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各位菩萨继续收看正觉教团的电视弘法节目。上一集中我们提到了有人把舍识用根当成一念不生、不起妄念,这样子的修行法门叫作舍识用根。
在大陆也有人这样子说,我们在上一集中讲到一半,我们现在重讲这一段:【说什么叫作离心意识参?我们先来把心意识的涵义弄清楚:“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同是一心,而有三名,作用不同,故名心意识。”】我们在上一集说明了,其实“同是一心,而有三名”讲的是前六识,而不是说“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我们在这里来作一个说明。
所谓“集起名心”,其实指的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因为第八识能够集藏分段生死的种子跟一念无明的种子,因为祂集藏了分段生死跟一念无明的种子以后,就会导致种种的法从如来藏中现前;所以我们说,因为第八识有这样的一个集性跟起的性,就是有集的作用跟起的作用,所以我们就称祂作阿赖耶识。也就是说,“集起名心”指的是第八识。
再来说“思量名意”,思量名意其实指的是意根。意根从无始以来就从来没有断绝,祂不断的刹那刹那从如来藏中出生,这个刹那刹那从如来藏中出生的现象,从无始以来就从来没有断绝;祂在一切时中都不断的思量一切法,也就是说祂普遍的缘一切法而作思量,处处思量、时时作主。因此我们说,“思量名意”指的是意根。
接下来说“了别名识”。前六识的主要功能就是了别,所以我们就说“了别名识”。也就是,前六识祂只要一现行,然后祂就时时刻刻在运作五遍行跟别境心所法;所以我们就知道说,因为祂有识的功能,有五遍行跟心所法这样的一个配合运作,所以祂能对于六尘境都能了知。祂还有一种特性,就是能够离开语言文字而作了知的分别性,也因为祂有这样的分别性,我们就说“了别名识”。
再来说,“同是一心,而有三名,作用不同,故名心意识”,这样的说法其实指的就是六个识。我们六个识,在过去已经灭掉了六个识,我们在佛法里面我们就叫作心;那你现在现行以后不断的分别,因为现在起来以后,还有不断分别的这个作用,所以我们就说现在的这个六个识就叫作识;那未来我们就称祂作意,为什么?因为未来还没有出现,未来的六个识还没有出现,你不能说祂叫心,因为没有出现;因为祂还没有出现,所以祂不能分别任何事情,所以你也不能说祂叫识;那未来这个六个识会存在,是因为你作了意想,你的前六识有去作了一个思考,说“我在未来世中仍然会有六识出生”,所以祂只是一种意想而已,因此六个识我们就称说未来名意。那这心意识呢,因为这三个名称不同,但是指的都是六个识,所以我们说“同是一心,而有三名”。
那大陆的这一位法师,因为不了解大乘佛法讲的心意识,跟二乘法讲的心意识其实是不同的,所以他就作了这样的一个说法。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再来说,他继续这样讲:【参公案就是不要在生灭心上用功夫,不要在思量心上用功夫,在没有任何出路的情况下去参,这样叫作离心意识参。离了心意识,就能做到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就是铜墙铁壁。】我们来看看,想想看,如果他说的心意识指的就是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那把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都离了,那哪里还有一念不生?一念不生是依于意识的运作才有,而且也要有第七识、第八识配合运作,所以不可能说把心意识舍离了以后,还能说有一念不生这样的状态出现;所以他是不懂得大乘佛法的道理,才会提出这样的修行法门。一念不生不可能证得三乘菩提的任何一种菩提,所以他这样子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
