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布施  如来藏  三摩地  陀罗尼  观世音菩萨  佛菩萨  明心  心经  因果  正伟法师 

第128集 胜鬘师子吼(三)

   日期:2021-04-22    
正墩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电视弘法节目《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系列佛法讲座。今天要继续为大家解说《胜鬘经讲记》的最后一章〈胜鬘章〉的内容。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 如来开示说这部《胜鬘经》还可以称作什么经名?第五个经名为《说入一乘经》。二乘法解脱道,只是个方便法,是从佛菩提中方便分析出来利乐急求解脱生死的人,不是究竟的解脱生死;所以让他们实证解脱以后,就必须要回向大乘法的取证,回向究竟佛果。所以摄一切法归于三乘菩提,摄三乘菩提归于一乘道,就是唯一佛乘,来函盖三乘菩提。摄受正法就是大乘,因为大乘之所以称为大乘,是因为出生了一切声闻教、缘觉教的世间、出世间的一切善法。譬如阿耨无热大池流水溢出来分为八个大河流,二乘法的世间善法和出世间善法,也都是从大乘法中摄取、分析而方便建立出来的。
又譬如一切种子都依于土地而能够生长,一切声闻、缘觉的世、出世间善法,都是依于大乘法才能增长广大。住于大乘法中摄受大乘的一切法,也同时是住于二乘法中在摄受二乘一切世间与出世间的善法。世尊说有六处:正法住、正法灭、别别解脱、类解脱、出家、受具足戒,其实都是为了大乘法的缘故。正法住是因为大乘的法在人间继续住持着,而说是正法住;而正法灭,也是因为大乘法灭了,而说正法已经灭了。波罗提木叉别别解脱,毘尼类解脱是声闻戒,要依止于 佛陀出家而受具足戒,所以说大乘的威仪戒是类解脱、是出家戒、是受具足戒。由这个缘故,说阿罗汉们并没有出家,也没有受具足戒,为什么呢?因为阿罗汉一定要依止于如来才有出家,才有受具足戒。
声闻戒是方便施设的戒法,用来摄受众生;大乘菩萨戒所依的大乘法,才是真正的戒法,可以让人直接往佛道。真正的毘尼其实还是大乘学,大乘学才能称为真实的毘尼。因为阿罗汉不受菩萨戒,说他们出家不具足,所受的戒律也不具足。阿罗汉归依于佛,因为阿罗汉心中有恐惧。二乘行者恐惧入了涅槃以后无所有,因此他们于蕴处界等一切无,行怖畏想住,心中担忧:虽然 佛说入了无余涅槃不是断灭,可是自己没有实证,所以心中仍然有怖畏。阿罗汉所见,五阴是生死、苦的来源,必须全部都灭尽,才能够成为无余涅槃,因此把五阴视为怨家仇敌,就像是有人拿着剑要来害自己一样,五阴就是那个拿着剑来害自己的人,会导致自己无量劫中不断生死,却无法明了佛所说五阴灭后的无余涅槃中是真实、是不变异、是常住究竟为何,所以无究竟乐。众生都有恐怖,因此就求归依;阿罗汉也有怖畏,所以依于如来。但只有真正依于不求依的心——实相法如来藏心,成为自归依以后,才是真实而且最究竟的依止。
还有异熟种子还没有断尽,所以阿罗汉与辟支佛仍然有生,不能如同诸佛一样究竟无生;以大乘佛菩提的修证来看二乘圣者,其实还有梵行尚未修学成就,所以他们所修的佛法仍不纯粹、不究竟,所以在佛道中还应当要有所作;还没有度到彼岸,还有不净之法应当要断;所以他们离涅槃的功德还很远。只有 如来才是真实的得般涅槃,才是真正的成就一切功德;二乘人其实没有成就一切功德,说阿罗汉与辟支佛有证涅槃,那是 佛陀慈悲方便的说法。
二乘人入无余涅槃,全部功德便都消失而不现前,而且是以灭掉五阴来说是得度生死;但菩萨仍在生死中保有五阴生死之时,就已经住在不生不死的涅槃彼岸,是正在生死之中而同时跨足于涅槃彼岸的。而只有如来圆满具足证得四种涅槃,是真正的得般涅槃,因为如来成就不可思议功德的缘故;菩萨则是分证如来所证的般涅槃功德,至于阿罗汉、辟支佛,只有证得有余、无余两种涅槃,只能成就可思议的功德,而无法了知菩萨所证涅槃的功德。因此说,如来成就无量功德、不可思议功德;而二乘人成就的,是有量的功德、可思议的功德。二乘人烦恼障习气种子没有断除,还有所知障无量的上烦恼随眠都不曾、也无能力断除,因此说如来一切所应断过皆悉断灭,成就第一清净,二乘非第一清净。唯有如来得般涅槃,说二乘人涅槃是佛慈悲方便施设的说法。
