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陀罗尼  佛菩萨  明心  布施  心经  第一  过年  正洁老师 

第011集 学法心态重要性──偏执名事相难证菩提(一)

   日期:2024-06-14    
正娴老师

  各位观众:阿弥陀佛!
  现在所收看的是正觉教团为您准备的三乘菩提系列弘法节目,今天要介绍的是“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灯下黑之琅琊阁”(二)。
  上阶段经过多位亲教师在“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一)中,为了琅琊阁写手所误解的法义,从各种不同层面为他们解说佛法真实义理,其实是秉承 平实导师仍抱持救护他们的慈悲心念,期盼他们能回头、能忏悔。所以我们仍再录制此系列影集,为其解说他们堕处之过患,拔除邪见免入魔障;借此说明,也让有心学佛、仍有疑虑的初机学人详加明白。这几集我们要谈论的是“学法心态的重要性”,以下谈论“琅琊阁写手”就简称“琅者”。
  从〈琅琊随笔:谁是佛陀指定的“法主”?〉此文开头之标题,即可知道琅者们对真实义佛法之修道,不能如实理解。为何这样说呢?佛来人间弘法,不外显示佛菩提道之究竟圆满,示现能以人身实证究竟成满菩提道业。而弘法所说的经律论典,就是让可以修证的菩萨,在修学过程需一一简择具足哪些条件、福德,哪些定力、加行,这些知见若不具足了知,则称不上“具足正见”的佛道修行者。而这样修学至少需三大阿僧只劫,这些正见需要具有实证的善知识,才能有能力弘传教化。会来弘传教导的善知识,一定具有真实的体验与实证内涵,会铺陈说明如何成就佛道次第;在成佛之前,菩萨也是发愿再来世间救护教导众生之悲愿。既然是自愿亦是发愿,无需“谁是佛陀指定的法主”,只要是具有菩萨种性、具有真实之实质证量,对于喜乐听闻大乘法义的修学者,必会有缘相逢来跟随依止学习。如今正觉同修会的形成、成立就是这样子来的。
  佛陀于印度弘法,当时情况是外道充斥,也是印度教盛行为主流,佛陀当时既然选择印度为主要度化域所,必有当时因缘成熟的一切有情众。佛菩萨来人间弘化除了愿力,也有因缘成熟的有情需被摄受。大乘佛法来人间传授,绝对不会是此世间之唯一宗教;佛陀在世时,佛教不是唯一,现在末法也一定不是。这也显示末法时期还有正法弘传,代表有一大事因缘成熟的有缘众聚会,这时菩提道更显得弥足珍贵。
  琅者说:【“自依止”强调的是拒绝依赖他人,要自己深入经藏,深刻思维“法”的旨趣。】(〈琅琊随笔(26):谁是佛陀指定的“法主”?〉,琅琊阁。)假若依照琅者这样自修方式,根本不需要佛菩萨发愿来人间,成佛也不需要摄受佛国土,不需要传授教导,单靠埋头深耕,人人皆可自修成佛,这样跟 佛所说的教理产生违背,单靠自我思惟、自我理解,是非对错自行摸索;若没有依止有修证的善知识指引,简直是大海捞针,参个驴年马月也不为过。正法是否可以得到究竟解脱的修行处,答案是:一定可以的,但是要依止善知识。事实上,早期的、大陆,佛教就是佛道不分,有放置经论典籍的佛寺院,也没有任何僧众出来指正错误法义、教学佛道次第,各唱各的调;直到 平实导师出现,才落实佛学的真正方向,故善知识的出现真的很重要,也是正见修道的关键。
  这位琅者又说:【“依止善知识”是对“法”有正确理解的人,能引导学人圆满完成清净的修行,……经常拿著“佛陀教导我们依止善知识”的片面经证,告诉你萧平实导师才是你应该“依止”的真善知识。他们省略不提的是 佛陀要求弟子,必须将他人的说法(包括自我标榜的证量)与经论的内容详细比对,若不符合,当即舍弃。】(〈琅琊随笔(26):谁是佛陀指定的“法主”?〉,琅琊阁。)我们回答说:琅者探究法义,若是可以实证与体验,跟 平实导师所说的法义与修行次第符合经教内容,也符合 世尊理脉的承传,绝对不会批评正觉。若是你用六识论的观点来拒绝依赖善知识,还要自己深入经藏,深刻思维“法”的旨趣。对于修行这条路是挂羊头卖狗肉,仅研究文字名相、事相,说是可以证悟那是痴人说梦。对于没有抉择善知识能力的学人,当然要为其说明依止内容,以免谤法、谤贤圣不能来人间参学,若再诋毁则三涂轮转难得人身;只要是明达智者都会这样救护说明。
