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陀罗尼  佛菩萨  明心  布施  心经  第一  过年  正洁老师 

第16集 蔡正礼老师主讲

   日期:2018-07-16     作者:成佛之道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昨天我们的课程,跟各位上到,应该要进行到第15页。在我们进行到15页之前,因为前两天是分别由我跟孙老师来讲授。有些地方我当时在说的时候,因为后面的部分还没有说,所以没有办法来把那个道理把它讲出来,所以我们今天还要再把前面的有些部分,还要稍微把贯串它一下,让大家对于这个法如何来判断它的真伪,让大家慢慢能够了解,能够逐渐建立起择法眼。因为有些法,事实上是要经过这样过程,让你们了解我们是怎么样看这个法?为什么这个法这样说是有问题?为什么这个地方我们是这样破?慢慢你就可以了解,这个中间的简择的部分。
我们看一下第5页,“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我们就说这个正见,刘灿梁把这个正见说是出世间的如来藏,这是错误的。所以我们孙老师有说:出世间是包含世间的八正道,还有出世间的八正道,还有其他的部分。
我们看到第11页,也有谈到,在中间也有谈到第八识如来藏,又叫作出世间,可是我们就没有提出说他这个地方如何如何,为什么这个地方要那样子破?而又没有针对这个地方来破呢?因为它所谈内容是不大一样的,因为前面这里“正见名出世”啊!它说的是正见,既然谈的是正见是怎么样,是属于意识境界嘛!对不对?那既然是属于意识境界,怎么可以说这个意识境界是如来藏呢?大家了解这个差别吗?那第11页这个部分,在谈第八识心是世出世间法,这个出世间法所说的意思,也许刘灿梁他不一定知道,可是我们不去破他的意思就是说,因为我们在在第11页这里出世间法的讲的是说,这个法界它的构成是由世间法跟出世间法共同构成。什么是世间法呢?这里的世间法讲的就是现象界;那如来藏呢,祂是属于三界外法,祂是出世间的法。它谈的是宇宙的结构,是有两种法去构成的,了解吧?所以同样是出世间,所谓的出世间法虽然说同样的名称,可以它意义是不一样的。可是一般的学术界,因为刘灿梁先生他就是在学术界嘛!他们有一个很坏的习惯:认为只要谈到出世,出世间法就一样套。所以《六祖坛经》里面讲说:“正见是出世”,所以他看到出世,好!马上把如来藏套进去;可是这样套难道是正确吗?不正确!表示事实上他对于这个法,它在谈的内容,他的主题是什么?他是弄不清楚的。所以只要碰到这个出世间,他就用如来藏套进去,不管怎么样?所以有时候套了就正确,有时候套了就不正确。可是不能因为他随便套正确之后,说喔:“他对!”不是这样子。就好像说有个盲眼人,他拿了箭一直射,一直射,四面八方一直射,刚好那个靶放在某一个地方,他不小心射中了,那能够说他是神射手吗?不行嘛!对不对?因为他不小心射中的。我们说真正的神射手是什么?神射手他是有眼睛的,而且瞄得准的,而且一射一定中的。我们说有智慧就应该要这样子;而不是因为有名相相同,就随便套,随便套,那这样的话是没有智慧的。所以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知道,很多这种学术界或者是刘灿梁先生,他的落处就在这个地方,只要碰到相同的名相,就去套,就去套,可是对不对呢?不定!有时候套的是对的,然后他说:“你看!我这个地方对吧。”有的地方不对,他会说:“那是我不小心的。”神射手应该不会这样子吧?神射手他在射的时候,中的就中的,不会不小心,对不对?这才是他的智慧,才是他的能力嘛!所以我们在这里跟大家贯串一下,中间是有这样的差别喔!所以在这个地方很明显的。六祖他说的是正见,正见是属于意识境界,不会是如来藏。所以这个地方他就一定是错误的,一定是不可能是那样的说法。如果他说这里是如来藏,那一定是错误的,所以大家就可以来分辨中间的差异。后面谈的世间法跟出世间法,他是谈的是宇宙,这个现象界为什么可以成就?是因为背后有一个出世间法,来成就我们所观察到的这个现象界,就是世间法,所以它谈的是一个结构的问题。
