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布施  如来藏  三摩地  陀罗尼  观世音菩萨  佛菩萨  明心  心经  因果  正伟法师 

第027集 有念与无念似乎相违背,究竟要如何才好?

   日期:2018-07-12     作者:如来藏    

孙正德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今天我们要来探讨的题目是,有人问:有念与无念似乎相违背,要如何是好?关于有念与无念,我们首先要知道,指的是哪个心有念?哪个心无念?同一个心可以同时有念,又同时无念吗?以这个前提,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题目。
  其实大家知道说,有情众生只有一个心吗?同一个心可以同时有念,又同时无念吗?一般都会认为有情众生,只有一个心,认为说这一个心,能见、能闻、能嗅、能尝、能觉、能知、能作主。假如说这些能见闻觉知作主的,都是一个心的话,那么应该是说,当这个眼根坏了,眼盲了,耳聋了,不能见,那也是不能听闻。照理说如果是同一个心,又能作主,应该是还是同样能见、能听闻才对,因为是同一个心又能作主。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眼盲了是看不到,耳聋了是听不到的。假如说是同一个心,又能够作主的话,照理说应该是在很困的时候,就能够作主说不要睡觉,可是事实上却做不到。如果是同一个心,又能作主的话,应该是说在喝醉的时候,也能作主说要完全清醒,但是也是做不到啊!如果说是同一个心,然后又能作主的话,应该是说在专心看电视的时候,就能作主说也能专心的吃饭,可是却做不到啊!
  所以我们知道说,从这几个现象,还有很多例子(我们这个只是略举一下)可以知道说其实众生不是只有一个心。那么应该说,众生是一共有八个心识的,能见的是眼识,能听闻的是耳识,能嗅香的是鼻识,能尝味的是舌识,而能觉种种触的是身识,能够知一切法的是意识,能处处作主的叫作意根,或者叫末那识。这七个识个个都有各别专属的功能,因此如果眼根坏了,不能看见时就不影响说,还能听、闻、嗅、尝、觉、知。除了前面七个识以外,要告诉大家的是,还有一个第八识——阿赖耶识,祂能出生五蕴十八界;前面这个七个识,都是由这个第八识,藉因藉缘所出生的,然后由这个第八识来支撑著,祂所出生的五蕴十八界的运行。可是这个第八识,祂却不分别六尘,祂不在六尘中处处作主;对于祂所生的五蕴十八界,祂也不把它当作是我或者是我所。因为这样子,所以祂才能够实现有情所造各种善恶业的六道因果。
  在这个略知众生要有八个心识的情况之下,我们也来告诉大家说,其实众生的所谓我心,其实就是指意识与意根。可是意识到底是真的是常住的吗?我们要来告诉大家,意识生起祂是有要件的。我们在《阿含经》中举一段经文告诉大家,佛这么讲:“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故。”佛陀说不管是欲界的意识,或者是色界天的意识,或者是无色界天的意识,定中的意识,散乱中的意识,不管是什么情况下,所有的意识祂都是意根与法尘的因缘才出生的。但是意根与法尘,并不能单独来出生意识;意根与法尘,这两法的因缘也不能出生意识,一定要藉意根与法尘的因缘,由这个第八识来出生意识。意识祂出现了以后,与五识同样境界,与眼、耳、鼻、舌、身五识在同样境界,在六尘中见闻觉知,这个就是一般众生所认识的我心的意识心的状态。
  意识心祂有时候虽然会被称为离念灵知,但是这个离念灵知的意思,是表示说:通过禅定的修证,让这个意识可以暂时免除对五尘的分别,可以让五识不现起,然后祂自己缘于法尘来分别,但是祂还是不可以离开定境法尘。所以虽然被称为离念灵知,可是还是不能离开定境法尘;也就是说意识祂是永远不能离开六尘的。如果你是在欲界中的话,祂是永远不能离开六尘的;那么修禅定,或者生到色界天的话,祂是不能离开定境法尘的。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说意识祂是永远是有念的心。
  意识是有念的心,可是如果说,你想要藉这个有念的意识心,要把祂修成无念的心,就好像“缘木求鱼”一样,是没有办法的。就好像你拿著钓竿,在树上想要钓鱼,这是做不到的。那么意识心呢?当祂安住在定境法尘,然后不分别五尘的时候的离念灵知状态之下,祂是没有办法作主自在的说要继续安住离念灵知中的;因为在我见、我执未断的情况之下,会让祂从定境中离开,离开了定境以后,又得回到念念不断觉知分别六尘的情境中。所以意识心祂没有办法同时住在离念灵知中,又住在念念觉知分别六尘中的。所以修学的人,他会觉得有矛盾,为什么同时要有念又无念呢?为什么明明知道有矛盾,却不能舍这个矛盾呢?
