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布施  如来藏  三摩地  陀罗尼  观世音菩萨  佛菩萨  明心  心经  因果  正伟法师 

第038集 五别境

   日期:2022-09-12    
正伟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各位菩萨继续来收看我们正觉教团所录制的三乘菩提系列节目。接下来这一系列节目的主题是“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副标题则是“重蹈灯下黑之琅琊阁”。
这个部分的节目内容是起因于有一些人,他们对于佛教正觉同修会所弘扬的大乘了义正法的内涵产生了误会,同时他们对于正觉同修会之中的一些事相以及法义上面,提出一些他们认为的质疑以及批评,因此他们就写作一些文章来张贴于网站上面流通。这当中在对于佛法的法义上面,他们乃是以他们自己对于佛法、佛经圣典的解读认知作为基础,这样来评论正觉同修会所弘扬的三乘菩提之法义内涵。
因为他们这些文章都是张贴在网站上面,而这些文章当中有许多乃是以代号“琅琊阁”之名义为作者名居多,同时也有其他文章乃是以其他网路〔网络〕代号名义来发表。因此这些文章的作者群之中,大多乃是隐匿自己真实的姓名,而取一个网路〔网络〕名称作为其代号,这样来写作发表一些文章,发布于一些网路〔网络〕论坛上面;当然这当中也有少数几位,乃是以自己真实姓名来写作发表他们的文章,但是大多数人都是用网路〔网络〕化名来贴文发表。因此这当中真实的作者到底是多少人来写?或者一人多名来写?或者多人合写一篇?我们是不得而知的。其实这是网路〔网络〕发表文章的特质之一,就是隐匿身分而认为不必负文责。
这些人号称自己曾在正觉同修会当中学习过的人,或者自称现在仍然隐藏潜伏在同修会当中,这些说法因为隐匿真实姓名,我们也不能得知其身分的真或者假。因此,我们就单从他们对于法理、法义上面的误解来作一个说明,以期能够让许多的观众菩萨从这些法理、法义上面而得到法上的进步。今天这一期我们要谈的就是琅琊阁作者的一篇文章,名为〈正觉佛法名相错解:“五别境心所法”不是“了别境界的功能性”〉。我们将这篇文章当中的误解部分,简略地加以说明清楚。例如琅琊阁在此篇文章中有提到,他说:萧平实导师在《起信论讲记》第三辑初版,p.199:【五种了别六尘境界的心所有法。了别境界的功能性。】但是琅琊阁他是误会了 平实导师书中的意思。我们先举出来 平实导师在《起信论讲记》当中整段的文字来看看,平实导师的书中是这样说的,他是引用一段论文,论文是说:【答:“虽一切众生等有真如,然无始来无明厚薄无量差别;过恒沙数我见爱等缠缚烦恼亦复如是,唯如来智之所能知。故令信等前后差别。”】(《起信论讲记》第三辑,正智出版社,页198。)接着 平实导师就讲解这段论文说:【这一段论文的意思就是说,虽然一切众生皆平等的拥有自心真如,可是从无始劫以来,每个人的无明有厚、有薄,厚薄之间则有无量的差别,并不相等。另外还有超过恒河沙数的我见、我爱、无始无明中超过尘沙的无明惑等纠缠系缚,众生所有的这些烦恼厚薄各不相同,也是一样有无量的差别;而这些厚薄与无量差别性,只有 如来的究竟胜妙智慧才能具足知道,不是我们所能完全了知的;正因为这种差别无量的缘故,所以会导致众生们有的人信有真如心、有的人不信有真如心的许多差别。
“一切众生”当然包括六道中所有的众生,凡是有情的生物都叫做众生,这些有情众生都是平等的拥有自己的真如心。只有一种“众生”没有真如心,那叫做无情生。植物看来是有生命的,但(是)只能称为无情生,不能叫做有情生;凡有情众生,一定要有真如心体来记存所熏的一切法种,才会有感情,才有喜怒哀乐,才能称为有情众生。可是,有记忆、有感情,二者是有连带关系的,而记忆与感情又与自心真如有连带关系;人的感情从记忆上面引生,如果无记忆,则每天只记得醒过来所做的事情,晚上一睡着,明天早上醒来时见了父母则与陌生人一样,则与父母不会有深厚感情,所以记忆与感情是有连带关系的。
那么记忆与感情是从哪里来的呢?从我见与我执的烦恼来!烦恼则是由五种别境心所法开始产生的,如果没有记忆,则不能了解妈妈弄早餐给你吃、父亲赚钱给你用的善意,因为你没有五种了别六尘境界的心所有法,则无法了知别人照顾你的善意,不能领纳其感情;因为你有这种了别境界的功能性,你才能对他们产生好感,所以产生了感情。爱极生恨也是同样的道理,都是因为有五种了别境界的心所有法,才能了知与领纳境界相,才能产生感情;但是别境作用的完成,都与记忆有关。
