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陀罗尼  佛菩萨  明心  布施  心经  第一  过年  正洁老师 

第023集 供养三宝有金额限制吗?

   日期:2018-07-15     作者:成佛之道    
孙正德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今天我们要来探讨的题目是:供养三宝有金额限制吗?
因为有人这样子问:“供奉三宝它是佛弟子应该做的事,供奉和布施在于说真诚以及清净心,供养多少应该是随缘,各人的情况能够怎么做就怎么做,可是有一些道场会因为说供养比较少而不高兴!”问说:“感觉到这里有一些疑惑,到底要怎么做比较好呢?”这个部分,我们也感觉到有需要来说明。
也就是说,其实“供养”本身的意涵它是为了要报恩。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不就是为了报恩吗?那对三宝的供养呢?也就是报答三宝的恩泽;因为三宝有真实功德,可以利益众生。为什么呢?因为佛法基本上是可以让众生离苦得乐,解脱于三界生死之苦的。也就是在世间里面,生死不断,没有办法解脱,那要如何能真实解脱呢?佛法由 佛陀来世间示现成佛,来告诉我们:什么是解脱的法,解脱的法里面什么是清净的、什么是不清净的、什么是有过失的、什么是没有过失的;告诉我们说:原来是有无明存在,要怎样来去除无明,去除无明以后才能够往解脱之道路走。
就好像有人会讲:“佛陀既然是这样的经常在为众生、利益众生,为什么有的人就不能了解佛法,不能得到佛法中的所谓解脱的功德受用呢?这样子怎么可以说有真实功德利益众生呢?”这个问题,就好像阳光一直普照山河大地、一直普照有情,从来没有去作选择性在哪里照射多一点。不能看见阳光的,就是眼盲者,眼盲者他不能看见阳光,所以他不知道有阳光的存在,不知道阳光的光明在哪里。那也是一样,佛法由 佛陀非常慈悲不舍众生一直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一段期间,众生的因缘成熟,就到这个世间来示现成佛;以及在他方世界不断地去为菩萨众解说佛法,利益有情。那么也是一样,如果说处于无明中的,就好像眼盲者,处于无明中的就没办法去相应到佛法的清净性、解脱性,以及自己怎么样来受到利益。可是,一旦能够听闻佛法而破除无明,得到解脱的这种智慧,那么对于三宝的恩泽就会感恩戴德。而且,佛法是可以让有情真正解脱而功不唐捐的,而利益有情能够在佛法的智慧海中,能够解脱、或者是行菩萨道,将来跟佛陀一样成就佛道,所以是有真实功德可以利益众生的。
这个部分我们要知道,其实供养本身也是属于布施的范畴 ,譬如说,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以及对妻眷、师长、三宝的供养,也是属于布施种福田的行为。父母、师长因为对我们有教养之恩,所以是属于报恩田;三宝它又是报恩田又是功德田,它本身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在这个过程里面,都是在种福田;对子女妻眷又是未来佛,也一样,等于在供养未来佛;所以,既然是种福田,必然会因为种福田布施而产生福报。所以,其实供养的部分我们要知道它的意涵是什么。
那么我们对 佛陀的供养,什么是真供养呢?除了说一般来兴建塔庙,来供奉圣像、恭敬礼拜,或者供养香、华、果、各种食物、宝物,除了这个以外呢,什么是真正的供养?我们要来看待经典里面 佛陀的开示,在《长阿含经》里面有一段对话:【阿难白言:“云何名为供养如来?”佛语阿难:“人能受法,能行法者,斯乃名曰供养如来。”】(《长阿含经》卷3)我们从这一段经文的对话里面,要知道:真正对 佛陀的供养,是要能够对三宝生起正信、生起清净信,而不是半信半疑;知道说:佛陀祂是究竟解脱者,祂是成就佛果者,是经历百千万劫的修行成就佛果。那么今天 佛陀来告诉我们的佛法,也一定是能够成佛的法,绝对不是只有成就解脱道的法,也不是只有成就人天善法;而是因为众生的心量,依照心量而方便来解说、次第解说的。所以我们要信受 佛陀所说的法,以及信受 佛陀为不同根器的众生所说的各种方便善巧的法门;我们要能领受,领受了以后要去思惟、要熏习,思惟熏习以后要进入修学,进入修学之后要如说而行。如说而行这项的层次,就像 佛陀所说的:“人能受法,能行法者,斯乃名曰供养如来。”这样的过程就称为法供养,所以法供养才是真正对 佛陀的真正供养。