除了这个部分,还有一个部分是第7页中间偏下:“云何名为念佛,见无所有,名为念佛。”
然后刘灿梁怎么说呢!他说:“什么叫无所有?如来藏空性。只有证到空性如来藏,才叫作念佛。”
那天我们没有破斥,是因为这个地方有淆讹。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地方要谈到第21页,所以我们看看21页。在21页我们有孙老师已经有举例嘛!21页的第二段,他这里就说:“如来藏的空性,是零,对不对?”它在中间,我们孙老师有举例呀!他(刘灿梁)说:这个如来藏就是零啊!种子就是一个出生之后一个又灭,一个出生一个又灭,就是这样,加一之后又要减一,一直下去最后还是零,对不对?所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佛藏经》,我们翻到前面第7页这边来。《佛藏经》里面:“云何名为念佛?见无所有,名为念佛。”这个是《六祖坛经》里面,有一段在说明的时候,他把《佛藏经》的内容引出来。结果他引出来,他说:“什么叫无所有?如来藏空性。”同样这一句话,如果从一个实证者来说,这个是可以讲得通的。也就是说由我们来讲是对啦,可是刘灿梁讲就错。就像我们有看《金刚经宗通》嘛!我们 导师说:“同样一句话,菩萨说了就对;可是同样一句话,别人说就错,只要他没有悟他就错哦!”为什么?因为所悟不一样嘛!就好像这个世间,我们每个人面对同样的世间,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有情身心,可是为什么会有外道?可是为什么会有证悟者?虽然面对的现象是一样的,就是因为他的所证不一样嘛!他所了解的法界实相的内容是不同的,所以同样是一句话,意义差别很大。那我们看看,为什么他这样说是错?为什么我们读了会是对?来分辨清楚。你会知道:“喔!原来是这样子。”就不会落入好像很抽象,好像虚无缥缈那样子,大家就可以知道。
那我们说,刘灿梁他说的:“无所有就是如来藏空性。”所以说,他所说的“无所有”,是真的无所有,是什么都没有,是零喔!对不对?是不是零?因为21页他说:“他的如来藏空性是零”,对不对?什么都没有。然后他说:《佛藏经》说什么名为念佛?然后 佛陀说:“见无所有,名为念佛”。那表示说刘灿梁在解读这个地方的时候,他是认为说:我什么都没看到。所以他一直说如来藏找不到,如来藏找不到,对不对?他真的是没找到喔!然后他说没找到就是他念佛。所以他是把如来藏这个空性,建立一种想像啊!然后想像说:祂可以出生,祂有种子可以现行,然后就以这样子当作他已经有实证如来藏,用这样来建立。可是什么是如来藏呢?不知道。什么是空性呢?不知道。应该说,他说的空性就是零,就是无所有,真的是什么东西都没有。
那我们看看,什么叫作真正的念佛?什么是我们认为的“见无所有,名为念佛”呢?我们所谓实证如来藏,所亲证到的如来藏,祂是怎么样呢?祂是一个真实的心体,可是这个真实的心体,祂本身是没有任何一个世间法可以附著在祂上面的。因为这样子,所以从如来藏的心体来说,祂没有任何世间法,没有任何世间法在祂上面,依这来说,无所有。这个道理跟什么一样呢?这个道理跟孙老师之前,昨天也有讲到七真如,对不对?其中有讲到灭谛的部分,就是灭谛的道理。我相信如果大家有看我们三乘菩提的光碟里面,我有介绍道“三三昧”,对不对?有没有人没有看过的?没有看过的举一举手,好不好?还有一些人没有看到,所以还要稍微说明一下。这个意思是说,我们说的无所有,事实上它所说的就是一个心体,这个心体祂是怎样呢?祂是把所有的一切法,如果我们用佛陀的方便的话,祂是怎么样?祂用二乘法来告诉二乘人,说把一切法灭除之后,灭谛就是把一切法灭除嘛!