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若形像是佛,则一切寺院及佛所供奉的佛像都应变成佛,乃至禅宗里有一则很有名的公案:“释迦、弥勒,犹是他奴,他是阿谁?”二千五百多年前出现的释迦牟尼佛和数千万年后将在此世界出现的弥勒佛(注十),还只是他的奴才,教你参一参,“他”究竟是谁?意思是说,在历史上真实出现在世间的释迦牟尼佛,只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所示现的应化身而已。当来下生弥 三摩地

2018-07-20

第一尊必选本师释迦牟尼佛,以此世界众生一切学佛者皆是释迦世尊之,皆因释迦世尊而修习佛法;饮水思源,感戴恩德,当于拜佛时先拜释迦世尊,次拜他佛及余菩萨。如是,行者随自心喜悦,选择自觉有缘之佛菩萨二至五尊,排于世尊之后。排定礼拜顺序后,永不改变。每天晚上之无相忆念拜佛即以此诸尊,依序而拜。每尊各顶礼三拜,仍以十至二十分钟为度。若时间已到而未拜完,仍应依 三摩地

2018-07-20

非可谓极乐世界之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各具九品往生也。注二、无生忍:分证解脱乃至究竟解脱皆是无生忍。注三、无学:有修有证谓之有学,或称学人。究竟解脱者于解脱道已经亲证并究竟了知,已无可学谓之无学。注四、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种类繁多,欲知其详,可参阅大正藏经第十三卷大集部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三、念佛三昧品。或菩萨念佛三昧经,大方等大集菩萨念 三摩地

2018-07-20

缘觉乘以世间无常,世界无常,五蕴无常,而畏惧留存于世间。但是实相念佛的人,以真如佛性是常、乐、我、净,不是声闻的苦、空、无常、无我,所以他虽然见到世间是苦、无常、无我,但是也同时体认到世间是可乐,世间是可住的。为度一切众生的缘故,能够不离一切的烦恼,和一切的众生共住,而无所畏惧;能够陪同一切有情众生,在世间的生死海里面浮浮沉沉,头出头没,而没有畏惧 admin

2018-07-20

我们这个世界有成、住、坏、空,一个大劫又一个大劫不停的延续,可是这个真如---自性弥陀从来没有生灭,从来没有出生嘛!所以从来没有死亡。它的寿命无量无边,过去无量无边,将来也是无量无边。而这个自性弥陀才是一切有情众生最后的归依处,也是最初的归依处。到这个时候就真实的、完全的知道,什么叫作归命无量寿佛,原来归命无量寿佛就是归命自己这个真如、这个自性弥陀嘛 admin

2018-07-20

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中品中生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 admin

2018-07-20

另外,净土三经中,《观无量寿佛经》也明白的这样子告诉我们,想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要修三福净业。三福净业呢,第一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是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则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三福是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也是诸菩萨清净自己将来佛国净土的无漏修因,所以称为净业。三福净业也是把孝养父母列 三摩地

2018-07-20

也就是说十方有诸佛,虽然我们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佛,可是在我们这个娑婆的三千大千世界之外,事实上还有无量的诸佛世界,这个无量诸佛跟释迦牟尼佛一样,祂的功德都难以思议的。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释迦牟尼佛虽然在这个五浊恶世示现,可是祂一样传授我们成佛之道,其他的诸佛祂有广大的智慧跟愿力,所以祂们可以成就纯一清净的世界,所以说祂们的功德一样是广大的。所以说这个十方 三摩地

2018-07-20

那么信有极乐净土,要怎样才能往生呢?还要相信极乐世界真的是殊胜、清净、庄严。真的很容易就可以往生。因为弥陀的愿太大了,太慈悲了。相信这一点以外还要相信什么呢?3、信弥陀世尊寿命没有限量如果不相信祂寿命无量的人会说:「唉!我还要活三十年吧,三十年后我死了,弥陀世尊也不住世了,我还去做什么呢?」就不发愿往生了。所以必须相信弥陀世尊的寿命是无量的,叫做无 三摩地

2018-07-20

念佛法门既然是这么殊胜,而且有那么多好处----可以让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或者是往生到纯一清净的这个世界,乃至可以帮助我们实证佛法明心见性----既然念佛法门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就应该来修集、来实践这个念佛法门。念佛法门主要修学的内容就是信、愿、行。信、愿、行是三资粮,我们如果能够修集这个三资粮,就可以让我们逐步来达成我们的目标,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往生 三摩地

