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陀罗尼  佛菩萨  布施  明心  心经  第一  过年  正洁老师 

第101集 菩萨行处、菩萨亲近处(三)

   日期:2025-01-12    
正元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上个单元我们讲到菩萨行处要能“观诸法如实相”,虽然如实相是无分别,但如实相的智慧却不是无分别的;在你转依完成以后,为了佛道,为了利乐众生,为了护持正法,你应该如 世尊的教导:“亦不行不分别。”不可以每天住于不分别的境界中,如果每天住于不分别的境界中,其实是悟错般若的愚痴人,不能称为菩萨摩诃萨。那么能够遵行 世尊的开示,“观诸法如实相”而了知实相法界的“不分别”境界,又能面对救护众生的辛苦诸事而“亦不行不分别”,继续救护众生,能这样子作,就称为“菩萨摩诃萨行处”。证悟的菩萨就应该这样行,才有能力与智慧为人如实演讲《妙法莲华经》。
  所以,悟后想要为人如实演讲《法华经》,第一个部分就是自己的心性要有所转变:“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妙法莲华经》卷5)这是心性先要有所转变。心性不够坚强的,要坚强起来,不能惊惧;心性暴躁的,不能继续暴躁,要住于“忍辱地”,要“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性先转变,然后第二个部分,是法上证悟之后不能老是住在如来藏的无分别境界里面,因此说,悟后现观实相法界如来藏妙心“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的时候,却不可以行于不分别之中,应该“亦不行不分别”;是所悟的实相法界依旧住于不分别,依旧“于法无所行”,但觉知心却必须以所证悟的智慧,在人间诸法中广行分别,来为众生广分别诸法,使众生同样可以证入实相无分别、无所行的境界,所以悟后应该依 世尊圣教:“亦不行不分别。”这就是想要在后末世为人如实演讲《法华经》的人,应该作到的“菩萨摩诃萨行处”的第二个部分。
  那么“菩萨摩诃萨行处”讲完了,接著什么是菩萨摩诃萨的“亲近处”?是说“菩萨摩诃萨不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妙法莲华经》卷5),也就是不在世俗的名闻利养等利益上面考量而去亲近这些有权势的人。为什么不要亲近这些人?因为亲近这些人会有后遗症。你如果亲近国王,国王有一天会跟你开口:“你到底悟个什么?你要帮我悟,若不帮我开悟,我就杀了你。”就是这样子!也许你不怕被杀,但他会威胁:“我杀了你的儿子、杀了你的老父母。”那你怎么办?所以亲近国王有时真的不好,除非他们非常努力护持正法,菩萨摩诃萨为了正法久住和利益众生的缘故,可以被动亲近国王、王子。
  亲近“大臣、官长”也不好。可是禅师们很聪明,禅师们一开始就说:“皇上!您若是想要得法,但这个法,佛有规定,一定得要是三宝弟子才行。”先把话讲在前头,那皇帝想要得法,不得不先归依成为三宝弟子,因为经典也是这样讲的。真悟的禅师都是宁可被砍头也不愿妄传实证的内容,因此皇帝为了得法,不得不归依成为三宝弟子,那他应该归依谁呢?当然归依证悟的禅师最好。因为法师们没有开悟,禅师有开悟。好,皇帝先归依禅师以后,纵使把禅师找进宫里名为供养,其实是圈禁在王宫内。但至少还是他的师父,弟子总不能杀害自己的师父,何况那是无间地狱重罪。禅师很聪明,就先要他归依:“你先归依三宝,还得先成为菩萨再来参禅。”因为这是菩萨法,只有菩萨才能得这个妙法,于是皇帝不得不又受了菩萨戒。当他受了菩萨戒,对自己的和尚更不能杀害了。
