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礼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上一集我们解说到供养禅波罗蜜的这部分,我们也说到要供养禅波罗蜜,是要远离恶觉观。我们举了欲界的恶觉观,事实上是函盖很广的事情;我们要供养禅波罗蜜,就是要远离这些不好的觉观;如果我们没有办法离开这些不好的觉观,那我们又一直被限制在欲界中而不能解脱。所以说一个菩萨要成就广大的福德,乃至要成就佛法中的实证,他就要能够远离恶觉观——要能够远离欲界种种的觉观。修四禅八定,事实上也是在远离种种的不好的觉观;也就是说,修四禅八定它有它的层次,这个层次,事实上就是要一层一层地去离开三界。所以说,首先就是要先离开欲界的觉观,然后进入色界;进入了色界之后,还要远离色界的觉观;乃至最后要能够远离无色界的觉观,然后能够实证涅槃。
这个实证涅槃就涉及到大乘跟小乘的实证。譬如说小乘他要离开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觉观,所以他要成就灭尽定的修证,事实上这个就是为了要离开三界的觉观。菩萨远离三界的觉观,他是以实证第八识为主,因为他实证了第八识的时候,就可以发现说这第八识如来藏是离开三界的觉观,因为祂本来就离开三界的觉观,因为祂不与六尘万法相应,也就是说祂是离开六尘的觉观。祂对于万法祂也是远离的,远离的意思就是说,祂跟万法祂是有祂的界限——祂出生万法,可是祂不执著于万法。所以说第八识祂是远离六尘以及万法的,依于这样子才远离了一切的觉观,远离一切的恶觉观。
那修四禅八定这个解脱,就是要先降伏对于我见跟我执的这种错误的觉观,所以说远离恶觉观,所含摄的范围是极为广大的。接著 佛陀又说要“见怨修慈”,因为看到仇人,就想要报复的这种怨恨之心,其实也是恶觉观。因为如果见到仇家,他想要报仇,这个报仇的心,就是在欲界的心,那就会跟这个仇家还互相彼此系缚在欲界之中;所以这样的觉观,也是不好的觉观,所以要“见怨修慈”。
还要“乐说定报”,也就是说要能够让众生知道说修禅定所生的处所。譬如我们前面说,若修双身法他一定落在欲界,因为他没有离开欲界的境界。所以说要“乐说定报”,就是要告诉众生说——修禅定;所谓的禅定一定是离开欲界,一定是有初禅以上的实证,才可以说他有禅定的证量。这样的话至少就要修初禅,有能力能够生到色界天去,这样才是说能够出离三界,这样才叫作“乐说定报”,也就是生到四禅之天这样的果报。可是在佛门里面经常会有这样错误的一些观念——因为对于所谓生禅定天,有种种的邪思妄想。譬如说我们看有位比丘他著作了《性空学探源》,然后在这本书的第二章〈阿含之空〉里面有提到“空义之次第禅定化”,他认为说,在佛法中有种种观空的方法,然后他就认为观空的方法,事实上是在修禅定。然后这样从这里演变出来的,那这样子对于佛法的认知,其实就不是很正确。
我们看看他是怎么说的。他里面说:“但‘中阿含’不动道同空三昧,而将无想与无所有倒置过来,这才与四无色定的次第,完全吻合。很明显的,佛教所说观空的禅定,在演变中,渐次的与三界的次第符合。所以我敢说:三界中无色界的次第,全是后代佛弟子们修定的过程,在“身坏命终由本意故得至彼处”的理论下,组织安立成功的。”也就是说,这位比丘他是主张,这个观空的次第是佛弟子他在修定的过程,去把它组织起来的;也就是说他否定在佛世的时候,佛陀是已经完全实证四禅八定、五神通种种的神通境界,祂是完全了知的。也就是他否定这样子的事情,他对于 佛陀的证量是推翻的,因为他认为说:这些观空的道理是佛弟子之后才去安立建立组织起来的。