  最主要是学人,误会了禅宗开悟祖师对于无念心的开示。最明显的就是六祖惠能大师,他知道学人错用心,对无念心不了解,对于要寻找一个真正无念的,要去找到这个实相心、无念心的这个方向是错误的,所以他在《六祖坛经》里面,这样开示著:“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在这一段开示里面,六祖惠能大师就说得很清楚了,什么样是无念心的状态呢?这无念心本身,无始劫以来就是这样子,祂于六尘诸境种种上面,祂是永远离见闻觉知的,祂是不于六尘上作分别的,所以祂在六尘上面永远不起念,永远不作取舍分别。对于无念心本身,自己在万法中运行的时候,祂永远是离开这些境界的,不在这个境界上面起任何分别取舍之心,这是讲这个离念心、真如心。
  因为学人会误会,就会以这个有念的意识心,怎么样呢?百物不思。就认为说,我只要以现在这个有念的心不要去思惟分别任何一法,把所有的念都要除却;但是这种情况之下,当他舍报的时候,仍然是属于生死心,不能解脱,这样是错的。这个七识心本身没有办法说,除却一切念头,本身就会变为无念心。因为祂本身就是有念的心,就是生死心。所以学道者,要来谨慎思考这件事情,这个部分六祖大师在《六祖坛经》中,已经这样来为学人开示了。
  同时六祖大师也对这个无念心有定义的,在《坛经》里面也定义得很清楚,但是因为学人不懂,所以说我们就在这里,再来举说一次,六祖这么说:“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那么这一段呢,六祖就为我们学人这样说著,禅宗的法门所开悟的标的,是从无始劫以来就在六尘中不分别不觉知的,是这样的一个所谓的无念的这个心,是以这个为宗旨。实证这个实相心——如来藏,这样不在六尘中见闻觉知的这个无念心为宗旨的。那么这个心呢?无相是于相而离相,怎么说呢?因为这个实相心——这个如来藏,能够藉众缘,自己有种种功德法,能够出生五蕴;出生了五蕴以后,虽然跟五蕴在一起运行,可是却没有五蕴的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些垢染相以及生灭相。自己只有一法、一相,就是真如——人无我、法无我相。
  那么说这个真如心,于念而无念的意思是什么呢?也就是讲说这个真如心,祂能够藉根、尘相触为我们现起内相分六尘,同时祂能够了知六识的心行。在这种情况之下,祂却不于六尘见闻觉知;当这个五蕴在六尘中见闻觉知的时候,可是祂却是离见闻觉知的。
  对于这个无住是人之本性,下段六祖大师就在《坛经》中,就这样开示著,他说:“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那么这一段开示他也说:这个真如心本身,祂一向是不在世间种种善恶好丑上面去作分别的;祂虽然与五蕴在一起,跟五蕴在一起同时运行,可是祂永远不在这个世间的善恶好丑作这个取舍分别。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之下,祂现起万法的同时,祂的本身,祂念念之中不思前境;因为这些六尘万法,以及辗转所出生的种种法,都不是祂的境界。祂的境界在祂自己本身,就在这个寂灭的境界,祂本身就是离六尘见闻觉知的境界,祂本身就是人无我法无我的境界。
  假设说对于这个意识心本身,祂是前念今念后念,都是在人我、法我上面,去思著、计著著,这样子的情况之下,念念相续不断这叫系缚。而这个真如心本身,对祂所出生的五蕴十八界法,并不把它当作是我与我所,所以永远没有所谓的这个牵挂系缚。那么意识心本身,时时刻刻前念今念后念,都是在这个我与我所上思著、想著、计著著,所以这样子叫作系缚;系缚在五蕴法上,就是系缚在三界中。那么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就是没有系缚,指的就是真如心;所以这个真如心,祂是以无住为本质的。就是这个,这样的开示学人并不懂。
  所以我们要知道说,对于这个有念的心,祂是永远没有办法转变成无念心的。我们也要告诉大家说,无念心指的就是第八识。这个第八识被称为无念心,前面也跟大家解说过了,又称为无相心。也解说过了因为祂本身能够出生五蕴十八界,可是却没有五蕴十八界的人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以及这些法我相,没有这个生灭相。祂是无住心,祂不住于六尘万法,不在六尘中见闻觉知,那是离见闻觉知的心;因为祂本身这个法性本身,就是不在六尘中见闻觉知,不在六尘中起念。祂有祂自己的菩提性,祂能够了知六识心的心行,可是祂却是离于六尘的见闻觉知的。祂是不生不灭的心,因为祂从无始劫以来就存在,不是要经由意法的因缘才出生的,祂是无生的法,所以祂是不灭的法,祂叫不生不灭的心。祂是法界实相心,因为祂是真实,能够出生五蕴十八界的法,而是如如不动的心;所以一切万法出生以后,生生灭灭,唯独这个第八识本身是不生不灭,所以真实常住的。
  我们要知道说,对于这种正知正见的建立,确实是不容易。可是现代也有是专门教人家念佛的善知识,他就曾经这样对大众开示说:“这里头没有道理,你才能够体会,你只要起心动念就错了,你一起心动念就统统叫妄想。”这个部分其实是落于六祖大师所斥责的说:“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这样的大错特错来误导学人的作法,我们觉得说:主要是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在知见上没有办法正确的建立──对这个有念心、无念心,没有办法知道说这是不同的心。众生不是只有现前能见闻觉知的心,还有一个处处作主的意根末那识,最重要的是还有一个离六尘见闻觉知的这个实相心——如来藏。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能够有这个正确的知见建立起来就不会,明明这个禅师、祖师已经在对学人开示里面,已经说得那么清楚了,可是却弃之不顾,而仍然用这种错误的知见来误导学人。
