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陀罗尼  佛菩萨  布施  明心  心经  第一  过年  正洁老师 

第020集 观诸法性无有二相,诸佛放光照耀佛国

   日期:2024-06-14    
正倖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三乘菩提之法华经讲义”节目。今天我们要依圣 平实导师的《法华经讲义》内容来说。
  我们接续经文:【或见菩萨,观诸法性,无有二相,犹如虚空。】(《妙法莲华经》卷1)有的佛世界中又看见有菩萨,观察诸法的法性,没有二种相,只有一相,叫作如来藏相,名为实相一相。因为不管他是什么样的有情:鬼道众生、畜生道、地狱道、天道、人道、修罗道都一样,同样都是如来藏相。这个总相,不论去到哪里都一样,在娑婆世界是如此,他方世界亦复如此,无有二相,都叫作如来藏相。如来藏有什么相?虚空相。祂无形无色犹如虚空,却可以出生一切色法与七识心。这表示那个佛世界具足三乘菩提,因为如果有大乘菩提就会有二乘菩提,只是有没有把它分析出来为众生说明而已。
  所以《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29说:【彼劫所有佛兴世,六十千亿那由他,最后佛号解脱光,次第我皆兴供养。于彼最后如来所,获得觉法清净心,观诸法性无有生,成就宿命除烦恼。】“观诸法性无有生”就是证得如来藏以后,将诸法摄归不生的如来藏以后,诸法的法性即是无生。
  又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8说:【菩萨摩诃萨正念无障碍,观察、分别三世诸法平等,犹如虚空,无有二相。如是观者,智慧、方便无所罣碍。于一切法而不取相,一切诸法无自性,故于一切佛及诸佛法平等观察,犹如虚空;是名菩萨摩诃萨方便修习清净梵行。】这是说,三世诸法犹如虚空性的如来藏一样无有二相,因为诸法从如来藏中出生,摄归如来藏以后,就只有一个如来藏的法相。“一切诸法无自性故”,因为诸法的自性其实全都来自第八识心,并没有自己恒住不灭的自性,所以说诸法无自性。要如此实证,才是真正的亲证大乘佛法。
  【又见佛子,心无所著,以此妙慧,求无上道。】(《妙法莲华经》卷1)弥勒菩萨又说:又看见有的佛世界里面还有一种佛弟子,心中没有任何的执著,他们就以这样的胜妙智慧来求无上道。这表示是已经证悟的菩萨们,悟后起修而在追求佛地的圆满智慧。然而求证般若实相智慧时,往往就会有魔来扰乱,不但证悟前如此,乃至证悟后也会是如此,甚至二乘菩提的实证者也不例外。所以《杂阿含经》卷第39有记载说:【尔时,世尊为五百比丘说五受阴生灭之法。时,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住王舍城多众践蹈旷野中,与五百比丘俱,乃至说五受阴是生灭法。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化作大牛往诣佛所,入彼五百钵间。”诸比丘即驱:“莫令坏钵。”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此非是牛,是魔波旬欲作娆乱。”即说偈言:色受想行识,非我及我所;若知真实义,于彼无所著。……了达一切处,不住魔境界。】魔被看穿了,只好离开。
  经文又说:【文殊师利!又有菩萨,佛灭度后,供养舍利。】(《妙法莲华经》卷1)还有菩萨在 佛陀灭度以后,供养 佛陀的舍利。通常诸佛不会留下肉身舍利,通常都是以碎身舍利留下来;因为如果只有肉身舍利的话,因为不许切割,所以只能够一处供养。如果是碎身舍利,那就可以在很多地方都有众生可以供养,众生想要修集福德就比较容易。所以成为碎身舍利以后,可以分到忉利天宫,可以分到龙王宫,可以分在人间。像 佛陀舍利,单是阿育王就建了八万四千塔;其他还有极多舍利,由更多佛弟子供奉供养,利益了更多人。所以诸佛通常都用碎身舍利让众生种福田。
