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1945年,被太虚大师择为法孙,出任宁乡大沩山寺住持,创办了世界佛学苑沩山预习院。1946年茗山法师回到镇江,在焦山佛学院主持教务,主编《中流》月刊。后经定慧寺智光、雪烦、东初两代住持择为法嗣,法名传薪,1951年任定慧寺方丈。1980年后,历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会长,南京栖霞山寺、句容宝华山隆昌寺、镇江焦山定慧寺、无锡祥符寺住持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宗杲和来自新罗国(古朝鲜一带)金地藏(金乔觉)二人,为仅有的两位出身世界东方的佛,被九华山僧人引为自豪。正如旧《九华山志》所云:“释氏佛,菩萨皆出西方,唯地藏菩萨为东方新罗国人,唯锭光佛为中华宁国人。”(高生元作者系宁国市退休教师,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136期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例如《古尊宿语录……会和尚语录》言:“只个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认为心是世界的最灵物,它既是成佛的根基,又是世界的本原。又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尘才举,大地全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心派生的,故举“一尘”则大地全收。这正是佛经所云:“于一毫端,现宝王刹”的意思所在。“一微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原来,在佛教,有大乘佛法、小乘佛法之分,所谓“渡人”喻指引渡人们到觉悟的彼岸世界去。小乘佛法是“自顾自地渡”;而大乘佛法则强调要靠自己的力量“自渡”,且要渡尽天下之人。所以,在这则故事中,行脚僧虽神通广大却感慨不如希运禅师的大乘境界之高。希运离开天台山,往京城长安行脚。一日,天色已晚,他到一户人家化缘,一老妇人出来,见希运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三千世界,都是汝自己,何处有许多般,心外无法,满目青山,虚空世界,皎皎地无丝发计与汝作见解。一切声色尽是佛事,若学道者不即不离,不住不著,纵横自在,那么,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皆为道场。临济示风峻烈,希运于此亦开启良多。他见地高拔时辈,自恃甚高,傲岸独立,雄视天下禅师,曾言:“大唐国内无禅师,”语烁四海。仰山慧寂曾评其禅法为“黄檗有陷虎之机”,因为希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故若毗目仙人香积世界。乐不乐爰居之耳。圜不入方凿之穿。是以影胜大王止前驱之象马。钵囊释子动合会之人天。返魂者随呗声而到家。光洁者闻呗声而欢喜。乃可谓宫商佛法。金石天音。哀而不伤。乐而不佚。引之入慈悲之域。劝之离系缚之场。脱或执受不精。器能无取乃不可谓为声德也。于今搜有邻之德。聚兼讲之才。三人之师于斯见矣。四战之国孰敢攻乎。得非备五彩而服章。舍八风而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尽此报身必得往生极乐世界。亲得奉事阿弥陀佛。闻已顶受。渐至北印度健驮罗国。王城东北有一大山。山有观音像。有志诚祈请多得现身。日遂七日叩头。又断食毕命为期。至七日夜且未央。观音空中现紫金色相。长一丈余。坐宝莲华。垂右手摩日顶曰。汝欲传法自利利他。西方净土极乐世界弥陀佛国。劝令念佛诵经回愿往生到彼国已见佛及我得大利益。汝自当知净土法门胜过诸行。说已忽灭 | 三摩地 2018-07-19 |
![]() |
盛谈文殊世界。闻者竦动。忠懿王王氏大施香茗。遣使送山寺焉。癸酉岁至两浙谒武肃王钱氏厚礼迟之。施文殊圣众供物香茶并钵盂一万。副应吴越诸州牧宰。皆刻俸入缘。仍泛海至沧州。运物入山。时降龙大师者。率领弹压。缁伍畏焉。为其分散诸寺兰若众寡均等。时徒侣坚请嗣主院。宣补僧官辖诸台寺院。命曰都纲。师号超化。居于僧上若鲲凤之领鳞羽焉。十五年间兴建梵宇斋饲僧尼不胜纪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且见极乐世界平坦如鉴。娑婆世界纯是山川。音乐宝帐直西而去。有一僧名法藏。御一大车来迎。芳见自身坐百宝莲华成等正觉。释迦牟尼佛与文殊赞法华经。复见三道宝阶向西直往。第一道阶上并是白衣。第二阶有道俗相参。第三阶唯有僧也。云皆是念佛人往生矣。芳果二师躬云己见云。唐荆州白马寺玄奘传释玄奘。江陵人也。通大小乘学尤明法华正典。别是命家。自五十载中日诵七遍。尝因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至说诸菩萨住处东北方金色世界。文殊菩萨与一万圣众。从昔已来止住其中而演说法。或现老人。或为童子。近闻佛陀波利自西国来。不倦流沙无辞雪岭。而寻圣迹。高宗朝至台山思量岭。