把世间法全部灭除,灭除之后不是没有什么东西,而是说还有一个法叫作如来藏。所以“灭谛”事实上祂所显示的就是如来藏那个心体呀!而且这个如来藏的心体上面没有一切法,所以叫作“见无所有”。也就是一个菩萨如果他实证了如来藏的话,他可以以他的慧眼看到这个如来藏的心体,没有世间的一切法;因为这样子而说,这样子叫作念佛,为什么?因为这个心体,就是一切 佛之可以能够成佛的一个根本法嘛!因为 佛陀可以永远住世,而且能够有常乐我净的境界,都是因为有这个心体,有这个永恒存在的心体呀!而这个永恒存在的心体,祂本身没有一切的世间法,所以无所有,所以这样子的心体,叫作如来藏的空性。而不是像刘灿梁所说的是零,不是零喔!而是在如来藏的本体上没有一切的世间法,以这样来建立说,这样叫作“见无所有”。可是既然是见无所有,表示祂不像二乘人那样子;二乘人是因为灭谛,所以说他要相信佛语说:“我把我的五阴十八界灭除之后,还有一个如来藏存在,还有一个涅槃本际存在。”可是,《佛藏经》说的不是二乘法,因为它是“见无所有”,表示呢,对于这个无所有,没有一切法可以附著在祂上面的,这个如来藏空性的心体,祂是可以以慧眼亲见的,那表示他的五阴是不是还在?他的五阴是还在的。五阴还在,可是他可以亲自以他的慧眼见到这个空性的,这个“如来藏”的空性心。所以这个心,这个空性心祂是真实的存在喔!而且他可以知道:“祂这个心体确实是没有其他的一切的世间法。”所以说,是不是不一样?(不一样)有没有把它区分开来?区分开来啦!所以从一个没有实证的人来说,他会误会,他会误会喔!误会怎么样?什么都没有,因为见无所有嘛!所以什么都没有。可是对于一个实证的人来说,所见的不是这样子,而是说真的有一个心体存在,可是祂是没有其他的法,可以怎样?可以包含祂,或是有什么法可以藏在祂里面。这个东西就是在《阿含经》里面说五阴“非我,不异我,不相在”的道理。很多人有读《阿含正义》,应该可以常常看到我们导师举这个例子嘛!也就是说,五阴跟如来藏,五阴它跟真实的我、这个本际呀!它是怎样?它是不一样的。这个五蕴不会是真实我,可是也不异这个真实我,为什么?因为祂是和合运作的,是和合起来才构成我们有情。所以如果说有一个叫作真我,那应该要把如来藏称为真我。所以说“非我,不异我,不相在”的那个“我”,指的就是如来藏。我们如果说要有一个什么法称为是“我”的话,最有资格就是如来藏,其他的五阴之法都没有资格。因为其他的五阴之法,都是生灭变异嘛!不能从过去世来到这里,所以说只有如来藏才有资格称为是“我”啦!可是五阴这些法呢,跟如来藏这些法是不相在,为什么不相在?不能说五阴这个法藏在如来藏里面,藏不进去;那也不能说,我如来藏藏在生灭法里面,也藏不进去。那有人会怀疑说:“那不是我们要找如来藏在我们身中吗?”事实上那个是方便说啦!为什么?因为善知识为了要让我们容易找到如来藏嘛!所以方便建立。可是从理上来说,是要把它建立开来,如来藏是如来藏,五阴十八界是五阴十八界,这样子才能够把如来藏心体跟五阴十八界,能够区分得很清楚,才能够说,我们可以真正直接来实证这个如来藏。而不是透过五阴十八界,才说五阴十八界后面都有“如来藏”嘛!如果是这样的话叫做第二月,那不是真正证悟喔!所以说阿含里面的说法,跟大乘的说法事实上它是一致的,只是它的说法的方式,所建立的道理有些不大一样。可是什么样的人可以贯通小乘的经典跟大乘的经典呢?只有大乘菩萨。如果是小乘还没有办法,至于外道呢,那更不可能了。所以从这个地方就可以看到说,刘灿梁举的《佛藏经》里面这个念佛,他就认为说,只有这种才是念佛啦,其他念西方极乐世界的统统都不算啦!而且诽谤得非常严重。从这里我们可以把悟对了跟悟错的,他所说的法的差异能够完全把它区分开来。所以我们 导师说:同样的法,同样的这一句话,什么叫作无所有、如来藏空性?刘灿梁说的就不对,要是我说,就对!这样公不公平?(公平)这很公平哩!这样才公平嘛!如果说,我这样讲,然后跟他讲的一样,那太不公平了,因为所证不同嘛!