因为他谈的是“阿含之空”。可是 佛陀所说的空三昧—-所谓的三三昧,事实上所说并不是无色界定里面的空无边处。可是这位比丘他的说法就是,所谓的空三昧他就认为就是《净不动道经》所说的不动道;所以他说《中阿含》的不动道,同空三昧。可是就经典来说,所谓的空三昧并不是空无边处,那是智慧所实证的,因为那是以实证第八识来建立空三昧;可是因为声闻人他不能实证第八识,所以说他特别安立了灭除三界,来说为这叫作证得空三昧。可是空三昧它是一种见地上的实证,它并不是四禅八定的实证,所以同样都是可以称为空三昧。因为空无边处也是禅定,所以有些翻译也把它翻译成空三昧;可是三三昧里面的空三昧,却不是四禅八定中的空三昧,不是那种空无边处的这种禅定;它所指的是智慧,是指的断我见所应该实证的智慧。
那这位比丘就混淆了所谓的空三昧的名相,把《净不动道经》里面的这个东西,就跟三三昧里面的空三昧混为一谈。如果我们观察《中阿含经》的〈长寿王品〉中《净不动道经》的话,我们可以知道它所说的净不动道,它指的是四空定,特别是四空定里面的三个,那是 佛陀特别的施设;我们可以知道如果证得空三昧,事实上这个人是一个声闻的见道者,而他能够最后获得解脱的,如果他修的是声闻道,他可以七次人天往返究竟解脱。
可是如果我们看《中阿含经》里面《净不动道经》所说的经文来看,佛陀对于净不动道,祂并没有把它说,如果实证这个,就一定能够获得解脱。反而 佛陀说,“能够证得净不动道,他不一定获得解脱。”所以在经文里面,也是有这样的明文记载,这位比丘他也知道啊!所以他在他的书里面也这样说,我们看一下,在他的《性空学探源》里面,有这样的经文:二、净无所有道,经说:“……及不动想,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彼于尔时得无所有处。”也就是说,既然这个不动想,跟其他的一切想,其实都是无常、都是苦、都是灭,那显然这个不是空三昧啊!因为证得空三昧的人,他是可以七次人天往返究竟解脱的。可是不动想,事实上它是苦,然后它也是应该要灭的法,显然它指的是禅定。可是空三昧的见解,可以七次人天往返究竟解脱,不是随著命终之后就断掉的。所以说:这个三三昧里面的空三昧,跟空无边处显然是截然不同的。可是这位比丘就把它彼此混淆了,混为一谈。然后他还说:还要把无想跟无所有,还要把它倒置过来。因为在三三昧里面,无想有时候是摆在前面,可是在四空定里面,非想非非想天是在最后的,所以他认为说:这两个还要把它倒置过来,这样才符合四无色定的次第。
可是三三昧所说的空、无相、无愿,它并不是讲是指这个四无色定里面的三个;它所说的是智慧。可是如果依佛学的研究,看到空三昧,就把空无边处也把它视为空三昧,就混为一谈。乃至这个无想,也把它想成是无想定,或者是把它想成是无想天的无想定;跟那个无想三昧其实是不同的,也把它混为一谈。也就是说他们总是落在语言文字上的比对:认为空,所有空都是同样的意思;看到所有的三昧就认为是,所有的三昧都是定。可是定与三昧其实是有所不同,因为定经常指的是,三界中四禅八定的实证,那称为定;可是三昧它经常指的意思,是对于一种境界的一种决定心——它有一个正见的一种决定,所以它称为三昧。所以他能安止于这个正见,能够不动摇。为什么?因为它是符合法界的事实,既然是符合法界的事实,它当然可以不动摇啊!依于这个不动摇,而且有智慧,而说为三昧。所以世间的禅定跟三昧,其实还是有所不同的。
