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陀罗尼  佛菩萨  布施  明心  心经  第一  过年  正洁老师 

第072集 菩萨戒与开悟

   日期:2022-09-12    
正祺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今天“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这个单元,我们要来谈谈戒律。
琅琊阁在其〈戒律篇(4):佛教戒律概览〉当中批评同修会说“由于没有掌握戒律的精神,正觉的持戒出现很多的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将菩萨戒当作开悟的必要条件”。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来作个说明。同修会在早期参加禅三的资格并没有规定一定要受过菩萨戒,后来随着因缘的演变,平实导师认为能够明心的学员应该具备菩萨的心性,因此就规定“将菩萨戒当作开悟的必要条件”。同修会的学员来自各地,也没有跟 平实导师共住过、或是长时间的相处,为了希望学员破参得法以后不会败坏佛门,或是盗法、或是成为独善其身的声闻人,因此以菩萨戒来规范希望得法的学员;这是相当好的一个规定,这个规定是相当地符合大乘佛教的精神。
琅琊阁在他的文章说,佛陀时代【其后僧团日渐壮大,僧众的修证和品德下降,佛陀开始“随犯随制”】。在2500年前 佛陀在世的时候,都会有僧众犯戒品德低下的情形,面对末法时代众生的正觉同修会,要求学员见道前必须受菩萨戒;同时为了善护学员的法身慧命,设置戒律院来帮助学员持戒清净,却被琅琊阁批评为“将戒律的律己功用扭曲为管控惩罚他人的武器”,这不是很奇怪吗?正觉同修会何曾将菩萨戒作为管控或是惩罚他人的武器呢?
在《梵网经》卷2当中 佛说:【明人忍慧强,能持如是法,未成佛道间,安获五种利:一者十方佛,愍念常守护;二者命终时,正见心欢喜;三者生生处,为诸菩萨友;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五者今后世,性戒福慧满。此是佛行处,智者善思量,计我著相者,不能信是法。】经中 佛说:“明眼的人忍力跟慧力很强,能够受持菩萨戒这个法;在还没有成就佛道的期间,可以安稳地获得五种的利益:第一,是十方佛常愍念守护;第二,是命终的时候,能够正见正知入胎,内心欢喜;第三,是受生之处都是菩萨道友;第四,是功德聚集,可以成就持戒度;第五,是今世后世在性戒、福德、智慧可以具足圆满。这菩萨戒是佛所行之处,有智慧的人能够善于思量接受这个菩萨戒;错误地计著五蕴为我、并执著于五蕴相的人,是不能够相信这个菩萨戒法的。”既然受菩萨戒有这五种的功德受用,一个想要在大乘法当中见道的菩萨,为了福德、智慧的圆满,更是应该在见道前先受菩萨戒。
在戒律中 佛说:佛弟子如果想要当国王的时候,或是想要当转轮圣王的时候,甚至是当各种官位的时候,应该先受菩萨戒;如此会有一切的鬼神救护国王身以及百官之身,诸佛也会欢喜。当国王或是百官,这些还是世间法,佛都认为应该先受菩萨戒,更何况是在大乘佛法当中见道成为七住位不退的菩萨,为何不应该先受菩萨戒呢?其实大乘菩萨五十二个阶位,每一个阶位都需要广大的福德资粮与智慧资粮。因此《菩萨璎珞本业经》卷2 佛说:【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是故应受。】经中说:“受菩萨戒,就是进入佛界位于菩萨数中(也就是已经是菩萨的身分了),可以超过三大劫生死之苦。”因此受菩萨戒,是增加广大的菩萨道的福德资粮;借由受菩萨戒来帮助自己大乘见道,这合情也合理。然而琅琊阁认为同修会“由于没有掌握戒律的精神”,所以“将菩萨戒当作开悟的必要条件”有问题;这其实是不了解大乘菩萨的精神,所以才会提出的说法。
