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布施  如来藏  三摩地  陀罗尼  观世音菩萨  佛菩萨  明心  心经  因果  正伟法师 

第036集 非仅以持戒清净或修苦行就可以取证涅槃

   日期:2020-07-06    
正贤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正觉教团弘法节目,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非仅以持戒清净或修苦行,就可以取证涅槃”。
  在前一讲“学佛与三归五戒”中,我们说明了学佛为什么要受三归五戒,并且一再强调:受持三归五戒只是证初果的基本条件。这意思是说:想要证初果,那就一定要受持三归五戒,但是即使受了三归五戒,而且持戒也清净了,可是不是这样就能取证涅槃;而是要经过有次第的修行,一步一步地法随法行,如此才有可能断我见、证初果,乃至证涅槃。虽然持守五戒不会失去人身,也就是不会堕入三恶道中,这对佛弟子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事,因为落入三恶道后,将会中断累世修学的佛法,往世的努力也就唐捐其功了。然而,持戒清净只是证果的基础,非是证涅槃的正因,我们从满愿子与舍利弗的对话,可以得到证明:
  《增壹阿含经》卷33:
  满愿子报曰:“戒清净义者,能使心清净;心清净义者,能使见清净;见清净义者,能使无犹豫清净;无犹豫清净义者,能使行迹清净;行迹清净义者,能使道清净;道清净义者,能使知见清净;知见清净义者,能使入涅槃义,是谓于如来所,得修梵行。”舍利弗言:“汝今所说义,何所趣向?”满愿子言:“我今当引譬喻解此义,智者以譬喻解此义,智者自寤。犹如今日波斯匿王,从舍卫城至婆只国,两国中间布七乘车;是时,波斯匿王出城先乘一车至第二车,即乘第二车,复舍第一车;小复前行,乘第三车而舍第二车;小复前行,乘第四车而舍第三车;小复前行,乘第五车而舍第四车;又复前行,乘第六车而舍第五车;又复前行,乘第七车而舍第六车,入婆只国;是时,波斯匿王以至宫中,设有人问:‘大王今日为乘何等车来至此宫?’彼王欲何报?”舍利弗报言:“设当有人问者,当如是报曰:‘吾出舍卫城,先乘第一车至第二车,复舍第二车乘第三车,复舍第三车乘第四车,复舍第四车乘第五车,复舍第五车乘第六车,复舍第六车乘第七车至婆只国。’所以然者,皆由前车至第二车,展转相因,得至彼国。设有人问者,应当作是报之。”满愿子报曰:“戒清净义,亦复如是。由心清净,得见清净;由见清净,得至除犹豫清净;由无犹豫义,得至行迹清净;由行迹清净义,得至道清净;由道清净义,得至知见清净;由知见清净义,得至涅槃义,于如来所,得修梵行。所以然者,戒清净义者,是受入之貌,然如来说使除受入;心清净义亦是受入之貌,然如来说除受入;乃至知见之义亦是受入,如来说除受入;乃至涅槃,如来所,得修梵行。若当戒清净,于如来所,得修梵行者,凡夫之人亦当取灭度;所以然者,凡夫之人亦有此戒法。世尊所说者,以次成道,得至涅槃界。非独戒清净,得至灭度。犹如有欲上七重楼上,要当以次而至;戒清净义,亦复如是,渐渐至心,由心至见,由见至无犹豫,由无犹豫净至于行迹,由净行迹得至于道,由于净道得至知见,由净知见得至涅槃。”是时舍利弗即称:“善哉!善哉!快说此义。”
  这意思是说:修行者想要趣入涅槃,必须一步一步的依次第修行,最先就是要持戒清净,戒行清净之后不造恶业,心自然就无有热恼,自然就能让心地清净;心地清净以后,对于听闻到的佛法,所产生的见解才能正确无误啊!所以有了正确的见解,对善知识所说的正法就不再犹豫了,便能如说修行,这样子自然不造恶业,身口意行也就清净了,接著见到的一切法都是清净的,如此最后所知与所见都清净了,才能趣入涅槃。
  所以持戒清净只是第一步最基本的修行要件,要经过一步步的次第修行,最后才能趣入涅槃,满愿子说:“这就是于如来所,所成就的梵行。”满愿子并以譬喻告诉舍利弗说:“就像波斯匿王从舍卫城想要到婆只国,两国之间布置了七个车乘;他出城时首先乘坐了第一车,到达第二车的地方,改乘第二车舍弃第一车;就这样次第舍弃前车,然后改乘下一车,最后乘第七车舍弃第六车,终于才能进入婆只国。波斯匿王到了宫中,假使有人要问他说:‘大王啊!你今日是乘哪一部车,才来到王宫的呢?’波斯匿王当然要从乘第一车说起,然后舍第一车乘第二车,最后舍第六车改乘第七车进入王宫,如是展转改乘,互相为因,才能到达。”
