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陀罗尼  佛菩萨  明心  布施  心经  第一  过年  正洁老师 

第110集 佛地大悲从亲证第八识真心开始

   日期:2018-07-15     作者:成佛之道    
郭正昌老师

各位电视机前的菩萨们: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正觉教团的电视弘法节目。在此先问候大家:少病少恼否?色身康泰否?道业精进否?
目前正在演述的单元是三乘菩提之“常见外道法——广论”。在这一集里将为大家说明,《菩萨优婆塞戒经》中佛所开示的:成佛以后,从众生理体的究竟来观察、来看待众生的苦痛,而能够对于众生作同体大悲的大救济,这样才是佛地的大悲心。
《广论》中所说的自他互换的观想法,只是一种互相观待而生的兔无角戏论,并不能让人真正的生起大悲心。《广论》229页说:【是则专住利他及菩提果,亦见是从菩提心苗之所出生,此心根本见为大悲。】(《菩提道次第广论》卷9)宗喀巴说,若专注的以自他互换的观想法,观想利乐他人,以及菩提果的生起,同时就可以见到菩提心的根苗,从这个自乐他苦互换的观想中生起,这个自他互换观想法,就是意识觉知心能够生起大悲心的根本。
《广论》第230页又说:
朗日塘巴云:“霞婆瓦与我,有十八种人方便,一种马方便。人方便者,谓发大菩提心,随作何事,悉学利益有情。马方便者,谓菩提心未生者令不生,已生者令不住,不使增长者为我爱执,故特于彼尽力违害,正对有情尽力利益。”(《菩提道次第广论》卷9)
宗喀巴的意思是说:“朗日塘巴说:霞婆瓦与我朗日塘巴,有十八种人方便,一种马方便。如同人一样的聪慧学人,他们学了自他互换的观想法,就能够观想自乐与他苦的交换来利乐他人,而生起了大菩提心,随着所作的种种事与业,都能够以所学的自他互换,来观想利益有情。而如同马一样的愚痴人,学了自他互换的观想法,还是无法藉由观想来生起大菩提心,或是已经观想而生起了菩提心,却无法安住,这个时候就应该告诉他们说:‘这是因为贪爱执著于自我的我爱执,障碍了他们以自他互换的观想,来生起大菩提心,所以应该特别努力的用自他互换尽力观想,来违逆并害死这个我爱执著,而能够真正的用观想自乐他苦的互换,来利益有情。’”
这个时候有一位专门弘扬《广论》的日常法师,解释这人马方便说到:
真正要做人的方便,有十八种这么多。畜生哪,简单极了,一种。什么是马方便?换句话说,什么是畜生?就是愚痴相。说菩提心没有生的不让它生起来,已生的不让它住,就这样。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原因哪?我爱执啊!所以这个我爱执真实说起来是什么啊?畜生相啊!现在人家常常就说:“你这个畜生都不如!”现在才了解的原来是这样啊!是特别对这个我爱执尽力地违害,凡是一切有情利益都做。(《菩提道次第广论》讲稿日常法师)
这位法师说,对于我爱执应该尽力地去违害,凡是一切有情利益都去做。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广论》中所说的人马方便却是一种颠倒说。譬如说,一个人已经快饿死,《广论》中却告诉你说:你不用给他食物吃,如果你能够观想自己饱食的快乐,跟他快要饿死的痛苦互换,你就是真的帮助了这个快要饿死的人。把这样的幻想执著为真实的人,就是聪慧而具有人方便的人;如果对于这样的幻想,不接受它是真实的人,就是如同马一般,愚痴无智的马方便之人啊!
《广论》中教人将幻想当成是真实,并说一天到晚活在这个观想所成的幻想境界中,这样的人才是真正聪慧的人,而不接受这样的幻想是真实的老实人,反而却是如同马一样的是愚痴人。这两者中间到底是谁有智慧、谁才是真正的愚痴人?大家一听便知,不须多言。如同专门弘扬《广论》的这位法师所说:论中还说自他互换的观想成功,这样的幻想可以让人违害我爱执,乃至可以使人利益一切有情。但是既然是幻想,要如何帮人断除我爱执呢?又要如何让人实际上去利乐众生呢?所以说,这样的说法,其实是一种虚妄想。