所以大家从这里可以很清楚的可以看出来说,实证是我们在修学佛法里唯一的依凭。因为实证这个事情,它不是那么单纯的事情,它一定要经过很多的修行的过程,才可以获得的,而不是一蹴可成的。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就应该要按部就班的来修学。那这样的话,我们的智慧才能够发起来;发起来之后才能够阅读经典,才能够看出它中间的差别性,乃至如果说我们有因缘,对于一些邪法或外道可以摧邪显正;可是摧邪显正不是说是为了要害他们。一些人对摧邪显正常常有一些误会,事实上摧邪显正在佛法中,它是菩萨的慈悲呀!可是一般人很难了解说:“为什么这叫慈悲?”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解脱这件事情当作是最重要的,就会觉得说:“哦!那把正法说出来,来显示出错误的法中间的差别,那可以让很多错误的人可以回归正法,能够获得解脱。”如果他能够看重解脱的目的,他会觉得说:“唉呀!菩萨这样做是慈悲呀!”可是如果他看的不是这样子,那这样就看不到菩萨的慈悲,他会觉得说:“喔!菩萨好凶哦!菩萨都在骂人,一直说我的不对。”不是这样子。因为菩萨是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实证解脱,那这样的话才是众生能够解脱生死嘛!如果说没有实证的话,就不能解脱生死,那不就让自己永远轮回生死吗?乃至让自己违反了很多、很严重的过失,那不在害自己吗?是不是?而且在佛法中也只有正法才有摧邪显正的能力,其他的宗教都不谈摧邪显正。所以你可以知道,在很多的不同的宗教里面,只有佛教在谈摧邪显正,其他宗教都说“和谐,和谐!不要摧邪显正。”为什么要这样子?因为中间有一个很大的差别。也是我们 导师,大家今天听课所听到的理事圆融。因为佛法会建立一个道理,为什么?因为我们有情统统只能看到现象界的表面,可是背后是怎么运作呢?不知道。所以 佛陀就以祂实证法界内容,因为祂完全究竟了知嘛!然后就把这个道理建立起来,告诉我们说,现象界是怎么运作的。所以说现象界跟佛法的道理,它一定是怎么样?是互相吻合的,一定是完全吻合哦!而且一定可以用佛法的道理来解释现象界为什么是这样的运作,会有这样的现象?它是完全可以解释的。可是其他宗教就没有办法,它会建立错误的道理,然后这个错误的道理,就会跟佛教的道理相违背。违背的时候怎么验证?就要从现象界来验证哪!为什么?譬如说,一般的宗教,他们落入的问题就是落到想像,落到离念灵智里面最多。可是我们就可以说,从现象界里面意识祂是会中断的,祂会灭掉的,就可以证明你说的不对嘛!是不是?因为事相上跟道理一定要圆融嘛!你不能圆融,那一定会有差异产生出来,就可以用现象界来证明说:你这个道理是错误的。所以事实上能够摧邪显正的只有佛教,而且只有正法,只有正法才有这个威德力的。所以我们应该要慢慢地建立这个观念,然后告诉很多的学佛人,告诉他们说:“摧邪显正那是智慧耶!”如果说没有摧邪显正的能力的话,表示怎样?表示他不是理事圆融的,表示他的道理跟现象界它是不能圆融的喔!那表示它背后的道理怎么样?是有问题的。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观念,一定要把这个观念告诉很多人,这样他们才重视说:“原来摧邪显正对我们是有好处的。”否则他们会说:“摧邪显正都在在骂人。”可是事实上不是在骂人。就好比说,我们送孩子去读书,如果我们小孩子的老师,随便教一加一不教等于二,一加一等于三,我们小孩子以后,他会变成聪明的孩子吗?他没办法变聪明的孩子欸!你叫他去买东西他就找错钱。所以说,如果有那种老师,我们要怎么样?要摧邪显正:“老师你教错了!一加一不可以等于三,一加一就是二。”这样才对!所以说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而不是说随便由著别人随便说,那这样子不符合道理嘛!不符合道理怎么有可能在世间法上面有很好的和谐呢?和谐一定是说,大家都有一定可以遵循的道理,而且这个道理可以跟事相能够互相圆融的,这样才是符合道理嘛!所以我们要把这些道理跟我们身边的人谈,谈这个利益,当他了解这个利益之后,他说:“原来这个摧邪显正不是坏事,它是好事。”大家有这个共识之后,就可以慢慢地接受摧邪显正的事情,这样的话他就开始有智慧了。这个部分就是这一两天需要再补充的地方。
我们现在回到,进入新的部分,就是第15页的部分。这15页的部分,上一堂孙老师介绍到刘灿梁说,刘灿梁认为 释迦摩尼佛祂会讲《弥勒生经》,是因为 佛陀快入灭了,结果发现没有多少人开悟,所以祂慌了,赶紧要补讲这个《弥勒生经》。事实上这样的说法,它是不正确的啦!