再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观音法门里面的〈耳根圆通章〉里面讲的是不是舍识用根。有人就说:“你说舍识用根不能修行,但是为什么观音法门里面会讲到舍识用根呢?”事实上他是不了解观音法门里面的〈耳根圆通章〉到底是在讲什么。所谓耳根圆通,并不是要用耳根来修行,其实用耳根就是要去听闻正法;你要修行你一定要动到耳根,如果没有耳根,你如何去听闻正法?你如果耳根听闻了正法,你不去思惟,那么你如何去知道你所听到的这个法,到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佛法里面讲的是闻思修证,也就是说你听闻正法以后,你一定要去思惟这其中的道理----他所说的道理是什么?但是思惟你所听来的道理以后,这样子还不行,你一定要去观行,要去修行;你做正确的修行以后,你才能去证得“我所思惟的道理是正确的”,也就是证明你所思惟出来的道理是正确的。不管三乘菩提的哪一种菩提,都是要靠修证来完成,所以不是只有靠思惟,也不是耳根圆通,然后说“舍识用根就用耳根就能来修行”,不是这样的。所以,观音法门里面所说的舍识用根,其实是用到耳根来听声音,听声音听闻正法以后,知道说五阴都是虚妄的,从这样的入门来下手。也就是从声音来观察,声音听了以后,这个声音其实是虚妄的,进而去思惟五阴是虚妄的,这样子到最后完成了修行。所以观音法门里面的〈耳根圆通章〉,其实指的是利用耳根来听闻声音,来听闻正法而作修行,不是说只要用耳根就能够修行。所以观音法门里面所说的,其实不是舍识用根的修行法门。
最后我们来做一个结语:如果有人教导修行人舍识用根,其实这样的说法是不如理。也就是说,这种舍识用根的修行法门,其实是不如理作意的妄想,并不是真正的佛法。舍识用根,想想看你要怎么能够修行呢?因为根有六根,舍识用根的话,如果舍眼识改用眼根,没有眼识的时候,眼根不能分别任何东西,如何能够修行呢?那耳鼻舌身四根也都是一样,如果把耳鼻舌身四个识舍了,那么耳鼻舌身四根都没有能闻、能嗅、能尝、能触的功能,这样子跟尸体就没有两样,你要怎么来修行?如果把第七末那识也给舍了,那么前六识就一起断灭,这样子就入了无余涅槃;无余涅槃当中没有五阴身,也就是没有三界身,你要怎么来修行?修行人要怎么样来修行?就是必须要真心,也就是要有第八识如来藏,还有前七识的配合运作,然后六根六识互相配合,这样才能修行,才能找到自心如来藏。所以说,舍识用根根本无法修行,以舍识用根来修行的说法,是不懂佛法的人所说的修行方法。“第五节、舍识用根之辨”到这里就全部讲完了。
接下来我们来讲第五章的“第六节、宗通与胎昧”。我们先来解释什么叫作胎昧。胎昧就是说,一个人入胎以后出生,然后他就不知道过去世的事情,这样的一个不明白,也就是不明白过去世的事情,这叫作胎昧;因为是入胎的原因所造成的结果,所以我们就叫它作胎昧。再来说,胎昧其实还有个名称叫隔阴之迷。也就是说,一个人因为有如来藏的原因,所以当你死了以后,祂就会再去投胎;投胎以后,就产生了另外一个五阴身;也就是说,上辈子的五阴跟这辈子的五阴,因为不同的五阴,所以就产生了隔阴之迷。也就是说,不知道过去世的五阴到底做了什么样的事情,我们就叫它作胎昧,或者是隔阴之迷。
但是为什么会有胎昧这样的事情发生呢?因为一个人他进入了正死位以后,这个中阴身就开始成就了;中阴身开始成就以后,当他形成了中阴身完成的时候,也就是说具有微细物质的五根的时候,这时候你上一辈子的意识就会在中阴身上面现起,也就是说这时候你有个中阴身。但是中阴身他有具备了稍微的神通,所以他能看到他未来世有缘的父母,所以他就可以去找到他有缘的父母,然后投胎;当他投胎以后,因为上一辈子的意识是依据于上辈子的五阴而有,但是一个人入胎以后,他的五阴已经跟上辈子的五阴没有关系了,所以他入胎以后中阴身就灭掉;因为中阴身灭掉的原因,所以本来还知道过去世的事情的这个中阴身,在这个情况下就灭掉了。所以说当一个人出生以后,他就不记得他过去世做什么。当然或许有人他会稍微了解一下,他可能在梦中梦到了过去世什么事情,或者是他突然间在某个情况下,看见了他过去世的所作所为,但是这不表示他没有胎昧;要没有胎昧的人,他一定是能够完全了知他过去世的所作所为,才能说他没有胎昧。所以,如果说他只是偶尔,能够突然间看到过去世的事情,他仍然不能说没有胎昧。所以,胎昧在一个没有修行的凡夫当中,他是不可能没有胎昧的;胎昧一定要经过修行,才能去把它灭除。