启告扣礼乃见老人。即文殊也。利虽云面接未决心疑。令却往西国取经。诣金刚窟入文殊境界。于今不回。古德既尔。吾岂无缘乎。染乃从彼发迹遍访名公。成遇禅宗穷乎理性。或经法席探彼玄微。以贞元七年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复置世界于一毛。疑海水为五味。故曰缘法察境。唯寂乃照。始验佛门龙象间代一生出而摄诸不惭愧也矣。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师先发愿往金色世界奉觐大圣。今何不去。照怪而答曰。时难路艰何可往也。老人言。但亟去。道路固无留难。言讫不见。照惊入道场重发诚愿。夏满约往前。任是火聚冰何终无退衄。至八月十三日。于南岳与同志数人惠然肯来。果无沮碍。则五年四月五日到五台县遥见佛光寺南数道白光。六日到佛光寺。果如钵中所见略无差脱。其夜四更见一道光从北山下来射照。照忙入堂内。乃问众云此何祥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更无高下山川平满成银色世界。兜率天主逶迤自在仪卫陆离围绕石坛。香风华雨且非凡世之景物焉。尔时慈氏徐步而行。至于坛所垂手摩表顶曰。善哉大丈夫。求戒如是。至于再至于三。苏迷卢可手攘而却。尔心终不退。乃为授法。表身心和悦犹如三禅。意识与乐根相应也。四万二千福河常流。一切功德寻发天眼焉。慈氏躬授三法衣瓦钵。复赐名曰真表。又于膝下出二物。非牙非玉乃签检之制也 | 三摩地 2018-07-19 |
![]() |
礼普贤银色世界回兴元。连帅王公礼重留之。后还故乡已黍离矣。留守王公营永安禅院以居之。以开运丙午岁冬。鸣椎集僧嘱累还方丈。东向右胁而化。俗寿八十九。僧腊六十。黑白之众若丧严亲。明年正月八日。茶毗于城南。获舍利数千粒。汉乾祐三年庚戌八月八日。迁塔于长安义阳乡。石塔岿然。初静率多先觉往游[棘/火]道。避昭宗之蒙尘。又生平洗沐舍利陨落皆收秘不许弟子示人。又尝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佛刹微尘数世界中,转轮,作无量无边广大佛事。其中若凡若圣,若正若邪,若草若木,有情无情,遇斯光者,皆获无上正等菩提。所以诸佛于此得之,具一切种智;诸大菩萨于此得之,成就诸波罗密;辟支独觉于此得之,出无佛世,现神通光明;诸声闻众洎夜来迎请五百阿罗汉,于此得之,得八解脱,具六神通。天人于此得之,增长十善;修罗于此得之,除其憍慢;地狱于此得之,顿超十地;饿鬼傍生及四生九类一切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再说,这金明池馆是个牢狱,外面的世界何尝又不是个牢狱,不同的只是一小一大而已。”众禅师一听,说得也是。人生何处不可修行?于是大家都参禅打坐,各自入定去了。次日早上,众禅师被叫到一间屋里席地坐下。对面是一张八仙桌,桌上没有他们所习见的香炉,代替袅袅香烟的是腾腾杀气。桌后没有身披袈裟的方丈,而是身著甲胄的酋帅,酋帅两边各站著四名虎背熊腰的胡兵。面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至华藏世界品。讲堂及寺中地皆震动。都维那僧恒景具表闻奏。敕云。昨请敷演微言阐扬秘赜。初译之日梦甘露以呈祥。开讲之辰感地动以标异。斯乃如来降迹。用符九会之文。岂朕庸虚敢当六种之震。披览来状欣惕于怀云。其为帝王所重实称非虚。所以华严一宗付授澄观。推藏为第三祖也。着般若心经疏。为时所贵天下流行。复号康藏国师是欤。唐荆州玉泉寺恒景传释恒景。姓文氏。当阳人也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寻时命终生甘露鼓如来世界。于彼寿命具足十劫。善男子。以是义故我于往昔乃与是人十劫寿命。云何名杀。善男子。有人掘地刈草斫树。斩截死尸骂詈鞭挞。以是业缘堕地狱不。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者应堕地狱。何以故。如佛昔为声闻说法。汝诸比丘于余焦木莫生恶心。何以故。一切众生因恶心故堕于地狱。尔时佛赞迦叶菩萨。善哉善哉。如汝所说。应善受持。善男子。若 | admin 2018-07-19 |
![]() |
有十方世界耶无十方世界耶。听是经者如是等疑亦得永断。是名能断疑惑之心。慧心正直无邪曲者。心若有疑则所见不正。一切凡夫若不得闻是大涅槃微妙经典所见邪曲。乃至声闻辟支佛人所见亦曲。云何名为一切凡夫所见邪曲。于有漏中见常乐我净。于如来所见无常苦不净无我。见有众生寿命知见。计非有想非无想处以为涅槃。见自在天有八圣道。有见断见如是等见名为邪曲。菩萨摩诃萨若得 | admin 2018-07-19 |
![]() |
为世界故。虽说无我而无虚妄。佛性无我如来说我以其常故。如来是我而说无我得自在故尔时师子吼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金刚力士者。以何义故。一切众生不能得见。佛言。善男子。譬如色法虽有青黄赤白之异长短质像。盲者不见。虽复不见。亦不得言无青黄赤白长短质像。何以故。盲虽不见。有目见故。佛性亦尔。一切众生虽不能见。十住菩萨见少分故。如来全 | admin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