我们看到第15页这边,这里有《佛说弥勒下生经》,我们读一段经的内容,然后再来解说。
“尔时迦叶去如来不远。结跏趺坐。正身正意系念在前。尔时世尊告迦叶曰。吾今年已衰耗。向八十余。然今如来有四大声闻。堪任游化。智慧无尽。众德具足。云何为四。所谓大迦叶比丘。君奢钵叹比丘。宾头卢比丘。罗云比丘。汝等四大声闻。要不般涅槃。须吾法没尽。然后乃当般涅槃。大迦叶亦不当般涅槃。须待弥勒出现世间。所以然者。弥勒所化弟子。尽是释迦文弟子。由我遗化得尽有漏。”
这个经典它是说,在那个时候大迦叶跟 佛陀坐的不远,也是结跏趺坐,而且正身正意然后系念一个解脱的意念在前,那个时候 世尊就告诉迦叶,说祂现在已经年纪大了,已经快八十多了,有四大声闻足以堪任游化人间,教化众生,而且智慧无尽,而且具足了各种的功德法,就举了四大声闻,而且要四大声闻不要般涅槃,要等法灭了之后才般涅槃,而且还特别嘱咐大迦叶,虽然法灭尽之后,还不可以入涅槃,还要怎样?还要等待 弥勒菩萨下生人间成佛的时候,才能够入灭,为什么?因为 弥勒尊佛所化的弟子,都是 释迦文佛的弟子,是由 释迦如来所化度而遗留下来的弟子,而在 弥勒尊佛出现在人间成佛的时节,就可以把他的这个有漏的部分把它断尽了,讲这样子啊!
所以从这个地方似乎是说,确实是,好像是 释迦摩尼佛已经快八十多了,那个时候才讲《佛说弥勒下生经》。可是事实上,佛陀说弥勒菩萨下生人间,事实上祂不是只讲一次,事实上 佛陀并没有那么急呀!并不是慌了才说啊!我可以举一个证明,这个证明我们没有把它印出来,我念一下,大家就可以知道。这个是《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里面说:“尔时优婆离亦从座起。头面作礼而白佛言。世尊。世尊往昔于毗尼中及诸经藏。说阿逸多次当作佛。”它这里就说,这是《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也就是说,这个当时弥勒菩萨,祂当时也在 释迦如来的座下,也是这僧团里面,然后在这部经里面说,十二年之后弥勒菩萨就会往生,而且会生到兜率陀天去,将来会下生成佛。然后这里就说,优婆离就说:世尊之前就在毗尼,就是在律部里面,有时候为了结集经典,结集律部的经典,当时有很多的事件,所以当时在说很多的戒法,制定戒的时候,就有说到弥勒菩萨将来要成佛;而且在诸经藏,在很多部经典里面,事实上也都有说到,阿逸多就是弥勒菩萨将来会成佛。而且这个意思不是说弥勒菩萨之后会成佛,然后中间也会有佛,不是。而是说 释迦摩尼佛成佛之后的下一尊佛就是弥勒菩萨,就是 弥勒尊佛。所以这里就已经在说,说在之前,在 佛陀制戒的时候,还有讲很多经的时候,事实上就有讲到这件事情。只是说当时,也许有这个结集下来,可是因为没有流传下来,可能散失了,所以就没有流传下来而已。所以并不是“ 佛陀慌了才要补讲”,没有这回事,并不是这样子。
可是为什么 佛陀在最后的时候,还要再讲《弥勒下生经》呢?这是有道理的,为什么呢?因为 释迦摩尼佛快要入灭了,快要大般涅槃,可是这个时候就会有个疑问产生出来呀!而且这个疑问是很多人关心的:将来到底谁来领导我们?因为 佛陀在世由佛陀领导是理所当然,可是 佛陀入灭以后谁来领导呢?这就是个大问题。那之后还有谁是佛?也是个大问题。会不会是那些声闻大阿罗汉是佛陀啊?因为现在很多学术界都认为:那些阿罗汉就是佛啦!所以说,释迦摩尼佛就特别要讲说:不是那些声闻人,而是这位弥勒菩萨才是未来成佛的人。而且就在祂后面喔!中间不会有其他人,祂要讲的是这件事情。所以为什么在大般涅槃经之前还要讲?不是因为没有人开悟,是因为即使这些大阿罗汉后来很多已经开悟了,已经入了初地,已经廻小向大,迈向菩萨的法道,可是他们不会是“佛”,不会是下一尊佛。要讲这件事情,为什么?因为这件事情非常重要。如果不讲这件事情的话,就会有很多的问题。什么问题?就像藏密嘛,藏密不是有很多佛吗?活佛啊!可是那个活佛都是假的。所以说 释迦释迦牟尼佛就特别要在般涅槃之前,就要说:弥勒菩萨才是下一尊佛啦!在这个之前没有其他佛,即使祂的声闻弟子已经转入大乘,实证了如来藏,乃至已经入地了,已经受记了,都不是佛,祂要说的是这件事情。所以在这个中间不会有其他佛。所以在中间有任何人说:他是什么佛,什么佛,那都是假的,佛陀就要交代这件事情。而不是慌了什么事情,佛陀一点都不慌啊!因为 佛陀是很有智慧的,如果要说慌,应该说是其他的宗教才会有类似的情况。因为 佛陀祂是八十多岁才般涅槃嘛!而且 佛陀是怎样?般涅槃之前的三个月,就知道祂要般涅槃,所以说,祂是自己安排的,祂怎么会慌忙?绝对不会有慌忙的事情。所以这个刘灿梁,因为他是一贯道的讲师嘛!所以就会故意推崇弥勒,故意来贬抑 释迦牟尼佛,这样都是不对的。因为弥勒菩萨当时在 释迦牟尼佛的座下僧团中,事实上祂是非常礼敬 释迦牟尼佛的。所以并不是如刘灿梁所说的那样子。