若说阿罗汉、辟支佛观察解脱四智,究竟得苏息处的说法,也是如来的方便、有余、不了义说;这是因为有两种死:分段生死跟不思议变易死。分段生死的存在,是虚伪众生。解脱初果至四果虽然仍是有情,因为当生乃至七次人天往返,便能够解脱生死、入无余涅槃,因此叫作不虚伪众生。因此,分段死是指众生不知如何出离三界的生死;而不思议的变易死,是说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意生身都仍然存在着。若要断除变易生死,必须达到佛地才能够离开变易生死,所以变易生死是存在于二乘圣人之间,也存在于包括等觉、妙觉的所有菩萨。
阿罗汉、辟支佛入了涅槃以后,不再有分段生死,但种子仍然在自心中不断地流注,只是没有五蕴而无法与三界境界接触,所以无法转易为究竟清净的种子而无法离开变易生死。他的种子不是究竟清净,只是断了分段生死的现行,变易生死的染污种子都仍然继续存在着,所以不究竟清净而应该再加以变易,而成为究竟清净的;那既然可以变易,则不能说已断了变易生死。因此说,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意生身的境界,都仍然有变易生死。
二种死里面,是因为从分段生死断除的实证而说是我生已尽。说阿罗汉与辟支佛的证境叫作“虚伪烦恼已断,所作已办”,而不是依大乘法菩萨道的内容来说,而是因为所断的虚伪烦恼是声闻的七种学人还没有断尽。但对菩萨实证本来性净涅槃的实证内容,以及佛地的无住处涅槃,那是完全不知的。
阿罗汉与辟支佛所断的烦恼,使得他们不可能再接受后有,说他们不受后有,但不是他们已经断尽一切烦恼,已经断尽一切受生的这个缘故而说他是不受后有。因为有一些烦恼是阿罗汉跟辟支佛所不能断除的。他们所能断除的烦恼有两种:第一种是住地烦恼,第二种是起烦恼。住地烦恼又分为四种:那是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界爱住地、有爱住地(也就是无色界爱住地)。这四种住地烦恼,会生起一切的起烦恼;起烦恼之所以被称为起,是因为这一类烦恼,都是在生起的每一剎那中,由觉知心意识及意根在每一剎那都相应的。
如果有烦恼是与觉知心不相应的,那种烦恼就叫作无始无明住地。这四种住地力,是一切上烦恼依种。如果没有这四种住地来帮忙,一切的上烦恼也都生不起来。譬如,菩萨悟后若专注于断尽思惑,没有留惑润生,那么无始无明住地中的上烦恼也将起不来,因为已经没有继续生存的意愿,对成佛相关的法义就不再探求,当然就不会再有上烦恼生起。一定要继续保持一分的思惑、留着五阴,不想取无余涅槃,继续留在人间受生,无始无明住地所摄的上烦恼才会生起,这就是菩萨留惑润生的道理所在,否则就无法修学成佛之道;所以说,“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烦恼依种”(《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无始无明住地所摄的上烦恼,没有办法用算数譬喻来说明它的数量。而无始无明住地的力量,对于有爱数四住地来说,其实无始无明住地的力量那是最大的。
无明住地是缘于无漏业的因,而出生了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等三种意生身;可是这三种圣人的意生身的出生以及无漏业的出生,还是都是依于无明住地。四种住地无明与无明住地的业,那是不相同的,无明住地是佛地所究竟断尽的,是诸佛的菩提智才能断尽的。阿罗汉、辟支佛只能断四种住地的烦恼,无漏法并没有穷尽,所以不能够得到自在力,也没有能力亲自去证实它,因此说二乘圣者所证的无漏,还没有究竟断尽诸漏。