  所以满愿子最后就下一个结论说:“持戒清净的道理也是这样,由于心地清净的缘故,可以使见解清净;由于见解清净,可以去除心中犹豫不定的心;由于对正法没有犹豫怀疑了,就可以得到身口意行的清净;由身口意行的清净,可以获得见到的一切法清净;由于见到的法都清净了,可以使解脱道的所知与所见都清净;由于所知所见都清净了,就可以获得到达涅槃,这样就能于如来的处所成就梵行。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戒清净、心清净乃至知见清净的道理;这些都是受入的法相,然而如来说这些都应该除灭的受入。如果受戒后持戒清净,就能于如来所修清净梵行,那么凡夫之人也应当可以取灭度,而进入无余涅槃了;因为凡夫也有这样的清净戒法啊!世尊所说的道理,是要以一一的次第去修行,然后才能成就道果,到达涅槃界,不是单独只有戒行清净,就可以到达灭度的彼岸。就好像有人想要上七重楼,应当要一层一层往上爬,最后才能到达第七楼嘛!戒行清净的道理也是这样啊!要渐渐到达内心清净,由心清净到达见解清净,由见解清净而心中无犹豫,由心中无犹豫使得身口意行清净,由身口意行清净,才能到达真正的修道之路,由所知所见清净才能真正趣入涅槃。”
  从以上满愿子对舍利弗的说明以及譬喻,可以知道单靠持戒清净,只是让梵行清净然后趣入涅槃的起点,不是戒行清净就可以入无余涅槃了,但如果没有持戒清净,也不可能有趣入涅槃的一天啊!就好比说,没有打好基础的一楼,就不可能有七重楼。但如果认为只要持戒清净就可以实证解脱果,那是错误的知见,佛在经中处处说:“持五戒清净只能保住人身,必须断三缚结、证初果,才能七次人天往返后证解脱果。”
  请看《阴持入经》卷2:
  彼为应得道迹,云何已谛相应道,弟子便断三缚结?彼为三缚结为何等?一为知身非身,二为无疑,三为不贸易戒。已断是三缚结,道弟子便堕道迹,不复堕恶道,毕竟道七更天上,亦人间已更,所在往来便断苦,从苦得解,是名为见地,为得道迹福。
  现在就将经文解说如下:那样的佛弟子应该得到初果的见道,为何已经跟四圣谛见道相应的佛弟子便断了三缚结呢?那三缚结又是什么呢?第一、知道此身非我,便断身见。第二、于师、于法无疑,可以断疑见。第三、不以持戒清净来换取天界的福德,进而断戒禁取见。已断此三缚结的佛弟子,便是入见道位的人,从此不再堕入三恶道中,只要经过七次天上人间往返,便断苦的边际,从苦边获得解脱,这样名之为见地,也就是已经得到见道的福德。
  可见证初果,入见道位,才算是真正入了解脱道的大门,因为证初果的佛弟子是断三缚结的人,断除了我见、疑见与戒禁取见,再懈怠的人只要经过七次人天往返,就可以成就解脱果。但如果仅仅能持守五戒,那就只能感人天的福德;不证初果将来是出不了三界的。
  请再看《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卷20,邬波难陀对一对长老夫妇说:
  汝等善听!如佛说有五种大施,何谓为五?若离杀生、偷盗、欲邪行、妄语、饮酒,是为五种大施。何故离此五事,名为大施?由离五故,得无所畏,无诸怨结,妻室贞良,言则信受,常不骄逸;由此五故,感无量乐,常处人天,故名大施。
  由此可知,就像 佛所说的,五戒就是五种大施,不杀害众生自然让众生无所恐惧,所得到的果报,就是自己未来世不害怕众生,因为不恼害他人性命,就不怕被他人杀害;不偷盗众生的钱财,不做亏欠众生的事,就是不与众生结怨;不邪淫,来世的妻子自然贞良;不妄语,所说的都是真实的话,自然得到众生的信受;不饮酒,就不会失去正念,也就不会憍慢放逸。既然守五戒就是五种大施,来世就有广大的福德,故可感无量乐,常处人天,但这也只是能保住人身而已,是不能出离三界生死的;必须努力观行断三缚结,以取证初果的功德继续来修行,最后才能到达涅槃的彼岸。
  那至于修苦行,而且不是修外道所修“有邪见”的苦行,就是不施设戒禁取见来修苦行;而且对于他人所说正法的道理,能加以赞同和认可,并且对来请法者,没有吝惜且欢喜正确地解说,佛说这样的人,也只是修学佛法的皮毛而已。有经为证:《长阿含经》卷8:
