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陀罗尼  佛菩萨  布施  明心  心经  第一  过年  正洁老师 

第004集 教下不能谈般若吗?

   日期:2018-07-15     作者:如来藏    
蔡正礼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题目是:教下不能谈般若吗?
首先我们要稍微说明一下,这个题目是因为近代有一位江味农居士,他所著的《金刚经讲义》里面他有提到,教下最好不要谈般若。当然他的用意并不是在否定教下绝对不能谈般若,而是说,教下通常是要经过宗门的一悟,这样才能够了解般若经的意涵,所以教下如果没有经过禅门的一著,那这样子他对般若他是很难理解的,既然很难理解,那就不应该谈。所以,在江味农居士所著的《金刚经讲义》里面,他就有这样子的一个说法。
我们说宗下或教下,或是宗门或教下,事实上就是在说禅宗有它独到的实证的方法,所以禅宗一向都是不立文字的。而且我们可以知道,在禅宗里面这些禅师们,他们都要去实证一个本心,那这个本心就是所谓的第八识如来藏。我们所说的般若,般若也称为智慧,它是梵语翻过来的,可是它的意思就是智慧,可是这个智慧跟一般世间的智慧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就不翻它,而以般若来代替智慧的这个意思,来凸显说佛法所说的智慧是有别于世间的智慧的。而般若所说的,事实上它也是在说第八识如来藏,也在说禅宗所悟的本心。
所以《金刚经》它里面所说的金刚,也在说这个真实心,因为祂的体性犹如金刚,祂是没有任何一个法可以破坏祂的,所以祂是犹如金刚。没有任何一个法可以破坏祂,就是说因为这个法祂是永恒存在,祂是不生不灭;所以祂既然是永恒的法,所以没有任何一个法可以去破坏祂的,所以祂是最坚固、永远不坏的法。所以说,这个第八识如来藏就是这样的一个坚固的,有这样坚固的法性,所以祂才称为真心。
既然禅宗所悟的就是第八识如来藏这个本心,教下如果没有经过禅宗的淬炼,是不容易悟得这个本心的,所以江味农居士才会有这样的一个话语出来。可是我们要看看,在宗门里面难道就可以随意而说般若吗?事实上,如果我们按照道理来说,即使是宗门之下,如果说他没有悟得第八识如来藏的话,他对于般若,如果依于他自己的想象而去诠释的话,他就会产生种种的错误,这也就是江味农居士他所要提醒所有佛门里面大德的用意所在。所以,教下如果未悟,最好不谈般若;可是同样的道理,在宗门如果未悟,也最好不谈般若。因为这样子,如果对于般若错误的解读或错误的诠释的话,事实上会产生很严重的过失,所以江居士所说的用意在此。
我们可以看看,也是近代的事情,有一位禅师他自称是慧能大师以下的第62代,他也是自称临济宗以下的第57代传人,也是曹洞宗第50代的传人。这位禅师对于《心经》他有一段他的诠释,他是这么说的:
“因此,经文的‘色不异空……亦复如是’,也可以并写成四句,即‘五蕴不异空,空不异五蕴;五蕴即是空,空即是五蕴’。既然五蕴是空,五蕴非我,那么其他的人,乃至一切众生,也都无非是缘起而幻现,了无真实的自性可得。从如此甚深的空慧之中即能发起大菩提心。”(《心经之二》〈心经讲记〉页49、50)
也就是说,这位禅师他就主张:我们一切的有情都是从缘起来幻现的,那除了这个之外呢,就了无真实的自性。也就是说,除了缘起生灭的无常之法之外,没有什么永恒存在的自性,他的意思就是这样子。
可是我们说,所谓的《心经》,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事实上它是从《大般若经》600卷里面,是跟里面的一段经文是一模一样的,只是所说的法主不一样,一位是佛陀所说,一位是观自在菩萨所说,可是祂所说的经文是一致的。那为什么会叫作《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呢?也就是说“智慧到彼岸”的《心经》,也就是说这个心祂是已经在彼岸了。我们说要解脱就是要到达彼岸,那什么叫作彼岸呢?事实上所说就叫作真心。就好比在生死的大流里面,生死的流水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是漂流不定的,可是有一个不漂动的,所以祂是我们生死的大河里面的彼岸;因为这个彼岸祂是不流动的,不是像生死里面所有诸法它是生生灭灭、生生死死的、无常变异的,这个彼岸祂是不变异的,祂是永恒存在的,祂不会被漂流,不会被漂溺的,所以这个心就叫作真心。所以《心经》里面所说的心,事实上所说就是这个真实心,也就是第八识如来藏。