这里面的如说而行,我们要看待说:是哪些内容叫作如说而行?譬如说:佛陀说要怎么样成就人天善法?成就人天善法,首要就是要懂得布施、布施的道理、布施本身必有福报。从布施必得福报这个道理,布施、持戒必能生天;生了天以后,生到天界不是解脱,而是仍然有它的过失、过患,因为还在生死苦中。要怎么样远离生死苦呢?就要从苦、集、灭、道四圣谛来看待“什么是真实的苦?”知道真实的苦以后,原来知道说要断我见,断我见以后继而断我执,才能够解脱于三界生死之苦。那么这些都要如说而行,也就是,想要求生天之福的,就要作布施或著说要受持五戒;想要求解脱的,就要开始知道:怎么样了解五蕴十八界的虚妄性,知道什么是无明——有一念无明、有无始无明,要了解这些无明所引生的烦恼的过失,然后来断除我见。当然,在了解这些过程以后断我见,以及甚至于在解脱道上有所次第的初果、二果的实证,那个都不是佛法的真实精神,因为那个纯粹解脱不是成佛的法。所以,要对 佛陀的这种法供养,并不是修解脱道,最后入无余涅槃;因为这样子,就等于是不懂佛法——不懂佛陀所说的法,而是只在于自己的求解脱。真正对 佛陀的法供养,就是要生起成就佛道的心,成就佛道的心里面就要发无上菩提心;而且要知道菩萨道修学的次第内容,最后成就佛道的内容是哪一些,这样如说而行。所以真正对 佛陀的供养就是法供养,要经由信受,然后领受,最后要修学、思惟,甚至于要一一的去实证。
但是,因为对于 佛陀所说的法,不能真实了解它的意涵,不能从经文的意涵就能了解,所以必得要去寻找真正的善知识;真正的善知识本身是否也是如说而行?是否依照 佛陀所说的法自己在实证?以他实证以后来讲解、所说出来的佛法是否矛盾、是否如佛所说?所以善知识如说而行,我们就跟随善知识来修学佛法,这样子就是 对佛陀的真供养。
另外我们也要知道说:三宝对众生的恩到底是有哪些?这样子才知道说,原来我们供养三宝,内心有一个明了的内容,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里面,有这样讲:“善男子!三宝恩者,名不思议利乐众生无有休息。是诸佛身,真善无漏,无数大劫修因所证,三有业果永尽无余,功德宝山巍巍无比,一切有情所不能知;福德甚深犹如大海,智慧无碍等于虚空,神通变化充满世间,光明遍照十方三世。”(《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也就是说,成佛本身一定要经历不可思议的这样的一个无数大劫来修,而且要有实证的内容、实证的次第。譬如我们说,佛道它是含摄解脱道的,不可能说成佛了却没有解脱道的证量;而我们要知道解脱道实证不等于成佛;然后我们要知道,成佛以后,为了利乐有情而永远不入无余涅槃。所以,在成就了自己真实的功德以后,他所成就的这个福德不可思议,因为在无量劫所修的菩萨道中,就是为了利乐众生、为了护持正法,所成就的福德不可思议;智慧含摄了阿罗汉所证的解脱道智慧的佛果的一切种智,更是得来不易。最后,佛陀要经常在十方世界看待众生的因缘来示现成佛;甚至于还不断的在依照十地菩萨各个菩萨的心量,以菩萨能够见的他受用身来摄受诸地菩萨;所以一切都是为了有情、为了菩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要知道,就像我们前面所举例的,佛法的光明、佛的慈悲,祂是无时无刻不在遍照著十方三世一切众生;只要他能够领受到,然后能够破除无明,就知道原来 佛陀无时无刻都在为著我们、都是在摄受著我们;只要我们生起一念善心、生起一念求无上佛道的心,就能够与佛法相应。
接下来,在这段经文里面又说到:“一切众生烦恼业障都不觉知,沉沦苦海生死无穷,三宝出世作大船师,能截爱流超升彼岸,诸有智者悉皆瞻仰。”(《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也就是说,一切众生其实都是受到烦恼障、业障的遮障了,而不能觉知有 佛陀的慈悲的存在,不能觉知佛法的光明,而沉沦在三界生死苦海中没有办法离开。三宝出世,不舍众生,出世来导引众生能够怎么样解脱于三界生死、怎么样成就佛道;能够截断众生在欲爱的生死流、三界爱的生死流,而到达解脱的彼岸。所以只要有智慧的人,能够了解到 佛陀的智慧、 佛陀不舍众生的地方,都会生起敬重、恭敬、崇仰的心,而希望能够供养三宝。所以我们说:众生要感念三宝之恩而来供养。