对于先传授菩萨戒,再传大乘心法的案例,并不是正觉同修会首创;在唐朝 玄奘菩萨对希望求法的官员,即是先传菩萨戒,再为这些官员传授大乘心法。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7当中记载:【二年春正月壬寅,瀛州刺史贾敦赜、蒲州刺史李道裕、谷州刺史杜正伦、恒州刺史萧锐因朝集在京,公事之暇,相命参法师请受菩萨戒。法师即授之,并为广说菩萨行法,劝其事君尽忠,临下慈爱。】在《三藏法师传》当中记载:唐高宗永徽二年(大约是公元651年),有四位刺史在公务闲暇的时候跟 玄奘菩萨请受菩萨戒,玄奘法师在传授菩萨戒以后,为这四位刺史广说菩萨的行法,并劝告他们对皇帝尽忠,对下属慈爱。这四位刺史回去以后,共同修书对 玄奘菩萨表示感激,书中说:【昨因事隙,遂得参奉,曲蒙接引,授菩萨戒。施以未曾有法,发其无上道心,一念破于无边,四心尽于来际,菩提之种起自尘劳,火中生莲曷足为喻。】这四位刺史感谢 玄奘菩萨传授他们菩萨戒。除了感谢传授他们菩萨戒以外,还非常欢喜 玄奘菩萨传授他们未曾有法,并启发他们的无上菩提心。
什么是未曾有法?四位刺史说:【始知如来之性即是世间,涅槃之际不殊生死,行于般若便是不行,得彼菩提翻为无得。忽以小机预闻大教,顶受寻思,无量欢喜。】四位刺史所得的未曾有法,是 玄奘菩萨为他们开示般若波罗蜜,传授大乘的心法。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知道:玄奘菩萨在传授大乘心法之前先传授菩萨戒,因为这就是大乘菩萨的精神。至于四位刺史所得未曾有法,所谓“如来之性即是世间”,这个世间是众生世间、有情界,是指一切的有情众生;这句话是说,如来的本质就是有情众生的本质。
在开宗明义中提出“众生悉有如来藏”的《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当中 佛说:【佛与众生性不异,凡夫见异圣无差,一切众生本清净,三世如来同演说。其性垢净本无二,众生与佛无差别,空遍十方无分别,心性平等亦复然。】(《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1)“世间就是众生,圣人所见佛与众生的本质是没有差别的;一切的众生都是如来藏,因此本来就是清净的,这是三世如来所共同演说的法。污垢或是清净的本质都是如来藏,两者没有差别的,因此众生与佛的本质如来藏也是没有差别;这个空性如来藏遍十方一切的有情众生,每个有情众生的如来藏都是一样无有分别的,因此一切众生的心性就是这样平等。”琅琊阁一直认为 玄奘菩萨从不提如来藏,而且琅琊阁主张如来藏不是阿赖耶识,如来藏也不是大乘见道的标的;然而 玄奘菩萨所指导的四位刺史却是说“大乘心法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这不是很奇怪吗?
接着“涅槃之际不殊生死”,这句话可以参考《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4“如来藏者,轮转、涅槃苦乐因”的经文作为说明。《楞伽经》中 佛说如来藏是众生轮转生死的正因,也是众生取证涅槃的正因,也是众生受生三界苦乐的正因。既然如来藏是生死轮转、证入涅槃的正因,为何琅琊阁说生命的实相不是如来藏?“涅槃之际不殊生死”这一句话离开如来藏能够成立吗?
接着四位刺史说“行于般若便是不行”,行于般若为什么又是不行于般若?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297当中 佛告诉帝释天说:【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若于布施波罗蜜多非住非不住、非习非不习,是为住习布施波罗蜜多;若于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非住非不住、非习非不习,是为住习净戒乃至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憍尸迦!是菩萨摩诃萨观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前、后、中际不可得故。】经中 佛说:“菩萨在行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若是在六度波罗蜜非住非不住、非习非不习,这样子就是安住而且修习六度波罗蜜。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菩萨观见从布施波罗蜜多一直到般若波罗蜜多的前、后、中际都是不可得的缘故。”为什么说“非住非不住、非习非不习”?因为如来藏与所生的七转识之间有不一不异的关系。