《心经》里面就有所谓“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这样的法句,可是这个法句并不是在说缘起,而是说五阴十八界乃至十二因缘种种的这些因缘法或是这些生灭法,事实上它都不是真心;也就是说,这些五阴十八界或十二因缘的这些因缘法,事实上它都不是真心心体上面所有的法。也就是,《心经》里面要说的心的体性——真心的体性,祂是离开五阴十八界,离开十二因缘的。换句话说,《心经》所要描述的心,它是以反向的方式来告诉大家说,世间所见的一切的生灭的,统统不是真心。那真心呢,祂是离开我们现见的一切生灭无常的这些法,因为祂是不生不灭的法性;可是我们所观察到的五阴十八界或是十二因缘,它都是属于生灭的法性。既然一个是生灭的法性,一个是不生灭的法性,所以显然这个不生灭的法性,这个不生灭的法性的心体上面是不会有生灭的法性的诸法。所以《心经》就是说,没有这些五阴十八界,没有十二因缘的这些法来描述心,来描述这个真心,这样才是《心经》真正的意思。所以,《心经》讲“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就是在说这个道理。
可是,如果就这样子依照经文的表面的意思,就来诠释说“所谓的心,这个真心祂是不存在的,事实上只存在缘起,所以一切众生都只是缘起的幻现,然后了无真实的自性”,那这样的话就是违背了《心经》所说的宗旨。也就是说,他只是执言取义,依照字面的意思来解释,可是他忘掉了《心经》最大的宗旨就是说有一个真心的存在,他违背了这个宗旨,所以他认为了无真实的自性可得。可是,事实上所有的自性,所有诸法的自性,都是由如来藏所赋予的,都是由这个真心所赋予的;也就是生灭的诸法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因为有不生灭的真心来赋予它种种的法性,来令它生住异灭的。这个才是真正《心经》它的宗旨。
所以说,即使是宗门宗下的禅师,如果说他没有实证真心,那他事实上也不太适合来妄说般若。如果他要说般若也行,可是他应该要依于经典的宗旨来说,而不应该依于他自己的想象来说;因为如果依于他自己的想象来说,他就会产生错解了。如果这样的话,六祖慧能大师或是五祖弘忍大师他们也都寻得本心,既然禅宗经典都有说能够寻得本心,显然这个真实心是可以寻觅得到的,这个真心确实是有自性可得,这样的话,如何可以说他是传承于慧能,或是传承于临济或曹洞宗呢?所以,传承于慧能,或传承于临济宗或是曹洞宗,一定要跟原来的慧能大师,跟临济或是曹洞的这些祖师们所见所说要相同,这样才能够正确地来说般若。如果所说不同,那就不应该妄说,因为这样子就背离了祖师的真正的法义了,那就不是真正的传人了。
我们现在来看看,还有所谓的教下,事实上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里面所要说的就是,有一类人他是教下,他是没有经过禅宗禅门的那一著子,所以他是没有悟得本心的人,那他就不应该妄说般若;如果他妄说般若,就会导致种种的错误,这样子就会对于般若的意思产生极大的误解。
譬如有人就说:“实相——约理性边说,是空还是有?《中论》说:‘空则不可说,非空不可说,共不共叵说,但以假名说’。实相非凡常的思想、世俗的语言可表达,这如何可以说是空是有,更因此而诤论?然而,实相非离一切而别有实体,所以不应离文字而说实相。”(《般若经讲记》页5、6)
这里他说“实相非离一切而别有实体”,这句话就是大有问题。如果实相不离一切,那表示在一切法、在蕴处界的法之中那就有实相了,那表示他所说的实相就是生灭的。因为一切法说的就是五阴十八界,一切法说的就是十二因缘,五阴十八界、十二因缘如果它就是实相的话,那实相就是生灭变异。所以他说“实相非离一切而别有实体”,表示他的见解就落在生灭,表示他就是否定在五阴十八界之外,在十二因缘之外,在这些生灭的法性之外,别有不生灭的法性,他是否定这个。可是我们知道,《心经》它所说的,或者是般若所说的,就是要有一个真正的实体祂是离一切法而独存的,所以阿罗汉可以灭除一切法而入无余涅槃,可是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表示祂是有一个真实法的存在。所以,主张实相非离一切而别有实体,那就是一种错误的见解。
