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陀罗尼  佛菩萨  明心  布施  心经  第一  过年  正洁老师 

第17集 佛菩提道函盖解脱道(一) 张正圜 主讲

   日期:2018-07-15     作者:成佛之道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在前面一个单元中,我们略说了佛法的两大甘露法门,也就是解脱道与佛菩提道,并且从各种不同的层面,来说明佛法中的这两个主要道之间的差别法相。今天,我们要接续上一个单元的主轴,也就是要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明佛菩提道函盖解脱道的道理所在,并且也要详细的来解说这两个主要道修行的内涵和修学次第,欢迎大家继续收看。
前面我们说过,二乘法是属于解脱道的修行,也就是经由断除我见和我执以后,烦恼灭尽了而取证解脱果,从此不再受生于三界之中,因此而得以免除生死轮回之苦;而大乘菩提的修行,则是从亲证第八识入手,然后依次第进修,圆满菩萨五十二阶位的修证过程以后,得以成就究竟的佛道。然而在这当中,大乘菩萨同样是要断除烦恼障,要修证解脱的法门;而二乘菩提的行者,虽然可以断尽烦恼取证解脱了,但是他们却不知也不证大乘菩萨所亲证的实相心----如来藏,因此而说大乘菩提所修所行函盖解脱道。也就是说,菩萨在解脱果方面如果无法圆满,当然也就无法成佛了。
接下来,我们想从两个层面来说明“佛菩提道函盖解脱道”的道理所在。第一个层面,是从“佛菩提道之四圣谛函盖解脱道之四圣谛”这样的角度来作说明。
各位菩萨,四圣谛是所有的佛子们所耳熟能详的法道,但是对于四圣谛的实际意涵究竟如何,却不是大家都能如实的了解。如果分别从二乘法和大乘法的观点来看四圣谛的时候,这其中就会有许多的差别出现。譬如说,大乘菩萨在为众生宣说四圣谛的时候,不会只从二乘法的角度来宣说四圣谛,他也会依大乘的密意来宣说四圣谛的法要。菩萨在二乘法中,除了为众生宣说苦的实质、苦的法相以外,并且还会为众生来剖析苦有八苦、三苦的差别。所谓八苦,是指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等,而三苦则是指苦苦、行苦、坏苦。然而,不管是八苦或者三苦,总括就是一个“苦”字,也就是说,都是因为五蕴炽盛的缘故才有众苦的产生。菩萨为众生说明了这些苦的道理,再为众生说明:这些苦只是一个结果,而造成苦的原因则是因为集的缘故。也就是,众生在世间生活,六根触六尘,一切因缘当中不断的攀缘六尘诸法,乃至执著不舍,因此而不断的搜集未来的苦果。菩萨除了为众生说明造成八苦、三苦的原因以外,同时也会开示众生,如果要断除这种苦集的现象,就必须要经由修行八正道以及三十七助道品等法,才能逐次的断尽烦恼,灭除后有的种子,而可以在舍寿时,不再因业力的牵制而继续受生于三界之中。
各位菩萨,前面所略说的这一段苦、集、灭、道的道理,是菩萨依二乘法的法道而为众生宣说。然而菩萨在宣说二乘法的苦、集、灭、道四圣谛以后,又会依大乘法的义理来开示众生,使众生可以从大乘法的角度来更进一步了解四圣谛的究竟道理。
在大乘法当中不以“苦”为圣谛,这是为什么呢?譬如说,牛啊、羊啊、人类乃至于地狱的有情,都在受种种的苦,他们也都知道无常、苦、空的道理,照道理说他们也都应该有苦圣谛才对啊?然而事实不然。这些各类有情虽然都在受苦,也都知道苦,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要如何才能离苦,如何才能断苦,所以说他们都没有苦圣谛。甚至于二乘的有学无学,也没有苦圣谛。说到这里您可能心中早已打了一个很大的问号了:“欸?为什么连二乘的有学无学也都没有苦圣谛呢?您是不是讲错了呢?”这倒不是!这意思是说,这些不回心的阿罗汉,悉皆不知不闻如来秘藏,也就是说,他们都不知道有这个第八识如来藏的存在;而回小向大的阿罗汉们,虽然听闻过实相心如来藏,但是却不知也不证,或者想要证却不能证,所以说这就是真正的苦啊。