  【又见佛子,造诸塔庙,无数恒沙,严饰国界,】也看见有的佛子,建造种种佛塔或者佛庙。现在庙都通称道教的道场,变成道教专用了,因为后来佛教道场很多就改称为寺或院。可是寺这个名称本来是中国古时候的一个官衙,通常叫作寺。官方把寺捐出来给 玄奘菩萨翻译经典,然后大家问说:“这是在哪里翻译的?”“在慈恩寺翻译的。”于是佛教的道场就称为寺了,大众就开始转变观念说:寺就是佛教的道场,所以佛教不管什么庙建起来以后都叫作寺。所以“寺”本来不是指佛教的道场,庙本来也不是专指道教的道场,但是现在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了:凡是寺就是佛教的道场,凡是庙就是道教的道场。可是塔与庙本来就是佛教道场,凡是教导众生在宗教上活动的场所就是庙。塔与庙是有一点不同的,塔的范围比较小,所占的地基比较小,但是比较高;庙是可供修行人居住的,地基大,但是没有很高。塔与庙的差别就在这里。
  有许多的佛子建造了佛塔、建造了佛庙,用很多的材料去建造出来以后无量无数。如果是一个佛世界——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到底会有多少塔庙?如果是东方一万八千佛世界,那当然是“无数恒沙”。并且都把整个诸佛的国土庄严得很胜妙,所以诸佛国土国界,都有佛子们建造了无数塔庙,又用各种装饰庄严起来。
  【宝塔高妙,五千由旬,纵广正等,二千由旬。】东方一万八千世界中有佛入涅槃后,佛弟子们建造塔庙供养舍利,或者建造寺院来弘扬佛法,可是他们建的宝塔非常高,有五千由旬。纵广是一样的,深度与宽度各有二千由旬。
  【一一塔庙,各千幢幡,珠交露幔,宝铃和鸣。】这些塔庙都装饰了非常多的幢与幡。“幢”是好像雨伞一样的,遮阳的庄严物;“幡”是一种长条形的,用布做的,上面写著字,都是用来庄严佛教正法的。“珠交露幔”,“幔”就类似网子一般,但是网子有很多孔目,孔目四至都有绳索交叉绑住的地方,都用宝珠悬在那个地方,所以一张网上面就挂了很多的宝珠,像这样很大的网子绑了很多的宝珠,盖在宝塔上面。一张网子每一个孔目的四至,都悬挂著宝珠,用这样系著很多宝珠的网子,覆盖在宝塔上面或者寺院上面,这叫作“珠交露幔”。“宝铃和鸣”,是用铜或者某一种坚硬的物体去铸造或制成铃子,风一吹动,它就会响动,这叫“宝铃和鸣”。
  【诸天龙神、人及非人,香华伎乐,常以供养。】诸天龙神、人及非人,用香华以及歌舞音乐,常常用来供养诸佛的舍利塔,因为诸佛是三界中至高无上的解脱者及第一义谛的住持者。
  弥勒菩萨又问说:【文殊师利!诸佛子等,为供舍利,严饰塔庙,国界自然,殊特妙好,如天树王,其华开敷。】是说:“文殊师利啊!诸佛子等,”“等”就包括护法龙天等等,“人及非人为了供养佛的碎身舍利,所以庄严以及修饰这些塔庙。国界也就自然而然变成很特殊、很胜妙、很美好,犹如忉利天中的树王一般,花朵绽放一样的庄严。”
  【佛放一光,我及众会,见此国界,种种殊妙。诸佛神力、智慧希有,放一净光,照无量国。】弥勒菩萨说:这些景象是因为 释迦如来放光,所以我弥勒以及所有大众与会者,都同时看见了这个国界中,这样种种不一的殊胜微妙的境界。而诸佛的神力以及智慧是很稀有的,就这样子放出一个光明来,这个清净的光明照耀了无量无数的佛国。
  【我等见此,得未曾有。佛子文殊!愿决众疑。四众欣仰,瞻仁及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妙法莲华经》卷1)这是说我们看见这样的殊胜景象,这是过去追随 释迦世尊闻法这么久以来,所不曾看见过的。佛子 文殊啊!希望您决断大众在这件事情上的疑惑。在会中的佛子四众们都很欢欣地仰望著,都是正在看著您和我,冀望我们来为大众说明:为什么 世尊会放出这样的光明来?诸佛放光都是为了利益众生,比如说《方等般泥洹经》卷下所载:【佛尔时便于双树间更化作佛,往至先儒大泥犁放光明,其光遍照思想大狱中。佛尔时便说偈言:“是诸人已解脱,复数数有思想,用习起思想故,令其生于苦恼。于世间有得道,佛世尊放光明,其所说于正法,令灭尽诸苦恼,无所尽无所得,无有起亦无灭,其有知是法者,终不归于恶道。”】
  经文又说:【佛子时答,决疑令喜:何所饶益,演斯光明?】(《妙法莲华经》卷1)您是 佛的真子,应该要观察何时正是回答的适当时间,来决断大众在这件事情上的疑惑,使大众发起欢喜心:究竟 世尊是为了什么样的饶益,而演放出这样的光明?