2018-07-20

也就是说十方有诸佛,虽然我们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佛,可是在我们这个娑婆的三千大千世界之外,事实上还有无量的诸佛世界,这个无量诸佛跟释迦牟尼佛一样,祂的功德都难以思议的。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释迦牟尼佛虽然在这个五浊恶世示现,可是祂一样传授我们成佛之道,其他的诸佛祂有广大的智慧跟愿力,所以祂们可以成就纯一清净的世界,所以说祂们的功德一样是广大的。所以说这个十方 三摩地

2018-07-20

如果他们远离了五浊,我还能度他们而成就财法二施的功德吗?我又如何能成就道业呢?所以菩萨的想法是:此世界的众生行恶、心恶,是理所当然的,不造恶而喜欢行善的众生才是非常的。所以菩萨能堪忍众生所造种种亚心事。菩萨有智慧,所以在布施时能分别所布施的福田种类:是福田或是贫穷田?但是菩萨布施时不会故意向布施的对象指称是福田或是贫穷田。他知道而不讲。菩萨是为了想 三摩地

2018-07-20

以三昧力令其琴声远闻三千大千世界。其音具足演说苦空无常不净无我。放逸众生闻此妙音具足演说如来知恩报恩。久于无量阿僧祇劫孝养父母。一切众生皆随声至阎浮提。往到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善男子等大众。当知尔时波罗奈大王者今现我父悦头檀是尔时母者今现我母摩耶是。忍辱太子者今我身是。菩萨于无量阿僧祇劫孝养父母衣被饮食房舍卧具。乃至身肉骨髓 admin

2018-07-20

《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二发胜志乐会第二十五之二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功德利益:若有众生发十种心,随一一心,专念向于阿弥陀佛;是人命终,当得往生彼佛世界。世尊,何等名为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彼佛世界?”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如是十心,非诸凡愚不善丈夫具烦恼者之所能发。何等为十?一者、于诸众生起于 admin

2018-07-20

十方世界的三界众生都是这样,通常要修到三果才能远离,那是断五下分结以后的事了。第二个意业我们称为瞋恚,动不动就发怒。我们刚刚讲过,有的人发怒,拍桌子摔东西,乃至拿刀子杀人。有的人发怒时皮笑肉不笑,不动声色,你根本不知道他在生气;怒在心里,而且恨得很深,发起瞋恨心,暗地里算计。瞋恚心最不好,经里有说:「瞋火能烧功德林」。功德林是一棵棵种植,好不容易种 三摩地

2018-07-20

只要一到极乐世界就离开轮回了,这是第一个殊胜的果报。另外我们说念佛可以了生死,是第二个果报殊胜。因为修念佛法门的人容易进入实相。参禅要悟很难,所以末法时代有一些师常常讲:末法时代要开悟很难。都叫人家不要求悟,只要努力修行就好。但是经由念佛法门的帮助,要见性---也就是要到实相念佛的境界很容易。如果到了实相念佛的境界,就是说分段生死已经开始快要断尽了, 三摩地

2018-07-20

那么身口意三业清净了,要生极乐世界就容易了。如果心不清净,十万亿佛土非常遥远。如果心地清净、口业清净,还有身行清净,那么西方不远,就在眼前,一念就到了。所以我们说求生极乐世界,修净业三福容易往生。念佛还有一个很殊胜的现世得利的法,那就是说:做了五逆重罪,也能凭借过去生所种善因,临命终时遇善知识开示念佛的缘而生极乐世界。五逆就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 三摩地

2018-07-20

我们不妨再来谈一谈诸佛世界,也就是诸佛国土,或者称为诸佛净土,与度化众生的关系。在《法华经》中,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为那些声闻们授记,会在未来某时某处,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会成佛,然后他们的佛号是什么,佛国如何的庄严,有若干等等;这其中们成佛时劫的速缓,还有他国土庄严的差别,以及的多寡,却各有不同。佛是实语者,是不诳语者,释迦牟尼佛对于们这样子 三摩地

2018-07-20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第016集出离观与安隐观(二)>正明老师为什么念阿弥陀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呢?依据《无量寿经》的记载,无量劫以前,阿弥陀佛还没有成佛时,曾经是一位国王,因为听闻世自在王如来说法,心怀畅悦,而发起了无上菩提之心;不但舍弃了王位,还出家作沙门,号法藏比丘。后来听闻世自在王如来为其广说诸佛剎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而发愿在五 三摩地

2018-07-20

我们看,在佛世的时候,佛陀有的时候乃是要开示一个非常重要的法要,所以示现了一种瑞相;有的时候乃是说,要说一个重要的本生因缘,所以祂又示现了另外一种瑞相;那也有的时候,乃是要说某一尊佛的世界是多么的殊胜,因此祂就示现了一种瑞相,乃至多种瑞相;也有的时候,佛陀是因为看到了某些殊胜根性的弟子,要藉由这样而赞叹这位弟子,所以也示现了瑞相让大家注意。所以,经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