《广论》中又说,生起了大菩提心以及大悲心,同样是以观想法来成就的。但这并不是佛所开示的,大悲心是菩萨实证了第八识真心以后,才能够生起的正知见。所以不论这位专弘《广论》的法师,知道或不知道宗喀巴说的“自他互换法的观想法,可以让人生起大悲心”,这只是一种单纯的虚妄想,因为不论是如何观想自身代众生受苦,这样的观想都只是一种幻想,并不是真的能够将他人所受的苦转变为自己来受,而消除众生所受的种种痛苦;自己正在领受的种种乐受,也不可能因为观想别人领受自己的快乐,众生就因此真的领受到同样的乐受啊!实际上,不论是自己的乐受,或是众生的苦受,永远都是在自己的第八识真心所生的内相分中,来领纳这个苦受乐受,而不可能被取代。
所以自他互换而代替众生受苦的观想,假使真的可以成功观想了,而领受了痛苦,这其实也只是自找罪受的无意义苦,因为别人身上的苦,仍然一分不少的继续存在而受苦。如果说,自他互换的观想真的能够转换自乐他苦,那么将他苦转移到自身时,就应该是变成他不苦而我苦、我不乐而他乐才对啊!然而,现见是别人的痛苦还是别人在受,自己的快乐还是自己在领受。所以自称喜欢吃红肉的达赖喇嘛,不论如何观想自己吃肉的快乐,与正在被杀害的牛只的痛苦交换,牛被杀的痛苦并没有减少一分,还是正在被杀的牛所领受;达赖喇嘛吃肉的这样的欲乐,还是由达赖喇嘛自己在领受啊!所以说,自乐他苦互换的观想成功,可以消除众生的痛苦,这样的说法只是一种妄说。他人的痛苦既然不可能由因自乐他苦互换的观想来息灭,那么成功观想自乐他苦交换的人,却是离开了本来的乐受,而生起了无意义的苦受,让本来只是一个人受苦,现在却变成是两个人都受苦,所以《广论》中说的自他互换的观想,只能造成自他皆苦的无意义苦。
所以宗喀巴等假藏传佛教祖师所说的:学了自他互换的观想法,还是无法令人生起菩提心,乃至于大悲心,这样的人就如同是马一样的愚痴人,这样的人是被我爱执所障碍的。这样的说法,其实只是为了笼罩密宗学人而所说的虚妄说法而已。学了自他互换观想的人,若成功地观想自乐他苦的互换,也只会落入自找罪受的无意义苦中,也无法消除别人痛苦的自他皆苦中。所以这个假想的苦,并不是真正的苦,都是虚妄不实的,因此不仅无法真正体会他人身上所受的痛苦,也无法使得他人身心苦受转移到自己自身来受,而使他人的苦受消失;反而这样子会增长自我能代替他人受苦的妄想执著,让众生对于自我贪爱执著的我爱执不断地增长,更无法令人断除我见我执,所以是虚妄妄想而生,不如理作意的虚妄法而已。自他互换的观想法,既然会让人增长对于自我的贪爱执著,而无法令人断除我见,也就不可能让人找到自己的第八识真心,而生起了大乘佛菩提道的见道智慧。既然连大乘见道的智慧都没有,那么依大乘见道后,才能发起的菩萨悲心,乃至佛地究竟清净的大悲心,也就更不可能出生。所以说,自他互换等观想法,是不可能让人发起菩提心、大悲心的。
《菩萨优婆塞戒经》卷1:
善男子!未得道时,作如是观,是名为悲;若得道已,即名大悲。何以故?未得道时,虽作是观,观皆有边,众生亦尔;既得道已,观及众生皆悉无边,是故得名为大悲也。未得道时,悲心动转,是故名悲;既得道已,无有动转,故名大悲。未得道时,未能救济诸众生故,故名为悲;既得道已,能大救济,故名大悲。未得道时,不共慧行,是故名悲;既得道已,与慧共行,故名大悲。善男子!智者修悲虽未能断众生苦恼,已有无量大利益事。
经中所说的“得道”这个两字,是从严格的角度来定义的,所以指的是成佛,而不是说找到自己的第八识真心的明心菩萨而已。佛说菩萨在还没有成佛之前,如果依亲证第八识真心的智慧而生起了菩提心,来观察众生的种种苦,这样叫作有悲心;如果是已经成佛以后,来观察众生的苦,那个就叫作大悲了。这是因为菩萨在还没有成佛以前,悲心所能观察的众生苦是有边际的,诸佛却是能够无有边际地观察众生苦,所以称为大悲。
菩萨在还没有成佛之前,有时观察众生的愚痴心行,心生怜悯乃至流下清泪,这是因为菩萨的意识觉知心已经动转了—为众生觉得悲痛—所以叫作悲心动转。如果是成佛以后,却是从众生的理体上的究竟观察,来看待众生的苦痛,所以不再像菩萨一样从众生身心上的觉受来看众生的苦痛;因此,虽然同样有深层的悲心,但这个悲心却是不会动转于如来的心,而使得如来因此而心动,或者转变应有的心态及行为,就是这样尽未来际无休止的救护众生,而心中却都无动无转,所以称之为同体大悲。所以说,这个悲才是真正的大悲啊!
