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陀罗尼  佛菩萨  布施  明心  心经  第一  过年  正洁老师 

第098集 天台宗(二) 正纬老师

   日期:2018-07-15     作者:三摩地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继续来跟大家介绍天台宗。上次跟大家谈到天台宗智顗大师的天台宗的思想,首先就是关于判教的部分。上次我们介绍过他的“五时八教”,那八教的部分又以其中的化法四教比较特别,也就是所谓的藏、通、别、圆。
那上一次我们在讲最后的时候,也讲到圆教,圆教在智顗大师的看法里面,圆教就是化度最上利根的人。他同样以中道佛性为真理,他的体会的方式是所谓的“圆顿入中”。所以我们如果把圆教跟别教两者放在一起比较的话,我们可以发现,智顗大师认为:别教是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体会、一次又一次的体悟,才能够领会到中道佛性;而圆教就是直接刹那时就已经可以领会到中道佛性了。这个是智顗大师在别教跟圆教中间,他所界定的差别。当然就是说,我们在还没有看里面的这个道理之前,我们直接看所谓的别教跟圆教差别的时候,那圆教呢,圆教看起来按照智顗大师的文字上的意思,应该就顿时顿悟就可以入到中道佛性,并且智顗大师又是以中道佛性作为修行的最高的目标;所以这样看起来,就会变成是凡是圆教所化者,从圆教修习者,似乎就可以当下就成就了究竟的果位。
这个当然就是后来有衍生了许许多多的这些说法,或者是说一些过患。比方说有人就会说,圆教,修习圆教的人一生就有机会可以顿超十地。各位菩萨听到这样的说法的时候,应该会觉得似曾相识,因为在近代的藏传佛教里面也常常在说:只要按照密教的道理去修行,有些是说按照那样修行七日便能成佛;有些说到一生就能够顿超十地而成佛。那这些都是他的思想的缘起处,可以说都跟我们讲智顗大师的这个圆教的思想,多少有一些的关联。
底下我们就来看看藏、通、别、圆。我们说过藏、通、别、圆这四个字,其实不是智顗大师所发明的,因为在之前的人里面,就已经在用这些字眼在描述不同的修行的法门跟状况;所以我们在这里不妨藉著介绍天台宗的同时,我们来说说关于藏、通、别、圆比较圆满的看法是怎么样。
首先我们再来看看“三藏教”藏教的部分。我们在这个部分完全同意智顗大师的看法,三藏教确实就是经、律、论,并且这个经的部分指的是阿含的部分;它是正化二乘、傍化菩萨,也就是主要教化的对象就是二乘人,并且是以解脱道作为内涵;它的经文里面所揭示的像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这个都是所谓藏教的内涵。但是,我们要稍微进一步去看,我们说《阿含经》的解脱义,并不是只是在析空的这个状况;因为我们从《阿含经》整体来看,我们强调整体来看的话,《阿含经》的解脱义其实是在“人我空”,是在“五蕴空”。
我们说,以照《阿含经》 佛所教导的方式去观行的时候,您必然可以发现,从人我到五蕴确实是一种解析的作用。如同说我们之前举例子,举析空观的时候,把一张椅子拆成椅背、椅垫跟椅脚一样类似的作法。我们把人我这个范畴,我们把它拆成五蕴,也就是色、受、想、行、识五个组成的部分,从这个部分再去探究;所以从人我到五蕴,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部分确实就是一种解析的作用。但是接下来在五蕴的观行的部分,关于五蕴是不是真实、五蕴的空相到底如何的这部分的观行,却不是仅仅由分析组成分子而得。因为在《阿含经》里面的话,我们可以说 佛在教我们在观行,比方说受蕴到底是不是空的时候,往往都不是在说把这个受蕴的部分把它拆解成这个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然后又要再继续拆解成苦受里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受、乐受有什么哪些细微的受,佛并没有这样作;实际上就是说,在受蕴的部分,拆成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然后再去一一观行这些受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生起、如何消失的时候,这个部分彻底观行的话,就已经可以成就“受蕴是空”的这个认知了。所以,在受的部分的话,除了说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之外,并没有再一路拆解过去,这个跟我们在前面看过的讲的析空观里面,要把事物一路拆解、无穷的拆解这样的方式去看,是有所不同的。受蕴如此,其实想蕴、行蕴这个部分,每一蕴也都是如此。