接著他又说“不应离文字而说实相”,可是《中论》里面所说的“空则不可说,非空则不可说”,它的意思是说,这空或不空是要以实证的,所以不是用言说的,不是用我们彼此之间的诤论来说的,而是要以实证来论说。“共不共叵说,但以假名说”,就是说这些法之间的共与不共是要用假名来说。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不以假名来说,那就没办法弘法了。所以,实证空、非空是要以实证,所以不以言说;可是,其他是要用言语来说、来弘法的,也就是说要实证之后才来说的。可是不能因为这样子来说,就来主张不应离文字而说实相;而那这样子就变成说,实相就在于这个文字里面了,那这样子又违背了真正的宗旨。
同样的,又有教下同样的人他这样说,他说:“实相,在论理的说明上,是般若所证的,所以每被想象为‘所’边。同时,在定慧的修持上,即心离执而契入,所以每被倒执为‘能’边。其实,不落能所,更有什么‘所证’与‘真心’可说!”(《般若经讲记》页5、6)
这是一位教下的法师在《般若经讲记》里面这样主张。他认为说,如果有所证的话,那表示所证的实相就在“所”边了;那又有能证啊,那能证而契入的话,那就有“能”边了,那这样的话不就落到“能、所”了吗?如果要能够不离能所的话,那就不应该有真心可说,也没有所证可说了。他就这样主张,这就是教下不明宗旨。
事实上“能所”是在说,第八识如来藏这个真心祂本身没有境界的了知,所以不像我们的觉知心能够了知,所以有能边,我们了知一个境界相,所以有所边。所以真心离开能所,指的是真心是离六尘万法的,因为祂不了知六尘,所以祂才别生我们的七转识来了知六尘,所以真心祂不必了知六尘。可是我们的觉知心却是有能所。
那现在是说,所谓的“空则不可说,非空则不可说”,是说我们的觉知心要去实证真正的实相,而且要能够去实证五阴十八界,我们的觉知心本来就有能所,所以我们的觉知心是被第八识如来藏所出生来了知一切法,而且可以用我们的觉知心来实证实相;所以觉知心本来就一定是不离能所的,因为觉知心的体性就是生灭,生灭就不离能所。
可是真心实相是所证,不能因为真心是被实证,然后说祂是所边,然后这就违反了离能所的原则,那这个是错误的见解了。因为第八识离能所,只要第八识离能所,然后祂是所证,那就是禅宗所说,那也是般若所说;否则的话,那变成般若就是不能实证的,可是明明佛陀教导大众来实证般若。那如果我们的觉知心不能实证般若,我们的觉知心就没有用途了;可是我们的觉知心有用途,是因为佛陀教导我们,我们可以去实证实相。所以我们的觉知心不离能所,那是正确的;而且要运用我们这个不离能所的意识心,去证离能所的真心,这才是真正佛陀的意思,也是《心经》的宗旨,也是般若的宗旨。
所以,不能因为真心是离能所的,所以也要要求我们的觉知心也离能所;不能因为真心是离能所的,所以就来否定说,那不需要实证,也没有真心可说,这样就违反了《般若经》它的前提了。
所以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如果教下,如果他不依经典的宗旨而说,事实上他也不应该说。可是如果说有宗门或教下的大德,他们依据经典的宗旨来说,而不偏离经典的宗旨,那还是可说;虽然他还没有悟,可是他能够知道自己未悟,而不自己去妄说,能够依于经典所说的宗旨而说,那还是可说。
所以,不是教下不可说般若,也不是宗门不可说般若,而是不应该自己妄说般若;只要自己能够依于佛陀的教示,依于菩萨的教示,那般若还是可说。
今天我们就简单为各位解说到这边。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004集 教下不能谈般若吗?)
 
 
更多>同类 佛法影音

推荐图文
推荐 佛法影音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