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陀罗尼  佛菩萨  布施  明心  心经  第一  过年  正洁老师 

第051集 佛法的正道理(上)

   日期:2020-02-24    
正子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演述的主题是以 萧平实导师著作〈八、九识并存的过失〉为蓝本,略说由于不解生命实相的本源—第八识如来藏—的真实义理,导致许多学佛人错解佛法的严重过失。
  记得不久前,在欧洲有一位医学博士,他也精研中医,他问说:“我是研究科学的,在想一个问题:随着时代的科技研发,日新月异,像我为了能与子女沟通,也持续接触新知,以了解他们的想法。那……这个佛教佛法是两千多年前,这么久远的内涵,你们佛教徒有没有想过,要如何因应这种时代的现象?”他很认真、诚恳看着我,是十足的科学家,丝毫没有轻蔑的意思。
  是啊!听起来像是很有道理!有学问的人提出的问题,这是普罗大众对佛法的基本认知不足,而以世俗人的观点作评估,所造成的结论。事实上,如来 世尊教导的内容确实函盖世间万法;更重要的是,还要具有不受世间系缚,能解脱生死,却又能再回入世间的智慧;而且是要自在地回入喔!不是受业力牵引,那就是出世间、世出世间的智慧。所以当年圣 玄奘菩萨译经的时候,他有“五不翻”的原则,直接采用梵文的音译,就是依随梵文的发音写成中文;其中之一,就像是Prajna(般若),为了让后人能生善、尊重的意思。将Prajna音译为“般若”,而不翻译成中文的“智慧”,因为佛法里的智慧是含义很深广,不像中文的智慧比较轻而浅。
  佛法解脱三界与成就佛菩提的智慧,本来就不是百岁人类所能思议理解的,全然仰赖佛菩萨慈悲善巧,为众生铺陈法要。换言之,佛法是 世尊已经圆满具足生命实相的究竟智慧之后,为佛弟子们方便建立的解脱修行次第,让后世发起菩提心的佛子能够循序拾阶而上。所以能对三宝起信是最基本的修行心态,还得值遇真善知识的教诫、引导;此外,要能够依着圣教量法要的善巧方便,如理正思惟。如何思惟呢?思惟所有诸法的自相、共相,其中又包含两种行相的深入观察。圣 弥勒菩萨有开示:行者必须依着“算数行相”及“称量行相”思惟,才能称作“闻思正法”,而且是修行者的起始点。
  《瑜伽师地论》中这么说:
  
如由算数行相及称量行相,观察诸蕴相应言教;如是即由二种行相,观察其余所有言教,如是总名审正观察,思惟一切所说正法,如是名为闻思正法。(《瑜伽师地论》卷25)

  论中的意思是说:像这样子,经由世俗法,可计算出来的函盖面,以及符合思考的事实所运行过程的法相,来观察圣教量所教导的五蕴相应的正道理;也是像这样子,依着观察这两种行相的法相方式,来观察其他所有至教量的内容。如此总称为审慎、正确地观察、思惟一切 佛陀所说的正法,像这样子才称作“闻思正法”。
  那什么是以“算数行相”思惟五蕴相应于圣教量所教的呢?就是说,修道者要能先听闻正确的法要,摄心思惟佛菩萨所特意建立已经量化的计算归类,能够现前观察自己的五蕴身心的法相及行相,就是论中所指称的“算数行相”。先从最基本的色蕴十一法,受蕴的苦受、乐受、舍受等三受,还有想蕴的六想身;行蕴所摄的六思身(思,表示六识对六尘产生决定要去作什么之意);识蕴就是眼识、耳识等六识的直接了别,这些都是世俗可数之法,可以计算的。首先,针对自己五蕴法的法相,还有其他有情的共相以及运行过程的法相,修行者作深入观察、思惟;此外,再随着各别相异的法相,辗转差别再作交叉思惟,又会产生无量的差别法相,智慧就会慢慢产生。
  那什么是以“称量行相”思惟五蕴相应于圣教量所教的呢?就是依着圣教量所教导五蕴相应的正道理,以符合思考的事实思惟,思考五蕴运行过程的法相,观察种种法的功能德用与缺失,作无颠倒的如理观察。前面再三提到的“正道理”,那如何是正道理呢?根本论的开示正道理,其实就是四道理;分别为:一、观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证成道理,四、法尔道理。这四道理就是总说如来 世尊安立佛法义理的来龙去脉,对佛弟子来说当然很重要!
  我们先略说观待道理。《瑜伽师地论》中如此开示:
  
云何名为观待道理?谓略说有二种观待:一、生起观待,二、施设观待。生起观待者,谓由诸因诸缘势力生起诸蕴,此蕴生起要当观待诸因诸缘。施设观待者,谓由名身、句身、文身,施设诸蕴,此蕴施设要当观待名句文身,是名于蕴生起观待、施设观待。(《瑜伽师地论》卷25)