随著众生心量的供养布施,我们是这样想,菩萨道场的菩萨都应该随喜赞叹。因为这样的众生都是在长养善根,能够对三宝生起一念信,而发起一念要供养的心,这都是长养善根。我们要知道:“善根之首,以信为首。”就是透过这样子不断地对三宝供养、恭敬这个过程里面,来增长自己的信;因为信越来越增长以后,就能让他在佛道上的因缘越来越成熟。所以应该对于这种能够随喜布施的部分,应该要赞叹。而且经中有说:少物能施是难施。我们来看经文怎么说,《菩萨善戒经》里面说:“云何菩萨难施能施?菩萨摩诃萨若有少物常以惠施,是名难施。心所爱重贪著之物,无量世中勤求得者,及大方便役力得者,以如是等惠施他人,是名难施……云何善人施?若善男子以善心施,信心施,至心施,自手施,应时施,如法得财施,是名善人施。”(《菩萨善戒经》卷4)这一段告诉我们说,应该随时要去赞叹少物能施的。菩萨难施能施,就是你的东西不多,可是常常能够作布施,常常能够想到如何去利益众生,这个称为难施;而且对于心里所贪爱、看重的东西,一直要精勤追求的,能够拿出来布施;或者说要透过很多的方便,努力才能得到的,能够把这个部分拿出来布施的,都是属于难施能施的,应该要给予赞叹。
另外要讲到,这一段经文又特别讲到善人施,善人施的意思就是“智者之施”。要布施的话,要怎么样作是智者之施呢——有智者所行的布施呢?也就是说,能有一心是善的人,要以善心施、信心施,也就是在布施的时候,就是为了利益有情,而不是生起烦恼——生起贪瞋的烦恼,以利益有情为主,而心里没有贪悭;信心施,是对于因果深信不疑;至诚的来布施,至诚的拿出自己最好的、最宝爱的东西,拿出来布施;自己亲手去作布施,而且能够实时布施,在众生最需要的时候,拿出来布施;如法得财施,最重要就是说,所布施出来的金钱,只要是自己的劳力所获得的,不管它金额多少大小,只要是善心施、信心施、至心施、自手施、应时施,纵然它是五十、一百,这些成就的过程里面,都是属于善人施。所以,布施的重点不在于说它的金额大小,而在布施者他的这种心量,以及他所发的心是什么心;是不是有所得、有所求,为了求名闻利养而布施呢?或者是不得不而布施呢?或者是说,所布施的都不是有情需要的;或者说所布施的钱,都不是自己如法赚来的。譬如说是透过不良手段得来的,这样的钱财就是再多,也属于不如法所得的钱财,布施的果报,将来未来世就也不能自在受用的。所以,我们从这段经文了解以后,我们要知道:道场应该要教导大众,而且要赞叹布施。
那布施本身它能够自摄与摄他,自己能够摄受自己,也能够摄受他人。因为布施能够摄受,等于成就众生的道理在哪里呢?第一个、布施者他有一个想要布施的善心。第二个、他布施的时候,是以清净心来布施。不会去怀疑,也不会去以贪瞋心来布施;布施以后他不会后悔,不会布施以后,又后悔自己所拿出来的钱财;布施前、布施的时候、布施以后都非常欢喜,自己来饶益自己,那个就是布施者自己摄受自己。也就是说,当自己发起那一念善心,而且非常的信受、不会怀疑;布施以后,从来不起一念去作任何后悔;这样的过程里面,就是布施者在自己摄受自己。另外,摄受他人呢?就是众生有需要,在需要你作布施的过程,譬如说有饥渴、寒热、疾病所需的东西,或者说众生有恐怖,能够让他远离,以布施来饶益他,让他获得食物、获得衣物。或是说众生因为落入邪法中,落入邪法中以后感到恐怖,你能够拿正法来利益他,让他知道说:真正的佛法是什么,能够修学真正的佛法有什么功德。那么当他能够信受真正的佛法,而且能够修学真正的佛法,就能远离在邪见中的恐怖,这样子就是摄受众生。这个是指布施本身能够自己摄受自己,也能够摄受别人的这样的一个功德。
另外我们要告诉大家,布施本身信心布施生忉利天的例子。有一位很贫困贫穷的人,他因为一心向佛,然后能够受三归,清净受五戒,然后也能够少量布施,然后约略的去读经典;因为这样子在舍报以后,生了忉利天去享福。那么忉利天的天主释提桓因知道说:这个人本来是在人间很穷困的,可是因为在佛法中生起一念清净信,而能够学戒,然后也能够少量布施,所以能够生到忉利天享福。所以释提桓因就说:“若于三宝生净信,其心坚固不动转,持所受戒不毁犯,当知此人不名贫。名为智慧寿命人,以敬无上三宝故,得生天上受胜乐,是故应当作斯学。”(《别译杂阿含经》卷3)也就是告诉我们:其实对佛法生起清净信,而且能够布施,而且能够受五戒,受五戒的时候就能够具足惭愧心,那么这些法都是属于七圣财的范畴,所以有了七圣财,就不属于贫穷人。所以那位生天的人就不属于贫穷人。所以,道场应该心常随喜赞叹信众的善心布施。
今天就解说到这里了。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023集 供养三宝有金额限制吗?)
 
 
更多>同类 佛法影音

推荐图文
推荐 佛法影音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