛典故事【共130集】第043集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 (原标题:根据佛经来解释捐赠器官必须注意的事项) 三摩地

2018-07-23

因此,佛教正觉同修会平实导师教导学人无相念佛,就是忆佛念佛,是以无相念佛来锻炼动夫,礼佛的过程中色身一直在动,没有一丝一毫定相。有了无相念佛的功夫,身心能于声色中来去自如而不妨碍无相念佛之净念相继;接着就可以转为看话头,具备在日常生活之中看话头的能力,话头成就之后再来参禅,可使道业迅速增进。如果没有锻炼好看话头的功夫,不可能看见佛性,要明心也不容易 三摩地

2018-07-23

最后,确实消除完毕以后就没什么烦恼了,那时意识(离念灵知)觉知心就不会再轻易生起妄想了!】(《人间佛教》第68~69页)【觉知心会生起妄想的原因都是因为烦恼多,老是挂念着财、色、名、食、睡,或是老挂念着世俗眷属或法眷属,所以妄想就会很多。你若是已经转依如来藏以后,由于如来藏从来不起妄想,也从来不记挂生意成功或失败,赔了钱或赚到百亿元,法眷属很多或是了,祂 三摩地

2018-07-23

)然而问题是你的意识与意根要如何做到让佛愿意护念你,这才是最重要的地方啊!」(平实导师着,《随缘》,佛教正觉同修会,2008年9月初版,页54)佛菩萨的护念和加持 葛格我以前在禅净班的时候,进来三个月时就开始跟大家做义工,那时候一起做义工的很多菩萨们,现在几乎都证悟乃至很多当助教老师了!那这些年来,每次有新的证悟菩萨出现,我都会去跟他们随喜赞叹与结缘一下 三摩地

2018-07-23

明心就是大乘法的见道,见道之后还得通达见道位的别相智以后,才有可能真正的进入修道位中,所以大乘法修行的第一步目标,本来就是要寻求开悟明心;如果说不想开悟,那又何必辛苦的修行禅宗的禅?只要每天在家中享受就好了,何必那么辛苦的常常跑道场?然而,明心、见性,明的究竟是什么心?看见的又是什么性?又如何来求明心与见性?佛法的修学次第有哪些?明心所明白的真心又 三摩地

2018-07-23

什么是真心!佛教是关于心的宗教,《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唯识家亦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禅宗亦讲明心见性。识就是心,心就是识,一切人的识共有八个,号称八识心王。八识心王及其体性如下:(1)眼识:能见;(2)耳识:能闻;(3)鼻识:能嗅;(4)舌识:能尝;(5)身识:能触;(6)第六识意识:能详细分别善恶、美丑、冷热、 三摩地

2018-07-23

东坡居士接触佛教比较早。在任杭州通判的时候,他就亲近过钱塘圆照法师。当时,钱塘圆照法师正大弘净土法门。为感念父母养育之恩,东坡居士请人画了一幅阿弥陀佛像,用来超荐父母。此后,东坡居士每至一地,都要随身带上这幅阿弥陀佛像,并且告诉人说:吾往生公据也。一天,东坡居士往城南安国寺焚香默坐,克已悔过。坐了一会儿之后,他突然觉得身心皆空,当即便领悟到罪垢之性 三摩地

2018-07-23

另外要念法,念法这个法就是我们在佛教当中修学的轨则,要以这个法作为轨则。那么要修学当然就要时时专心的系念能够除掉爱欲尘劳、种种烦恼的这些的苦。那第三呢,是要念僧,僧当然就是佛世尊如来的。那么这些的僧,他们依着佛所教的法道去修学,得到了无漏,具足了戒、定、慧,能够为世间的众生作为良福田,那当然也是我们修学佛法中所应当要恭敬的。那第四呢,就是念施,念布施有大的功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