我们接下来看看第24页,还有一些补充的资料。第24页里面的第二大段,这个是摘录自刘灿梁讲课《大方等如来藏经》。里面他(刘灿梁)说:“为什么学正法的这么少?学有所得法的多。你看他们光念佛都是有所得,光念佛十声,就可以去极乐,阿弥陀佛来接我,胡说八道。”
你看,他又诽谤了!因为他不能相信诸佛是有这样的广大愿力,这个广大的愿力确实可以成就,他不能了解这个道理,因为他对于如来藏的功能德用他不了解,因为他没有实证。所以他认为如来藏就是空性,什么都没有,只有种子现行,种子现行就是五阴十八界,就是这样子而已,可是祂的神力都不知道。所以他不能相信大乘经典,净土三经的大乘经典,他不能相信的。所以他对于 阿弥陀佛有广大的愿力,可以让具有善根因缘的人,光是念佛十声就可以去极乐世界,他不能相信,所以他就要作这样的诽谤。
我们看看在经典里怎么说,我们看下面,《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1:“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子。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哉善男子。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花。随化佛后生宝池中。”
所以从这一点就可以知道,下品上生的人,他不毁谤大乘经典,这很重要喔!像这样虽然他是一个愚痴的人,会做很多的恶法而没有惭愧心,因为就是分不清是非善恶,他会做了很多的恶法;可是他有一个好处:不诽谤大乘经典。那这个时候,如果他命终碰到善知识,为他说大乘十二部经典的一些经题名字,跟他大略说过之后,他就有那个善根,因为闻到大乘经典的名字,就能够除却千劫的极重恶业。所以能够接触大乘的经典,能够信受,他就可以灭罪喔!而且除却千劫极重的恶业哦!所以表示这个人是怎样?他有善根。他虽然作了很多的恶事,世间法上做了很多恶事,可是有一件事情他不做,就是诽谤大乘他不做,这就代表他有善根哦!因为他这个善根,就可以让他有善知识的好因缘,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看殊不殊胜?非常殊胜!所以这个智者就教他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因为称名的缘故,就能够灭除五十亿劫的生死之罪。那个时候彼佛,就是 阿弥陀佛就遣化佛、化观世音菩萨,还有化大势至菩萨,就到行者前称赞他,赞叹他说:“你称佛名字,就可以灭掉很多的罪业。”所以说就来迎接他了,因为这样子,行者就可以看到化佛的光明遍布他的整个房间里面,然后他就欢喜,就命终了。所以他这个人虽然造恶,可是他最后可以欢喜而命终,全部都是 佛陀的加持,而且也因为他能够不谤大乘,有这样的善根,所以他就可以有好的因缘,可以乘宝莲花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经典所说是怎么样?是 佛陀的愿力嘛!佛陀就是有这样的能力。因为上次我们有跟各位说: 诸佛祂在成佛之前,祂就有这个愿波罗蜜嘛!有这个愿波罗蜜,可以依于祂的愿与无生法忍,还有种种的福德,能够成就这样殊胜的世界嘛!所以如果那个世界越广大、越殊胜,祂要成佛的速度就越慢,祂所要累积的福德就越广大。所以 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才十劫而已哦!不是很久。表示祂是很努力,很努力的行菩萨道,累积广大的福德。祂愿力广大,所以要累积广大的福德,经过长久劫的修行,极乐世界才成就的,所以极乐世界不是很久,才十劫而已。所以说,从这里就可以知道,事实上这个道理是刘灿梁他不知道的,所以他就有这个诽谤,他不相信西方极乐世界呀!所以说我们就可以知道,不诽谤大乘是一个很重要的善根;如果有人诽谤了大乘,连最慈悲的 阿弥陀佛都不摄受的,为什么?因为西方极乐世界它的最根本就是弘扬大乘嘛!