  弥勒菩萨知道 世尊放光的缘由,但是不能自己站了出来就讲。而且 弥勒菩萨也不是像 文殊菩萨能够究竟了知这个因缘,因为 弥勒菩萨还曾经是 文殊菩萨的弟子;文殊是七佛之师,弥勒菩萨也曾追随七佛修学。所以他对这一种景象一定有完整的印象,可是仍然必须要经由 文殊菩萨来说,最具有公信力。大众也都知道,如果想要问,他们二位最有资格了,因为其中一位是被授记为即将再来人间下生成佛的下一尊佛。而《本生经》中 佛已经讲过 文殊早就是成佛的人,只是为了因地曾发过的愿,才来当 释迦如来的旁侍。所以他一定是无所不知,问他绝对没问题,所以大众当然眼光都看向他们两个人。
  既然 弥勒菩萨问了,文殊菩萨当然是应该要说明。可是,到底即将要说的是什么内涵?而诸佛将入灭前一定会演说的《法华经》,正是现在 释迦牟尼佛即将要演述的经典。弥勒当然知道这样的内涵,一定要让 文殊菩萨来为大众先作一个简略的说明,否则恐怕很多人都没有办法接受,因此他就故意提出需要 文殊菩萨解答的内涵来请问。如果 弥勒菩萨有问的部分,文殊就不能不答,他回答时就有一个名义了。就好像说,你要出兵打人家,要有个名义、有个原因,总不能无缘无故就要打人家。
  【佛坐道场,所得妙法,为欲说此?为当授记?】(《妙法莲华经》卷1)同样的道理,所以就要问,佛陀坐在道场——就是菩提树下那个金刚座,成为 佛陀之后所得的妙法,是否就是今天 佛陀放光预告所要讲的法呢?是不是要演说祂所悟的法呢?或者是 佛陀准备要为大众授记而先放光?显然 弥勒菩萨知道 世尊放出这种光明时是宣示将要讲什么法;所以他含蓄地点出《法华经》要讲的最主要的内涵,但故意要请 文殊菩萨来说。
  有的佛土,是以佛所放射出来的光明来做佛事。譬如《楞伽经》讲的,当菩萨进入十地时会放射出光芒,从顶而出遍到诸佛国土,分别进入诸佛脚下,然后诸佛就策动各自国土中的九地以下菩萨,来看望这位刚入十地的菩萨。然后诸佛又放出光明,这个光明伴随著种种光明;其中主要的光明是来到这十地菩萨的头顶上灌进去,使他得到无量百千三昧,其余的光明就各自向那些十方来的九地以下菩萨灌顶,也都各各获得很多的三昧。所以诸佛放光都是为想要利乐众生的缘故。
  【示诸佛土,众宝严净,及见诸佛,此非小缘。文殊当知:四众龙神,瞻察仁者,为说何等?】(《妙法莲华经》卷1)弥勒菩萨接著说:世尊为大众照耀出东方一万八千个佛世界,把这一些佛世界的种种珍宝庄严清净的境界显示出来,也让大众可以看见诸佛,这一定不是小因缘。文殊菩萨您应当知道:四众弟子以及天、龙、神等,大家都在瞻仰著,也在观察仁者,您到底将会为大众怎么说明呢?这话一讲,文殊当然不能推辞了,也许有人没有想到真正能说明的人是 文殊。他把要问的内容明明白白点出来,文殊菩萨就不能顾左右而言他、答非所问,随便讲个别的东西来答,那就表示他不是真正的 文殊菩萨了,所以 弥勒菩萨问得好。弥勒菩萨讲了这么多的偈来提出请问,其实他还有别的用意。诸佛的弘化,以及所有那些佛世界里面的菩萨们亲随佛学、努力修行菩萨道,不怕生死中的痛苦,一世又一世这样努力,这一万八千佛世界中的菩萨行道内容,其实就是在显示 释迦牟尼佛因地所曾经历的一切过程。
  东方一万八千世界中,有刚刚在学的菩萨,是外门修学而不急著求开悟;也有已经悟了,也有悟后还在三贤位中的,也有入地的,乃至等觉菩萨,也有显示诸佛正在入涅槃,这都在显示:释迦世尊所教导的菩萨们,同样会完成这样的过程。这也表示,菩萨们的一切行止,释迦佛全都经历过了。弥勒菩萨详细地问这些话,言外之意就在显示 释迦世尊是这样成佛的,所有菩萨们也都是要修完各种行门与层次的。是在教化那一些声闻凡夫们,让他们知道:成佛之道,不是只行一世的菩萨道就能成功的。
  阿罗汉道修得快的人,是一世就可以完成,但是成佛之道,像这么多的菩萨们,一万八千世界中的菩萨们各个境界都不同,但都是努力在修行,然而他们全都是菩萨。那一些声闻种姓中还没有断我见的人,他们如果有智慧听到这里,也亲自看见这个景象,知道一万八千佛世界中的菩萨们是那样修行而有种种不同的境界,他们就应该知道,原来 释迦佛在因地时也是经过这样的全部过程,不是一世、二世就可以完成的,就应该对 释迦世尊产生具足的信心才对。可是声闻凡夫,他们就不会想到这一点。
  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一集我们就谈到这里。
  祝您色身康泰、道业增上!
  阿弥陀佛!
 
标签: 佛法影音
 
更多>同类 佛法影音

推荐图文
推荐 佛法影音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