阿罗汉、辟支佛、最后身菩萨,被无始无明住地烦恼所覆障,对无始无明中的种种法,所应断的烦恼没有断尽或者断不究竟,仍有过失留存的解脱,仍有余不净的清净,成就的是有余的功德,而不是离一切过失的解脱,一切究竟清净,成就一切功德。因此只知有余苦、能断有余集、证有余灭、修有余道,只是得少分涅槃,是向涅槃的人。
如果能了知一切苦、断除一切集、证得一切灭、修一切道,对于无常必坏的世间,能够获得常住涅槃,也就是不必出离三界外,住在无常坏世间里,就已证得常住的涅槃,不是如同二乘圣人断灭五蕴的涅槃;也在无覆护、无依的世间之中,作为这些世间的保护者、依止者。为什么呢?因为法没有优劣的缘故而得到涅槃,因为智慧平等所以得到涅槃,解脱平等所以得到涅槃,清净平等所以得到涅槃,所以说涅槃其实只有一味,只有平等味,也就是解脱味。假使无明住地不断除,或者断除而没有究竟,就无法得到一味、等味,也就是明解脱味。因为这样对于超过恒河沙数等等所应断的法,没有断或断而不究竟,仍有无始无明,过恒河沙数等法就应得而不得、应证而未证。由于这些无明住地的积聚,便出生了一切大乘法中修道位应断的烦恼、上烦恼。
因为这两个烦恼相应而集合起来,就会产生大乘修道中所应断的心上、止上烦恼、观上烦恼、禅上烦恼等等上烦恼,这些上烦恼是超过恒河沙数的,都是依于无明住地而建立的,缘于无明住地而生起的。众生心不相应的是无始无明住地,但由于上烦恼而出生了起烦恼,便剎那剎那与觉知心相应。超过恒河沙如来菩提智所应断的法,都是无明住地所执持,都是依无明住地而出生、而建立、而增长。如果无明住地断尽了,超过恒河沙等如来菩提智所应断的法,也就都随着断尽。一切烦恼、上烦恼都断除了,超过恒河沙数等如来所得一切诸法也就全部通达无碍了,这时一切智的见地已经远离一切过失与恶法,获得了一切的功德,成为法王、法主而于一切法得到了自在,这时就称为如来等正觉,可以真正的师子吼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不受后有智慧有两种:一是如来调御自身以及众生,降伏四魔,得到不思议的法身,于所有的尔焰境界中都能够得到无碍的法自在功德,没有任何的法可修,也没有任何境界可证了;已经到达了无所得地,从此以后不论造作任何的事业都将不可能再有所得了,而且具足十力,因此是世间最勇猛者;而且能够上升到最究竟的至高无上无所畏惧的境界,于一切尔焰之中,获得无遮障的智慧观行;而且不是由于他人的协助而获得的,并且能够作不受后有的师子吼,是因为已经有了究竟的不受后有智。
第二种不受后有智,是阿罗汉与辟支佛解脱生死的智慧,已经度过了生死的畏惧,次第证得解脱的快乐之后,得到不受后有的解脱;但他们所观察的,其实只是到达第一个可以苏息的涅槃地而已,那仍然不是最究竟的。他们所证得的境界,不会愚痴于诸法,不会继续流转于生死,他们所获得生死解脱的境界,却仍然是有余地的境界,还有所余诸法应证,所余烦恼应断,他们将来还必须要再进修去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这是因为声闻乘与缘觉乘的一切修行者,都要进入大乘法中,而大乘法其实就是成佛的法要,就是成佛之道;由于这个缘故,三乘其实也就是一乘,证得一乘道的人,才可能得到无上正等正觉,而无上正等正觉其实就是涅槃的功德,而涅槃的功德也就是如来的法身。得到究竟法身的人,才能够究竟一乘道,这个人与如来没有差别,也与法身没有差别。如来也就是法身,得到究竟法身的人,他就是究竟通达一乘道的人,究竟的意思就是讲没有边际,永不断灭。
如来后际等住,无限齐时住、大悲没有限齐时而安住于三界中不断地利乐众生,安慰世间,所以尽未来际所有的世间有缘众生都会有如来在照顾,这样的成就如来常住。如来随着众生心中之所欲而方便说法,其实都是归属于大乘法,并没有三乘法可以说。而三乘法其实本来都是从唯一佛乘中分析出来讲的,三乘菩提都应当摄归一佛乘,所以唯一佛乘的道理其实就是第一义乘。
这一集的解说到此。
阿弥陀佛!
 
标签: 佛法mp3
 
更多>同类佛法mp3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mp3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