如果有人诽谤大乘,那么请问: 阿弥陀佛把他摄受到极乐世界之后,请问这个人会不会继续毁谤大乘?继续诽谤大乘啊!而且诽谤的对象更严重,是不是?那边所有的大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所有的那些诸上善人,他看到,他就要诽谤,严不严重?很严重啊!所以 佛陀说:这种人没办法啦,不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啊!就是这种人不行。其他呢,都还可以!即使他造了很多恶法,都还有机会的;可是诽谤大乘就是没有机会了,为什么?因为让他去,他还是诽谤。只有等到那一天他不谤了,他才有机会。
我们再看看下面,下面也是跟前面弥勒菩萨的事情有关。这个是刘灿梁在讲《大方等如来藏经》的时候,他这样说,他说:“所以只要能去,就保证大概下来成佛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到八地以上。”这个意思大家大概不太了解,他后面还有一句话“所以各位,到你命终前,能证如来藏开悟最好啦!真不能开悟怎么办,随顺第一义如来藏修行,才可以去弥勒净土。”
他这样说,事实上他的意思,前面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只要能够去弥勒内院,那将来随著弥勒菩萨下来成佛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到八地以上,他的意思是这样子。为什么要这样说?灌米汤啊!灌米汤各位知道吧?就是提高,用说的就提高大家的证量,那很多人会觉得很好,自己很快就可以成佛了,就会怎样?很喜欢这种感觉,然后就跟随嘛!我告诉各位:事实上,这种东西很不好!在我们教导学员的经验里面,事实上佛法通常都是度很多外道,这个外道,大家不要把他想得太坏。所以我们说刘灿梁是外道,也没有多坏呀!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还没有接触到正法之前,我们也是外道啊!我也曾经是外道啊!为什么?因为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正法嘛!可是外道就怎么样?改过就好,就变正法了,马上改了不就好了嘛!马上把外道的名字丢掉就好了嘛!简不简单?(简单)简单嘛!为什么好像很犹豫的样子?我是觉得没有必要。可以外道有一个很坏的习惯,有一个很不好的,如果他这一点能够转变,他是可以转变的。可是有一点他很难转变,就是怎样呢?有一些他在外道修行的时候,因为他有很多的徒众,那么多的徒众都称他为老师,对不对?大家都拥护他;可是回归到正法之后怎么样呢?他要把他所有以前人家对他的尊敬一笔勾销,平等平等!很多忍受不了这个喔!可以在我们同修会里面,很多人来正法中修行,如果他可以把这个部分把它抛弃掉,不要有这种执著,事实上他可以学得很好。事实上我常常这样想,如果他在外道法能够很精进,对不对?可以学得很好;那他转入正法,也应该很精进嘛!对不对?也应该比他的学员学得更好才对吧!可是很多,有些不是很多啦!一些人他就不能这样子,为什么?因为在外道法中,他也许是最资深的,所以他有领众;可是到了正法之中,对于正法他的学习,他跟其他人一摸一样,这个时候他就不能忍受,为什么呢?可能他还是有很多东西不知道啊!别人也一样不知道,所以怎么样?平等平等!可是这种平等的感觉,他就不能接受。可是从我的想法,应该说:“既然以前我在外道法比别人更精进,我现在转入正法中,我应该更精进才对啊!而且要学的比其他人更好才对吧!那我还是一样,可以怎么样呢?可以比他先一步嘛!(从世俗一点来说)”可是有些人就不能接受这一点,所以就有失落感,就有畏惧,就怎么样?不能在正法中安隐地修行,就很执著。那这个也是一样啊!告诉人家说:“你如果跟我学,我们一起生到兜率陀天去,将来弥勒成佛的时候,我们统统是八地以上。”一堆人就很高兴,对不对?可是我马上要证明说,不是这样子,那他就很失落了。然后他就很希望说,他可以永远有这个美梦存在。可是这个美梦是错误的,那是白日梦。所以在修学佛法里面,有些人他是有情执在,事实上这种情执是应该把它去除掉,而应该想到:“我应该怎样能够解脱?我怎样能够成佛?这才是最关键。短时间的这种差异,那不是很重要的;重要是在我在佛菩提的道路里面,我是不是一直很精进的用功;如果我一直很精进的用功,那我是最快的速度成佛嘛!别人怎么样?不管。”因为每个人都是跟自己比,不是跟别人比呀!每个人都是“只要我比昨天的我更进步,那我就往前了嘛!”如果老是在那边比来比去,那永远都在事相上啊!没有在菩萨的法道里面前进。等于说在赛跑里面,人家都往前跑,只有他在那边东张西望,没有在跑啊!那他怎么是快的呢?所以说这个都是很多人,在外道法里面有些人的障碍。