所以这一部分的观行,跟所谓的无穷尽的层层拆解,是有所不同的;并且在这个部分的观行,主要是要针对我人的我们自己的内心来作观行,而不是去观行外界“我所”的事物,这个也是跟所谓的析空观有根本上的不同。
接下来我们再看“通教”。通教这个“通”字显然它就是通二乘跟大乘的菩萨,所以我们在这里比较圆满的界定应该是说,除了三藏教之外,其余的都是所谓大乘菩萨。那么通教菩萨最主要就是说,假如说菩萨他还没有听闻般若的义理,或者他已经听闻了,但是他还没有开始起修,那这个时候他会纯粹只依前面的三藏教去进行解脱的修行,去断见惑、断思惑;一旦他断了见惑思惑之后,他因为悲心使然,所以他不入涅槃而常住世间。像这类型的人,我们把他叫作通教菩萨。把他叫作通教菩萨,最主要是因为他的所修所证,都是跟二乘的三藏教是一样的;但是因为悲心使然,再加上说其实他对大乘也有一些的相信,所以他会选择常住世间不入涅槃,这个就是所谓的通教菩萨。
那“别教”的部分呢,我们也完全同意别教是所谓的不共二乘人,是菩萨专门为菩萨所开示的修行的道理。但别教的内涵,我们在这里就进一步为它作清楚的界定。别教所修行的内涵就是以真心如来藏作为核心,修行起修的重点就是,第一个在修行的时候,要力求破参明心,要取得总相智。总相智的意思就是说,能够用总体、整体的方式来认取、认知到说,我们有这样的真心如来藏的存在,这个就是大乘七住菩萨的明心的智慧。那一旦有了七住菩萨破参明心的智慧之后,接下来就要进入到别相智的修行。所谓的别相智,当然就是比总相智更为深入,别别相貌所应该要认取的智慧。那菩萨依照悟后,他在破参明心悟后依止善知识,或者是他假如是有宿世利根的人,他自己有能力依照《般若经》的熏习别相智,就可以一路从七住位一路修行,乃至于到达初地的入地心、入地心的通达位,这个部分我们就把它叫作别相智。一旦入地了之后,接下就要修习、开始要修习种智了,开始要修习种智,从初地、二地……一直到十地,最后圆满成佛,这个部分修习就是种智的内涵。
所以别教菩萨,我们说别教菩萨所修习的就是以总相智、别相智跟种智三种不同的智慧为主;但这三种不同的智慧却都是以真心如来藏为核心。因为这一些的道理是声闻跟缘觉人所没有办法修习的,因为定性的声闻跟缘觉人往往在成就解脱道之后,就会因为无余涅槃的吸引,直接就进去了;那进去之后,进到无余涅槃位之后,所有的一切的心行都不现起,那又怎么去修习别相智、种智乃至于说最粗浅的总相智呢?所以,这个部分是不共二乘人而说的,这个部分叫作别教。
如果我们回头来看别教的部分,这一部分的内涵,我们可以发现说,如果我们要把智顗大师的这个“历别入中”放在这里面来看的时候,我们应该会发现到,“历别入中”放在这里是有唐突之处的。因为各位看,我们在七住菩萨破参明心的时候,破参明心这件事情是当下破参即得,并不是分分体会而得的。即便是我们假如把“历别入中”的这个“中”字讲成最后身的菩萨位阶的话,那同样也是,因为在修行的过程中最后成就佛果的时候,祂在最后身菩萨的破参明心跟最后身菩萨的眼见佛性,其过程也都是直接顿悟而得,而不是分别体会、分分体会而得。所以,所谓的“历别入中”在实证上面,的的确确是没有办法完全描述了实证的状况。这是别教。
再来“圆教”的部分。圆教其实里面最重要的道理,就是要了解到所谓的“六即佛”的道理。因为在智顗大师原先的说法里面的话,会觉得说圆教部分是圆顿入中,也就是说直截了当的就悟到了;反而,如果我们按照我们刚才一路说的道理来看,反而在别教菩萨的每一关的证悟,其实都比较符合智顗大师所谓的“圆顿入中”的模式。所以在这里我们应该要跟大家强调的是,所谓的圆教的这个修行,其实应该用六即佛来看。这个六即佛的内容就是理即、名字、观行、相似、分证跟究竟即佛。
“理即佛”指的就是一般的凡夫众生,它的意思就是说,众生的身中都有跟佛如来一样的如来藏存在,所以说按照道理来讲,众生就是佛,这就是理即佛。“名字即佛”指的是,众生初初接触佛法,而了知自己原来自己的身上就有如来藏,所以这个叫名字即佛。“观行即佛”指的就是,我们佛弟子接触佛法之后,知道自己本身有佛的体性,然后再按照善知识的指导一路作观行;这个观行的期间,越作观行越深信有自性法身,这个其实就是大乘别教的六住位之前,叫作观行即佛。那“相似即佛”呢,从“相似”这个字眼就意思约略我们就可以了知,这个指的就是七住菩萨明心开始;那七住菩萨明心因为就是证悟了真心如来藏,而这个真心如来藏,不管我们从总相智、别相智,乃至于入地之后所修的层层的种智,其实都不会离开真心如来藏;所以按照这个道理来讲,我们从七住位开始所证到的真心如来藏的总相,其实就已经是跟佛有相似之处了,所以叫作相似即佛。我们说,真正的对于真如佛性有真正的证悟了解,那还是要到初地入地之后;所以把初地到最后身菩萨的位阶,把它叫作“分证即佛”,也就是分分去证,分分去证真如----真心如来藏的种种的智慧。最后当然就是“究竟即佛”,也就是最后已经成佛了。有“六即佛”。