  平实导师未曾标榜证量,只把修学过程如实语演述曾经经历、体验告诉求法弟子众,在正觉学法的菩萨众,都是求证真实法义的明眼人,知道实义法难求、难遇、难证,有人曾逛道场五十载,如今值遇焉有放过;若是因为 平实导师的如实语演述成为你的烦恼,要检讨的是自己六识论思维有过患,绝对不是有体验的证悟者。越是有真实体验的证悟者,说法更是小心谨慎,因为畏惧因果,深怕造口业,荼害他人的法身慧命。因为在现代网路〔网络〕科技发达的时代,错说法义发传网页,想要灭除资料、资讯何等困难;只能等待未来人们渐忘才休止,这样恶业果报才稍喘息。但是琅者们却不知道因果的可怕,至今留言者、敲边鼓的人,仍用轻蔑、嘲讽批评 平实导师所说的法义及捏造事相来流通,真是所谓逞一时之愚痴行。
  琅者自举经论说明:【记载佛陀般涅槃不久,有人询问阿难尊者,佛陀不在世,比丘该依止何人的故事。……阿难回答:“婆罗门,我们不是没有依从的,我们是有依从的,我们不依于人而依于法。”】(〈琅琊随笔(26):谁是佛陀指定的“法主”?〉,琅琊阁。)以上举论的内容被琅者误导解说成“以修禅定、修得神通作为僧团依止的真理,以及能够遵循真理的人”。竟然以神通当依靠的真理,以上解说已经错解“不依于人而依于法”的内涵;琅者又依六识论与 佛的八识论不同前提下,更是背离佛法次第修学,琅者迎合自己解释就是“强调的是拒绝依赖他人,要自己深入经藏,深刻思维‘法’的旨趣。”用此心态学法,产生自我托大过患,这种态度学法无论举述任何经论,都会对于能教导的善知识错误认知,又将成佛之道所修学内涵误解;外道、声闻、菩萨道业混淆不清,自我感觉良好,也难怪真实佛法在人间弘传,琅者这类人永难值遇善知识、难证悟。
  除了放不下邪见与慢心,还好为人师指点批评。对与自己不同见解的修行人,是否愿意放下偏执,平心静气去探讨不同处;是否愿意接受自己有不足地方能够重新学习。若用六识论观念理解经论,真的学不到佛所说的真实义,也听不见善知识的实义音声;只要是善知识说法,都会被他们自己邪见转成烦恼业,造作口业。就像下列琅者又举《长部》的《大般涅槃经》的〈第二诵品〉中,琅者自行翻译解说:【其中,佛陀说:“阿难,比丘僧团还期待我说些什么呢?我已经把法详尽地宣说了出来,如来是没有把法保留在自己拳头之内的。阿难,有人可能会认为我支配著僧团或僧团依靠我,所以他会认为如来应该对比丘僧团嘱咐一些东西。但是,如来根本没有‘我支配著僧团’或‘僧团依靠我’这样想,所以如来哪有东西嘱咐比丘僧团呢?”】以上经论琅者解经后,再套上自己扭曲解说:【并不是萧导师所说的,佛陀秘密隐覆地说有一个“密意”,只告诉有菩萨种姓的弟子。没有“密意”,就不会有一个掌握秘密的特权阶级,也不会有一个被秘密绑架的非特权阶级。】(〈琅琊随笔(26):谁是佛陀指定的“法主”?〉,琅琊阁。)
  以上琅者错解佛说二乘解脱,又套上大乘解脱妄想混淆不清,对于佛法修证的方向偏执邪谬,真的是张冠李戴,严重扭曲 佛陀所说的法义序列。此段经论还原原意需从前段缘由开始说明,也就是 佛陀:【忽患激痛之痢病,几乎近于绝命。……尔时,世尊依坚强精进,忍耐此病,以留彼寿命,于是,世尊病愈。】阿难为诸比丘请命,说:【但唯念:“世尊若任何遗教比丘众,世尊应不入灭。”以聊慰我心。】于是 佛陀如下回答:【然者,阿难!诸比丘众向我眺望何耶?阿难!我所说之法,于内于外悉无区别。阿难!如来所说之法,于弟子是无隐秘、握拳不教。阿难!若有如是思惟:“我引导比丘众”或“比丘众依怙于我”。然,阿难!对于比丘众应何教言。阿难!如来不如是思惟:“我引导比丘众”或“比丘众依怙于我”。然,阿难!如来对于比丘众以留何教言?又,阿难!我已老、衰耄矣!我之旅路将尽、年寿将满,年龄已八十矣。阿难!犹如旧车辆之整修,尚依革纽相助,勉强而行。阿难!如是想,如来之身体亦复如是。阿难!当如来停止一切忆念,而入于灭受想三昧时,阿难!如来之身体,始为健全安隐。】(《长部经典》卷16)