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1当中 佛说:【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楞伽经》当中常常以藏识海来譬喻如来藏,以识浪来譬喻七识心。经中的偈颂说:“如来藏大海是常住不坏的,由于六尘境界大风所吹动的缘故,所以眼等七识种种的识浪,就各自奔腾踊跃地生起,因此又转生下一个识浪。”这七识浪是在藏识海面上所显示的,是说因为有各种的缘,就在如来藏藏识海的表面上显现出各种的七识浪花。然而,在深深的海里面是没有任何的浪花的相状,因为全部都是海水;海浪由海水借缘所显现,可是深深的海水里面没有任何的浪花,浪花只存在大海的表面上,就像是七转识只存在三界之中,如来藏的实际理地之中没有三界之中任何一法的存在。
众生修行六度波罗蜜,都是在三界当中的行相,就像是海面的浪花一样,最后终归消灭,所以“非住、非习”;可是修学六度波罗蜜,种子落谢在如来藏中,将来依着这个因,在因缘成熟的时候,又会与六度波罗蜜相应,因此说“非不住、非不习”。而如来藏中的真实体性中,也没有六度波罗蜜可见,没有三界中一丝丝的体性存在,就像是在深深的海水里面没有一点点的浪花存在一般。这就是《心经》所说“无六根、无六尘、无六识,无有十二因缘,无四圣谛,最后无智亦无得”。证悟得这个如来藏,跟着如来藏的体性去学习——既然如来藏当中没有六度波罗蜜以及三界万法的任何相貌的存在——修行般若时转依如来藏,而这个如来藏当中没有所谓的般若,因此说“行于般若便是不行”。
最后四位刺史说“得彼菩提翻为无得”,这句话跟前面“行于般若便是不行”是同样的意义,因为会证得菩提,(有所得的心是七识心)当转依无所得的如来藏的时候,其实是无得的。在《胜鬘经》卷1当中胜鬘夫人说:【世尊!如来藏者,非我、非众生、非命、非人;如来藏者,堕身见众生、颠倒众生、空乱意众生,非其境界。】如来藏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以及寿者相,这四相就是三界当中的法。因此胜鬘夫人说,这个如来藏很难理解以及信受,凡是堕于我见、身见当中的众生都不能信受,凡是有颠倒想的众生也不能信受;凡是误会了空的意思的人,这种凡夫也不会信受如来藏;因为亲证如来藏的境界,不是这些人所证得的境界。琅琊阁批评说“‘第八识如来藏’不是般若中观经论中菩萨所证的‘空性’”,或是说“玄奘一脉的纯粹唯识祖师,不采用‘如来藏’概念”;若是如此,如何能够顺利地解释“行于般若便是不行”以及“得彼菩提翻为无得”呢?
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3当中 佛说:“是故受持菩萨戒,感世出世无为果。”又看见 玄奘菩萨为四位刺史传授菩萨戒以后,为他们开示大乘佛法的心要,这四位刺史将来可以证得世出世的无为果,也就是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的果证。因此,从经论以及 玄奘菩萨当年的行谊来看,正觉同修会“将菩萨戒当作开悟的必要条件”,是正确而且恰如其分,是符合菩萨道的精神。琅琊阁所提“将菩萨戒当作开悟的必要条件”,其实是显示了琅琊阁实在不了解菩萨道的精神所致。
最后,希望在听闻这一集视频的菩萨们,都能够持戒清净、早证菩提、菩提道上地地增上!
阿弥陀佛!
 
标签: 佛法影音
 
更多>同类 佛法影音

推荐图文
推荐 佛法影音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