  接下来,皇帝的心性若是不具足菩萨性,不管他怎么请问佛法,禅师只是跟他言语来去、高来高去,就是让他证不到,但他也不敢杀禅师。你看慧忠国师他们就是这样,等到快舍寿时,皇帝问起身后事,禅师就说:“请您为我造个无缝塔。”那皇帝很聪明,就说:“请师父您给我一个塔样。”禅师就“良久”。良久之后才问皇帝:“会么?”这教他如何会?可是慧忠国师真的有为他处,只是难会。慧忠国师就是用这种最难会的机锋给他。那他会不来,慧忠国师就要走人了,皇帝就央求说:“那您走了,我怎么办?”当然也好办:“我有个侍者应真,他知道这个无缝塔。”然后慧忠国师就舍寿了。
  皇帝身为徒弟,当然要为师父好好办后事,办完了,把慧忠的徒弟应真禅师找进宫来,没想到应真也跟他来个“良久”。其实师徒早就讲好了,不能让他开悟,因为那位皇帝的心性还不是真正的菩萨,真的是这样。因为那些皇帝、王子们,干过多少大恶业,凭什么给他开悟?那种人还给他们证悟,真的叫作没天理,诸天都会来抗议!所以你们看,在这里 世尊也交代“不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因为他们常常仗著权势作威作福,不是慈爱有情的菩萨。
  第二,这个“亲近处”还规定“不亲近诸外道梵志、尼揵子等”。出家奉事梵天,志求梵天的法名为梵志;在家外道名尼揵子。也就是说,外道那一些出家、在家修行人,你身为菩萨摩诃萨,不应该跟他们亲近;因为你若是跟他们亲近,就等于认同他们的法义。你是个证悟的人,而你认同他们,众生就会跟著你认同他们,但这样对众生没有利益。所以菩萨不能跟外道梵志、尼揵子等往来。如果有外道,不管他是什么牧师、神父或是宣教师,都不应该跟他们亲近。
  只有一个情况例外,他们愿意大力护法,帮忙复兴佛教、救护众生,那他虽然不是三宝弟子也可以亲近;因为对众生有利,对正法久住有利。那你亲近外道梵志,他主要是作什么?他主要就是弘扬外道法;当你去亲近他,常常与他会谈,不就等于变相承认他了?那众生不了解内情,不晓得你是因为人情的缘故不得不跟他往来,结果众生以为那外道也是修证正法、弘扬正法,于是也会大力供养,就会跟著他学,因此就走错路了!所以外道梵志、尼揵子等不应该亲近。这是菩萨摩诃萨应该有的基本行谊。
  接著说“及造世俗文笔,赞咏外书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 (《妙法莲华经》卷5)。有的人文笔很好,所以他善于写书、写文章。可是他的好文笔用在什么地方?用来赞咏外道的书籍。他赞叹歌咏外道写的那些书籍,说内容多么好,这种人你就不能亲近。只要有谁赞叹说“阿拉也有开悟”、“耶和华也有开悟”,那你就不能跟他亲近,因为他就是这种人!他正是“造世俗文笔,赞咏外书”。
  那你如果一天到晚说:“他说上帝有开悟,他是讲错的。”那请问:他还会跟你往来吗?他就不跟你往来了!所以你悟后跟谁往来,都得要注意。世俗亲属就无所谓,世俗朋友都无所谓,但如果是外道修行者,你就不能跟他亲近。如果他的文笔很好,却常写赞咏外道的书籍,那你更不应该跟他亲近。这些人都是你应该要远离的,因为你是为人如实演讲《法华经》的菩萨。你若是跟他亲近,就等于变相承认他也是有证悟的;这样一来,众生就会继续跟著他修学,然后就跟著走错路,这些众生的道业就被耽误了。耽误了还不打紧,就怕他们跟著外道大妄语,死后下堕恶道,却是菩萨摩诃萨无心造成的误会而导致;推究其原因,菩萨摩诃萨还是要承担这个责任。
  接著说赞咏“路伽耶陀”的人,这种人你也不能跟他亲近。“路伽耶陀”是指顺世外道,他们都随顺世间法。世间人最喜欢什么?最喜欢的便是追求三界的有法,他们就随顺世间人的喜爱来获得各种名闻利养。有一句话说“忠言逆耳”,佛法就是忠言,所以真正的佛法一般世间人是听不进去的,表相的假佛法,一般迷信的佛教徒却很容易听进心中。可是顺世外道以及佛门中的顺世外道他们所讲的世间法,世间人都很容易听得进去。世间人最爱的是三界法,你如果告诉他们三界有常住的法,他们一定很喜欢。例如有人在传授气功:“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最后当神仙可以飞来飞去!”世间人听了就说:“喔!这个真的太好了!”世间人就是喜欢这个!那么这个传法的人就是顺世外道中的一种。又有的人讲究长寿,他既讲究长寿,自己每天努力去运动,又小心于饮食的调养,那我们没话讲,但仍然是顺世外道——“路伽耶陀”。可是如果作伤天害理的事来求长寿,那就不只是顺世外道,那也是造恶业!