  论中的意思是说:什么称作观待道理呢?观待道理大略可以说是两种:一种是生起观待,第二种是施设观待。所谓的生起观待,是说由于各种因与缘的作用力以及驱使力让五蕴能够出生;就是这个蕴的出生,是要依凭于各种因缘的显现才能成就。那所谓的施设观待呢,就是由名称、句子以及文字的施设来指称五蕴,这个五蕴名相的施设,是依凭于语言文字的组合,这样子就称为五蕴的生起观待与施设观待。换言之,弥勒菩萨的根本论已明确指出佛法建立的来龙去脉,就是:三界内的种种法,以蕴处界起始,全都是依凭因缘而显现,互相成就;而佛菩萨方便施设相应的名相,安立蕴处界生起的道理以及施设五蕴,让佛子们依照圣教量的教导,作无颠倒的观察而能相应于道次第,这就是观待道理。
  可见佛教行者的基础功夫,都是从五蕴入门。佛子们如理思惟五蕴都是三界内的因缘所生法,都说是终归无常空;然而,为什么能够发生缘起与缘灭,终归无常空的现象呢?五蕴既然是无常空,为什么又会有一世一世不断地五蕴藉缘再生起?为何会有缘起法的不断出现呢?这缘起缘灭的现象是从哪里出生的?显然一定是有一个恒而不坏、不断、无间的根本法体,来支撑这些会断灭的法,才有可能会有缘起;不可能无因无缘而有缘起法冒出来,也不可能只有缘就能够产生缘起法;所以一定有一个法,是基本缘起的根本因,不然就变成无因而生诸法,那外道与佛法所说就没有差别了。
  再说无因唯缘怎么能符合缘起法中的“因缘所生法”的真实义呢?不可能啊!一定有一个主体识,祂变现出眼根、变现出色尘,然后在眼根、色尘接触的时候,再变现出眼识来,才能有眼识这个法的缘起;眼根这一聚合如是,耳根及鼻、舌、身、意根等五聚,也都是一样的道理,都有一个主体因才能够有缘起。依于此更可确认:如来藏第八识是万法的所依识。
  佛陀所施设最基础的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的观察法要,有效地广破外道虚妄想像的神我、常我,因为外道的神我、梵我理论,全都落于 佛陀施设的十八界法之中,都是缘生缘灭之法,让那些外道不能反驳一词。藉此显出 世尊之第八识如来藏,不堕十八界中,却能生十八界法,本自涅槃,不自作主而处轮回之中,为第七识意根及业爱种子所牵,轮转生死,展显其中道性;凡是见道者,皆能亲自触证、领受其体性及存在,不是妄想建立之法。然后于般若期,世尊继续详说无我如来藏之空性中道,不同于外道所说之我。
  世尊所说之空性无我如来藏,是指第八识本自无生,没有五蕴依缘所起的万法,其含藏的种子却能生出万法;第八识无生即不灭,然其所出生的种子,却缘生缘灭持续不断。而第八识如来藏广有多名,虽然所有的有情,都有阿赖耶识如来藏,但是这个阿赖耶识心体,却随着祂的功德差异不同的道理,而各别建立有种种不同的名称。
  这个心为什么叫作“阿赖耶识”?因为祂“摄藏一切杂染品法令不失故”。换句话说,一切有杂染的法种都被阿赖耶识心体所摄藏,所以才会有我执、我见等等的种子;所以每一个有情都很执著阿赖耶识,古时候的南传佛法管这个执著叫作“爱阿赖耶”,在大乘种智妙法中称为“恒内执我”;所以,第八识有了恒内执我的七识贪染种子,就叫作阿赖耶识。虽然祂自己绝对不会执著自己,也不会执著见闻觉知心的我们,但是祂含藏着我们这一些染污的种子,因为我们不清净,把祂的种子变得也不清净了,这时候祂就叫作阿赖耶。
  当我们临命终时,舍离了世间的一切,心里面很痛苦,可是想一想:“未来世,我还是有个阿赖耶识的心体可以再出生另一个我啊!”这就是“欣阿赖耶”。而一切证悟实相的人,有时会有这种现观:现在活着的时候是“乐阿赖耶”,因为有阿赖耶,活着真好!也欢喜有阿赖耶,使我能够修学佛法,这就是“喜阿赖耶”啊!
  又由于第八识如来藏,执藏我见、我爱等等种子,有时候这个阿赖耶识就叫作“心”。为什么呢?因为种种法熏习的种子,都可以熏习而收集于阿赖耶识心田里;因为熏习所有善恶业种的种子集存在祂那边,所以祂叫作心。
  阿赖耶识当然又被称为“种子识”,因为能够普遍而任运地执持一切世间和出世间法的种子,所以理所当然称为种子识。如果不能含藏一切世间有为法的种子,那就是有缺陷的法,不能称为种子识,如果不是种子识,那当然就不是实相心体了。另外,也必须是种子识,才能具有圆成实性;而圆成实性的意思,就是“圆满成就诸法的体性”。如果是纯无为性的真如,则不可能圆满成就诸法的,因为只能成就一法——就是真如无为,那就是有欠缺的法性,不具足圆满成就世间、出世间的法性了。
  阿赖耶识又被称作“所知依”。为什么是所知依呢?因为阿赖耶识能够作为染法、净法、所知诸法的依止心体。这代表说,众生一切的染污法,都依止于阿赖耶识心体中;佛及诸菩萨、二乘圣人所知的一切清净法、无漏法,也都依止于阿赖耶识心体中才能存在;同时,这一切染法、净法都可以被我们经由熏习、修行所能渐次证知的。
  各位菩萨!如果有人出来弘法,依文断章取义,看到不同名称,就认为另外有更高于第八识的“真如”实相心来出生第八识如来藏,这就是亏损如来、诽谤如来;因为如来的至教量中,并没有这样的教导啊!
  我们说明到此,下一集再继续和大家分享。
  祝福诸位菩萨:福慧增长!阿弥陀佛!
 
标签: 佛法影音
 
更多>同类 佛法影音

推荐图文
推荐 佛法影音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