事实上在《阿含经》里面有一部经典,它是一部很重要的经典,叫作《弊宿经》,《弊宿经》里面它就提到一个故事,说弊宿婆罗门他是外道,然后迦叶童女她是阿罗汉,她是菩萨阿罗汉,她率领五百比丘人间游行,然后去度化这个弊宿婆罗门。这个弊宿婆罗门他是断灭见者,这个断灭见者他说,因为谈到最后很多法都被迦叶菩萨破掉了,而且也被她说服了,可是他最后有一个关键,是他最大的疑惑,最大的困难,他说:“我以前就是断灭论的学者,断灭论者,而且大家都知道,都认为我是断灭论者,可是我现在要突然改变,变成不是断灭论者,很没有面子。”迦叶菩萨就跟他说:“就好比有人,有两个人,两个人一起去谋生,就道路上看到蓖麻,然后就把它捡起来,因为那是财物,两个人都背起来之后;后来又走一走,看到布匹,结果有一个人比较聪明,说“这是布匹比蓖麻值钱嘛!我就怎么样呢?把蓖麻放下来把布匹拿上来。”对不对?聪明人嘛!对不对?可是不聪明的人怎么样?“我这个背好久了,好不容易走到这里”,舍不得放下,就怎样一直走一直走,走到最后有黄金了,那个聪明人,黄金就拿起来了,把其他不值钱的丢掉了。结果那个愚痴人很坚持说:那个蓖麻跟著我很久了,我好舍不得它,还是要把它背著,最后两个人回家了,结果背著黄金回去的人,每一个人都高兴,他的家属:“唉呀!你太棒了,你衣锦回家。”可是那个背蓖麻的呢?回家每个人都骂:“你怎么那么傻,那个东西不好,你就把它放下嘛!你就把它丢掉,然后怎么样?把好东西背著带回家才对吧!”邪见就类似这样子啊!外道就是这样子啊!他就舍不得他的邪见。譬如说,在一贯道,当讲师二十几年,讲好久了,对不对?有感情了,舍不得丢掉啊!那是不是愚痴人?愚痴啊!就应该学聪明人嘛!不对的就把它丢掉嘛!把正确的背起来回归正法,就有机会解脱了嘛!那才是聪明人。所以这些道理,我们就要跟我们身边的人,如果有缘,跟他说一说,要当个聪明人。不对的,就把它放下,就把它抛弃,学对的嘛!学智慧嘛!这样才是有智慧的人。
所以这里他(刘灿梁)就说:“如果去弥勒内院里面,下来就可以到八地。”所以他认为说“如果开悟最好,不能开悟怎么办呢?就是要去弥勒净土,以后下来就可以八地了。”
我们看看的25页,这里面就有经文来辨证,他这样说的到底对不对?因为总是要有根据嘛!不能说谈佛法不依俱经典,那到底我们是信 佛呢?还是信自己?我们是应该信 佛嘛!因为我们是学 佛。那我们看看第一段,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卷1:“ 佛告优波离。若有比丘及一切大众。不厌生死乐生天者。爱敬无上菩提心者。欲为弥勒作弟子者。当作是观。作是观者。应持五戒八斋具足身心精进。不求断结修十善法。一一思惟兜率陀天上上妙快乐。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这里就说, 佛就告诉优婆离说,如果有比丘跟一切的大众,就是说比丘出家众,或者是说不是出家的,他不厌生死,表示说他不会像声闻人那样子,想要马上脱离生死入无余涅槃,而他想要生天享福的。可是他还怎么样呢?他也爱敬无上的菩提,想要成佛,而且想要成为弥勒的弟子,那应该怎么样做呢?怎样来观呢?应该要持守五戒,还有八关斋戒,具足身心精进。我们可以看到,是要怎样?要受五戒或者是八关斋戒。可是这个五戒、八关斋戒要怎样?之前要三归依喔!所以一切的戒,在佛门里面的一切戒,一定要怎样?要有三归为基础,如果没有三归依,那后面的五戒或是八关斋戒,事实上,他不能成就。所以经典它有说喔!有人问说:“如果我受五戒,我不受三归依戒,能不能成就?” 佛都说:不行,不能成就!乃至八关斋戒、沙弥戒、沙弥尼戒,式叉摩尼戒,或比丘、比丘尼戒、菩萨戒等等,只要三归依戒不成就,后面的戒统统不能成就。所以这里说,要作弥勒的弟子,要怎么样?要持守五戒啊!表示呢,是应该要具足戒法,而最基础的就是三归依戒。
(原标题:第16集 蔡正礼老师主讲)
 
 
更多>同类 佛法影音

推荐图文
推荐 佛法影音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