  密宗也是顺世外道,因为它既是外道法,也是随顺欲界世间的贪爱,所以他们在欧美传得很快;因为欧美的人喜欢追求物欲,都在物欲上用心,没有什么心灵层次可说,所以贪淫,大家都很喜欢密宗的双身法。这是因为密宗自称既能成佛出世间,又能同时拥有欲界世间的淫欲;正是投洋人所好,在西方世界就传得很快。但我们不想消灭他们,也不可能消灭他们,因为这是投众生的所好,所以欧美人很喜欢,但他们不要再自称为佛教就行了。如果他们宣称离开佛教,自称不是佛教,叫作喇嘛教,我们就没意见,也不会再破斥它,只要它不仿冒佛教。因为佛教有佛教的“著作权”,他们不应该来仿冒这个“著作权”。
  除了这个以外,“路伽耶陀”还有的是求生天,这也是顺世外道。生天享福谁不喜欢?世间人还不懂佛法的时候,都是喜欢生天。来世生到天上享福谁不想要?生天,就是生欲界天享福,或生色界天享受定福;若是上生无色界天,就离开了觉知心的烦恼,因为色界天觉知心还是有烦恼的;那无色界天连色身都没有,都是住在定境中不起烦恼,最清净了。但这些都还是顺世外道,因为都随顺于世间法——随顺于三界世间。这也属于顺世外道。
  接著还有佛门中的顺世外道,一天到晚讲:“我们这个觉知心是常住的,是永远不会坏灭的,只要不分别就是开悟了!”这就是意识常住的思想,这种讲法到社会各个阶层去讲,大家都会认同,所以是顺世。除非有人是在实证的佛门里面,否则大家都会认同他的说法。事实上前几年,连佛门大师们也大部分认同,都说意识常住。也有佛门大师说:“意识可以分为粗意识、细意识,细意识是常住的。”他们讲的细意识是什么?就是离念灵知,也有人说就是直觉。例如写作《妙云集》的那一位大法师,有时候怕人家破斥,他就改个说法,说:“细意识是不可知、不可证的,我们死了还有这个细意识存在。”讲到有一个细意识存在,学佛的众生都会接受,那就是佛门里面的顺世外道。
  但是 佛陀在《罗云忍辱经》里面说:“正法跟世俗法是相违背的。世俗人最珍贵的意识心,在佛法里面却是被轻贱的。凡是认为意识心常住的人,就是常见外道。”结果他们却都在讲“意识常住”,这不就是佛门里面的顺世外道?所以说,主张六识论的人全都是顺世外道。如果有人写书,文笔非常好,大力赞叹六识论——赞叹意识是常住的,不管他讲的是粗意识、细意识、极细意识,全都是与常见外道合流,全都是顺世外道。因为这是随顺世间法,正是世间人所喜欢的。
  那在禅门里面有没有顺世外道?也是有很多的,比如有些大师说:“离念灵知就是真如佛性,常住不坏。”大家听了都很高兴:“我只要每天打坐,只要一念不生,那我这个觉知心就变成真如。太棒了!那这样就是开悟,我就是圣人。”世间人听了也都很欢喜,很容易就可以当圣人,谁不想当?而且当这个圣人,还可以继续像世间人一样吃喝玩乐,还可以继续贪爱五欲,因为离念灵知正是意识,意识是与五欲相应的心;也是因为离念灵知从来都处于人间六尘的境界中。那么这样主张的人,就是禅门中的顺世外道。
  也有禅门里面的大师说:“你不要把那些烦恼放在心上!不管什么烦恼,你全部都把它放下。放下以后心中没有负担,这样就是开悟,这样就是真如心!”这也是随顺世俗的想法,这也叫作顺世外道。还有大师说:“师父说法的这一念心,诸位在座下听法的这一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这个就是真如佛性。”大家听了都很高兴:“感谢师父今天来为我们开示,我们终于开悟了!”但这也是随顺世俗法,世俗人听了都会欢喜,都会接受。因为世俗人都没有断我见,最喜欢觉知心自己了。你如果把觉知心“识阴自我”否定了,他们就不接受!所以真正的佛法,是不容易被世间人接受的。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先介绍到这里。
  阿弥陀佛!
 
标签: 佛法影音
 
更多>同类 佛法影音

推荐图文
推荐 佛法影音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