可是,记忆的功能是由于你本有的自心真如的记存,才可能会有记忆;如果没有真如心存在,则不可能会有记忆,因此这些都与心真如有关。因你的记忆不可能寄付到虚空里去;如能寄付到虚空中,则别人曾经对你好意的帮助教导等,到了第二天醒来时,将会有极大的可能是由另一个人感觉到别人对他好,而不是由你感觉到昨天对你好的那个人的善意;因为寄付到虚空中的别人对你善意的记忆,明天不一定会由你来领纳,而是由另一个人来领纳;那就变成因果混乱了,因果就不能成立了。因此不是虚空来记存已造的业行,一定都是由个人独有的自心真如来记存昨日别人对你的善恶业行。
但也绝对不是由意识心来记忆,如果由意识所记忆的话,则问题就会很大;因意识睡着就断了,断了就是“无”,“无”不是存在的法,不存在的法当然没有能力记持昨日别人对你所造的善恶业行。“无”是依“有”而建立“无”:譬如说刚才我有一杯水,现在把它喝掉了,就从刚才的有一杯水而说我现在没有了这杯水;或者因为我有这杯水,而说你没有一杯水,所以“无”是依“有”而建立的;有不存在时,就称为无;这个无只是叙述以前的有,所以无只是名词,依灭掉了的以前的有而说的,所以无是空无;空无则无任何作用,如何能记持昨日的业行?同理,“意识灭了”是依昨天意识的存在而说的,现在睡着无梦,意识断灭而变成无,无是没有法——没有意识就是没有法——无意识的存在,又如何有一个意识来记存昨日的记忆?又如何不存在的意识自己再生出今天的意识来?一定是另外有一个一直都不生灭的法,才可以出生今天的意识来;昨天晚上睡前的意识,因为睡着而断灭了,那就是无法,无法则不可能无中生有而在今天早上再现起意识,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所以意识心,不管是有念灵知或是无念灵知,都是依他起性的缘起法,都是有生有灭的法;有生有灭的法,绝不可能记持记忆的。
可是佛门中或佛门外的常见外道们都不懂,误会意识觉知心是常住不灭的,误会意识可以每天晚上断灭了以后,次日再无中生有而现起,就主张说:所有一切都是由意识来记忆。假使真的如此,那每个人应该都是过目不忘的人,一定每一部经典读过一遍就都会记住了,因为都是意识自己所记忆的嘛!可是很显然的,你无法全部记住啊!】(《起信论讲记》第三辑,正智出版社,页198-201。)
好,另外琅琊阁又举出一段话来说,他举出:《起信论讲记》第一辑初版,p.196-198(平实导师的开示全文是这样子的):【意识可以记住种种法,真如也能记,各记各的。(中略)真如心体所记忆住的,就是祂的五别境以外的三界“外”的“念”心所。】(〈正觉佛法名相错解:“五别境心所法”不是“了别境界的功能性”〉,琅琊阁。)那他中间省略了一部分,而我们看 平实导师的原文是怎样,原文如下:【所以真如心能够念一切法,把它们记住;但是,你说祂有记住吗?你根本找不到祂在什么地方记住一切法。意识可以记住种种法,真如也能记,各记各的;但是明天遇见你,你还记得我;到下一辈子就不记得我了,最多只会觉得对我很亲切、很熟悉,这就是意识配合真如心而完成的念心所。但是真如心的念,却不是五别境中的念心所,只是提供意识心突然忆念起某事、某法的因缘罢了,不是像觉知心想念起某些人、事、物的念心所,这个念是在一切种智中的第八识自体的层面上来讲的,不是在蕴处界的七识心的层面上来讲的。】(《起信论讲记》第一辑,正智出版社,页197。)好,平实导师的原文全部我们这样念完了,从我们看过这些原文,就可以知道 平实导师这里所说的,乃是比较第八识真如心以及前六识心(尤其是意识心)的所缘境界差异;因此了别六尘境界的心所有法,那是指意识的心所有法,这样开示重点乃是强调其了别的所缘境界不同,而让学人可以区隔第八识与意识的差异性,这个前提不能忘记的。