  其实将琅者解经与原文相比,就已经看出琅者“自我思惟经论下场”错谬离谱。借由琅者所举例的《长部》的《大般涅槃经》中,佛陀告知阿难,如来“所说之法,于内于外悉无区别”。如来对于僧团弟子学习解脱是无隐秘不保留的,所以对僧团要如何教导言说呢?因为无私无隐秘地言教,除了教导解脱道,也让僧团知有本际出生内外法之无差别,因此 如来说“我不会这样思惟”;如何思惟呢?就是“如来我需引导比丘众”或者“比丘众需再依怙于我如来”。虽然 如来告诸比丘、阿难,祂的色衰、寿将满,但是当知 如来停止一切忆念而入于灭受想三昧时,如来之身体,始为健全安隐。在这段经文所看到的是 佛陀的清楚明白慈悲言教真实义,而 平实导师和 佛陀一样地将解脱法次第铺陈外,也将内外心法同时无隐秘不保留地演述传授。是否接受,就看这位领受者是何人?若是六识论外道,是看不见也分不清个中蹊跷;若是声闻、缘觉比丘,可以安隐 佛陀的教导参究其中;若是通教菩萨,已能领受 佛陀的慈悲教化安心办道;若是别教菩萨,则能神领莞尔 佛陀无隐密内外之法,续佛志业。
  如今琅者因为对 平实导师偏执见,可以将举例经教,用其截取半套法义,套上自己的曲解而意指 平实导师“支配僧团”,但是 佛说的是“引导僧团”的义理,内容意涵也不是琅者所说的重点。佛陀之精髓岂是六识论凡夫所能表意的,琅者目的只是想反对 导师所传授真实如来藏妙法;平实导师于弟子是无隐秘、握拳不教,奈何琅者看不见,妄解臆想,这就是谤佛、谤法,当然也谤僧!
  琅者又说:【正觉教团制度上功利阶级,戒律上教条,法上教导学员漠视经教,独尊萧导师为 世尊的“代言人”。】 (〈琅琊随笔(26):谁是佛陀指定的“法主”?〉,琅琊阁。)因为一开始琅者对 平实导师的言行、说法已有邪思维的评断:所以正觉教团制度建立,琅者就说如何功利;正觉教团戒律是依照 世尊经论教导的千佛大戒来传授,琅者就说戒律教条如何;正觉教团对于佛法上教导,皆遵循 世尊的实义法道讲述,琅者就说 平实导师于法上教导学员如何漠视经教,来诋毁妄说。以上都是琅者自我编排,想阴炽盛之业烦恼。若是有正见、有佛学基础的学人,对于已证禅定又有道种智的善知识来人间传法,愿意把自己个人时间奉献付出,为的就是让学佛人能雨露均沾佛法甘露,让学人法身能续佛志业,这样如实教导应该敬重感佩才是啊!对于正见的学子来听闻,如同清泉洗涤身心;对于邪见的学人,如同芒刺在背,怎么听怎么不顺耳。
  其实从社会角度来说,今天要评论一件事,也需要有评论此事的专业背景。例如,若要说此病毒疫情,出来呼吁说明也是要相关专家,此专家会根据实验基础或数据报告来双向证明,行事严谨对诸有情负责解说:何者正确、为何正确,何者不正确、为何不正确。世间法都如是,对于佛法广说贴文更应小心谨慎,佛法也是科学的,有实证、有体验。如今已有实证者出来说明佛法(按:就是佛法专家),甚至分文不取,想教导真实学子如何实证的方法。琅者为何如此排斥骇怕?你可以选择不学习,或者将你所悟处与 平实导师的不同处作说明;琅者无实证却说实义证真的 平实导师法义说错,这是哪门子的逻辑?佛法浩瀚如烟海,多数学人所知法理如芥子般微小,琅者本身都无所实证,举的经论又错误曲解,也无知佛法大意,为何却一味地反对有实证者之教授、评论,只因为跟你们深入经藏,深刻思维“法”的依据不同就反对吗?佛法是用“思维”这样“想”的吗?没有实证内涵的人是用什么依据“深入经藏”?药山禅师平常不许弟子看经,都说了想看经论,看穿牛皮先!懂么?。
  以此篇来说,琅者举经论用六识论思维来“想象”,就处处显示出错会 佛陀教理;若能用这样修行,怎么会古今证悟者少,外道却漫山遍野呢?就算是 佛陀在世的当时印度,也不乏这样的人;想学佛法,却一味把自己推离佛法边涯,琅者在批评之前能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吗?
  今天就先说到这里。谢谢收看!
  阿弥陀佛!
 
标签: 佛法影音
 
更多>同类 佛法影音

推荐图文
推荐 佛法影音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