如果是经过修行以后,能够亲证实相心如来藏,并且能够领受第八识如来藏的种种功德时,就已经是进入了菩萨数之中,就不再只是二乘行者而已了。菩萨由于亲证实相心如来藏的缘故,所以能够现观蕴处界我都是苦、空、无常、无我的,都是依于自心如来藏为因,才有蕴处界的苦、空、无常与无我;并且能够现观都是依于自心藏识,才有诸法的缘起与缘灭,也才有所谓的缘起性空可说。菩萨能够亲自证实,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实相心乃是二乘苦圣谛以及因缘观的根源;而二乘定性无学是不知也不证这个实相心如来藏,所以他们才会害怕隔阴之迷而不愿意再受生死;而菩萨由于证得这个实相心的缘故,所以才能够发起受生愿,愿意生生世世常住世间,自度度他永远不入无余涅槃。
由以上所说,我们就可以知道:定性二乘无学因为害怕生死苦,所以说他们只有苦,而没有苦圣谛;而菩萨由于能够现观二乘无学不知不证实相而害怕生死苦的原因,所以菩萨们就能够不害怕生死苦。因此说菩萨不唯有苦,也有苦圣谛。
各位菩萨,以上略说苦圣谛。接下来,我们继续来说明苦集圣谛。
《佛说决定义经》卷一云:“集谛者,谓贪爱法。由此贪爱,而生耽著,以耽著故,发业润生,招集为因,是名集谛。”(《佛说决定义经》卷一)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一切有情,由于贪爱六尘诸法的缘故,所以对六尘诸法心生耽著;由于耽著的缘故,所以就不断的造作诸业,招集未来再出生的苦果,这就是集谛的意思。
二乘定性声闻缘觉只能了知以上所说苦集的道理,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要闻熏般若的真实智慧,因此,如果有因缘听闻菩萨在宣说般若总相智与别相智的时候,往往都会心生烦恼而不愿意听闻,何况是要他们来修学般若智慧呢!由于这样的缘故,所以说二乘无学在大乘法中有苦集,而没有苦集圣谛。反观菩萨则不然。菩萨不只是了知二乘定性无学的苦集圣谛;也了知二乘人由于被无始无明所遮障的缘故,所以不知也不证生命的实相。而菩萨却能够如实的亲证实相心,也就是第八识如来藏,因此而说菩萨在大乘法中是已证苦集,也证苦集圣谛。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意思是说,菩萨在七住位时开悟明心亲证实相,打破了无始无明,但是由于无始无明还没有究竟的断尽,所以有苦集;但对于实相心如来藏却是已知已证,并且能够以此为基础,继续深入的去修证如来藏中所含藏的一切法,所以说菩萨也有苦集圣谛。
各位菩萨,在说过苦圣谛与苦集圣谛之后,我们继续来说明苦灭圣谛。《大乘义章》卷十八云:“灭烦恼故,灭生死故,名之为灭;离众相故,大寂静故,亦名为灭。”(《大乘义章》卷十八)意思是说:众生经由修行,灭尽了烦恼,断除了意识、意根的执著性,舍寿之后,不必再因业的势力牵制,而在三界六道中继续受生酬偿业果,这个时候十八界都灭尽了,仅剩下如来藏独存的境界,这也就是灭尽一切的涅槃境界。以上所说断尽我见、我执而可以证得涅槃的道理,是二乘无学所知所行的境界。也就是说,定性二乘无学能够了知蕴处界苦集灭除的境界,但是他们却无法了知菩萨所可证得的无始无明随眠灭除的境界,所以说定性二乘无学在大乘法中没有“灭圣谛”。然而菩萨不只能够了知二乘的灭圣谛,也能够了知无始无明随眠灭尽就可以成佛的道理。所以说菩萨在大乘法中不仅有苦灭,也有苦灭圣谛。
各位菩萨,前面已经介绍了四圣谛中的苦圣谛、苦集圣谛以及苦灭圣谛。接下来,我们继续说明苦灭道圣谛。所谓“苦灭道圣谛”,简称为“道谛”。前面我们说过,苦灭就是一切烦恼断尽,一切苦断尽,舍寿时可以灭尽五阴十八界,不再受生酬偿业果,仅剩下如来藏独存的涅槃境界。因此说涅槃是果,而“道”则是能通往涅槃之路,行者如果想要实证涅槃,就必须行于此“道”。
在《阿毘达磨俱舍论》卷二十五,有这样的一段经文说:
【道义云何?谓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或复道者,谓求所依,依此寻求涅槃果故。解脱胜进如何名道?与道类同,转上品故,或前前力至后后故,或能趣入无余依故。道于余处立通行名,以能通达趣涅槃故。】(《阿毘达磨俱舍论》卷二十五)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由于行于此道的缘故,所以能够知苦、断集、证灭、修道,这样的正理可以使人到达涅槃解脱的境界,所以称为道谛。这里所谓的可以趣向涅槃的正道,主要是指八正道而言,也就是所谓的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和正定。除了八正道之外,佛世尊又开示了三十七助道品的法要,来帮助弟子们修行,如果能够遵循这些法道来努力实践,就可以渐渐的趣向涅槃解脱的境界。