菩萨在还没有成佛之前,或是只能在众生身心上的痛苦上面来作种种的救济,或者虽能够救度众生解脱三界生死,教导众生证得法界实相,乃至证得一分的种智,虽然能够作这样的救济,但是因为自己还没有成佛,所以也不能使得众生究竟成佛,仍然还是无法究竟救济众生,总是会有局限出现,这样有局限的悲心就叫作悲,而不能称为大悲。但是得道成佛以后,却能够作大救济,能够加持十方九地满心的菩萨成为十地满心,能够使得众生究竟成佛,这个都叫作大救济,不会再有局限,所以才叫作大悲。所以菩萨没有成佛以前救济众生,这样的悲心只能叫作悲,而不能叫作大悲;但是成佛以后,就能够对众生作真正的大救济,所以才可以称之为大悲。菩萨还没有成佛时智慧不具足,所以度人的时候,也不可能究竟成功,这叫作不共慧行,所以这时的悲还不能称为大悲;但是成佛以后不论何事,都与一切种智的智慧共行,度人的事业也能够究竟成功,所以称之为大悲。
最后佛作了一个小结论说:已经证悟而有了般若智慧的菩萨,修习了悲心以后,虽然他自己还没有究竟成佛,还无法断尽众生的苦恼,但是已经能够对于亲近菩萨的这些众生们,作出很多能够利益他们的事情;乃至由于菩萨能够帮助众生在解脱道上、佛菩提道上面能够有所实证,使得这许多亲证三乘菩提的贤圣得以住世,让世间恶业的力量可以被消减一部分,恶业的果报就不会全部立刻地现行,这也是利益了无量的众生。虽然这还不是诸佛的大悲心,但已经能够有无量的大利益事来利乐众生。这段经文的详解,在 平实导师的《优婆塞戒经讲记》中,有着更为详细胜妙的开演,有兴趣的学人,可以向各大书局请购恭读。
从《优婆塞戒经》中佛的开示让我们知道:菩萨在因地依亲证第八识真心如来藏,生起了大乘佛菩提道的般若智慧,而有了菩提心的生起,依这个菩提心来观察众生苦,才能够说是菩萨的悲心;依这个菩萨悲心也才能够圆满究竟佛地的一切种智而成佛,才会有成佛以后的与慧共行,这时菩萨因地的悲心,才能够转变成为佛地从众生理体上的究竟来观察、来看待众生的苦痛,而对于众生能作同体大悲的大救济,这样才能说是佛地的大悲心。所以说,菩萨要生起悲心而能够利他,就必须先从亲证法界的实相——众生本来各有的第八识真心如来藏开始,才能够以这个菩提心来观察众生苦而生起悲心;然后真正经过三大阿僧祗劫,行于利他自利的佛道以后,成就一切种智而究竟成佛,对于众生才能够作真实的同体大悲的大救济,这样才能说是佛地与慧共行的大悲心。
《佛藏经》卷2〈净法品〉中说:【身未证法而在高座,身自不知而教人者,必堕地狱。】宗喀巴等密宗祖师或是达赖喇嘛、专弘《广论》的法师等密宗学人,他们都没有亲证自己的第八识真心,所以都不相信佛说菩萨悲心是依亲证第八识心的般若智慧,来观察众生的种种苦,才能够生起的这样的正见,反而接受了《广论》中的妄说,认为意识觉知心观想自乐他苦的互换,这种令自他皆苦增长我见的外道观想,可以令人生起悲心,所以都是经中所说的“身未证法而在高座中的人”。《广论》中还教人说,当自他互换的观想成功,要把这样的幻想当成是真实,就可以让人断除对于自我贪爱的我爱执著,也能够使人作利益一切有情的事业。事实上《广论》中,会把自他互换的观想当作是真实,是因为就连宗喀巴等假藏传佛教的祖师都不知道,不论是自己或他人的苦受乐受,永远都只是在自己的第八识如来藏所生的内相分中来领纳这个苦乐的觉受,而不可能被取代。所以宗喀巴、达赖喇嘛等人才会把自他互换的观想成功,妄说是成为可以代替众生真实受苦,并这样来教导学习《广论》的人,要相信这样的观想所成的幻想,可以真实来利乐众生。这样的学人,才是像人一样,具有聪慧的人方便之人;反而说,不相信这样的幻想是真实的人,就像是马一样愚痴的马方便之人。
以这种人方便、马方便的颠倒说法,来笼罩学习《广论》的人,这种虚妄颠倒的妄说、邪说,不就正是佛所开示的“身自不知而教人者”吗?佛在《佛藏经》中开示说“身未证法而在高座,身自不知而教人者”这样的人,不仅是不净说法,而且未来世的果报是必堕地狱。所以《广论》中的假藏传佛教祖师所说的自他互换等观想法,其实是佛所开示的应当远离的不净说法,有智的学子应当审慎地思惟观察。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就先说到这里。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110集 佛地大悲从亲证第八识真心开始)
 
 
更多>同类 佛法影音

推荐图文
推荐 佛法影音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