我们刚刚讲说,胎昧是因为死了以后透过中阴身然后去投胎,所以有胎昧;但是有人说:“佛根本没有讲中阴身,中阴身是后来的人编造的。”但是我们来探讨一下,其实 佛在很多地方都有讲到中阴身。我们用简单的其中的一个道理来说明,佛到底有没有讲中阴身。佛在讲般涅槃的时候,祂有讲现法般涅槃,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在这一辈子当中证得了阿罗汉果以后,他可以在死后就直接入无余涅槃,这个叫作现法般涅槃。那再来说,佛说,除了现法般涅槃的四果阿罗汉以外,如果说你是证得顶级的三果人,也就是说你是三果人,那么你就可以在中阴身的阶段般涅槃,也就是中般涅槃。佛有讲到中般涅槃,也就是说,如果中般涅槃不是在中阴身当中般涅槃,那你要说他在哪里般涅槃呢?因为一个三果人他死了以后,如果他没有在中阴身般涅槃,他一定会生到色界天去,在那边般涅槃。所以我们说,佛讲中般涅槃指的就是在中阴身的阶段般涅槃。中阴身般涅槃 佛既然已经讲了,表示 佛有讲中阴身。对于中般涅槃的内涵不清楚,所以他会提出说“佛没有讲中阴身”;但是从 佛有讲中般涅槃,我们就可以知道 佛也有讲中阴身;因为中阴身就是顶级的三果人,在死后进入中阴阶段的时候,在那个阶段里面般涅槃。当然中般涅槃又分为三个层次,我们就不在这里作说明。
那接下来说,胎昧到底影不影响修行?我们先来说,如果是声闻人,我们来看看说声闻的初果,他证得初果以后,他没办法般涅槃;那么最迟钝的初果人,他人天七次往返以后般涅槃。你从这样的道理来看就可以知道,初果人即使在人天七次往返,他每次投胎都有胎昧;但是你看,他修行的这个结果,都不会影响到他未来世的修行。所以从声闻人来看,其实不管初果、二果、三果,都不会影响他的修行。所以才说,初果人经过人天七次往返,他能够般涅槃。那二果人呢,他只要再来一次;那再来一次呢,事实上他还是有胎昧,但是他为什么还能够继续修行,然后最后能够般涅槃?就是因为胎昧不会影响修行。三果人叫不还果,你看他在人间修行成三果,他生到色界天去,然后在色界天般涅槃,表示这个三果修行的结果能带到未来世去;虽然他在那个色界天,他仍然有隔阴之迷,但是仍然不会影响他的修行。
再来说,二乘人只要他不修学大乘法,他就一定有胎昧。因为即使你证得了阿罗汉,他虽然不再投胎,但是他如果回小向大,然后往生以后,再回到人间的时候,他仍然有胎昧,他仍然不知道过去世。
那大乘菩萨仍然是会有胎昧的。但是大乘菩萨到底有哪些菩萨是还有胎昧的?我们来看看一个宗通的人,我们现在回到宗通,宗通就是最少要证得如来藏的人,才能说他是宗通;宗通我们在下一章里面会作一个说明。也就是说,证得如来藏以后,三贤位的菩萨,还有初地、二地、三地的菩萨,这些都能够叫作宗通;也就是说三贤位以上的菩萨到佛地,都是宗通的人,都可以称作宗通者。但是哪些人可以去除胎昧呢?也就是一定要到三地满心;一个人如果没有修到三地满心,他是不可能去除胎昧的。但是修到三地满心,就能够去除胎昧吗?也不尽然,因为修到三地满心以后,祂还要修四禅八定;修完四禅八定,还要修四无量心;修四无量心以后,祂还要修五神通,然后还要有三地满心的无生法忍。也就是说,一个人,祂一定要有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三地满心的无生法忍,因为这样子的结果,祂才能产生意生身;因为有了意生身,祂在投胎的时候,这个意生身能够离开这个胎位,然后在外面游走;等到要出生的时侯,才回到胎中,然后出生。所以一个人,如果祂有意生身,有三地满心以后的意生身,祂在入胎以后,祂就可以去除胎昧。所以宗通者,一定要在三地满心以后,才不会有胎昧。
今天因为时间到了,我就讲到这里。第五章的“简异辨邪”到这里全部讲完。在下一集当中,我们将要讲“第六章、宗通与禅定”。
谢谢各位菩萨的收看!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080集 舍识用根之辨(二) 正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