  因为这个法本身一定是有道理的,不能说是没道理;没道理的法,你不能莫名其妙的接受。因为假如告诉你说:没有道理,你只要不要起心动念就好。你问为什么?就告诉你说没道理就是这样,其实那是错的。是有道理的,因为你起心动念的心,就是有念的心,有念的心,你怎么可能叫他不要起心动念呢?那你修定好了,修定在止里面,他本身还是对著定境法尘,念念不断啊!修止本身,只是持续缘于这个定境法尘,并不表示说他就没有起念啊!我们平常在六尘中,一直在对六尘万法分别,那就是念念不断。在分别过程里面,都是著重于我与我所上面这个部分,来作种种的分别、思惟、计著;如果说你一起心动念就叫妄想,这样的话就告诉你说,你不起心动念那就真心,那就等于是落入六祖大师的这种斥责了。所以我们要知道说,法是一定有道理的,不能说没道理。所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将来怎么样正确选择你要追随的善知识。
  另外说,其实对于这个有念与无念,其实对于证悟者本身来讲,它是不矛盾的。我们来举六祖在《六祖坛经》里面的一段开示,为大家来举例,六祖说:“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这一段开示就是说:真如自性的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就是说真如心第八识,祂不是木头,祂是有菩提性的了知性的;但是祂这个了知,是离六尘的了知,离我们六识心本身这种见闻觉知的这种心性的。祂的这种念——相较于我们的意识心而言,我们说这样的念是真如,因为有祂的真实自性的。有什么真实自性呢?祂有这个因性自性、缘性自性、成性自性、相性自性等七种性自性的。因为有这些性自性,然后来成就万法,所以起念;祂这个起念,并不是我们在六识中见闻觉知的念,所以六祖说:假如没有这个真如心,眼耳色声当时即坏。表示我们这个五蕴十八界一定要依靠这个真如心,才有办法继续在现象界中运行不断;等到你最后舍报的时候,这个真如心离去了,你这个五蕴坏灭,这是法的现象。所以对于这个真如自性起念,并不是说我们这个六识心本身让祂不分别;让祂自己想著说:我现在自己是住于空性,我不对六尘起念。那就是真如心。那完全是不一样的。他已经说得很清楚:非眼耳鼻舌能念。那当然眼耳鼻舌能念是包含了意识、意根。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对六祖大师的开示,要把它记下来。
  同时六祖还继续说:“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这个地方告诉我们说,真如自性这个起念,祂能够支撑著五蕴十八界的运行,能够让六根有见闻觉知;可是祂自己的这个真如,人无我、法无我性不染著万境,祂真性常自在,就是祂那个真如法性——人无我性、法无我性,常常都是恒不变异而且自在,不受五蕴十八界所相应的烦恼所染著。所以经中有说:“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也就是说这个真如心,祂在与五蕴十八界共同运行的时候,能够了知这个业的内容,能够了知六识的心行,能够在借著根尘相触的时候,现起一切六尘内相分,以及这个相应的心所法,可是祂本身却于第一义而不动。第一义的意思就是真如——人无我、法无我、寂灭、真实、如如。
  所以对于真实开悟的人,当他找到自己的自性心——第八识如来藏——的时候,他了解:能够开悟的这个心是意识心,意识心是有念的;意识心在念念不断中寻找著,哪一个是我的这个本来面目?哪一个是我的这个实相心?当他找到这个实相心以后,发现到说,自己本身是虚妄的,可是实相心本身是法尔常住的;祂法尔就有这种真如法性,没有办法被任何一法所改变;祂法尔存在,不是经由任何因缘而出生的。所以祂不在六尘中见闻觉知,并不是由我们这个意识心,把祂改成说不分别就是一样了,祂完全不一样。所以说能开悟的妄心——意识心,祂是有念的,所开悟的另一个如来藏心,是无念的。
  对于建立正知见以后开悟者而言,一点都不矛盾,而且知道说,这才是法界的实相。而如果会在这里感到矛盾的话,发现的人就知道说,这个法义本身已经是有问题的。善知识告诉你的这个方法是有问题的,因为经教并不是这样教导学人的,佛陀的法也不是要你把这个有念心,强行要让祂变成无念心的。而这个是要知道说,原来是众生皆有八个识,八个识的心性各个不同,各有祂不同的功德,这些功能。所以说建立正知正见非常重要,你建立了正知正见以后,就不会在有念与无念而产生矛盾了。
  今天这个题目就说到这里了,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027集 有念与无念似乎相违背,究竟要如何才好?)
 
 
更多>同类佛法mp3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mp3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