以上所说是定性二乘无学所能知的蕴处界苦集灭除的法道,虽然如此,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菩萨灭除无始无明尘沙惑的法道,所以说二乘人在大乘法中没有苦灭的道圣谛。而菩萨不只有能够证知定性二乘的灭苦之道,也能够证知无始无明尘沙惑灭除之道,这都是由于菩萨证得了实相心而有般若智慧的缘故。所以菩萨也能度化众生同样的证得真实心如来藏,由是而能够发起真实的般若智慧,可以自知未来也必定会成佛,所以菩萨心中就无所怖畏。菩萨由于能够如实的了知成佛之道的缘故,所以说菩萨在大乘法中,不仅有苦灭之道,也有苦灭道圣谛。
各位菩萨,以上所说是从四圣谛的角度,来说“佛菩提道函盖解脱道”的道理。也就是说,定性二乘无学虽然能知、能证声闻法的苦、集、灭、道四圣谛,却只能依现象界而观蕴处界的缘起性空,以及蕴处界的苦、空、无常、无我,也由于不知不证实相心如来藏的缘故,所以他们害怕隔迷之阴,而不愿意再受生死。而大乘菩萨则由于亲证了法界的实相,所以不只能够证声闻法的四圣谛,更能以亲证法界实相心为基础,并能够知道无始无明灭除的究竟清净境界,因此而能够发起菩萨大心来,生生世世陪伴众生,与众生同行共事,一起迈向一切苦真实永灭、究竟成佛的境界。所以说,大乘菩萨的四圣谛,不仅函盖二乘法的四圣谛,其修证内涵更远远是殊胜于二乘法四圣谛之所修与所证。
在介绍完“佛菩提道之四圣谛函盖解脱道之四圣谛”以后,接下来,我们再从另一个层面,也就是从“佛菩提道的法无我函盖解脱道的法无我”这样的角度,来为各位说明“佛菩提道函盖解脱道”的道理。
声闻法中所谓的“法无我智”,其实就是指三法印里面所说的“诸法无我”。声闻乘行者,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观行当中证验了人无我以后,再以蕴处界的人无我为基础,现前观察在蕴处界辗转所生的诸法之中,其实并没有真实不坏的我存在,因此而断尽我见、我执,成为阿罗汉。这些声闻阿罗汉们不仅有尽智,也有“无生智”,也就是,他们不仅有一切后有永尽的智慧,也能够为众生宣说“诸法无我”的道理,使众生们也能够亲证诸法无我,所以说他们是声闻“法无我智”的说通者。但是这些阿罗汉,虽然已是声闻“法无我智”的说通者,却仍然不知道诸法之所以缘起缘灭的根源----也就是实相心如来藏,因此就无法与大乘的般若慧相应。所以才会使得这些阿罗汉们各各都害怕见到等觉大士的 维摩诘菩萨,这是因为阿罗汉们完全无法与菩萨对话的缘故。
而缘觉乘的法无我智,也如同声闻乘一样,不离三法印中的“诸法无我”。缘觉乘的行者,以十二因缘来作观行,并且能够深细的证知诸法之中,并没有常恒自在的“我”存在,全部都和蕴处界一样都是缘起缘灭。这些缘觉乘的行者,在缘起法当中,能够现观“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道理。这里所说的“识”是指第八阿赖耶识,而“名色”则是指意根以及受精卵。也就是说,缘觉乘行者能够了知无明是依于阿赖耶识而住,而至后世,而起现行。由于缘觉乘行者的观行十分的深细,所以他们的智慧也不是声闻阿罗汉所能知之。这样的缘觉辟支佛,虽然能够为人宣说十二因缘的缘起正观,所以说他们是缘觉“法无我智”之说通者,但是由于他们也没有证得实相心,所以对于菩萨所说的中观正理仍然不能证入,仍然无法了知菩萨之所修、所行和所证。
以上所说的是声闻与缘觉的法无我智。各位菩萨,至于菩萨的“法无我智”是如何呢,我们在下一集中继续为大家说明。
今天非常谢谢大家的收看!下次再会。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17集 佛菩提道函盖解脱道(一) 张正圜 主讲)
 
 
更多>同类 佛法影音

推荐图文
推荐 佛法影音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