  佛言:“……彼苦行者,闻他正义,欢喜印可,是为苦行无垢法也。彼苦行者,他有正问,欢喜解说,是为苦行离垢法也。……彼苦行者,不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取、嫉妬、邪见,是为苦行离垢法也。”……梵志白佛言:“齐有此苦行,名为第一坚固行耶?”佛言:“未也!始是皮耳。”……佛告梵志:“汝岂不念:‘瞿昙沙门能说菩提,自能调伏,能调伏人;自得止息,能止息人;自度彼岸,能使人度;自得解脱,能解脱人;自得灭度,能灭度人。’”
  此将经文解说如下:佛说:“……那些修苦行的人,听闻到他人所说的正确道理,就欢喜地赞同认可,这才是没有污垢的修苦行法。那些修苦行的人,他人有正问,能欢喜的为别人解说,这也是修苦行已经离开垢秽的修行方法。……那些修苦行的人,不杀害众生、不偷盗他人钱财、不与人邪淫、不两舌离间他人、不恶口骂辱别人、不妄语欺骗众生、不说绮语无意义之戏论、不贪取他人财色、不嫉妒别人的好,乃至无有邪见,这也是修苦行,已经离垢的修行方法。”……梵志就向佛禀白说:“能够这样修苦行,可不可以叫作第一坚固的修行呢?”佛说“还没有啊!这样的修清净苦行,才只是在皮毛上修行而已。”……佛陀告诉梵志说:“你难道不起这样的想法:‘瞿昙沙门能为人宣说菩提,自己能调伏自己,也能调伏他人;自己已经能将烦恼止息了,也能止息他人的烦恼;自己已经度脱到彼岸了,也能使他人度到彼岸;自己获得了解脱,也能解脱他人;自己得到了灭度了,也能灭度别人?’”
  由以上的经文,佛陀的开示中可以知道:如果修苦行,对于别人所说的正法,不能认可乃至诽谤,或不能正确而不吝惜的为他人宣说正法,这样都是有污垢的修苦行者,不能算是清净的修苦行的人。就像是这位梵志还没接受 佛陀的教导前一样,是修外道法的人,根本不能算是入了佛门的弟子,纵使持戒清净了,已经能够离垢修苦行,乃至对正法能够加以认可,并且能正确无吝惜的为人宣说,而且还持戒清净,佛说这样的人也只是修学佛法的皮毛而已。佛陀告诉梵志说:“要能为人宣说三乘菩提,善于调伏自己,也能够调伏他人;不仅能止息自己的烦恼,也能止息他人的烦恼;不仅可以让自己度脱到彼岸,也能使他人度到彼岸;不仅使自己获得了解脱,得到了灭度,也能解脱别人,让别人得灭度,这样才可以叫作第一坚固的修行。”
  因此可知,想要求证解脱道的见道,乃至要取证涅槃,除了正确地勤修苦行外,还要持戒清净,离开有垢秽的修苦行,否则连修学佛法的皮毛都谈不上,如何能称为坚固的第一修行?佛陀示现六年的苦行,正可以证明修苦行与解脱生死乃至成就佛道无直接的关连,正如《杂阿含经》卷23的偈诵所说的:【苦行于六年,极受诸苦恼,知此非真道,弃舍所习行。】佛陀六年苦行期间,为调伏婆罗门外道,因为这些外道认为日食一麻一米即可得清净解脱,最后 佛陀证明如此的苦行不是真正解脱之道,因此弃舍这样的苦行。
  世尊在《大般涅槃经》卷23向师子吼菩萨摩诃萨说:【六年苦行无所克获,即作是言:“修是苦行,空无所得;若是实者,我应得之;以虚妄故我无所得,是名邪术,非正道也。”】可见菩提之道甚深难得,绝不是苦行外道所想的那样,以为修修虚妄邪术的苦行就能成办。正因为苦行不是解脱之正因,因此不管是二乘的解脱道或大乘的佛菩提道,持戒清净以及清净的勤修苦行都只是刚入佛门,才要开始修行而已;一定要观行到见道断我见取证声闻初果,或明心般若正观现在前,如此才能算是入门的佛弟子。所以想要成为真正的佛弟子,当然要在学佛的道路上,建立正确的正知见,精勤地修苦行而且要能离垢修,然后以持守五戒,不犯五戒保住人身,对正法更不可加以诽谤,如此建立见道的基础,所修的功德才不会唐捐其功,未来才有见道的希望。
  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就讲到这里。最后敬祝诸位菩萨:色身康泰,学法无碍,福慧增长,早证菩提。谢谢各位菩萨的收看!
  阿弥陀佛!
 
标签: 佛法mp3
 
更多>同类佛法mp3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mp3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