那我们回头来看呢,我们说之前在看到智顗大师在讲圆教的时候曾经讲到说,圆教的话是“圆顿入中”,这个后来产生了一些的后患,也就是往往有一些的修行人都觉得说圆教是可以走捷径的;更是有后世的藏传佛敎、西藏密宗的学人往往觉得说,密宗的这些密法是无上的大法,只要修习了之后,就可以一生顿超十地、一生成佛;乃至于说修行了什么特别法门之后,七日就可以成佛了。为了要确实能够挽救这样的过患,所以我们提出说,在圆教的部分的观行,应该请大家要注意到有六即佛的方式。按照六即佛的方式,可以说最后只有究竟成佛才是真正的成佛,其他的五项即佛的方式都还落在菩萨的这个位阶的修行里面。这是关于圆教的部分。
接下来我们再来跟大家解释智顗其他的主要思想。他有所谓的“一心三观”。这个一心三观说的是什么呢?其实所谓的“三”这个字眼,最主要是从《中论》里面的〈观四谛品〉而来。〈观四谛品〉的偈里面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为中道义。】这里面就出现了所谓的“空”这个字,跟“假名”这个字跟“中道”,所以说,后来的人在看这一句偈的时候,往往都把空跟假跟中分别去探讨它们的意涵;并且分别想要去分析说,到底空跟假跟中之间的次第是如何。那智顗大师在这里呢,他的看法是认为,假跟中跟空,假名、中道跟空这个三者是不可分的,它的关系是“一而三,三而一”,并非次第而得,这个是智顗大师的看法。
但是我们针对智顗大师的这个说法的话,其实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各位菩萨请想想看,如果还没有具足圆证的人,无论作任何的事情其实都有修行的次第,是吗?但是另外一方面来看,如果已经具足圆证的人的话,在他看来这些道理,就如同我们要渡河的时候要坐的竹筏一样:一旦渡河了,一旦到生死的彼岸了,我们还要留著“空”的筏,留著“假”的筏,留著“中”的筏吗?所以,如果真正已经具足圆证的人,怎么还会在看说是不是“三观”呢?是不是有这个“三”这个字眼呢?所以,具足圆证应该这一切都已经不再必要了;可是对于未具足圆证的人,这里面一定有它的修行次第。所以我们在这里说,一心三观这件事情固然在理上看起来是很绝妙;可是对于我们要问的是,到底对于修行有没有实际的帮助?如果说不能够按照当时学人所需要的修行的这些指导,按照因病与药的方式给他指导,让他按照一定的次第修行的话,这样子的说法其实在实证意义上面就会变得很薄弱。接下来,智顗大师的思想还有所谓的“一念三千”。这个一念三千,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留在下一次再说。
我们在这里要再次的提醒大家,我们从之前所看到的藏、通、别、圆所谓的化法四教里面具体的内涵,以及所谓的五时判教的过程,还有所谓的我们刚才讲的一心三观的过程,相信各位菩萨都已经发现,这些个说法,如果我们仅是从文字上面去判断的时候,看起来它们好像也都有道理在。特别是像比方说一心三观的这件事情,你可以说在《中论》里面,由于在同一个偈里面,就已经把空、假、中这三个名词都已经写在同一个偈里面了;所以按照这样的,岂不是意味著那空、假、中本来就是所谓的一心三观吗?可是实际上,你假如是真的按照《阿含经》的方式去修行的话,乃至于修行到了、时候到了可以差不多快要破参明心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就会历经所谓的“四加行位”;那在四加行位里面,所谓的这个加行的部分,其中有一个就是所谓的“名”的寻思;这个名的寻思,寻思的就是所谓的假名的这些状况。那从这里的确可以看出,真正的修行其实内涵是有次第性的;不是说写在同一个偈里面,所有的事情都是一时而得。
关于这个部分,我们认为,最主要会产生这些在修行上面稍微有一点偏差的状况,最主要就是因为独立宗派的关系;因为你如果在一个宗派里面独尊哪一些经论的话,你就看不到佛法的全貌。所以我们在最后还是要重申:我们不应该再分宗派,我们应该要全面性的修证佛法!
今天就讲到这里。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098集 天台宗(二) 正纬老师)
 
 
更多>同类 佛法影音

推荐图文
推荐 佛法影音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