然后他这里说,这佛教所说的观空的这种禅定,是在演变中,然后渐次跟三界的次第符合了。表示说,他认为说佛法是逐渐来符合法界的,那就否定了 佛陀祂成佛的时候,是顿悟而成佛,然后顿知一切法的。所以他的话,就是来推翻 佛陀的证量,然后他说:“所以我敢说,三界中的无色界的次第,全是后代佛弟子们修定的过程,然后最后才安立成功的。”可是我们要知道禅定的修证,它是称为静虑的;也就是说,这个静虑它是要根据事实的实证,来说应该是什么样道理,来获得一种内心的智慧的一种确定。所以它不是一种推测,所以禅波罗蜜它都是实证的。即使四禅八定中,所谓的初禅天是不是真的存在也是透过实证而确定的;乃至无色界定也是一样,是经过禅定的修证而确定的;不是只是说:我去推论,所以我敢说。
所以在佛法的修证里面,并不是说谁敢不敢说的问题,而是说到底这个事情,有没有符合事实、有没有符合法界的实相?所以我们任何人,在修学佛法的时候,都要小心谨慎,依于事实、依于理性的理解跟判断才来修行的。并不是说:这事情我认为是这样,所以我敢说一定是怎么样。不是敢不敢说的问题,而是说,是不是那样子的事情。所以说在佛法的修行里面,不应该说我敢说什么什么,如果这样说其实就已经不符合禅定波罗蜜的修持,也不符合供养禅波罗蜜的修证。
我们看看这位比丘,他还在后面,他还说到这样的事情。他说:“以空、无相、无所有三三昧的熏修,其未能引发无漏即生解脱者,理应生于此空、无相、无所有处;无色界的组织,因此成立。”也就是说,这个比丘他是主张:所谓无色界禅定的组织,就是四空定的组织。他认为是经过逐渐修行之后,佛弟子们逐渐修禅定的经验里面,才安立起来的。可是这样并不符合事实,因为在外道里面,就有人修得四禅八定,显然四禅八定是法界的一个实相,它是一个事实,也是个真相;确实是有四禅八定——有色界的十八天,还有无色界的四天,可以让众生安住;所以外道的修持者,他也可以修到四空天去,修到无色界天去。所以显然,这个不是佛弟子去安立的;那是一切众生的如来藏,所能成就的众生安置之处,所以这个不是组织而成的。
然后他说:这空、无相、无所有,他说这个是三三昧,然后说这个三三昧,如果说没有引发无漏而产生解脱的话,就会生到无色界天去。可是我们要知道三三昧,所谓的空、无相、无愿,事实上它所实证,它是个智慧境界。如果实证之后他必然解脱,可是他解脱所生之处,有声闻跟菩萨的不同。譬如:声闻人他可以依于他的声闻见道证得空、无相、无愿,他就生到欲界天去,然后七次人天往返,就究竟解脱。他也可以依于他快速修证的道理,他可以安住在人间不生欲界天,那他也可以在人间啊!他不会因为这样,就生到无色界天去。菩萨也是同样的道理,菩萨即使明心之后,也同时证得断我见的智慧,他也实证了三三昧,他一样可以发愿常住人间弘法利生,也不会生到无色界的四种天里面去。
所以说我们说乐说定报,意思就是说,对于修禅定所得的果报要如实而说,那对于菩萨所修证的智慧,是如何出生的也要如实而说;不能把修四禅八定跟三三昧,这种智慧所得的三昧混为一谈。如果混为一谈,那就不是说于正确的定报;那这样的话,即使他乐说,事实上对于众生也是损害,也不是在供养禅波罗蜜。所以要供养禅波罗蜜,要如实对法界的实相,对于修禅定所应生之处,要如实而说;乃至对于智慧所得的三昧,他的生处是如何,也要如实而说。如果都能够如实而说,这样才能够叫作“乐说定报”;如果不是如实而说,那就不能说是“乐说定报”,因为这样不是供养禅波罗蜜。
今天我们因为时间关系,就跟各位介绍到这边。谢谢各位收看。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011集 六波罗蜜(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