而《成唯识论》卷1也开示说:【识谓了别,此中识言亦摄心所,定相应故。】也就是说,心所有法也有了别的功能性,而琅琊阁此文中说:【“五别境心所法”不是五种了别功能,而是在完成分别后,心识对所缘境生起的一种乃至五种特别的心理活动。】(〈正觉佛法名相错解:“五别境心所法”不是“了别境界的功能性”〉,琅琊阁。)这个时候就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出现了,请问五遍行心所有法是否为心识对于所缘境界生起的心理活动呢?善十一、六个根本烦恼、二十个随烦恼、乃至四种不定烦恼,是否也是心识对于所缘境界生起的心理活动呢?如果琅琊阁作者说这是“特别”的心理活动,那又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出现了,请问五十一个心所有法,哪一个不是特别的心理活动呢?心所有法就是与心相应的法,所以不管五别境或者五遍行心所有法,乃至善十一、六根本烦恼、二十个随烦恼、四个不定烦恼,都是心识特别的心理活动,因为心识相应不同及心所有法彼此有差异,所以才有“特别”可说。
既然每个心所有法都是特别的,那他这篇文章又强调是“特别的心理活动”,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再者,我们看窥基菩萨在《瑜伽师地论略纂》卷2的一段开示是这样说的:【又识能了别事之总相等者,成唯识云:心于所缘唯取总相,心所于彼亦取别相,助成心事,得心所名。如画师资作摸填綵,心王不能取境别相,但取总境,心所非但取境总相,亦取境上随应别相,故此说言即此所未了别等。唯识解云:此言表心所亦取境总相,此总境上所未了别境之别相。】从这里开示就很明白了,窥基菩萨说:“心王不能取境别相,但取总境,心所非但取境总相,亦取境上随应别相。”因此心所现行的时候,一定有对于所缘境界的总相、别相都有了别用,例如意识心的所缘境于总相来说都可以叫作“法尘”,但是于别相就是会有许多差别。例如意识心面对“所乐境、决定境、曾习境、所观境”四种所缘境界而生起五种别境心所有法,这四种所缘境界都是六尘所摄,但是此四境界各有差别,都是属于别相所摄。而唯识法教当中区隔五遍行与五别境各个心所有法,乃是比较各心所有法彼此之间的差异不同,因此定义就比较严格详细。这样的前提,乃是与 平实导师在书中说明第八识与意识之间在了别性的差别目的是不同的,还请弄清楚各经论说法的前提与差异,以及善知识开示的前提是什么,免得引起误会那就不好了。
因为八识心王各自有各自的了别用,也有各自的所缘境,彼此是有差异的,而各自的了别用属各自的见分所摄;因此五别境心所有法从与各心所彼此之间的差异来比较而建立,那就是依于四种境界而有各自的了别用出现,这个前提乃是依据各个心所彼此之间的比较来说。但是 平实导师《起信论讲记》当中的前提,乃是第八识真如心与第六识意识心之间的比较差别,两者前提不同。因为“所乐境、决定境、曾习境、所观境”这些所缘境界都是六尘所摄,此乃是与第八识的所缘境界不同;这样透过能否缘于六尘而了别,开示第八识真如心虽有其独特的了别用,但却是与第六意识心了别六尘不同,所以这四个境界乃是属于六尘境界。因此八识心王同样是有了别的功能。所以 平实导师在书中所说,乃是在区隔第八识与第六识不同的所缘境界。针对一般初机的学佛人来说,这样说比较容易应机而利益他们,而不是以唯识种智的角度来细分各心所建立的差异缘故,这样来说明其定义边界,因此这个部分还请不要误会方妥。
而且主体是从以心的立场来作自性差别的说明,是让听法者知道这个部分,因此从总体来说,对于众生来说就是突显彼此了别的差别。因为语言文字本身就是有局限性,能够表达就是有限,因此会有这些误会、误解的情形发生是很正常的情形。这样众生之中听法后而有疑,而能够如理作意来探讨的话就很好,于此观察而能够简择当中的种种差异与前提,借着这个因缘进而达到智慧断疑的德用,也是一件好事。所以听闻佛法及读经论,乃至读善知识的书,除了依法不依人之外,其他的三依也是须要兼顾的。从这个议题来说,那就显示“依义不依语”的重要性,如果是“依语而不依义”,那就容易落入见树而不见林的过失当中,这个部分是我们学法过程当中须要注意的。
今天的节目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收看!
阿弥陀佛!
 
标签: 佛法mp3
 
更多>同类佛法mp3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mp3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